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SYT在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monophasic fibrous synovial sarcoma,MFSS)的诊断及与其它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MFSS 36例、其它梭形细胞肿瘤32例,其中包括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7例、纤维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8例,检测sYT蛋白在上述病例中的表达.结果 SYT在MFSS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67%(33/36),其中15例呈弥漫强阳性表达(>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12例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50%~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表达.SYT在其他梭形细胞间叶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37%(19/32),其中6例呈弥漫强阳性表达(>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7例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50%~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结论 SYT蛋白在MFSS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中均有较强的阳性表达,提示SYT抗体在MFSS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特点。方法 对145例患儿(男97例,女48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4.2岁),用HE、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和电镜技术进行观察。所用抗体有:波形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D99(12E7)、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结果 145例患儿中,100例随访1~20年。组织学分为胚胎性、葡萄状、梭形细胞型、腺泡状和实性型。5年存活率:葡萄状85%、梭形细胞型横纹肌肉瘤85%,胚胎性60%,腺泡状40%、实性型横纹肌肉瘤25%,预后最好的是梭形细胞型和葡萄状横纹肌肉瘤,预后次之的是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预后差的是腺泡状和实性型横纹肌肉瘤;预后好的部位是膀胱和头颈部,预后差的部位是躯干四肢、腹膜后和盆腔;免疫组织化学:107例均表达波形蛋白,除NSE、CD99和LCA均阴性外,结蛋白、SMA和肌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8%、75%和37%。15例肿瘤经电镜观察,其中10例发现有肌丝和肌节结构。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有利于儿童横纹肌肉瘤的病理诊断和组织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间质肉瘤(prostatic specialized stromal sarcoma,PS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学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通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2例PSS进行显微镜下组织学形态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PSS细胞呈梭形及短梭形,呈束状、编织状、车辐状或弥漫性浸润生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细胞核主要呈卵圆形、短梭形,核仁不明显,可见较多增生且扩张的厚壁血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CD34呈阳性表达,大部分病例PR阳性表达.结论 PSS是来源于前列腺激素依赖性特异性间质细胞的一种少见肉瘤.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D34和PR阳性是诊断该肿瘤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发生于胃的类似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1例与GIST类似的胃梭形细胞肿瘤,分析各类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结果 31例类似GIST的胃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分别为平滑肌瘤14例,炎性纤维性息肉9例,神经鞘瘤5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31例与GIST类似的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均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117和Dog-1;14例平滑肌瘤弥漫表达α-SMA和desmin;9例炎性纤维性息肉弥漫表达CD34;5例神经鞘瘤弥漫表达S-100,局部表达EMA;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表达α-SMA,局部表达CD34和actin;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弥漫表达NSE和SOX10,不表达S-100、CD99、CD34、EMA等。31例与GIST类似的梭形细胞肿瘤除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Ki-67增殖指数约20%,其余Ki-67增殖指数均10%。结论诊断类似GIST的胃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以及分子病理学特征,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儿童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主要表现为长梭形的肿瘤细胞,部分区域可见典型的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区或分化较好的横纹肌母细胞区,肿瘤细胞表达肌源性标记desmin、Myogenin和MyoD1,Ki-67核增殖指数为15%~60%。结论儿童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少见,易漏诊或误诊,需与儿童常见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皮肤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种类较多,如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SCC)、梭形细胞/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DFSP)和平滑肌肉瘤等,这些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形态学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一般来说,AFX是一个排除性诊断,是根据免疫标记CK和S-100蛋白表达阴性,而组织细胞标记物CD68表达阳性而做出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β-catenin在纤维瘤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对54例纤维瘤病及形态学相似的梭形细胞肿瘤23例存档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β-catenin及CD34的表达水平.结果 46例纤维瘤病发生于四肢,4例发生于腹壁及肠系膜,4例发生于颈部.其中男性16例,女性38例.发病年龄8~70岁,平均29.6岁.肿瘤最大直径1~23 cm.肿瘤细胞常呈束状排列,部分区域细胞丰富,部分区域细胞稀疏,间质中常可见胶原纤维,部分区域可见玻璃样变,局灶可见出血囊性变.细胞轻度异型,未见明确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组化结果 示纤维瘤病β-catenin的阳性率为96.3%,其中轻度和中-重度阳性分别占18.5%和77.8%;肿瘤细胞CD34均呈阴性.其它23例梭形细胞肿瘤中,β-catenin的阳性率为17.4%,明显低于纤维瘤病(P<0.05).阳性肿瘤主要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呈细胞核阳性;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呈弥漫胞质阳性.结论 β-catenin在纤维瘤病中阳性率比较高,主要为核阳性,也可表达于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细胞核和细胞质均可阳性.联合检测β-catenin和CD34可辅助诊断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8.
