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现状,为积极开展女大学生心理咨询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TSCS)、惧怕否定量表(FNE)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选取因人际关系、社交焦虑等问题主动预约心理咨询的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大学228名来访女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关系.结果 来访女大学生惧怕否定得分均值为(107.61±16.54)分.来访女大学生的强迫症状(2.44±0.82)、人际关系敏感(2.52±0.94)、抑郁(2.47±0.90)、焦虑(2.24±0.82)、偏执(2.03±0.84)以及精神病性因子(2.01±0.71)得分均超过2分,总分均值为(189.68±57.93)分,SCL-90阳性症状检出率为86.84%(198/228),来访者存在普遍的惧怕否定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来访女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惧怕否定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3 ~-0.723,P值均<0.05),惧怕否定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 ~0.534,P值均<0.05).惧怕否定仅在来访女大学生自我概念总分与其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12.65,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9.65%.结论 自我概念及惧怕否定心理是影响来访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宋丹  付海玲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8):1255-1258
分析大学生愤怒体验、愤怒表达、愤怒控制与入际支持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支持评定量表和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对河北省6所高校的1 13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男生特质愤怒、愤怒外部表达得分[(21.73±5.2),(15.37±5.6)]均高于女生[(20.78±4.7),(14.25±4.9)],人际关系支持总分(115.40±15.8)低于女生(118.58±14.8) (P<0.05);文史类专业学生特质愤怒得分(20.74±4.9)低于理工类专业学生(21.75±5.5)(P<0.05).特质愤怒、愤怒内部表达、控制内部表达、控制外部表达与人际关系支持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1,-0.42,0.26,0.12,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愤怒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42,P<0.05),控制内部表达对人际关系支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8,P<0.05).结论 大学生不良愤怒情绪的管理对人际支持具有重要影响,适当的愤怒对外表达有利于获取和维持积极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及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改善宿舍人际关系、增加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交往问卷、宿舍人际关系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问卷,对分层抽取的某大学1 215名本科生进行集体测试.结果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02,0.07,P值均>0.05);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及自我表露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路径系数分别为0.29,0.47,-0.18,P值均<0.05).人际交往能力中的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通过宿舍人际关系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15,0.31,P值均<0.05);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直接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分别为0.35,0.16,P值均<0.05);情感支持能力对幸福感的影响,完全通过宿舍人际关系的中介效应起作用(路径系数为0.45,P<0.05).宿舍人际关系显著影响幸福感(路径系数为0.44,P<0.05).结论 部分人际交往能力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显著影响.人际交往能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幸福感,又可以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了解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锻炼动机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扬州某高校1 16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锻炼行为3个维度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3,4.68,4.37,P值均<0.01);大学男生摄人调节、无动机维度得分分别为(1.72±1.16) (0.45±0.21),低子女生的(1.96±1.09) (0.30±0.12)(P值均<0.01).大学生内部动机(r=0.21~0.33)、整合调节(r=0.21~0.43)、认同调节(r=0.22~0.42)以及摄入调节(r=0.13~0.26)分别与锻炼频率、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强度呈正相关(P值均<0.01);男大学生无动机维度与锻炼频率呈负相关(r=-0.21,P<0.05);女大学生锻炼动机外部调节和无动机维度与锻炼频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0.15,P值均<0.05),无动机维度与每次锻炼时间呈负相关(r=-0.12,P<0.01).整合调节(β男=0.21,β女=0.39,P值均<0.01)和认同调节(β男=0.26,β女=0.19,P值均<0.01)是大学生锻炼频率的预测指标;整合调节是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预测指标(β男=0.16,β女=0.21,P值均<0.01);摄入调节是女大学生锻炼强度预测指标(β=0.12,P<0.05).结论 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行为、锻炼动机存在差异;自主性动机能预测大学生锻炼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了解某医学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广州某医科大学2011-2014年全体大一新生5 728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的恐怖因子得分(1.44±0.44)高于2008年全国大学生常模(1.3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8,P<0.05).在性别因素上SCL-90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5,P<0.05),女生得分(142.33±34.19)高于男生(136.22±35.23);除偏执因子外,其他因子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非医学类专业学生的SCL-90总分(141.57±36.55)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139.35±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5);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医学类专业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2.83,P值均<0.05).结论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考虑性别、专业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6.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了解石河子大学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膳食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营养知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营养调查问卷,随机抽取石河子大学14个学院2 656名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膳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3.40±1.80)分,医学生得分(3.71±1.69)高于非医学生(3.2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P<0.05);女生得分(3.71±1.70)高于男生(3.1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6,P<0.05);汉族学生得分(3.57±1.77)高于少数民族学生(2.62±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73,P<0.05).