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HCV和HCV-RNA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应用ELISA法和FQ-PCR法同步检测380例患者血清中抗-HCV和HCV-RNA.结果:在280例抗-HCV阳性中有106例HCV-RNA为阴性,有3例抗-HCV阴性患者HCV-RNA却为阳性.结论:同步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提高肝病患者HCV感染的检出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抗-HCV与HCV-RNA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 HCV和HCV RNA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应用ELISA法和FQ PCR法同步检测 380例患者血清中抗 HCV和HCV RNA。结果 :在 2 80例抗 HCV阳性中有 10 6例HCV RNA为阴性 ,有 3例抗 HCV阴性患者HCV RNA却为阳性。结论 :同步检测抗 HCV和HCV RNA可提高肝病患者HCV感染的检出率 ,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151例血清抗-HCV阳性患者的HCV RNA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的关系.方法:研究对间接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患者的血清进行HCV RNA检测(采用RT-PCR法).结果:151例血清抗-HCV阳性患者有85例HCV RNA阳性,阳性率为56.2%.另外,还观察了40例抗HCV阳性病人的双份血清,急性期第一份血清ALT升高、HCV RNA为阳性;经抗病毒治疗后的第二份血清,部分病人ALT复常,HCV RNA阴转,另外部分病人反复ALT异常,HCV RNA则始终为阳性.结论:HCV RNA能鉴别活动性HCV感染及非活动性感染,可为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了解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的乙型肝炎携带(ASC)、慢性肝炎(CHB)、肝硬化(LC)、肝癌(HCC)患者的HBV DNA病毒载量、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的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根据临床诊断为ASC、CHB、LC、HCC的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标本80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 DNA,采用速率法检测ALT、AST,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V DNA定量结果及ALT、AST、AFP的异常率在男性和女性的各疾病组中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定量结果在男性中以CHB组最高;女性中以ASC组最高,男性及女性均以HCC组最低;ALT异常率在男性及女性中CHB组均最高;AST异常率在男性以HCC组最高,在女性以LC组最高;AFP异常率在男性及女性中均以HCC组最高,ALT、AST、AFP在男性及女性中均以ASC组最低。结论 HBV DNA病毒载量与ALT、AST、AFP的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有重要意义,尤其是ASC者中男性及女性的ALT、AST、AFP的异常率均不高,但HBV DNA病毒拷贝数均不低,建议密切监测这类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microRNA-122(miR-122)、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CBH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miR-122和HBV-DNA载量,采用肝功能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ALT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LISA竞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含量的关系。结果?模式1、2和3的患者HBV-DNA载量较模式4患者高(P?<0.05),模式1的患者血清ALT含量较其他模式患者高(P?<0.05)。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ALT阳性率最低(P?<0.05)。超高病毒载量组患者miR-122相对表达量较其他载量组患者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BV-DNA载量与ALT和miR-122均呈正相关(r?=1.024和0.946,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CHB患者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HCV-RNA<1000IU/ml反复转氨酶升高,应用保肝降酶药物难以持久控制的丙肝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干扰素300万单位肌注隔日1次,对照组应用保肝降酶药物对症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转氨酶下降,肝纤维化指标,B超改变较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此类患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予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23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早期诊断及相应规范治疗方案.方法 对17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AIH组)、3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BC组)及27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AIH-PBC组)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相应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及乏力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免疫指标各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AIH以抗核抗体(ANA)阳性为主,PBC以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阳性为主,而AIH-PBC重叠综合征兼有二者特征,三者均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H患者诊断后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治疗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76例抗体检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Auto- immunehemolytic anemia,AIHA)是由于病人的免疫系统对“自我与非自我”的识别机理发生紊乱 ,产生针对各种自身抗原的自身抗体和活化的补体 ,吸附在红细胞表面 ,导致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1] 。自 1 989年 5月至 1 999年 6月对我院 76例疑有 AIHA病患者进行实验检查 ,并进行了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本组 76例 ,其中男 32例 ,女44例。年龄 2~ 68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外貌 ,体乏无力。部分患者有肝脾肿大 ,茶色尿及血红蛋白尿等。Hb40~ 80 g/L,…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伴有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8例,其中自身抗体阳性组44例(滴度均〈1:320),自身抗体阴性组34例,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随访12周,观察自身抗体合并状况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及不良反应。结果(1)自身抗体阳性组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率(ETVR)显著高于阴性组(分别是72.7%和47.1%),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扰素诱导的自身免疫现象是轻微的,自身抗体的滴度均低于1:640,随疗程的延长多数患者自身抗体滴度又逐渐下降。(3)自身抗体阳性组治疗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9.1%(4/44)高于阴性组2.9%(1/34)。结论慢性丙型肝炎伴有血清自身抗体阳性患者可以应用干扰素治疗,而且自身抗体阳性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阴性组,但应注意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对 4 0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 AL T、抗 - HCV及 HCVR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在急慢性丙型肝炎中 ,抗 - HCV阳性率分别为 83.3%、93.8% ,HCVRNA阳性率分别为 50 %、6 8.8% ,有 4例抗 - HCV阴性急性患者 HCVRNA阳性。抗 - HCV阳性者中有 51.4 % HCVRNA阳性。HCVRNA的检出在 AL T异常情况下较正常明显高 (P<0 .0 5)。提示 HCVRNA早期诊断意义较抗 - HCV大 ,抗 - HCV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 HCVRNA的情况 ,而 AL T高低亦可间接反映 HCV的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HCV感染者抗-GOR、HCV-RNA及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对69例抗-HCV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检测HCV-RNA、抗-GOR水平,并与AL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HCV-RNA阳性率分别为59.4%、61.9%和56.3%;抗-GOR的阳性率分别为71.9%、66.7%和68.8%。ALT>40 u/L组与ALT ≤ 40 u/L组抗-GOR和HCV-RNA阳性率均有显著性(P<0.005和P<0.05)。结论: 抗-GOR检测有助于HCV的诊断,抗GOR阳性率与ALT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用戊型肝炎抗体IgM、IgG试剂盒,采用ELISA法检测625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戊型肝炎抗体阳性者108例,阳性率17.3%,证实陕西地区有散发戊型病毒性肝炎,多见于青壮年,发病季节以秋季,冬末春初为主,以粪-口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大多急性起病,消化道症状明显,有发热,瘙痒,关节疼痛,肝、脾肿大,胆红素升高明显,转氨酶,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延迟;重症型占7.4%,病死率为1.85%,多为自限性。  相似文献   

