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辅助用药对硬膜外麻醉病人SpO2的影响(附165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硬膜外麻醉本身和辅助用药对呼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院用Datex脉搏氧饱和度仪对165例硬膜外麻醉病人应用辅助药物前后连续观测SpO_2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全组165例,男78例,女87例,年龄19~65岁,按硬膜外穿刺点分为三组:高位组10例,T_3~T_5椎间隙穿刺,阻滞平面C_4~T_8;中位组75例,T_7~T_(11)椎间隙穿刺,阻滞平面T_3~L_1;低位组80例,T_(12)~L_5椎间隙穿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50例腹部手术应用2%利多卡因施行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50例病人分为上和中下腹部两组,每组25例。结果表明:无论上腹部或中下腹部硬膜外阻滞后,其总的趋势是麻醉后平均动脉压、每搏量、每搏指数、左室有效泵力、总外周血管阻力均降低,而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心率在上腹部组麻醉后下降,在中下腹部组则短时增加后又下降。提示2%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血流动力学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以上腹部为甚。  相似文献   

3.
采用腹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组织缺损是我院手外科治疗手部皮肤撕脱伤的常用方法之一。其麻醉较为复杂。近年来我们采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施该手术,观察其对Bp(血压)及SpO2(血氧饱和度)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EASAⅠ级手术病人102例,年龄17~50岁;男72例,女3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为34人。Ⅰ组为臂丛加局麻组,Ⅱ组为臂丛加硬膜外组,Ⅲ组为单纯全麻组。术前均无呼吸系统疾病,出血量均在200ml以内,血常规检查正常。1.2方法患者入室后连接监护仪,连续监测Bp、P、ECG及SpO2,并将每例…  相似文献   

4.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病人上腹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上腹部手术病人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病人 ,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研究组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 ,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 0 0 5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1 5mg/kg、阿曲库铵 0 2mg/kg、琥珀胆碱 1 5mg/kg。研究组于诱导前取T9~ 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 ,注入 2 %利多卡因 3~ 4ml,测定麻醉平面后给追加量 ,麻醉平面控制在T4平面以下。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阿曲库铵并吸入 0 5 %~ 1%异氟醚维持麻醉。于麻醉前、切皮后 10分钟、切皮后 1小时、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 Ⅱ )、白细胞介素 6 (IL 6 )的浓度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 Ⅱ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间血清IL 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0 0 1)。 30例病人术毕血清IL 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 (r =0 5 7,P <0 0 5 )。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 ,而术中知晓例数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6 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 13例。分别测定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 1 h、术毕拔管各时点血浆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 -Ⅱ(A Ⅱ)、β- 内啡肽(β- EP)和白细胞介素 10(IL- 10)水平。结果 血浆Cor在拔管时两组均高于麻醉前(P<0. 05);在切皮时、切皮后1 h,GA组明显高于GEA组(P<0 .05);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GEA组术中无明显升高。A- Ⅱ- GEA组拔管时高于麻醉前(P<0 .05);GA组切皮后1 h、拔管时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β- EP术中、拔管时均上升,与麻醉前比较,GA组明显升高(P<0. 05)。两组病人 IL -10术中、拔管时均呈上升趋势,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能减轻但不能消除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7.
硬膜外阻滞下施行上腹部手术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胸部硬膜外麻醉复合异氟醚吸入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I组和E组术中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E组患者诱导前T8~9椎间隙穿刺硬膜外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5ml(不加肾上腺素)试验量,再注入利多卡因5~8 ml将阻滞平面调节到T4,以后每小时追加5~8 ml。于麻醉前30 min(T0)、手术90min(T1)、术后60min(T2)及术后1d(T3)、2d(T4)检测血糖(Glu)、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血浆一氧化氮(NO)、血浆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两组Glu明显升高(P0.05),T3时I组AR、G-6PD、CAT活性与MDA浓度明显升高,NO、GSH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I组比较,T3时E组Glu、AR、G-6PD、CAT明显降低,NO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GSH-Px、SO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中、术后应激性高血糖。  相似文献   