非典型纤维黄色瘤( AFX)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皮肤肿瘤,常累及老年人受日光照射的头颈部皮肤。典型的AFX由增生的恶性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构成膨胀性或浸润性的结节状结构,位于紧靠表皮的真皮层中,累及皮下组织罕见,瘤细胞怪异,多形性显著,核分裂丰富。鉴别诊断包括低分化梭形细胞鳞癌( SpSCC)、梭形细胞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和血管肉瘤等。目前对于 AFX的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仍存在争议,该病是一种排除性诊断(需广谱CK、S-100、肌源性标志物和血管标志物均阴性),若误诊造成的后果将非常严重。AFX罕有复发或转移,属惰性生物学行为,外科切除即可,而其他需要鉴别的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复发/转移率高于AFX。其他病变通过S-100、desmin、CD31等免疫标记较易鉴别,在少见情况下SpSCC中CK可阴性,且p63的阳性率最高只有83%,特异性不足,在AFX中可有9%的阳性率。近年来,有关食管、头颈部、肺等部位的鳞状细胞癌的研究显示p40较p63有更高的特异性,因此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104例皮肤恶性肿瘤(包括中分化鳞状细胞癌27例、SpSCC 26例、AFX 27例、梭形细胞黑色素瘤24例)中p40的表达,并比较p40与p63在鉴别AFX和SpSCC的准确性差异,结果显示 p40与 p63在中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率均为100%,在 SpSCC 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1%和92.3%,在AFX中的阴性率分别为100%和70.4%,在梭形细胞黑色素瘤中二者均有少数病例呈局灶弱阳性表达。统计学分析显示:p40和p63在诊断皮肤SpSCC方面具有相同的敏感性,但p40的特异性高于p63(P=0.01),其阳性染色更支持Sp-SCC,而非AFX。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Syn、CgA、CD56在肺小细胞癌(26例)、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3例)、肺类癌(23例)、肺腺癌(72例)及肺鳞癌(52例)中的表达。结果(1)INSM1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总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肺腺癌(2.8%)和肺鳞癌(1.9%)(P<0.0001)。(2)INSM1在肺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中的敏感性分别为88.5%和78.3%,与Syn(88.5%和82.6%)及CD56(88.5%和78.3%)相似,显著高于CgA(57.7%和39.1%)(P<0.0001);INSM1在肺类癌中的敏感性为95.6%,与传统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志物(Syn、CgA、CD56)相似(P>0.999)。(3)INSM1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8%和1.9%,与Syn和CgA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著高于CD56(P<0.05)。(4)在37℃1 h孵育一抗,INSM1在小细胞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肺类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6%、52.2%和30%;在4℃孵育一抗过夜,INSM1在三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5%、78.3%和95.6%;一抗在4℃孵育过夜条件下,INSM1阳性率均高于37℃1 h的孵育条件。在4℃过夜和37℃1 h两种不同孵育条件下,小细胞癌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0.8354,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为0.2868,肺类癌为0.0390。结论INSM1是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比较可靠的标志物,在4℃过夜条件下孵育一抗的检测结果比较可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7年4月至2022年1月诊断的先天性梭形细胞/硬化性横纹肌肉瘤16例(包括会诊病例10例), 分析其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 16例患儿中, 男患儿9例, 女患儿7例;5例于母孕产期发现, 11例于出生后即发现, 肿物分别位于胸壁、腰背部、腹膜后、四肢及会阴部。肿瘤由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 局部间质硬化并玻璃样变性,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不同程度表达结蛋白、Myogenin、MyoD1、平滑肌肌动蛋白、CD56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其他标志物CD34、CD99、pan-TRK、S-100蛋白、BCOR等均不表达。11例行NCOA2(8q13)及VGLL2(6q22)基因断裂探针检测, 提示4例(4/11)染色体NCOA2(8q13)存在断裂易位;6例测序病例中, 1例(1/6)检测到MYOD1基因p.L122R位点杂合突变;2例行电镜检测, 镜下见束状排列肌丝, 部分有原始肌节形成。5例经单纯性手术切除, 2例活检后仅随诊观察, 9例术后予化疗。有效随访1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滑膜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滑膜肉瘤34例,包括双相型24例和单相纤维型10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34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9%、76.5%、97.1%。E-cadherin在双相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70.8%)高于单相纤维型(10%)(P<0.05);N-cadherin、β-catenin在双相型和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和90%(9/10)、95.8%(23/24)和100%(24/24),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在24例双相型梭形细胞成分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24)、50%(12/24)和62.5%(15/24);在10例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梭形细胞成分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1/10)、80%(8/10)和100%(10/10)。