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浆D-二聚体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转归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哲  宋杨  姜亦忠  王新玲 《吉林医学》2008,29(23):2219-2220
目的:探讨D—dimer与UC病情活动性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UC活动期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3例,所有研究对象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采静脉血3ml并分离血浆。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D-二聚体。结果:活动期UC患者血D—dimer明显高于对照组。抗凝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活动性评分优于未经抗凝治疗组,经抗凝治疗后患者D-dimer明显低于未经抗凝治疗组。结论:D—dimer血浆浓度与活动性UC患者的病情分级呈正相关。活动性UC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适量应用低分子肝素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对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两组:正常蛋白尿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同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尿白蛋白排泄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并对尿白蛋白排泄率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各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二聚体[(0.23±0.08)mg/L]、纤维蛋白原[(3.37±0.70)g/L]、同型半胱氨酸[(15.68±2.51)μmol/L]高于正常蛋白尿组[(0.19±0.07)mg/L、(2.71±0.71)g/L、(14.41±2.561)μmol/L](P<0.05)。正常蛋白尿组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联合检测阳性率(37.5%、71.4%)明显高于单个阳性率(D-二聚体10.4%、20.4%,纤维蛋白原14.6%、24.5%,同型半胱氨酸29.2%、51.0%)(P<0.01或P<0.05)。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与尿白蛋白排泄率成正相关(r=0.819、0.851、0.718,均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较正常人群升高,并随着肾病的加重成上升趋势,联合检测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脏损害,从而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防止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陈妍汶  杨勇 《包头医学》2015,(3):139-14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冠心病(CHD)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2~10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患者组63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hs-CRP、Hcy、D-D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hs-CRP、Hcy、D-D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水平,探讨二者在UC患者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与免疫扩散比浊法检测64例活动期UC患者、45例缓解期UC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RP及D-二聚体水平,并对活动期患者行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评价病情程度。结果(1)活动期UC组患者血清CRP及D-二聚体水平与缓解期UC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UC组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重型UC患者血清CPR及D-二聚体水平与轻、中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评价UC患者病情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D-二聚体联合腹部CT在缺血性结肠炎(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116例疑似IC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结肠镜联合腹部CT血管成像检查为诊断标准,将其分为IC组(n=76)与非IC组(n=40).早期完成腹部CT平扫检查,并通过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其颈总内动脉内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将其分为正常组、增厚组及斑块组。同时测定患者血浆D-D及血清HCY浓度。结果: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的D-D和HCY浓度水平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HCY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有重要意义,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评估其在急性缺血性结肠炎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32例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观察组)人院第1、10、20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变范围的关系。结果:人院第1天及治疗第10、20天,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全结肠病变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病变病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结肠炎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病变范围较广的病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病变范围较少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改变及治疗后两者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0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水平测定,观察其改变情况。结果: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早期明显高于体检者,经治疗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明显降低。结论:测定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是反映早期脑梗死病变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以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60例健康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轻、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之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直肠乙状结肠组、左半结肠组、全结肠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之间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具有一定普遍性,病情轻重对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影响,而病变部位则与之息息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探讨其在R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RA患者56例,正常对照组40例,测定其血浆Hcy水平及DD水平并对结果比较分析,同时比较两组CRP水平。结果:1血浆Hcy和DD水平:RA患者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组血浆Hcy和DD水平与DAS28评分均为正相关(r=0.28,P=0.02)和(r=0.36,P=0.01);3RA患者组经治疗病情缓解后(DAS28<2.6)血浆Hcy和DD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水平、DD水平与RA患者的病情活动有关,可反映心血管病变危险性,对RA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肺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住院的28例急性加重期COPD、51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及同期来院体检的58例(对照组)进行血清DD、Hcy水平测定.结果 慢性肺心病组、COPD组、对照组血清DD水平分别为(4.25±6.13)、(1.32±1.01)、(0.62±0.32) μg/ml,肺心病组患者血清DD水平高于COPD组及对照组(P<0.01),COPD组与对照组血清D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COPD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4.00±12.79)、(23.93±12.24)、(20.80±12.77) μmol/L,3组间血清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DD水平增高对判断慢性胸肺疾患是否已发展到肺心病阶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云霞  侯卫科 《中原医刊》2011,(22):110-1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D—D)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贝克曼库尔特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贝克曼库尔特ACL9000Q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冠心病患者组119例,对照组6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纽HCY、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高限(P〈0.05),健康对照组平均水平低于正常值(P〈0.05),冠心病组阳性率98.8%,健康对照组3.0%(P〈0.05)。