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疑难病杂志》2007,6(6):349-349
今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委内瑞拉、巴拉圭、多米尼加等国家相继出现登革热流行,我国广州、北京等地也发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登革热(DH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3个临床型。  相似文献   

2.
登革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登革病毒的传播,登革热已经成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重要的,快速增长的公共卫生问题。登革热和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症已威胁到全球25亿人的健康。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登革疫苗。然而,基于接种疫苗可能使个体在登革病毒感染时易于发展成严重登革热的担心放缓了登革疫苗的发展。人们已经研发了一系列的候选登革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嵌合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核酸疫苗。其中一些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仅就登革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流行,全世界将近一半的人口有罹患 DF 的风险。 DF 在临床上分为 DF 和重症登革( severe Dengue),后者包括登革出血热( 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每年重症登革病例达500000例,其中大多数患者为儿童。2014年 DF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出现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为此,本文对 DV 和DF 的概况作一综述,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朱安今 《中国病案》2003,4(2):46-48,32
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DV)所致的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是一种热带传染病,在世界许多热带国家和地区流行,2002年夏季以来在东南亚的数个国家及我国的台湾省再次发生流行,引起国内人士极大的关注,现将近二年来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登革病毒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越来越频繁,爆发日益增加,发生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症(DHF/DSS)的病例数也呈现增加的趋势.每年,全球范围内有将近一亿人感染登革热,其中大约有50万例登革出血热.目前,登革病毒引起的DHF/DSS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主要就宿主免疫功能异常与登革病毒致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蚊媒急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有登革热(Dengur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该病具有世界性,全世界每年有上千万病例,过去25年约有3 500人死于此病.近年来,此病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在临床上,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关节痛等,同时伴有白细胞减少;登革出血热则以高热、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登革休克综合征则以临床过程较严重,伴有休克综合征为特点.本文就登革病毒的主要诊断方法及其疫苗研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态势及我国口岸监测管理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蒙中秋 《中国热带医学》2005,5(7):1463-1468
目的探讨全球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态势及我国登革热口岸监测管理情况。方法收集近年来全球各地DF/DHF疫情报告信息和WHO1950—1998年接到美洲、亚洲、大洋洲国家/地区报告的病例数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40多年来世界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流行范围迅速扩大,发病人数迅猛增多,流行态势日趋严峻,与我国毗邻的东南亚一带尤为严重。结论严防登革热传入扩散是当前口岸传染病检疫监测的重要任务,尤以易受登革热威胁的风险地区口岸,要切实把关做好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宗涛  李衍  安静  李华强 《重庆医学》2004,33(4):536-537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成员,有4种血清型和许多种生物型.DV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一种耐冷伊蚊还可对温带地区儿童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DV可引起多种疾病,从登革热(dengue fever,DF)到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登革出血热(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据估计,世界上每年约发生1亿例DF,50万例DHF,25 000人死亡,而且在亚、非、南美的热带地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登革出血热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辉钧  江丽芳 《热带医学杂志》2003,3(3):372-374,350
登革出血热(Denguehemorrhagicfever,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shocksyndrome,DSS)是由登革病毒(Denguevirus,DEN)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血管渗漏综合征。DHF的临床症状为高热、出血倾向、肝肿大并常伴有循环衰竭。登革病毒有4种血清型,即DEN-1、DEN-2、DEN-3和DEN-4,它们所致的DHF已成为亚洲、环太平洋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个有意义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反,经典的登革热(DF)为一种急性的自限性的发热性疾病,它通常叫做“裂骨热”,早在19世纪以前人们就有认识。那么,相同的病毒怎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临床表…  相似文献   