β-catenin在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的梭形细胞的表达率高于双相型中的梭形细胞(P<0.05)。(3)在24例双相型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上皮样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0.8%(17/24)、83.3%(20/24)和95.8%(23/24);在梭形细胞成分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2.5%(3/24)、50%(12/24)和62.5%(15/24)。E-、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上皮样细胞中的表达均高于梭形细胞(P<0.05)。(4)在双相型滑膜肉瘤中E-cadherin和N-cadherin、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同时表达的比例较高,在单相纤维型中E-cadherin不表达而N-cadherin、β-catenin表达的比例较高。(5)滑膜肉瘤中E-、N-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和临床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EMT相关蛋白E-、N-cadherin和β-catenin均可能参与滑膜肉瘤的组织形态分化,N-cadherin和β-catenin影响双相型和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E-cadherin的表达途径不同,滑膜肉瘤组织中可能存在间叶上皮转化(MET)现象。对其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滑膜肉瘤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炎症性横纹肌母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富含组织细胞横纹肌母细胞肿瘤(HRRMT)及1例炎症性横纹肌母细胞肿瘤(IRMT)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肿块均境界清楚, 2例实性, 1例囊实性。镜下见纤维性假包膜, 肿瘤细胞梭形、上皮样、横纹肌母细胞样, 伴大量炎症细胞、组织细胞浸润。肿瘤细胞显示程度不等的多形性, 但核分裂象罕见, 未见肿瘤性坏死。免疫表型:肿瘤细胞强阳性表达结蛋白(3/3);程度不等地表达骨骼肌标志物(Myogenin或MyoD1), 其中1例约20%肿瘤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不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D5F3);Ki-67阳性指数5%~10%。结论 IRMT是新近描述的中间型/交界性横纹肌肿瘤, 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熟悉其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认识这一新类型的肿瘤。  相似文献   

13.
Liao X  Wang Y  Yue C  Liu Y  Wang H  Dai L  Hui Y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5):396-400
目的 探索鉴别子宫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对20例子宫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21例内膜间质肿瘤和1例间质肌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肿瘤细胞致密,细胞呈圆形,梭形,胞质少,与邻近的正常肌壁平滑肌细胞有移行,所有病例都可见到成束分布的肿瘤细胞灶,大的厚壁血管明显可见,部分病例中可见裂隙,子宫内膜间质肿瘤肿瘤细胞则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非常相似,螺旋状小动脉散布其间,20例低度恶性间质肉瘤肿瘤组织呈舌状侵入邻近肌壁,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h-caldesmon,calponin,CD10,结蛋白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的阳性率分别为80.0%(16/20),100%(20/20),0(0/20),95.0%(19/20)及100%(20/20)。而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相应的阳性率则为4.7%(1/21),23.8%(5/21),66.7%(14/21),23.8%(5/21)及19.0%(4/21),这些抗体在两组肿瘤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子宫高度富于细胞平滑肌瘤具有特殊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h-caldesmon,calponin,CD10,结蛋白及SMA染色有助于其与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7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诊断、鉴别诊断及其组织起源。方法 对72例DFSP病例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研究,16例真皮纤维瘤(DF)、19例神经纤维瘤(NF)、17例纤维肉瘤(FS)分别作为对照。结果 72例DFSP好发中青年男性,肿瘤为单发或多发性结节,位于真皮,可浸润皮下脂肪及横纹肌。组织形态除经典的车辐状或席纹状结构外,还存在一些变异如黏液变性、伴FS区域、Bednar瘤等。DFSP组87%CD34阳性,NF组42%CD34阳性。结论 掌握DFSP的临床病理特点,避免与其它皮肤梭形细胞肿瘤尤其是DF、NF及黏液性肿瘤混淆。CD34阳性提示DFSP可能与神经鞘膜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去分化脂肪肉瘤(de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DL)中去分化成分的形态学特征.方法 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DL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在28例DL中,25例由非典型脂肪瘤样肿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和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组成;1例为黏液样脂肪肉瘤和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组成;2例复发性病例未见到高分化脂肪肉瘤成分,均为非脂肪性梭形细胞肉瘤成分.免疫组化:28例中有14例行免疫组化染色,脂肪肉瘤区域脂母细胞S-100蛋白(+),部分脂肪肉瘤中的梭形细胞CD34(+).14例DL中去分化成分3例SMA和HHF35(+),1例desmin和HHF35(+),CD34、CD117、S-100、CD99、AACT、HMB-45、CK、CR均(-),CD68部分病例散在(+).