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6 毫秒
1.
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免疫细胞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APAAP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32例肺癌及30例健康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A变化。结果表明:肺癌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比值及NK-A与正常人比较呈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且肺癌伴癌转移者与未转移者上述各项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肺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伴有癌转移者细胞免疫功能更低。提出积极调节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作者采用改良的微量细胞毒试验,应用OKT单克隆抗体系统,对46例重症肌无力(MG)病人和36例健康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G患者的OKT_3~+、OKT_4~+、OKT_3~+细胞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OKT_4/OKT_3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病情及是否用激素治疗,其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技术,检测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T细胞亚群OKT_3、OKT_4、OKT_8比健康成人组降低,P值分别为P<0.01、P<0.05、P<0.01,OKT/OKT_8和B细胞略升高,但同健康成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气血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与正常组比较,结果与RA全组基本相同,只有OKT_4下降同正常组比较P>0.05。气血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按中医分型的RA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无差别。气血不足型与肝肾亏虚型R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均属紊乱,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同RA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OKT_3、OKT_4,OKT_8检测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AP)患者T淋巴细胞细胞亚群。共检测AP患者23例,正常对照20例,并观察不同病情、病型患者的T细胞亚群的改变。结果表明AP患者OKT_a~+、KT_4~+细胞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相同,但OKT_8~+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KT_4~+/OKT_a~+细胞比率相应升高(P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20例乙肝患者外周血中的SIL—2R与T细胞亚群水平,发现乙肝患者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CO_3~+、CD_4~+皆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5,P<0.001);CD_8~+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CD_4~+/CD_8~+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提示,高水平的SIL—2R可能是乙肝患者T细胞亚群异常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癫痫患者免疫功能和血浆皮质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62例癫痫惠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及20倒癫痫患者血浆皮质醇的水平,发现:癫痫患者外周血CD_3~+细胞、CD_4~+细胞、CD_8~+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及血清IgA含量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些异常改变与服用抗癫痫药物(中药或西药)、病程、病因分类及脑电图的异常亦无关。癫痫患者血浆皮质醇平均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提示癫痫患者的某些免疫功能异常可能与内分泌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2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肺功能。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为3.02±1.85%,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明显低于非急性发作期(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CD_4~+CD_(25)~+T细胞百分率与FEV1呈显著正相关(r=0.5874,P<0.01)。结论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的疾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孙慧  李彩萍 《疑难病杂志》2012,(12):947-94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6名健康人为健康对照组,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患者空腹CD_3~+和CD_4~+百分率、CD_4~+/CD_8~+比值显著降低,CD_8~+百分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腹时比较,2型糖尿病组患者口服葡萄糖2 h后,CD和CD百分率、CD_4~+/CD_8~+比值显著降低,CD_8~+百分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A_(lc)<6.5%组比较,HbA16.5%~7.5%组无明显变化(P>0.05),HbA>7.5%组变化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细胞功能异常,T淋巴细胞及亚群变化与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乙型亚急性重症肝炎6例,乙型慢性活动型肝炎10例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现OKT_4~+亚群下降(P<0.001),OKT_8~+亚群增加(P<0.001),OKT_4~+/OKT_8~+比值下降(P<0.01)。对肝炎病人免疫状态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酶标技术(APAAP)法检测不同病期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B细胞。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比较,活动期SLE患者CD_3~+细胞、CD_3~+细胞百分率下降(P<0.01);而B细胞、CD_4~+细胞百分率和CD_4~+/CD_8~+比值升高(P<0.01);在非活动期SLE患者,这些变化不明显。分析CD_3~+细胞和B细胞百分率与相应血浆中的IL—6活性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CD_3~+细胞与IL—6活性水平呈负相关,B细胞与其呈正相关,提示在该病中IL-6与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给临床诊治提供实验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分析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IL—4、IL—6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A病人CD_(25)~+和CD_(19)~+细胞水平升高(分别为P<0.01、P<0.05);CD_8~+/CD_(28)~- 细胞减少(P<0.01);CD_3~+和CD_4~+细胞兄明显变化(P>0.05);IL—4和IL—6水平增高(P<0.01)。提示RA病人淋巴细胞亚群和IL—4、IL—6水平变化与其细胞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宫颈病变患者外周血T淋巴亚群的表达。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200例HPV感染合并宫颈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样方法选取同期体检的2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按照HPV分型结果分为A组(高危型NPV感染)、B组(低危型NPV感染);根据组织病理学分为C组(宫颈炎+CINⅠ)、D组(CINⅡ~Ⅲ)、E组(宫颈癌)。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对比结果。结果:①研究组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中,A组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_8~+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中,E组CD_(3+)、CD_4~+、CD_4~+/CD_8~+均低于C组、D组,且D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CD_8~+细胞计数高于C组、D组,且D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并宫颈病变患者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异常现象,HPV感染可能经由逃避免疫监测促进宫颈病变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状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言箴  朱正纲 《上海医学》1993,16(4):195-199