结论血清HCY和D—D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出血(CH)患者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测定54例CH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50例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血清Hcy及hs-CRP水平,并分析CH患者D-二聚体与Hcy、hs-CRP的相关性.结果:CH患者急性期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重型患者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恢复期三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二聚体、Hcy和hs-CRP水平升高与CH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根据梗死灶大小又分为小面积亚组(n=30),中面积业组(n=24)和大面积亚组(n=36),再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亚组(n=33)、中度亚组(n=19)和重度亚组(n=38);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同型Hcy、hs-CPR及D-D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Hcy、hs-CRP、D-D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大面积亚组患者血清Hcy、hs-CRP、D-D的含量>中面积亚组>小面积亚组(P<0.05);重度亚组患者血清中的Hcy、hs-CRP、D-D的含量>中度亚组>轻度亚组(P<0.05)。结论 Hcy、hs-CRP和D-D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其水平对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发作24 h内抽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通过检测结果发现,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71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9例,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1.69±0.13)mg/L和(0.20±0.01)m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发现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8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2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85.32%,特异度为78.25%,阳性似然比为4.01。结论: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准确度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对其血浆D-二聚体进行监测,与此同时配合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6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1.70±0.14),1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非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0.21±0.0.2),比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组间呈现出统计意义.从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来看,36例患者为发现缺血性结肠炎,14例患者为为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予以血浆D-二聚体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将该方法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17.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毅 《中国全科医学》2012,(27):3183-3184
目的缺血性结肠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易于漏诊,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为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价格昂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以寻找简便、经济、敏感的诊断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9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腹痛发作24 h内抽血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再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应用Prism 3.0统计软件分析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28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平均为(1.70±0.10)mg/L;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11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平均为(0.18±0.02)mg/L。二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6378,P<0.05)。根据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0例,非缺血性结肠炎患者9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77.78%,阳性似然比为3.90。结论 D-二聚体检测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简便、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临床诊断本病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全面分析病情,结合辅助检查,对可疑患者及时行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或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80例骨折并发下肢DVT患者为DVT组,以同期80例骨折患者未发生下肢DVT为非DVT组.检测两组D-D、Hcy水平,分析其诊断下肢DVT的价值.结果 DVT组D-D、Hcy水平均高于非DVT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受检者进行血清D-二聚体、Hcy和Lp(a)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D-D、Hcy和Lp(a)水平,评估3种因子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结果对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血清D-D、Hcy和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UAP组、SAP组和对照组血清DD、Hcy水平均低于AMI组, UAP组、AMI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Lp(a)水平均低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D-D、Hcy和Lp(a)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D-D、Hcy和Lp(a)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Kappa指数均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D-D、Hcy和Lp(a)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符合率高,可为临床上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4):9-12+17
目的 分析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水平与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PAOI)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CT肺动脉成像确诊的42例APE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行CT肺动脉成像检查的无肺栓塞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Hcy、DD水平;另将观察组患者按CTPAOI再分组,比较不同程度APE患者Hcy、DD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Hcy、DD与CTPAOI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Hcy、DD均高于对照组(P0.05);42例APE患者根据CTPAOI分为轻度12例,中度17例,重度13例,重度组、中度组患者Hcy值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Hcy、DD与CTPAOI、Hcy与DD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Hcy检测APE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为0.759~0.936,最佳截断点为14.33μmol/L,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9%、93%。DD检测APE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67,95%CI为0.921~1.000,最佳截断点为0.88mg/L,相应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93%。结论 Hcy、DD水平或可与CTPAOI同作为反映APE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