通过对DL的形态学观察发现,去分化区域可以单独或混合呈现以下形态结构:(1)多形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2)纤维肉瘤样,(3)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样,(4)纤维瘤病样,(5)平滑肌肉瘤样,(6)脑膜瘤样漩涡结构,(7)横纹肌肉瘤分化,(8)骨/软骨分化,(9)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10)血管外皮瘤样等.其中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和血管外皮瘤样结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结论 DL中去分化成分最常见的结构是高级别肉瘤形态,但也可以是低度恶性黏液纤维肉瘤样、纤维瘤病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样、血管外皮瘤样等低级别肉瘤形态.可以是单一分化,也可以向平滑肌、横纹肌、骨/软骨等异源性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2例患者中,男女发病率为1∶1,年龄4~71岁,头颈部18例(35%),四肢12例(23%),躯干9例(17%),深部组织8例(15%),椎管内4例(8%),生殖道1例(2%)。镜下肿瘤组织呈束状或漩涡状排列,瘤细胞短纺锤形、卵圆形、梭形,核分裂象易见。免疫表型:瘤细胞局灶表达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10%~70%。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罕见,侵袭性高,预后差,其组织形态复杂多样,需与滑膜肉瘤、纤维肉瘤、血管外皮瘤、富于细胞性神经鞘瘤、纤维型脑膜瘤以及平滑肌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INSM1)在子宫颈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cervix,SC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SCCC 18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32例、子宫颈腺癌24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NSM1、CD56、Syn、CgA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INSM1在SCCC、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子宫颈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3.1%(1/32)、4.2%(1/24)。CD56、Syn、CgA在SCCC中的阳性率分别83.3%(15/18)、77.8%(14/18)、50.0%(9/18)。CD56、Syn在三种不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A在子宫颈非神经内分泌癌中无表达。结论INSM1在SCCC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用于SCC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收集1例42岁十二指肠神经节细胞副神经节瘤(ganglioeytic paraganglioma,GP)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并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分析.光镜下可见3种细胞成分:神经内分泌细胞、伴神经鞘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梭形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呈假腺管样结构排列,细胞胞质嗜酸性,核卵圆形,大小一致,无核分裂象;梭形细胞形成小的束状结构,包绕神经内分泌细胞;节细胞散在分布.3种细胞均无明显的细胞异型性.在该病例中还可见到小束状的平滑肌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内分泌细胞CgA,Syn,CD56和CK阳性,梭形细胞S-100和vimentin阳性,节细胞S-100和NF阳性.十二指肠GP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十二指肠各个部位均可发生,依据其特征性的镜下表现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7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评价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探讨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诊断和预后分析上采用一种简单实用且重复性好的病理学“标准”,以利于GIST的日常病理诊断和生物学行为评价及指导治疗,并对Fletcher等推荐的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表进行评估。方法 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复习其病理形态学并应用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S 100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合 31例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中,GIST74例,平滑肌瘤和交界性平滑肌瘤 8例(食管),平滑肌肉瘤 1例(直肠 ),神经鞘瘤 1例 (胃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1例 (肠系膜 )。74例GIST中,发生在胃和小肠的分别为 34例和 30例,占 86. 5%,食管 3例,胃肠道外(肠系膜、网膜、后腹膜)7例。年龄 23~80岁,平均 52 5岁, 40岁以上者占 85%,男性 45例,女性 29例。镜下观察:梭型细胞型 48例,上皮样细胞型 10例,混合细胞型 16例。瘤细胞呈长、短梭形和圆形,胞质丰富弱嗜酸性,排列呈旋涡状、栅栏状或弥漫巢状。免疫组织化学: 85例消化道间叶组织肿瘤波形蛋白均阳性,其中 74例表达CD117,诊断为GIST,表达形式有弥漫胞膜 /胞质强阳性、散在阳性、胞质点状着色等,其中 54例同时表达CD34 (阳性率 72. 9% ), 25例表达SMA, 5例表达结蛋白, 5例表达S 100蛋白。在 8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束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4例胃肠道神经束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结果 1例位于胃体大弯,1例位于结肠,2例位于直肠;瘤体直径0.3~1 cm,其特征是黏膜固有层内见温和的梭形细胞增生,表达神经束膜标志物,梭形细胞呈层状、束状排列,或围绕腺体漩涡状分布,周围扩张的隐窝常伴锯齿状结构。免疫表型:温和的梭形细胞不同程度表达EMA和CD34。随访4例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胃肠道神经束膜瘤是一种良性的外周神经鞘膜肿瘤,可能被误诊为其他更常见的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标记EMA和CD34阳性有助于鉴别诊断,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