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哮喘是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哮”、“喘”、“痰饮”等疾病范畴。中医学所指的哮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哮喘包括由心脏、肺等多种疾病引起的喘息症状,即“喘证”;狭义的哮喘即中医“哮病”。《内经》中虽无哮病,但有“喘鸣”之类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别论篇》“……起则熏肺,使人喘鸣”,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2.
张峰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06-207
俞长春是嘉兴市名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数十载,学验俱丰,尤擅长治疗呼吸系统、脾胃疾病.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病情长且病情缠绵,患者年龄各不同,笔者有幸跟随俞老学习,现将俞老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经验简述如下.1善用经方中医认为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内经》虽无哮病之名,但有"喘鸣"、"够贻"之类的记载,与本病的发作特点相似.《金匮要略》将本病称为"上气",不仅具体描述了本病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提出了治疗方药,而且从病理上将其归属于痰饮病中的"伏饮",堪称后世顽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渊薮.  相似文献   

3.
中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孙志佳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2):507-509
1 关于病名和症状 中医学里并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简称慢阻肺)"一词,但从其临床表现及病变演变过程来看,早期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内伤咳嗽相似,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其临床表现与哮病、喘证、肺胀等病类似.祖国医学对此论述颇多,<医学三字经>:"<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素问*逆调论篇>:"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相似文献   

4.
从痰、瘀、虚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属于中医"咳嗽"、"哮病"、"喘证"、"肺胀"等范畴,是以肺脏病变为主的肺系疾病.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本病的论述,<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灵枢·五阅五使篇>说:"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经脉篇>又说:"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灵枢·胀论>云:"肺胀者,虚满而喘咳".<诸病源候论·气病源候论>云:肺主气,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塞,故气上喘逆.<金匮要略>有"痰饮咳嗽","咳嗽上气"等专篇论述,用小青龙汤治疗"咳逆倚息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支饮不得息";射干麻黄汤治疗"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越婢加半夏汤治疗"咳而上逆……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等等.  相似文献   

5.
哮喘发生为宿痰伏于肺,因各种诱因如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诱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拥塞气道,引发气喘。"风盛痰阻,气道挛急"是急性发作主要病机,不仅外风侵袭可致哮病,内生肝风,夹痰犯肺,风摇金鸣,哮病亦作。支气管哮喘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有效治疗尤为重要。中药治疗使人的身体进行系统调节,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能够明显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姚雯  严季澜 《吉林中医药》2010,30(11):1006-1007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古代又有哮、哮喘、哮吼、哮嗽、哮拔、天哮、水哮、久哮、喘鸣、喘呼、喘喝、喘吼、齁(鼻合)、齁鼾、齁喘、(鼻叚)齁、呷咳、呷嗽、呴嗽等多个相关称谓,各称谓含义从文字角度看虽略有差别,却均能体现哮病发作时的症状特点——气喘且喉中有痰鸣声,因此,均为哮病的相关病名。  相似文献   