10.
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Ⅱ型登革出血热以出血,腹痛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病死率迭5~10%。此病在我国近几年才开始出现,而且有逐年增多和加重的趋势,迄今尚缺乏特效治疗。为了探索中医药对本病的作用,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2月在海南岛儋县第一人民医院,应用DME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中西分组对照研究,取得较好的疗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ELISA法检测登革热(DF)病人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发现在发病后1~5天内测出光密度(OD)值为2.22土0.02~2±0.00,而正常人及肝炎病人血清OD值均为1.35士0.03,两者OD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登革免疫复合物OD值判别界限为1.78,登革热病人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OD值全部大于截断点1.78,而肝炎病人或正常人血清OD值无1例超过1.78。可见ELISA法检测登革热病人血清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特异性高,重复性好,对于研究登革特异免疫复合物在登革出血热(D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登革休克综合征(DSS)是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热病毒所致的一种危重症。经病毒分离和血清学鉴定,证实海南岛1980年第一次登革热大流行为登革热Ⅲ型病毒感染,1986年再次登革热暴发流行为登革热Ⅱ型病毒盛染,我科在此暴发,流行期间收治DSS19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重症病例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的1∶2匹配的方法对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常州市级医疗机构收治的手足口重症病例和轻症病例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手足口病原学的检测采用PCR方法进行确认?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入院天数(OR=1.668,95%CI:1.307~2.128)?发热(OR=5.181,95%CI:1.939~13.844)?发热持续天数(OR=1.562,95%CI:1.1421~2.135)?颈项强直(OR=3.188,95%CI:1.055~9.634)?白细胞计数偏高(OR=1.038,95%CI:1.013~1.064)?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OR=1.235,95%CI:1.108~1.378)?Enterovirus 71(EV71)阳性感染(OR=5.069,95%CI:2.472~10.393)是儿童患手足口重症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计数增高(OR=0.968,95%CI:0.944~0.992)?Coxsackievirus A16(CoxA16)阳性(OR=0.191,95%CI:0.094~0.388)患手足口重症的风险比例较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入院天数?WBC计数偏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偏高是儿童患手足口重症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668(95%CI:1.122~2.477)?1.304(95%CI:1.080~1.575)?1.088(95%CI:1.001~1.184);CoxA16阳性的儿童患手足口重症的风险比例较小,其OR值为0.169(95%CI:0.038~0.753)?结论:加强对手足口患儿的临床监测和病原学监测,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患儿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热带医学》2015,(1):2+129-130
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蚊子叮咬人传播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临床上可分为四个血清型,各个型都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导致出血、休克甚至死亡。登革热如何传播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  相似文献   

15.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热病毒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温岭市不是登革热历史疫区,但随着本地居民出国经商、旅游、务工机会的增多,发生输入性传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007年2月与8月全市各发生1例均由境外输入的登革热病例,经及时控制处理后无续发病例出现,现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登革热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绮玲  区健茹 《广东医学》2003,24(8):806-806
近期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正大面积流行 ,而我省气候温和 ,也有较多的病例发生。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通过媒蚊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于夏秋的 7~10月 ,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其发病急骤 ,以高热、皮疹、剧烈头痛、肌肉关节痛、颜面及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症是其严重的临床类型 ,可致命。由于该病易被误诊 ,所以医护人员必须特别注意。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 ,因此正确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登革热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我科2 0 0 2年 7~ …  相似文献   

17.
徐华  车小燕 《广东医学》2005,26(6):864-866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主要成员,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长约11kb,整个基因组的编码顺序为:5’Ⅰ型帽子结构、非编码区、C蛋白(核衣壳蛋白)基因、M蛋白(膜蛋白)基因、E蛋白(包膜蛋白)基因、NS1—2A-2B-3—4A-4B-5(7个非结构蛋白)、非编码区3’。DV分4个血清型,可引起登革热(dtengue fever,DF)、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zic fever,DHF)及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广州地区登革热流行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006年6~12月间广州地区出现的439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我院收治入院的439例登革热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年的登革热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头痛(75.9%)、全身肌痛(56.7%)、骨痛(42.1%)、恶心呕吐(27.1%)、皮疹(92.9%);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分别占72.7%和64.7%,血液生化示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占57.9%、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占85.2%、低钾血症占44.2%,淋巴结肿大占15.3%,肝肿大占1.4%,未见脾肿大。CD细胞亚群计数CD3下降的占44.5%、CD4下降的占46.2%,CD8下降的占38.7%。所有病例登革热抗体IgM阳性。结论此次广州地区流行的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典型合并有多脏器损害,尤其肝损害较多见,近半数病人出现CD细胞计数明显下降,未出现登革出血热及登革休克综合征。经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发生的登革热流行期间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登革热的认识. 方法 将2006年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所收治的152例登革热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番禺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病例中无死亡病例及登革出血热病例.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比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发热(98%)、乏力(90%)、肌痛(78%)、关节痛(66%)、头痛(64%)、皮疹(59%)等;伴随肝功能异常(75%),白细胞减少(86%)、血小板减少(75%);淋巴结、肝、脾肿大较少见;所有病例登革热病毒IgM阳性. 结论 本次登革热疫情流行规模较大,多数病例符合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尤其以肝损害较多,部分病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无出血热病例及死亡病例.  相似文献   

20.
86年8~10月份海南岛部份地区发生登革热流行。我院收治1032例,其中发现合并胸腹水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15.7岁(1~32岁)。其中登革热4例、登革出血热3例、登革休克综合征1例,胸水2例,腹水4例、胸腹水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 WHO 于1975年提出诊断标准,经 C_6/36细胞分离证实为 D—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