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心血管杂志》2015,(5)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发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以及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death,SCD)。已有研究证实.血小板和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是触发ACS的重要因素。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生物学指标,与ACS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及长期死亡率的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入住我院心脏中心CCU的1534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022例患者进行随访,共899例患者完成了随访。根据入院即刻的血常规结果,按NLR大小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值3组,对3组ACS患者的住院及长期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随着NLR增高,患者的男性比例(χ2=6.497)、患高血压(χ2=12.577)和糖尿病的比例(χ2=9.744)、有冠心病家族史的比例(χ2=10.396)等均明显增加(均为P<0.05),而吸烟者比例则明显减少(χ2=6.506,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共死亡患者132例,与低值组比较,高值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升高(8.5%比2.4%,χ2=37.765,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NLR是住院及随访期间死亡率重要的预测因子,与低值组比较,高值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危险比为2.13(95%CI:1.37~3.98,P=0.02),随访期间死亡危险比为2.88(95%CI:1.71~6.06,P<0.001)。结论入院时NLR是与ACS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死亡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以及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02例首次在我院住院并行PCI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18名,女性84名,年龄62.18±10.18岁。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Gensini评分并将其分为低分组(≤46.5分)和高分组(46.5分);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NLR,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LR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PCI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再依据随访是否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事件组和非事件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分析NLR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高分组患者合并高血压及NLR值明显高于低分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低分组(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30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有49例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事件组老年患者(≥60岁)、高血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NLR值均显著高于非事件组(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NLR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95%CI为0.632~0.788,P0.05),当NLR切点值取3.985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67.3%,特异性为70.4%。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NLR值3.985的患者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NLR值3.985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值、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均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NLR值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 方法 冠心病的患者254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1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32例,另取5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并计算NLR,比较3组一般临床资料、NLR及其他炎性指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UAP组NLR、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 9.398,95% CI 1.352~3.934,P<0.05)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NLR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53,P<0.05。 结论 NLR与冠心病相关联,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基层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01-2018-12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CS患者253例,收集患者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等资料,计算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价值,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S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NLR7.79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较NLR≤7.79患者更高(P0.05)。ROC曲线显示,NLR的截断值为7.79时,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6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NLR是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因子(OR=10.95,95%CI:1.20~100.31,P0.05)。结论:NLR可能是基层医院预测ACS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出血,导致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炎症反应、炎症标志物、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作为新兴的生物学指标成为关注焦点。现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高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6.47(1.49,19.94)mg/L vs 0.96(0.42,1.45)mg/L]、白细胞计数(7.03±2.68)×109 vs(6.01±1.36)×109、NLR[3.21(2.34,5.29)vs 1.90(1.34,2.53)]明显升高(P<0.01),UAP组hs-CRP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吸烟及血尿酸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NLR和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和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徐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17,15(8)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AMI和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结果 ①与冠心病组相比,AMI组患者的Neu水平(t= -10.501,P<0.01)及NLR水平(t=--10.695,P<0.01)明显升高,Lym水平(t= 2.603,P=0.01)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NLR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16,95%CI:1.313-3.411,P=0.002);③PLR取3.528作为预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界值时,曲线下面积0.869[95%CI:0.824-0.915],灵敏性为0.831,特异性为0.771,P<0.01。结论 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GRACE评分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对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期间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ACS患者132例,根据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40例)、高危组(44例),另根据随访期间是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干燥综合征(SS)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SS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肺动脉高压组18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NLR与SS患者肺动脉压力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分析探讨SS患者肺动脉压力和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探讨NLR预测SS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最佳界值。结果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与SS患者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 881,P <0. 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与SS患者肺动脉压力相关(β=4. 812,95%CI 3. 581~6. 043,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 1. 817,95%CI 1. 009~3. 272,P=0. 047)和C反应蛋白(OR 1. 302,95%CI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NLR)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根据NLR分为三组,将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评估颈动脉斑块稳定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LR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具有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LR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的患者[3.8(2.56,5.54)比2.05(1.65,2.56),U=328,P <0.01];处于NLR最高分位组的患者存在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风险是最低分位组的15.335倍(P <0.01),趋势检验有显著性(P <0.01);当将NLR加到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时,预测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效力显著改善。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较高的NLR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呈正相关,表明NLR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次行冠状动脉造影ACS患者(426例)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参数,根据住院MACE情况,将纳入的患者分为MACE组(104例)和无MACE组(322例)。