电视(57.6%)、网络(51.4%)是大学生获取营养相关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结论 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不高,不同学院、性别、民族是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董杉  董晓梅  彭淋  陈雄飞  王声湧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46-1448,145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况、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方式,为高校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宿舍冲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广州市13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多数大学生(77.1%)对宿舍人际关系有较好的满意度.组间比较发现,女生、港澳台及海外留学生、成绩较好、待在宿舍的时间长、经常参加宿舍活动的大学生对其宿舍关系满意度相对较高(P值均<0.05).女生、曾住过集体宿舍、与室友同班的大学生对室友关系的重视程度相对较高(P值均<0.05).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重视程度呈正相关(r=0.30,P=0.000).影响宿舍关系的前3位原因为性格不合(46.7%)、生活习惯差异(17.2%)及兴趣志向不同(11.4%).发生宿舍矛盾时,女生、成绩较好的大学生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P值均<0.05).大学生对室友关系的重视程度、满意度及相处的和谐程度与TCSQ量表积极应对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高校应大力开展应对宿舍冲突的心理教育辅导,增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宿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与社会支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和探讨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现状,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以福建省福州、厦门和莆田3市4所大学2~4年级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和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并使用Hoteliling T2 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部分普通高校学生惧怕否定评价总分范围为30~145分,均值为(85.15±13.316)分,存在惧怕否定心理的比例为39.0%,不同年级、性别学生的惧怕否定心理相似.具有惧怕否定心理的大学生,总的社会支持比较低;进一步分析可见,他们无论是获得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还是对这些支持的利用程度也均较低.结论 惧怕否定心理会影响社会支持,帮助大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均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探讨女大学生完美主义和进食障碍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预防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进食障碍问卷以及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山东省3所高校的1 93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32名女生达到进食障碍倾向标准,患病率为5.11%.四年级女生的患病率高于其他3个年级.不同生源地、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3,1.58,P值均>0.05).超重组女大学生患病率高于正常组和偏瘦组(x2=7.15,P<0.01).完美主义能正向预测进食障碍(β=0.431,P<0.01),完美主义和体育锻炼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B=-0.106,P<0.01).当锻炼量较低时,完美主义对进食障碍的预测作用较大(B=0.53,t=5.93,P<0.01);锻炼量较高时,完美主义对进食障碍的影响减弱(B=0.32,t=2.37,P<0.05).结论 体育锻炼在完美主义影响进食障碍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自杀行为的调节作用,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选取1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4 89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和自杀行为量表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 被试学生中有738名为自杀行为高危(15.08%).回归分析显示,DASS得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1,P<0.01),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8,P<0.01);社会支持与DASS的交互项也显示出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5,P<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的自杀行为可能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究大学生感觉寻求、领悟社会支持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在感觉寻求与手机成瘾间的调节作用,为有效控制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方便抽取黑龙江省4所大学97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使用“感觉寻求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进行测评.结果 大学生手机成瘾者有188名,检出率为19.30%;不同年级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61,P<0.01),大三学生的手机成瘾得分高于大一、大二学生,大四学生的手机成瘾倾向得分高于大一学生(P值均<0.05).感觉寻求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r=0.443,P<0.05),领悟社会支持与感觉寻求、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3,-0.248,P值均<0.05).领悟社会支持在感觉寻求预测手机成瘾间起调节作用(AR2=0.117,β=-0.105,£=7.840,P<0.01).结论 大学生感觉寻求和手机成瘾的关系受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感觉寻求诱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述情障碍的关系,为采取手机依赖症状干预和调节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整群随机抽取的61 1名长春市某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各年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09,P<0.05);述情障碍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1,P>0.05).不同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70,-0.195,P值均>0.05);不同性别大学生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86,2.175,P值均<0.05);是否为独生子女大学生突显行为、心境改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50,2.175,P值均<0.05).大学生述情障碍各维度与手机成瘾倾向各维度均呈正相关(r=0.882 ~0.124,P值均<0.01).情绪识别障碍和外向性思维对手机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406,0.127,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述情障碍与手机成瘾倾向呈正相关,述情障碍是预测手机成瘾倾向的重要因素.减轻大学生述情障碍状况可减少其对手机成瘾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探讨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离异单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市2所高校12个学院的362个样本班共17 807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离异单亲大学生463名(2.60%),在离异单亲大学生所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同性别完整家庭学生463名作为完整家庭组.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心理韧性量表(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离异单亲大一新生的母亲依恋得分(55.51±10.71)高于大三学生(49.62±11.73).不同家庭月收入离异单亲大学生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离异时年龄、监护人等人口学变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及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父亲依恋总分(47.26±14.43)和心理韧性总分(108.12±12.61)均低于完整家庭大学生(52.62±8.96,110.47±11.93)(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同伴信任(β=0.53)、母亲交流(β=0.31)、父亲信任(β=0.18)、同伴交流(β=0.17)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同伴疏离(β=-0.25)、母亲疏离(β=-0.17)负向预测心理韧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在母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父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0.84%,74.00%.