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64例正常对照进行韦氏记忆量表(WMS)评定,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商(MQ)以及1→100、100→1、累加、图片、联想评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患者记忆障碍的发生率为61%。单因素分析显示,MQ与病程呈负相关,与发病年龄呈正相关,与精神病性症状、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类型、疾病分型等因素无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仅病程与MQ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是原发的、广泛的,可能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与精神症状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给予奎的平、舒必利、维思通治疗。采用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症状 ,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 (WMS -RC)测查记忆功能(治疗前用甲式 ,治疗后用乙式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 6周末各评一次 ,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前记忆商数与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PANS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与阳性症状无相关性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记忆商数与阴性症状关系最密切 ;治疗后记忆商数增加值与阴性症状的减分值呈显著正相关 (r=0 337,P <0 0 1,88例 ) ;治疗前记忆商数与治疗第 6周末的阴性症状减分值、一般病理性症状减分值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6 5 ,P <0 0 5 ;r =- 0 2 35 ,P <0 0 5 ,88例 )。结论 本研究支持精神分裂症记忆损害与阴性症状存在相似的病理机制假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功能磁共振角度,探讨精神分裂症注意、记忆障碍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明智能评定量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80例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评定,以简明智能评定量表的总分(智能百分比)及其6个因子变量,以能够反映病人病情的BPRS总分、BPRS的5个因子分、ITAQ总分以及病程、Andrensens分型、年龄、首发年龄、受教育年限、家族史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认知功能和总病情、Andrensens分型和受教育年限等有关,而与病程及其它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病情和阴性症状密切相关,但不随病程而加重,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是独立于阴性症状以外的第三个症状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对31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血清氯氮平水平测定,并同时作记忆检测。结果:用氯氮平治疗1月后精神症状明显好转,记忆商数也明显改善,尤以氯氮平浓度为中等水平的最显著。结论:氯氮平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而不是使其恶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精神症状而达到提高记忆目的。 相似文献
6.
影响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改善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标准化评定工具对100例抑郁症患者出院后1年的现状进行随访评定,并对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在α=0.05的水平上,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依次为药物类型、伴精神病性症状、服药依从性、家庭社会支持、发作次数。结论临床医师应注意药物的选择及家庭社会支持,以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的影响。方法 对31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2行血清氯氮平水平测定,产贡时作记忆测验。结果 用氯氮平治病一月后的精神太明显好转,记忆商数也明显改善,尤以氯氮平浓度为中等水平的最显著。讨论 氯氮平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而不民使其恶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精神症状而达到提高记忆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79例正常对照进行韦氏智力测验(WAIS)评定,同时调查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Q、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709/6患者的IQ低于平常,19%的患者智力缺损。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①IQ与发病年龄有关,发病年龄越晚,IQ越高;②言语智商与发病年龄、诊断分型有关,发病年龄晚、偏执型患者,言语智商高;③操作智商与病程有关,病程越短,操作智商越高。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损害是明显的、广泛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哈伯因对精神分裂症记忆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哈伯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平分为哈伯因合并奎硫平治疗(合用组)和单用奎硫平治疗(单用组),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韦氏记忆量表修订版(WMS—RC)评定精神症状及记忆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各评定1次。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记忆功能损害和精神症状均获得显著改善,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记忆功能的改善与精神症状的改善相关。结论:哈伯因对精神分裂症的记忆功能障碍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氯氮平联合石杉碱甲治疗精神分裂症记忆功能障碍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石杉碱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单独服用氯氮平治疗组48例(氯氮平组)以及氯氮平联合石杉碱甲治疗组48例(联合组)。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及8周末分别予以韦氏记忆量表修订本(WMS—RC)测评记忆功能,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联合组在治疗第4周后记忆功能即有显著改善,氯氮平组治疗前后均元明显变化;治疗第8周后,联合组较氯氮平组记忆商总分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联合组显效率明显高于氯氮平组。结论石杉碱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记忆功能、改善认知障碍,对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辅助或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ECT两种治疗模式(LOW0.5和DGX)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L0W0.5模式和DGX模式治疗,采用PANSS及WMS分别评定两组的疗效及记忆功能。结果 L0W0.5组总有效率为86%,DGX组总有效率为8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DGX组在第4次治疗后PANSS总分下降显著(P〈0.05),L0W0.5组在第6次治疗后PANSS总分下降显著(P〈0.05);L0W0.5组治疗前后WM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DGX组在末次治疗后WMS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在末次治疗后第7天的各项分值即接近治疗前评分,到末次治疗后第14天时,各项分值均显著大于治疗前评分(P〈0.05)。结论 MECT两种模式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体疗效相当,但L0W0.5模式起效慢,DGX模式起效快。L0W0.5组治疗前后记忆无明显影响,DGX组治疗后记忆下降明显(P〈0.05),但在1~2周内逐渐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3.
