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及引流量的处理方法。方法将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包括术前适应性的全程康复训练指导;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将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规范化疼痛干预,包括:对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疼痛知识的培训;制订并实施规范化疼痛处理模式,即评估患者疼痛认知状态、进行疼痛教育;实施术前超前镇痛、术中股神经阻滞麻醉、术后持续自控镇痛及疼痛评估、个性化镇痛等措施。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24、48、72 h疼痛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6 h伤口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4h伤口引流总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KA患者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可有效改善术后疼痛,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疼痛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关节外科专科护理;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疼痛护理。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后疼痛、膝关节屈曲及膝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静息及活动时疼痛减轻病例多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术后24 h、72 h和7 d膝关节活动时屈曲度数改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疼痛护理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肖斌  冯宏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24-1326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212例因膝骨性关节炎(OA)接受TKA的患者,根据是否出现持续性膝关节疼痛分成疼痛组55例和非疼痛组157例。分析2组患者TKA术前Kellgren-Lawrence分级的情况。结果:疼痛组早期OA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疼痛组(P0.01)。结论:早期OA患者接受TKA治疗后可能更容易产生术后膝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4.
汪萍 《中国医疗前沿》2013,(1):101+28-101,28
目的评价术前疼痛教育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镇痛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浙江省新华医院骨科8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调查,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教育基础上给予疼痛教育,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教育。采用VAS疼痛评分和赵光红博士设计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术后24h和48h干预组VAS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有显著下降,P〈0.05;术后48h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分分别为(4.16±0.32)分、(3.32±0.2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教育可显著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将39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定.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自制10%氯化钠加压冰袋与清水冰袋冷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镇痛、消肿、减少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月~2015年8月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89例患者,告知患者2种冷敷方法,根据患者的选择分为10%氯化钠加压冰袋组(44例)和清水冰袋组(45例),加压冰袋组采用自制加压冰袋进行冷敷,清水冰袋组采用清水冰袋进行冷敷,测量两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患肢髌上、髌下5 cm周径并评估疼痛情况;记录术后24 h引流袋引流量。结果:加压冰袋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疼痛评分均较清水冰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加压冰袋组髌上5 cm术后48、72 h肿胀程度优于清水冰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加压冰袋组髌下5 cm术后12、24、48、72 h肿胀程度优于清水冰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加压冰袋组较清水冰袋组平均术后24 h引流量减少(P<0. 05)。结论:自制10%氯化钠加压冰袋较清水冰袋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和早期患肢肿胀,减少术后出血,有利于术后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8.
范丽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831+183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患者59例,72膝,其中骨性关节炎44例、创伤性关节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病人进行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疼痛控制及功能锻炼。结果:术后病人患肢功能恢复优87%,良10%,差3%。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后关节疼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全膝关节表面假体置换术后关节疼痛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髌股关节疼痛12例,内侧副韧带疼痛7例,术中髌韧带下止点部分撕脱2例,术后2个月后出现髌骨弹响3例,髌骨运动轨迹不良5例。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发生与下肢旋转对线不良、侧方松解处理不当以及膝关节畸形矫正过大等因素有关,术中需要提前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ophy,TEG)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plasty,TKA)后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和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间择期行单侧TKA、ASA分级Ⅰ级或Ⅱ级的60例患者(>18岁)随机分为CFNB组和PCIA组,每组30例,镇痛2d.记录术后6、12、24、48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于麻醉前(T0)、松止血带即刻(T1)、术毕(T2)、术后1 d(T3)、术后2 d(T4)行TEG检测,测定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血凝块聚合形成速率(α角)及最大振幅(MA).结果CFNB组患者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PCIA组(P<0.05).同组内不同时点TEG各参数与T0时点相比,CFNB组T4时点的K值显著延长,T3、T4时点的α角和MA值显著减小(P<0.05);PCIA组T3、T4时点的R值与K值显著缩短,α角和MA值显著增大(P<0.05).两组间同一时点TEG各参数比较,T3、T4时点CFNB组的R值和K值较PCIA组显著延长,α角和MA值较PCIA组显著减小(P<0.05).结论 TKA术后CFNB镇痛效果优于PCIA,有助于改善TKA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围手术期十分必要的辅助治疗手段,近年来镇痛技术已经由传统的阿片类药物经静脉自控镇痛或椎管内镇痛向多模式镇痛转变,本文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以及不同的多模式镇痛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关节肿胀疼痛的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为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的西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后的HSS评分无明显差异,其出院时与出院后一年的HSS评分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关节肿胀疼痛的患者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促使其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5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实施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处理.对2组患者术后静息及运动时的疼痛情况,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PCIA镇痛药用量及术后下地活动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2,6,12,24,48,72 h静息及术后1,2,3 d行持续被动运动(CPM)锻炼时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术后3 d、1周、2周、3周时的ROM增大;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可显著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减少麻醉剂用量,促进早期功能锻炼,使患者更快地恢复.  相似文献   

15.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疼痛的关注也是对生命的关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骨科的大手术,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痛苦。我科2012年9月-2013年7月对12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的疼痛关爱护理,取得了患者和家属都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作为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终极治疗措施,能够改善膝关节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如果术后膝关节康复护理不到位,将影响手术效果。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34例TKR患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康复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科室成立11人的QCC小组,通过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原因分析、目标设定、对策拟定与实施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总结等九大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我科2013年4~5月32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可控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对策,对2013年6月至7月35例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疼痛进行对策实施.结果: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12 h重度疼痛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4.4%下降到应用后的28.6%,我们制作了《骨科疼痛护理记录单》并制定了《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护理流程》,此外,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连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 Ⅰ-Ⅱ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FA,n=12)和持续静脉镇痛自控镇痛组(IA,n=12)。两组患者均维持镇痛2d,记录静息、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肌力分级和并发症。结果 FA组患者在术后6、12h静息VAS疼痛评分,24、48h主动功能训练时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IA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的术后24-48h肌力评分平均大于3级;与IA组比较,F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连续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对下肢肌力影响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较为理想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制定并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方法: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实施康复训练计划.结果:本组获随访6个月~12个月,术后复查,平均关节屈伸范围3°~115°,优良率达97.8%.结论:康复治疗有利于双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