结论 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既可直接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又均间接通过同伴依恋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压力、学业效能感、学习倦怠状况及三者间的关系,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学习倦怠量表、学习应激事件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大理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云南民族大学8所本科院校全日制在校1 11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压力、学业效能感及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但“学习困难”特点明显(53.4%).学业能力效能总体上表现为低年级高于高年级(P<0.05),城市和农村生源在能力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P<0.01),医科专业学生行为效能感低于其他专业(P<0.05).学习倦怠各维度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及专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t=2.42 ~ 5.46,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压力、能力效能正向预测情绪低落(β值分别为0.07,0.22,P值均<0.01),行为效能感负向预测情绪低落(β3=-0.58,P<0.01);能力效能、行为效能负项预测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β值分别为-0.12,-0.54;-0.57,-0.21,P值均<0.01).结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压力、学业效能感及学习倦怠中等.学习压力、学业效能感对学习倦怠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建  陈维  刘洁 《中国学校卫生》2020,41(3):451-453
探讨留守青少年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希望及其维度(动力思维、路径思维)的调节作用,为提出改善心理健康的建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贵阳、遵义和黔西南地区5所中学的1 002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留守学生464名,非留守学生538名.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12条目一般健康问卷(GHQ-12)和成人希望特质量表(ADHS)对中学生进行施测,使用Ping的单指标双步骤法进行潜变量调节效应分析.结果 留守青少年的自尊、希望和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非留守青少年(t值分别为-3.99,-4.41,-4.17,P值均<0.01);留守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r=-0.59,P<0.01);在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留守学生的动力思维调节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15,P<0.05),而希望(β=0.08)和路径思维(β=0.01)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动力水平越高,自尊与心理健康间的关系越弱.结论 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其中自尊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动力思维在留守青少年自尊与心理健康间起调节作用,采用提升动力水平的心理辅导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魏青  曹云飞  廖彩之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483-1486
了解灾后不同时期学生应激状态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灾后学生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对整群抽取的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灾后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率从2012年的23.1%降到2014年的10.4%,两年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439,P<0.01);抑郁症状发生率从92.3%降到了72.0%,两年间抑郁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97,P<0.01);焦虑症状发生率从50.2%降到27.1%,两年间焦虑症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699,P<0.01).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前测PTSD能较好预测以后PTSD的发生(β值为-0.13,0.13,P值均<0.05).结论 随时间推移,灾区学生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可能是受到时间因素、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和学生自身心理生理成长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早期贫困经历对大学生当前睡眠质量的影响,为缓解早期贫困负面影响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2阶段抽样方法,抽取芜湖地区5所大学的874名学生,使用社会经济地位量表、Lachman控制感量表等进行调查,所获数据使用t检验、分层回归和Bootstrap程序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有早期贫困经历大学生的睡眠质量(4.24±1.46)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4.77± 1.32)(t=3.37,P<0.01).学生睡眠质量更低(t=3.37,P<0.01).在控制性别、年龄和当前社会经济地位后,个体的控制感可以削弱早期社会经济地位与睡眠质量的联系(β=-0.08,95%CI=-0.13~-0.01,P<0.05).结论 早期贫困经历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有负向影响,个体的控制感可以减弱该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了解大学专科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1所医学专科学校、1所非医学专科学校共1 328名学生进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感觉寻求问卷、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专科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检出率为18.8%.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机成瘾与是否为医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与母亲的关系、饮酒状况等有关(X2值分别为52.17,7.66,13.66,7.05,P值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觉寻求中较高的去抑制寻求得分者手机成瘾风险较高(OR=1.08,P<0.01);而较高的现实人际关系得分者手机成瘾倾向的风险较低(OR=0.97,P<0.01);相对医学生,非医学生的手机成瘾风险较高(OR=2.81,P<0.01).结论 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明显,应早期对青少年不良人际关系进行干预,对有去抑制倾向学生及时积极引导,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虚荣特性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虚荣特性量表和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问卷对山东省某高校2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男生得分(36.40±9.72)分,女生得分(39.94±10.37)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2.514,P<0.05);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呈负相关(r=-0.5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4,P<0.001),虚荣特性中的身体外表观感维度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中的失控支出维度正相关(r=0.2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中身体外表关怀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764,P<0.001)。结论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虚荣;社会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身体外表关怀与花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