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对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抗原的预测表位从理论上分析其与HLA-A2分子结合的情况,推测成为HLA-A2限制性表位的可能性。通过计算机分子模拟,确立各表位及其与HLA-A2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的模拟结构。结果发现,各表位的三维结构符合HLA-A2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的结构要求,能较好地与HLA-A2分子结合。根据分子模拟提供的理论支持,各预测表位符合要求,提示可在后续实验中进行表位合成、筛选、鉴定和多肽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2.
人乳头瘤病毒(HPV)16基因组中E7基因主要与细胞转化功能及致癌有关,从感染早期到肿瘤形成期均可持续检测到E7蛋白的表达。本研究选用已预测出的HLA-A2限制性CTL表位[1],采用固相合成法合成多肽,产物经反相高效液相(RP-HPLC)纯化、分析和质谱分析鉴定,所获取的高纯度肽为预测表位抗原性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穿膜肽(Tat49-57)对HPV16E7 MHC—Ⅰ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E749-57)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经MHC—Ⅰ类途径被提呈的动力学影响。方法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别合成含穿膜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16E7惟一HLA-AJH2-K^b+限制性CTL表位E749-57的融合多肽,同时合成该表位N端自然延伸的抗原肽和无关对照肽。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技术,检测抗原提呈细胞(APC)在不同时相点对上述各抗原肽进行MHC—Ⅰ类提呈的情况。结果在与APC孵育早期,Tat—E749-57在短时间内即被APC快速提呈并进人MHC—Ⅰ类抗原提呈途径,提呈的效率略低于E749-57(P〉0.05);在孵育的后期,与Tat—E749-57组孵育的APC细胞表面,E749-57/K^b复合物存在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在外源性抗原肽中引人穿膜肽可明显促进其MHC—Ⅰ类限制性CTL表位的提呈效率,从而有效增强外源性抗原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穿膜肽(Tat49-57)对HPV16E7 MHC-Ⅰ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E749-57)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经MHC-Ⅰ类途径被提呈的动力学影响。方法 应用多肽固相合成技术,分别合成含穿膜肽与HPV(人乳头瘤病毒)16E7惟一HLA-A2/H2-Kb+限制性CTL表位E749-57的融合多肽,同时合成该表位N端自然延伸的抗原肽和无关对照肽。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技术,检测抗原提呈细胞(APC)在不同时相点对上述各抗原肽进行MHC-Ⅰ类提呈的情况。结果 在与APC孵育早期,Tat-E749-57在短时间内即被APC快速提呈并进入MHC-Ⅰ类抗原提呈途径,提呈的效率略低于E749-57(P > 0.05);在孵育的后期,与Tat-E749-57组孵育的APC细胞表面,E749-57/Kb复合物存在时间较其他组明显延长(P < 0.05)。结论 在外源性抗原肽中引入穿膜肽可明显促进其MHC-Ⅰ类限制性CTL表位的提呈效率,从而有效增强外源性抗原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6、HPV16 E7蛋白表达及DNA病毒载量与调节性T(Treg)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84例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作为宫颈癌组,选取同一医院同期手术治疗的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宫颈组织作为CIN组,另选取42例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正常组。对比分析三组组织中HPV16 E6、HPV16 E7蛋白表达及DNA病毒载量、Treg细胞浸润的情况。结果 宫颈癌组HPV16 E6、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及DNA病毒载量、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均高于CIN组、正常组,CIN组上述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5);宫颈癌组织中HPV16 E6、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及DNA病毒载量与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呈正相关(P<0.05);HPV16 E6、HPV16 E7蛋白阳性表达率及DNA病毒载量、Treg细胞占CD4+...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和鉴定人工合成的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预测表位。方法 对预测的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运用标准Fmoc方案进行合成与纯化,采用标准51Cr释放试验检测特异性CTL诱导活性。结果 筛选并鉴定出E711-19(YMLDLQPET)和E749-57(RAHYNIVTF)2条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抗原人白细胞抗原A2分子限制性CTL表位。结论 E711-19(YMLDLQPET)和E749-57(RAHYNIVTF)抗原性较强,有可能作为HPV感染治疗用肽疫苗的候选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有穿膜序列HIV Tat49-57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E7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表位融合肽的跨膜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HPV16E7 HLA-A2+/H-2kb+限制性CTL表位E749-57的N末端连接穿膜肽HIV Tat49-57序列,应用固相技术合成此融合肽,用间接免疫荧光与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研究其穿膜能力,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其体外诱导特异性CTL杀伤效应。结果 穿膜序列HIV Tat49-57可以有效促进HPV16E749-57表位肽进入BHK细胞胞浆,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P<0.05);与原表位肽相比,该融合肽有显著地激发特异性CTL活性的能力。结论 在原CTL表位基础上引入穿膜序列,可以使其更快速、更有效地进入活细胞胞浆,为HPV16肽疫苗的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6/11型E7 DNA疫苗质粒的构建与体外表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生殖道尖锐湿疣(condyloma ncuminatum,CA)主要由HPV6型和HPV11型感染引起。由于对HPV感染缺乏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研制防治HPV相关疾病的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由于HPV具有明显的嗜上皮性和亲宿主性,至今尚不能在体外或动物实验中培养成功,因此按常规方法研制HPV疫苗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9.