为阐明胃癌根治术中联合切脾与否对机体整体免疫状态所起的影响,本文对比 AGC 患者R~+_2(保脾)与 R_3(切脾)根治术后外周血中 NK 细胞活性与 T 细胞亚群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正常人相比,AGC 患者的术前 CD_8~+细胞值明显升高,而 NK 细胞活性、CD~+_3、AD~+_4、CD~+_4/CD~+_8细胞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0.001)。(2)R~+_2或 R_3患者术后的 NK 细胞、CD_4~+细胞及 CD_4~+/CD_8~+细胞比值均见明显回升(P<0.05~0.005),但 R_3者的CD_8~+细胞值亦同时有明显的下降(P<0.01)。(3)作 R_2~+或 R_3者术后近期或远期 NK 细胞活性与 T 细胞亚群值均无差异(P>0.1~0.5)。提示 AGC 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有肿瘤负荷存在而受到明显抑制;切除病灶可对机体正性免疫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如属必要,于 AGC 患者作联合脾脏切除对整体免疫状态并无明显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前列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变化规律,探讨前列腺癌与细胞免疫变化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 取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及CD_8~+)及NK细胞(CD_(16+56)~+)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前列腺癌CD_3~+、CD_4~+、CD_8~+水平显著下降(P<0.01),CD_(16+56)~+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发多个骨转移灶患者CD_3~+水平较无骨转移灶患者组显著下降(P<0.01),CD_(16+56)~+水平亦明显下降(P<0.05),而CD_4~+、CD_8~+无明显变化.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抑制,监测其细胞免疫水平变化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药止哮平喘方抗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药止哮平喘方(主要由法半夏、瓜蒌皮、薤白、白芍、柴胡、黄芩、麻黄、枳壳、射干、甘草等中药组成)对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复制卵蛋白致敏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及肺的病理学改变;测量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D_4~+、CD_8~+T细胞的含量。[结果]病理研究显示哮喘模型组豚鼠气道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EOS)和淋巴细胞为主。哮喘模型组全血及BALF中炎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炎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哮喘模型组CD_4~+T细胞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CD_4~+ T细胞均有下降(与哮喘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中药止哮平喘方能降低气道及外用血炎性细胞的数量,具有抗气道炎症的作用;降低CD_4~+细胞数量,相对增加CD_8~+ T细胞,使CD_4~+/CD_8~+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起到调节其紊乱的免疫功能状态的作用,这可能是止哮平喘方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MCP-1、TGF-β_1的水平,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外周血CD_3~+、CD_4~+和CD_8~+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肺结核、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MCP-1和TGF-β_1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MCP-1和TGF-β_1含量明显高于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P均<0.01)。肺结核、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外周血CD_3~+、CD_4~+ T细胞降低,而CD_8~+T细胞增高(P<0.05,P<0.01),且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肺结核、糖尿病患者比较,CD_3~+、CD_4~+ T细胞降低,CD_8~+细胞升高(P<0.05,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MCP-1、TGF-β_1和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恶性淋巴瘤患者体内免疫指标水平。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不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9例,其中原发性结外恶性淋巴瘤患者31例(结外组),原发性结性淋巴瘤患者38例(结性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淋巴结炎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全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各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结果:各组间CD_3~+、CD_4~+、CD_8~+、NK细胞比例及CD_4~+/CD_8~+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结外组和结性组CD_3~+、CD_4~+、CD_8~+、NK细胞比例及CD_4~+/CD_8~+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结外组CD_3~+、CD_4~+、CD_8~+及CD_4~+/CD_8~+低于结性组(P<0.05或P<0.01),结外组NK细胞比例高于结性组(P<0.01);各组间IgG、IgA、C3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比较,结外组和结性组IgG、IgA水平显著升高,C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结外组与结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外组和结性组IgM水平有所升高,C4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Spearman轶相关分析显示,恶性淋巴瘤中CD_3~+、CD_4~+细胞比例与IgA、IgG、C3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随着淋巴肿瘤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机体免疫水平降低,而恶性淋巴瘤中CD_3~+、CD_4~+细胞比例与IgA、IgG、C3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CD_3~+、CD_4~+细胞比例或IgA、IgG、C3含量结合病理特征评价恶性淋巴瘤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用OK系列单克隆抗体对肝包虫患者肝组织的B、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且对其细胞密度、比值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肝包虫患者肝组织(距病灶>5cm),外囊及毗邻肝组织中CD_3~+、CD_(19)~+、CD_4~+及CD_8~+细胞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外囊及毗邻肝组织CD_4~+/CD_8~+细胞的比值较肝包虫肝组织及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肝包虫肝组织内CD_(19)~+细胞与CD_3~+细胞密度间无显著性差异(P>0.1)。在肝实质区的灶状坏死区内,CD_8~+细胞占优势。实验结果表明,在肝包虫感染时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增强,局部组织反应中CD_8~+细胞占优势提示细胞免疫以抑制性免疫为主,且此抑制性免疫反应有梯度变化,距包虫囊越近则免疫抑制越强,CD_4~+细胞与CD_8~+细胞密度改变可能与肝组织纤维化有关。包虫病时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为两个独立的免疫系统,无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包虫病患者化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7,(5):556-558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及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将220例经临床和实验室确诊为EV_(71)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112例)和危重症组(108例),以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儿血液中T淋巴细胞(CD_3~+)、B淋巴细胞(CD_(19)~+)和NK(CD_(16)~+CD_(56)~+)细胞百分比的变化。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尤其危重症组血液中T淋巴细胞(CD_3~+)和NK(CD_(16)~+CD_(56)~+)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B淋巴细胞(CD_(19)~+)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普通型和危重症患儿恢复期T淋巴细胞(CD_3~+)较急性期显著增加(P<0.05),B淋巴细胞(CD_(19)~+)和急性期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NK(CD_(16)~+CD_(56)~+)细胞却显著降低(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对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了解有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6):831-833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对原发性肝癌围术期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旨在寻找该类患者围术期影响较轻的麻醉方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各70例,将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患者35例设为A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患者35例设为B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术期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T 1、T2时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明显低于T0时(P<0.05);B组T1、T2时外周血CD_3~+、CD_4~+、CD_4~+/CD_8~+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期A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B组患者T2、T3血浆IL-4、IL-10、HMGB1及VEGF-1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T1、T2、T3时血浆IL-6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可明显降低手术对患者机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抑制,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