10.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中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浓度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随机分为静脉复合全麻组 (Ⅰ组 ) ,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 (Ⅱ组 )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Ⅲ组 )。测定麻醉前 (T0 )、手术开始后 6 0分钟 (T1)、术后 2 4小时(T2 )、术后 4 8小时 (T3 )和术后 72小时 (T4)血清中IgG、IgA和IgM的浓度 ,同时连续监测SBP、DBP、MAP和HR的变化。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 ,Ⅰ、Ⅱ组IgG、IgA和IgM浓度显著升高 (P <0 0 1) ,而Ⅲ组IgG、IgA、IgM浓度显著降低 (P <0 0 1)。术后 2 4小时变化幅度最大 ,术后 2~ 3天接近麻醉前水平。Ⅲ组的IgG、IgA和IgM浓度变化幅度明显小于Ⅰ组 (P <0 0 1)。三组的IgG、IgA、IgM浓度与SBP、DBP、HR均无相关性。结论 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 ,对血清IgG、IgA、IgM浓度的影响最小 ,机体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部大手术患者的可行性。方法: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复合组于诱导前在T_(8~9)或L_(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5ml,平面确定后进行全麻诱导。全麻维持用丙泊酚2mg.kg~(-1),h~(-1)持续泵入,间断静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吸入安氟醚。用多功能监测仪监测心血管功能,记录术后躁动及药物用量。结果:复合组插管、切皮、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上升幅度较对照组少。术后躁动率、药物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部大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药用量和手术后躁动减小。硬膜外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创口愈合、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上腹部手术与硬膜外阻滞不同辅助用药对SpO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腹部手术与硬膜外阻滞不同辅助用药对SpO_2的影响方梦明,郭恒霞,涂月文,李永葆,肖勇我们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比较98例硬膜外阻滞上腹部手术时不同辅助用药对搏动性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择期上腹部手术98例,男50...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上腹部手术围手术期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5):260-262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麻醉行腹部手术时对呼吸功能影响的比较魏占军,王大明,王志兴,曾宪阳,于学成,毕景恩,梁晓梅,史存信,叶沈平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虽有文献报道[1],但其重要性尚未被普遍认识。本研究应用Ohmeda3700型脉搏血氧监测仪监测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吸入全麻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吸入全麻对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体温、氧摄取量的影响。方法  3 0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 ,ASAⅠ~Ⅱ级 ,均分为两组 ,吸入全麻加硬膜外组(GE组 )、单纯吸入全麻组 (G组 )。GE组中硬膜外阻滞平面为T(5± 2 ) ~S(2± 2 ) 。两组均静脉快速诱导插管 ,吸入异氟醚维持全麻。术中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食管下段温度 (Te)、大腿内侧皮肤温度(Ts)、氧及异氟醚吸入和呼出浓度、呼气末CO2 分压并记录。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血液动力学较平稳。G组中Te于术中 12 0分钟时降至最低点 (P <0 0 1) ,Ts与Te变化趋势相似。而GE组中 ,Te于术中 90分钟时降至最低点 (P <0 0 1) ,Ts呈持续升高的趋势。两组病人氧摄取量随着Te的回升而明显增加 (P <0 0 1) ,GE组比G组增加显著 (P <0 0 1)。结论 吸入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比单纯吸入全麻用于腹部手术时 ,术中氧摄取量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17.
不同麻醉方法对上腹部手术围术期儿茶酚胺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30例胃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硬膜外、全麻加硬膜外三组,每组10例,对围术期血浆儿茶酚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全麻组和硬膜外组麻醉后、术中及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与入室时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混合组虽有增高,但与入室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多巴胺无论在组内还是在组间比较均无差异。作者认为单纯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均不能有效地抑制上腹部手术引起的应  相似文献   

18.
全麻加硬膜外阻滞(GE)在临床麻醉中广泛应用。本文比较GE与单纯全麻(G)对60岁以上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心胸手术麻醉中连续监测SpO2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创脉率—血氧饱和度仪是监测机体氧合功能的有效工具,本文简要总结和分析100例心胸手术麻醉期间1010次SpO_2值及血管容积波变化的临床意义,连续监测不仅可及时发现低氧血症,而且能在一定程度提示循环功能的改变,以便迅速采取治疗措施。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方法,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才能取得正确可靠的结果。而且,由于它的原理有赖于血流的搏动,在搏动不明显时,则其应用价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病人自控镇痛 (PC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国内最常用的方法为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术 (PCEA)。本文观察 17例实施过PCEA的患者再次硬膜外麻醉时的效果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 ,进行评价。1 临床资料  17例接受PCEA治疗的患者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19~ 6 4岁。再次手术原因 :术后刀口裂开 5例 ,肠梗阻 4例 ,术后出血 3例 ,术后 2年内再次患病手术 5例。PCEA方式 :采用负荷剂量 (5ml)加持续剂量 (2ml/h)和PCA剂量 (1ml/次 )。安全锁定时间为 2 0min ,镇痛时间 4 8~ 12 0h ,镇痛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