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 总结50例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9年2月进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5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全组男43例,女7例,平均年龄(50.23±8.31)岁;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16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25例,糖尿病17例,慢阻肺6例.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0.48±0.42).结果 全组共行左乳内动脉桥吻合50支,桡动脉桥4支,大隐静脉桥69支.2例术中改为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9例.死亡2例,48例10~18 d 痊愈出院.结论 OPCAB 与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 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体外循环准备是OPCAB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合理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有助于提高OPCAB 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龚倩  葛建军  葛圣林  林敏  周汝元  张琼 《安徽医药》2013,17(9):1552-1553
目的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CABG和OPCAB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3例,其中156例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组),其余97例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按常规处理.结果 OPCAB组在术后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以及死亡率上较CABG组都显示出优越性(P〈0.05),但是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CABG组比较,OPCAB组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更快,死亡率也更低.  相似文献   

3.
王刚 《上海医药》2022,(7):51-53
目的:探讨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行OPCAB治疗)和对照分组(n=50,行CCAB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24 h引流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治疗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高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行OPCAB治疗,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本组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成功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术前用药的选择、术中管理的方法、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提供成功的经验。结果40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在手术中发生室颤,经抢救复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出院,无并发症。2例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全组无麻醉死亡。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难度大,术中应及时正确处理各种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血清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变化,探讨两种术式心肌损伤的差异。方法选择36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其中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1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18例,分析两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血浆浓度变化。结果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术后观察期内血浆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心肌损伤低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组。  相似文献   

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克诚  杨大斌  苗锋  贲晨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2):2040-204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非体外循环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20例。结果 患者中19例痊愈出院,随访1~2年心绞痛症状消失。1例术中室颤改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脑死亡;1例术后出血,再次剖胸止血。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住院时间、经济支出减少,且手术的并发症降低,心功能可得到较好保护,更合适高龄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分析,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的成功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术前用药的选择、术中管理的方法、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为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提供成功的经验。结果 本组66例顺利完成手术。3例在手术中发生室颤,1例经抢救顺利完成手术,另2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改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本组无麻醉死亡。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难度大,术中要及时正确处理好各种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相似文献   

9.
尹维宁 《河北医药》2011,33(13):2059-2060
近年来,要求减轻手术创伤且合并高危因素的手术患者增多,随着微创心脏外科的发展,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已成为冠心病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手术室护理工作也增加了新元素。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10年3月实施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273例,经过全面精心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效果满意,手术室配合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9年1月-2010年5月共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26例。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入胸,使用内乳动脉及大隐静脉,利用胸骨牵开器和心脏表面固定器、冠状动脉分流栓等行OPCABG。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全组无死亡病例。无围术期心肌梗死、低心排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全部患者出院时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适宜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15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21例,记录两组临床常见并发症等近期临床效果指标。结果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在桥血管数、住院期间死亡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组在心律失常、住院时间、引流量、血肌酐等方面优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5)。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P〈0.01)。住院期间两组死亡率均为0。结论在有适应证情况下,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安全可行,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可以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各脏器功能损害,住院时间,在临床疗效上具有优势,近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14 h内拔除气管插管;在ICU监护的时间为72~98 h;出院时间为12~18 d。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能够降低患者免疫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等发生几率,有效保护患者心脏功能,并且减少呼吸神经系统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张锡栋  葛建军 《安徽医药》2013,17(8):1333-1335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0月该院心脏外科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32例重症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32例手术患者,术前心脏手术风险评估欧洲系统评分EuroScore(6.5±2.3)分,其中6分者23例(71.9%)。麻醉诱导后置入IABP 26例(81.2%),术中置入IABP 6例(18.8%),搭桥数目3支者14例(43.8%),4支者17例(53.1%),5支者1例(3.1%),术后呼吸支持时间16(12,19)h,ICU住院时间(76±46)h。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呼吸道感染3例(9.4%),急性肾功能不全2例(6.3%),切口愈合不良5例(15.6%)。全组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重症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置入IABP可以明显获益。患者有IABP应用指征时,应果断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14.
Nicorandil, ATP 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is shown to reduce coronary events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protective potential of nicorandil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wenty-four patients undergo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one receiving continuous infusion of nicorandil (1.0 microg.kg(-1).min(-1)) (n = 12) through anesthesia to next day and the other receiving no nicorandil for control (n = 12). For assessing myocardial injury, 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troponin T, and creatine kinase MB isoform were determined during the first 15 hours after reperfus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heart 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in the nicorandi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oponin T and creatine kinase MB isoform in the nicorandi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the difference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Furthermore, nicorandil did not affect the patients' hemodynamic variables.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infusion of nicorandil provides small myocardial protection without affecting hemodynamic parameters during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of patients undergoing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34例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分为CRP≥3.0mg/L组(386例)和CRP〈3.0mg/L组(348例),记录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30d内CRP≥3.0mg/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4.9%(19例)]高于CRP〈3.0mg/L组[4.0%(14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5.2±1.8)年,CRP≥3.0mg/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2.0%(78例)]明显高于CRP〈3.0mg/L组[12.2%(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RP≥3.0mg/L不能预测术后30d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但是预测术后远期心血管事件最强因子,COX分析术前CRP≥3.0mg/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其次左心室射血分数〈45%。CRP≥.0mg/L组5年实际生存率明显低于CRP〈3.0mg/L组[(90.0±1.2)%比(94.0±0.8)%,P〈0.05]。CRP≥3.0mg/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5%二者合并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88.0±0.4)%。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提示血管壁的炎症程度与远期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3年5月至2013年12月,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9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龄35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70岁。共搭桥54根。二尖瓣成形术8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0例;主动脉瓣置换及二尖瓣成形术4例;双瓣膜置换术4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17.24%,其中左室破裂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室颤1例。随访324个月,心功能改善,无严重心绞痛发作。结论风湿性瓣膜病患者,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者,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如瓣膜成形效果差时,应选择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17.
郭靖  单飞 《安徽医药》2017,21(8):1373-1376
作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小切口、胸腔镜、机器人、杂交手术等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该文就目前几种主流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术期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07例6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情况及围术期治疗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冠心病患者近期死亡3例,死亡率2.8%,其余患者心绞痛消失,生活质量改善。结论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且冠状动脉条件差。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各脏器功能状态,选择良好的手术方式,术后加强心功能支持,加强呼吸功能及神经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发生死亡(术后30 d内)与术前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460例风心病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死亡分为两组,死亡组50例,均术后30 d内发生死亡;对照组从410例未发生死亡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照。其中所选病例均为术中麻醉平稳,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常规对症处理的患者。选择术前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术前合并症、并发症等指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前因素与术后死亡发生的关系。结果术前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心功能分级(NYHA),瓣膜置换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男>75 mm,女>70 mm)是手术早期发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术前合并冠心病影响术后早期病死率,术前应明确诊断,积极围手术期处理,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