根据Gensini评分的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三组:低Gensini组(≤34分,143例),中Gensini组(34~58分,142例),高Gensini组(>58分,141例),使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h H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ACE组NLR[4.48(2.42,7.47)比2.82(1.79,4.70),P<0.001]和PLR[133.21(92.88,190.25)比101.03(75.33,134.01),P<0.001]显著高于无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基于Gensini评分分组的三组中,低Gensini组、中Gensini组、高Gensini组NLR[3.59(1.56,3.58)比3.47(1.94,5.73)比3.71(2.13,6.21),P<0.001]、PLR[93.98(66.03,127.94)比110.90(88.26,140.79)比120.37(84.58,174.54),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 1.189,95%CI 1.003~1.409,P=0.046;OR 1.102,95%CI 1.005~1.208,P=0.039)、PLR(OR 1.008,95%CI 1.002~1.014,P=0.021;OR 1.004,95%CI 1.002~1.009,P=0.042)是院内MACE和高Gensin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NLR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截断值为4.516,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为74.53%,曲线下面积(AUC)为0.633(95%CI 0.585~0.679,P<0.001);PLR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截断值为153.103,敏感度为45.19%,特异度为84.78%,AUC为0.666(95%CI 0.619~0.711,P<0.001)。NLR预测高Gensini评分(>58分)的截断值为3.802,敏感度为49.62%,特异度为66.44%(AUC=0.600,95%CI 0.552~0.647,P<0.001);PLR预测高Gensini评分的截断值为153.543,敏感度为37.40%,特异度为84.75%(AUC=0.616,95%CI 0.567~0.662,P<0.001)。结论NLR、PLR作为一种新的炎症标志物,与ACS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的独立相关性。NLR、PLR作为一种容易获得且价格便宜的炎症指标,可作为有效的炎症标志物广泛应用于鉴别高危患者,从而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治疗以改善ACS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透析患者资料分析该人群冠状动脉钙化(CAC)的危险因素,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CAC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163例透析患者(包括血液透析102例,腹膜透析6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多层螺旋CT评估结果,采用Agatston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的评估,将透析患者分成无钙化组59例(CACS 0~10分)和钙化组104例(CACS≥11分)。对两组患者的NLR、年龄、透析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蛋白(Alb)、血红蛋白、血清肌酐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CAC相关的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C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NLR对CAC的预测价值。结果 163例透析患者中CAC总检出率为63.8%。钙化组NLR显著高于无钙化组(P<0.001)。将钙化组分为轻度钙化组(CACS 11~400分)和重度钙化组(CACS>400分),两亚组间NL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CAC显著相关(r=0.403,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9,P<0.001)、透析龄(OR=1.024,P<0.001)、糖尿病(OR=15.871,P=0.012)、NLR(OR=1.720,P=0.001)是CAC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预测透析患者发生CAC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 0.739~0.880,P<0.001),显著高于NLR(0.742,95%CI 0.666~0.818,P<0.001)和年龄(0.754,95%CI 0.674~0.834,P<0.001)单独分析时的曲线下面积。结论 高龄、透析龄和高水平NLR的透析患者发生CAC的风险较高,且NLR与年龄的联合指标对CAC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进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AMI患者,入院当天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并计算NLR与PLR。患者经过PCI预后一年内随访,根据发生预后不良事件(MACCE)情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MACCE组20例。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NLR与PLR与AMI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NLR、PLR对预后MACCE的预测价值。Logitic回归分析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MACCE组NLR、PLR与Geb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NLR、PLR与Geb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5)。NLR、PLR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753、0.815(P<0.05)。Logitic回归提示较高NLR、PLR是患者出现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LR、PLR与AMI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且检测NLR、PLR对预后效果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造影后即刻对罪犯血管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并确诊为ACS的患者2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图像结果分为分层斑块组111例和非分层斑块组111例。比较分层斑块组和非分层斑块组血清NPA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影响因素。 [结果]与非分层斑块组比较,分层斑块组的饮酒史、管腔狭窄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NPAR水平高于非分层斑块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分层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特性比较,分层斑块组脂质弧更大、纤维帽厚度更薄、巨噬细胞浸润率更高、易损斑块、斑块破裂、胆固醇结晶、滋养血管、血栓、钙化小结、钙化斑块检出率更高,纤维斑块检出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NPAR与斑块破裂、薄纤维帽粥样斑块(TCFA)表现为正相关(r=0.436、r=0.62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NPAR是ACS患者罪犯血管发生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186,95%CI:3.242~31.999,P<0.001)。 [结论]分层斑块与斑块不稳定特性相关,血清NPAR水平在ACS罪犯血管分层斑块患者中升高,是ACS患者冠状动脉分层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而且增加国家医疗负担。炎症参与了心衰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有多项研究表明炎症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预测心力衰竭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住院时间长度及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就NLR与HF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NLR在HF患者诊断和评估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炎症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研究显示各种炎症标志物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具有一致性。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是最近新增加的一种炎性标志物,是一种价格低廉、容易获得的炎症标志物。在传统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有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分层。它与动脉硬化和钙化斑块严重程度显著相关。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可作为判断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预后的独立指标,并且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短期及长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NLR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作用。方法:219例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冠脉Gensini评分并根据其结果将其分为低分组(0~30分)142例和高分组(〉30分)77例,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NLR,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NLR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冠脉正常患者之间存在差异(P〈0.05);②以冠脉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组后,高分组NLR与低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是高Gensini积分的独立危险因素;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3—0.733),且当NLR切值取2.385时,其诊断效率最高,敏感性为64%,特异性为63%。结论:NLR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前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A)血流状态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598例接受PPCI的AMI(包括STEMI和NSTEMI)患者,依据PPCI前后IRA血流状况分为三组:A组为PPCI前IRA血流TIMI Ⅲ级;B组为PPCI前IRA血流TIMI 0~Ⅱ级,PPCI后IRA血流TIMI Ⅲ级;C组为PPCI前IRA血流TIMI 0~Ⅱ级,PPCI后IRA血流TIMI 0~Ⅱ级,同时检测各组NLR以及相关临床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相关数据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三组间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LR、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hs-CRP、NLR和cTnT值最低,而LVEF值最高;C组患者hs-CRP、NLR和cTnT值最高,而LVEF值最低,且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者更常见;C组患者死亡率最高,与IRA血流恢复不佳、NLR升高独立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与IRA血流状态独立相关,高NLR预示PPCI前后IRA血流TIMI 0~Ⅱ级的发生率更高。结论 NLR是IRA血流状态的一个强有力的独立预测因子,高NLR预示AMI患者预后更差,其对行PPCI的AMI患者的早期危险分层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女性ACS患者241例为实验组,其中低NLR患者(NLR≤3.87)106例,高NLR患者(NLR>3.87)1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