目 的 观 察 负 载 人 乳 头 瘤 病 毒 16 型 (H PV16)E749-57 多 肽 树 突 细 胞 (DC)体 外 诱 导 针 对H PV16 肿 瘤细 胞 的特 异性 细 胞免 疫反 应 。方 法 用粒 细 胞-巨 噬细 胞 集落 刺激 因 子(GM -CSF)及 白 介素 4(IL-4)从 健康 成人 外 周血 单一 核 细胞 诱导 DC 并 负载 H PV 16 E749-57 多肽 ,流 式细 胞 仪检 测 DC 表 面 抗 原;混 合淋 巴 细 胞 反应 观 察 DC 对 同 种 淋 巴 细 胞 增 殖 的 激 发 效 应 ;乳 酸 脱 氢 酶 (LDH )释 放 法 评 价 DC 诱 导 的细胞 毒 性 T 淋 巴 细 胞 (CTL)对 Caski肿 瘤 细 胞体 外 杀 伤 效应 。 结 果 负 载 H PV16 E749-57 多 肽 的 DC 表面表 达 CD 1a(58.4 ±6.7)%、CD 80(70.6 ±3.4)%及 H LA -DR (74.8 ±4.2)%分 子 ;具 有 刺 激 同 种 T 淋 巴 细 胞增 殖的 能 力 ;其 诱 导 的 抗 原 特 异 性 CTL 对 Caski肿 瘤 细 胞 产 生 特 异 性 杀 伤 ,而 对 SiH a、A N3CA 肿 瘤 细 胞无明 显 杀伤 作用 。 结论 负 载 H PV16 E749-57 多 肽的 DC 体 外可 诱导 高 效、特 异 性的 CTL 效应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致癌性HPV16E7病毒抗原肽体外诱生HLA-A2阳性正常人外周血抗原特异性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表型及功能状态。方法 以HPV16E711-20合成多肽、重组人IL-7、IL-2体外刺激26例HLA-A2阳性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用HLA-A*0201限制性表位肽/ YMLDLQPETT五聚体技术,结合流式细胞仪对抗原特异性CTL进行频率、表型[CD45RA+CD27-效应性CTL、CD45RA-CD27-效应性记忆CTL(TEM)、CD45RA-CD27+中枢性记忆CTL(TCM)、CD45+CD27+初始性CTL]及功能(穿孔素、颗粒酶B、FasL)分析,并以无关肽HBVcore18-27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病毒多肽体外刺激T细胞7 d后,抗原特异性CD8+ CTL数为(0.73 ± 0.33)%,比未刺激组的(0.02 ± 0.03)%明显增多(P < 0.01)。进一步分析,在抗原特异性CTL中,效应性CTL、TEM、TCM及初始性CTL百分比分别为(26.07 ± 13.46)%、(7.97 ± 7.11)%、(33.25 ± 19.68)%及(32.73 ± 13.89)%,均比未刺激组的(0.02 ± 0.03)%、(0.02 ± 0.03)%、(0.02 ± 0.03)%及(0.02 ± 0.05)% 明显增多,P值均 < 0.01。HPV16E711-20表位特异性CTL分泌穿孔素、颗粒酶B、Fas-L的水平分别为(47.01 ± 18.69)%、(80.53 ± 13.32)%及(26.48 ± 7.81)%,均比未刺激组的(0.38 ± 0.55)%、(0.34 ± 0.22)%及(0.16 ± 0.16)%明显增多,P值均 < 0.01。结论 HPV16E711-20多肽诱导CD8+ T细胞克隆扩增,产生抗原特异性CD8+ CTL,分泌毒性细胞因子,通过不同机制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PV16 E7对A431表皮鳞癌细胞Smad7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的意义。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转染并筛选出稳定表达HPV16 E7的A431细胞,采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及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并比较转染前后A431细胞中Smad7的表达。结果 A431细胞中Smad7的表达强度随转染HPV16 E7后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Smad7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存在胞浆向胞核移位的现象。结论稳定高表达HPV16 E7后的A431细胞中Smad7表达水平升高,并可以影响Smad7的细胞定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E6、E7和LCR(long control region,LCR)在宫颈癌标本中HPV16中的变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病理实验室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留存的HPV16阳性宫颈癌标本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技术进行E6、E7和LCR片段的扩增处理,并采用DNA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分析E6、E7和LCR的变异表现。结果:E6基因中最常见变异为T350G(67.27%),E7基因中最常见变异为T789C(72.67%),LCR最常见变异为G7521A(90.90%),LCR区中出现G7799A、A7636C、C13T、C7678T新变异,E7区高度保守,YY1转录因子结合点是LCR变异的主要集中点。结论:宫颈癌标本中HPV16存在E6、E7和LCR变异情况,分析高危型HPV变异有助于宫颈癌HPV的早期诊断,可将其应用于宫颈癌防治的疫苗设计中,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V16-E6、HPV16-E7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尖锐湿疣、外阴尖锐湿疣的情况,结果显示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尖锐湿疣及外阴尖锐湿疣中HPV16-E6蛋白的表达分别为50%、0%、0%;HPV16-E7蛋白的表达分别为78.3%、68.4%、85.3%。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尖锐湿疣中均有HPV16-E7蛋白表达,但同时发现低危型HPV感染中也表达HPV16-E7蛋白,原因尚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mHSP110为分子伴侣的HPV16 CTL表位E749-57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mHSP110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和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在热休克状态与E749-57结合形成复合物,高压液相色谱(HPLC)鉴定其结合程度。用mHSP110-E749-57复合物免疫小鼠,IFN-γ胞内染色、MT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中特异CTL。结果 克隆mHSP110片段经DNA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其CDS一致,长度为2577 bp;经SDS-PAGE和Western印迹证实mHSP110表达、纯化成功,HPLC分析E749-57能够与mHSP110形成复合物。复合物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中CD8+IFN-γ+ T细胞的频率、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E749-57组、HSP110组和PBS组。复合物免疫小鼠可明显抑制TC-1肿瘤的生长。结论 mHSP110-E749-57复合物能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并产生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5.