14.
对60岁以上7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尿毒症期的住院患者与同期20~50岁(对照组)2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老年人CRF 极易漏误诊,漏误诊率占21%。提出要充分认识其特点及规律,重视实验室有关检查,如血β_2—微球蛋白,尿中4种微量蛋白(β_2—微球蛋白,白蛋白,IgG,T—H 糖蛋白)及自由水清除率,肾图等的动态监测,采用多元综合分析的方法,以早期诊断。早期采用腹膜透析,加强综合防治会提高好转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痰菌阳性肺结核211例PPD试验及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PD试验和血清抗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细菌学确诊的211例痰菌阳性肺结核同时做PPD试验和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比较PPD不同直径阳性标准与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对结核病的诊断。结果:以PPD直径≥10mm和PPD直径≥15mm为标准判断有意义阳性结果,灵敏度分别为78.2%和30.3%,漏诊率分别是21.8%和69.7%。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2.9%,PPD结果阳性率为78.2%,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二者的阳性一致率为64%。结论:以PPD直径≥10mm为标准判断阳性结果有临床诊断价值,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在结核病的诊断中与PPD试验有同等重要价值,两者结合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38例重型肝炎患者资料,按重型肝炎内科治疗原则进行治疗,监测AFP、PTA、肝功能、B超等。结果:重型肝炎的分型与AFP分布有关,以慢重肝组最为明显;血清AFP水平与重肝预后明显相关,并且AFP升高的程度与重肝的预后也明显相关。结论:检测血清AFP水平可辅助诊断重型肝炎并用以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等。  相似文献   

17.
胡凯  张砚敏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30-153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基转移酶(AST)测定对肝硬化肝组织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98例肝硬化患者,以4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正常对照,测定血清ALT、AST、CHE活力及TBA含量,并按Child-Pugh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ALT、AST和TBA均显著升高,而CHE显著降低,差异皆具有显著性。按Child-Pugh分级,不同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LT、AST、CHE及TBA是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测的较好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62例丙型肝炎患者远期转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军  田茶  张玮  孙德贵  赵玉良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4):275-276,278
目的观察162例不同临床感染类型丙型肝炎(HC)患者16年后的转归情况。方法将162例HC患者按急性期症状分组,采集5ml静脉血,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RN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和Ⅳ型胶原(ⅣC)。结果本次调查的162例患者中抗-HCV阳性率为95.7%,HCVRNA阳性率为77.8%,ALT异常率为20.4%,不同临床类型HC患者抗-HCV、HCVRNA阳性率和ALT异常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异常率为64.2%,PCⅢ异常率为9.3%,ⅣC异常率为40.1%。HA、PCⅢ和ⅣC3项指标均正常者共28例(18.52%),11例(6.8%)3项指标均处于肝硬化临界值。经性别分层分析,女性感染年龄≥40岁者抗体较易阴转(P=0.004)。结论不同临床型HC患者16年后的转归无差异,个体转归差异与性别和初始感染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了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血源质量,了解海口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抗体可疑阳性(两种试剂检测结果一阴一阳)的原因,探讨今后减少丙型肝炎抗体可疑阳性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追访检查丙型肝炎抗体可疑阳性献血者,并采集其献血后三个月的标本,先用原两种国产试剂复检,仍为可疑阳性者用两种进口试剂再复检.结果 成功追访检查的136名丙型...  相似文献   

20.
背景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肝脏疾病与胰岛素抵抗(IR)存在一定联系,但胎球蛋白A(fetuin-A)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发生IR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目的 探究CHC患者fetuin-A变化及其与I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9年6月—2011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CHC患者315例,作为CHC组;并依据BMI将CHC组患者分为BMI正常亚组(BMI:18~25 kg/m2,n=78)和BMI升高亚组(BMI>25 kg/m2,n=237)。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健康对照组。收集CHC组及健康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P)、HCV-RNA、总胆红素、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清蛋白(Alb)、总蛋白(TP)、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HBCI)、空腹B细胞功能指数(FBCI)、胰岛素敏感指数(IAI)、fetuin-A、AST/ALT(AAR)、AST/血小板计数(APRI)。结果 CHC组ALT、AST、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OMA-IR、fetuin-A、AAR、APRI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BMI正常亚组空腹胰岛素、HOMA-IR、HBCI、FBCI、fetuin-A低于BMI升高亚组(P<0.05)。CHC患者fetuin-A与BMI(r=0.210,P=0.031)、HOMA-IR(r=0.389,P=0.023)呈正相关,与ALT、AST、GGTP、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HDL-C、空腹血糖、HBCI、FBCI、AAR、APRI无线性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02、0.184、0.276、0.162、0.151、0.123、0.179、0.015、0.049、0.017、-0.038,P值分别为0.335、0.181、0.104、0.124、0.154、0.337、0.327、0.883、0.645、0.923、0.830)。结论 CHC患者体内存在IR和部分血脂代谢紊乱,fetuin-A升高,且fetuin-A与IR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