Emotionally arousing scenes are better remembered than neutral ones.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this emotional memory effect has been studied in lesion and neuro-imaging studies and depends upon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mygdala and medial temporal lobe memory systems including the hippocampus. This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had performance deficits on emotional memory tasks consistent with abnormal amygdala functi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matched control subjects were shown scenes with negative, positive and neutral emotional content. Subjects rated the slides according to how emotionally arousing they found them and then performed surprise memory tests at 10 min (recall) and 3 weeks (recall and recognition). Subjects with schizophrenia did not differ from control subjects in their ratings of the slides. However, pati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loss of the emotional enhancement of recognition memory for both negative and positive scenes. In addition, patients showed an overall deficit in recall memory, with a selective impairment in recall of the most arousing negative slides.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view that medial temporal lobe and in particular amygdala function is abnormal in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损害与白介素-2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记忆损害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63例未服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记忆功能,同时测定血清白介素-2(IL-2)、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分析其相关性;比较记忆商数(MQ)≤85者与MQ>85者血清IL-2、SIL-2R水平。结果 记忆商数及多项韦氏成人记忆量表的分测验成绩与血清IL-2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与SIL-2R水平无显著相关性;MQ≤85患者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MQ>85患者组(P<0.05),而SIL-2R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记忆功能损害可能与其异常的血清IL-2水平相联系。 相似文献
15.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87—1997年首次住院的儿童(起病年龄≤14岁)精神分裂症患者(儿童组)124例和同期首次住院的成人(起病年龄25~30岁)精神分裂症患者(成人组)120例,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大体评定量表(GAS)及自制调查表,以随访与量表现场测评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资料,数据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儿童组服药依从性(90例,77.6%)好于成人组(73例,64.0%;)χ~2= 5.11,P<0.05);复发率(29.3%)低于成人组(42.1%;χ~2=4.10,P<0.05)。(2)儿童组预后良好者(91例,78.4%)显著多于成人组(65例,57.0%)。(3)儿童组的社会功能[(2.11±1.02)分]和日常生活能力[(18.78±9.17)分]优于成人组[(3.48±1.86)分和(21.82±8.67)分;P<0.01和P<0.05]。(4)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关爱程度,首次住院疗效,起病形式,服药时间和病期(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总体预后较好;充分的家庭关爱,首次住院疗效好,急性起病,坚持长期治疗和病期较短者的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的敌对性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精神分裂症敌对性与精神病理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关系,预防暴力行为及低社会攻击反应的发生。方法对55例精神分裂症进行了敌对性与22种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敌对性与猜疑、幻觉和思维逻辑障碍的相关程度最高(r=0.31~0.61),与焦虑、夸大和心境抑郁等情绪障碍也存在低度相关。结论猜疑、幻觉和思维逻辑障碍是激发敌对性,从而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情绪障碍与敌对性也互为因果,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邓红 刘协和 蔡贵庆 孙学礼 侯再金 羊礼军 尹承德 曹华琼 聂兵 韩海英 王泽旭 袁有才 熊骊龙 宋天才 梁晓苏 蔡作义 简光媛 何军 熊学智 胡隆珊 黄问一 王忠禹 黄健 苏里成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1):9-12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危险因素与精神分裂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前分裂样及分裂型特质量表(PSST)和病前社会适应量表(PSA),对166个家系中的3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及307名正常同胞(对照组)进行评定和病例-对照研究,并将所有研究对象以PSST和PSA评分按照1/3位数划分为高分组、中分组、低分组进行比较。对两组神经发育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经病例-对照分析,高热惊厥及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关[比数比(OR)值分别为6.05和2.64,P值为0.02和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亦提示这两个因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高热惊厥的OR=4.7,P=0.06,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的OR=2.7,P=0.02)。(2)高热惊厥、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与PSST和/或PSA高分数有一定关系。PSST及PSA的高分和中分者患精神分裂症的机会较低分者增加(P<0.001)。结论高热惊厥及婴幼儿期患严重疾病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这两个因素可能与儿童、青少年期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人口学资料、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生活事件量表(L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31例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0例无凶杀行为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MMPI的D(抑郁)、Hy(癔病)、Pd(人格偏移),Mf(男性化和女性化)、Pa(偏执)、Pt(精神衰弱)、Sc(精神分裂症)、Si(社会内向性)量表分、负性事件刺激量、客观支持量表分等项目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中,阴性症状,客观支持,D,Mf,Pt,sc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本研究提示负性事件、阴性症状、客观支持、D、Mf、Pt、Sc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有关联,可作为其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