7.
正陈宪海教授致力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三十余载,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对本病的辨证论治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我们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应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总结如下。支气管哮喘,在中医古籍中属于"喘鸣"、"喘呼"、"喘喝"、"上气"、"哮病"等范畴[1]。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哮病》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与人体整体免疫力下降和过敏有关[1].临床表现为喘憋哮鸣,呼吸困难,喘息不得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等症状[2].该病属中医哮病范畴,发于肺、脾、肾三脏,且哮鸣多有"宿根",即过敏原与过敏史,其病机与痰饮、瘀血、气滞,火郁、本虚密切相关.中医哮喘病治疗素有"喘分虚实、哮分寒热"之说.治疗方面,《丹溪心法·哮喘》指出:"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并总结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证治规律,标本缓急,各适其所.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祖国传统医学称为"哮病",是一种突然发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疾病,是由于宿痰内伏,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是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渗透吸收的双重作用,达到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消除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哮喘是一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肺系疾病,祖国医学将其分为哮病和喘症。哮病指在喘息之时,喉中有哮鸣之声,且病有夙根,哮必兼喘,为一种经常发作性疾病;喘症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甚至鼻翼扇动,张口抬肩,但不一定兼哮,二者多同时发作,相当于西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范畴。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丰富多彩,其中《金匮要略》所论及"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咳逆上气,喉中有水鸣声",并拟射干麻黄汤,至今仍有效指导临床。疾病有阴阳之分,虚实之别,仲景所论当为实证。笔者遍阅古今圣贤之说,认为张景岳之论公允而全面:"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属于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是一种以个体发作性痰鸣、气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肺系疾病,中医临床多以中药治疗为主。现主要通过阐述肾脏、肺脏功能与哮喘之间的联系,哮喘补肾疏风法临床治疗原理以及方法,对补肾疏风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改善体质入手,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完善哮病缓解期中医治疗的内容,以期从根本上防治哮病。  相似文献   

12.
张小虎  Julia Kravitz 《新中医》2015,47(4):314-315
<正>哮喘,古代中医将之分为哮和喘两类。哮证,是发作性痰鸣气急的疾患,简称哮;喘证是指由于外感或内伤,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严重者可由喘致脱出现喘脱之危重证候。现代中医一般把哮和喘并称为哮喘。《内经》中哮喘多以"喘鸣"喘咳"喘呼"等名称出现。情绪,在中医学概念中通常用"七情"来概括,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均属于《内经》中  相似文献   

13.
<金匮>第12篇第15条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此论痰饮病的治疗大法.然对其中"痰饮"为"广义"还是"狭义"?"温药和之"是何意?历代医院则见解不一.  相似文献   

14.
马新荣 《光明中医》2009,24(4):669-670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由于呼吸道反复感染而引起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细胞浸润,平滑肌痉挛等病理改变,常反复发作.笔者于2000-2007年,运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哮病发作期84例,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认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痰的产生主要由于人体津液不归正化,凝聚而成,如伏藏于肺,则成为发病的潜在"夙根",因各种  相似文献   

16.
哮喘,在中医学中有"哮"、"喘鸣"、"喘吼"等多种称谓,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以反复发作,伴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为基本特征,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提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治疗本病,给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2005~2008年,我科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治疗多以"哮病"论治,辨证主要分为"寒哮"和"热哮"两个证型。以"常"与"变"的思路辨别哮喘发作期之寒热,便于初学者掌握和运用。在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过程中,简单地把支气管哮喘和哮病划等号,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支气管哮喘寒热难辨的症结所在。寒哮是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常证"、热哮是"变证",主张临床中只要没有明显的热象表现,一般应从寒哮论治,用药不避温。  相似文献   

18.
<内经>言"中风",属于病因病机的概念,并非疾病的名称,仲景始以其立病名,对其症状的描述与现代医学脑血管病"中风"的表现相同.<内经>中偏枯、仆击、痱及薄厥、大厥中的部分证型则相当于仲景立名之"中风".  相似文献   

19.
陆拯主任中医师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业医四十余载,治学严谨,熟谙经典,融汇各家,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侍诊,深受教诲.陆师认为,哮喘属于祖国医学"哮"、"喘""痰饮"等范畴,病情复杂,痰饮内伏是哮喘的主要病理因素.诚如<脉因证治*哮病>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则哮喘之症作矣."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若论及痰之本也,又无不在于肾.痰与饮为阴邪,深伏于内,盖因阳气虚弱不能化阴.因此,哮喘之根本在于肺脾肾三脏阳气虚衰,功能失调,病性总属本虚标实.故临证之时应审证求因,四诊合参,细察虚实,罹寒罹热,循泻实、补虚、温寒、清热之治则,施以相应方药.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属中医"哮病"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感引触,痰阻气道,肺失肃降,痰气搏击,气道挛急而出现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至喘息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