扬州地方株HPV16 E7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扬州地区HPV16 E7基因结构特点。方法:从感染HPV16的宫颈癌组织中提取DNA,用PCR技术获得HPV16 E7基因,以pGEM—Teasy为克隆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M—T—E7,进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扬州地方株HPV16 E7基因与已报道的标准株(德国)仅在核苷酸序列上有一处突变,即199位的T→C,密码子由T1G变为C3G,而氨基酸序列未发生改变;与其他国家报道的HPV16 E7核苷酸序列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同源性均在98.7%以上。结论:扬州地方株HPV16 E7基因的成功克隆,将丰富我国HPV16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为HPV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PV16E7在SiHa细胞株中对抑癌基因(MT1G、NMES1、RRAD、SFRP1、SPARC、TFPI2)的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和凋亡水平的影响。方法 SiHa细胞转染E7SiRNA 48 h后,qPCR检测E7及6种抑癌基因mRNA水平变化,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SiHa细胞转染后48 h,qPCR结果显示实验组E7 mRNA显著降低(0.25±0.036,P<0.05);6种抑癌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MT1G 1.403±0.190、NMES11.720±0.060、RRAD 1.390±0.160、SFRP11.493±0.120、SPARC 2.157±0.144、TFPI22.060±0.122,P<0.05)。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0.554±0.130,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结果提示,实验组细胞凋亡细胞频率为9.222%较阴性对照组(0.246%)及空白组(0.123%)明显增加(P<0.05),空白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导致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E7可能通过抑制(MT1G、NMES1、RRAD、SFRP1、SPAR、TFPI2)6种抑癌基因的表达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es (HR‐HPVs) are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they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a subset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In addition, HPVs have also been postul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melanoma skin cancers (NMSC). In these cancers, the oncogene E6 is best known for its ability to inactivate the tumor suppressor p53 protein. Interestingly, in transgenic mice for HPV16 E6 (K14E6), it was reported that E6 alone induced epithelial hyperplasia and delay in differentiation in skin epidermis independently of p53 inactivatio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TGFβ) is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cell growth/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 and this pathway is often lost during tumorigenesis. Ultraviolet radiation B (UVB) exposure activates diverse cellular responses, including DNA damage and apoptosi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E6 oncogen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UVB dysregulate some components of the TGFβ pathway in the epidermis of K14E6 mice. We used 8‐day‐old K14E6 and non‐transgenic mice irradiated and unirradiated with a single dose of UVB. We found that the E6 oncogene and UVB irradiation impair the TGFβ pathway in epidermis of K14E6 mice by downregulation of the TGFβ type II receptor (TβRII). This loss of TβRII prevents downstream activation of Smad2 and target genes as p15,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summary, the TGFβ signalling in cells of the epidermis is downregulated in our mouse model by both the E6 oncoprotein and the UVB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女性尖锐湿疣(CA)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分布,以及高危型HPV16的E2、E6、E7基因突变及致癌抗原E6、E7表达。方法从24例女性CA、11例2级CIN(CIN2)和23例3级CIN(CIN3)共58份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HPV基因组DNA,用PCR-膜杂交法检测HPV亚型,DNA测序法检测HPV16型E2、E6、E7基因突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16型E6、E7抗原表达。结果女性CA、CIN2和CIN3患者58份标本中共检出10个HPV亚型,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20.8%、45.5%和60.9%,HPV16型检出率分别为12.5%、18.2%和34.8%。24例女性CA中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检出率为20.8%和70.8%,宫颈CA高危型HPV检出率60.0%。HPV16型E2、E6、E7基因分别检出10、4和4个突变位点。首次在1例女性外阴CA和3例CIN3中一致检出HPV16型E2基因9个突变位点。HPV16型E6抗原在CA、CIN2和CIN3均有表达,但E7抗原仅在CIN3表达。结论女性宫颈CA和CIN多为高危型HPV感染,女性外阴CA的HPV16型E2基因突变可能与CIN3发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