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C组各20例。2组麻醉诱导与维持均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肌松药使用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2 min,2组均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R组将瑞芬太尼效应室TCI浓度调整为1.5μg/L直到拔出气管导管后停用。记录2组患儿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手术结束时、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拔管后4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拔管时的反应状况、拔管后5 min的意识状态(OAA/S评分)及恢复室的恶心呕吐评分。结果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比较,C组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 MAP和HR均升高(P均<0.05),R组拔管前后各时点MAP和HR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拔管前2 min、拔管时、拔管后2 min MAP与HR均较低(P均<0.05);2组患儿睁眼时间、拔管时间、OAA/S评分及呕吐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C组比较,R组患儿拔管时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能有效抑制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及呛咳反应,且不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对腹股沟斜疝患儿麻醉苏醒后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78例,均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七氟醚全麻,比较两组苏醒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苏醒、拔管及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中,具有麻醉恢复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并可降低麻醉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是较为安全的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进行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拟择期行扁桃体肥大手术的患儿103例分为2组,观察组术前行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复合麻醉,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麻醉期间监测并比较2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儿呼吸恢复的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等。结果 2组t1、t2、t3时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t0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4时刻MAP、HR、SBP、DBP水平与t0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t1、t2、t3时刻的MAP、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诱导麻醉时间、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2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剧烈的呛咳,喉痉挛,屏气等,其中观察组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喉痉挛、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对症治疗和综合护理以后,2组的不良反应均得以缓解。结论小儿扁桃体肥大手术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晋  杨世忠  陆文博 《新中医》2016,48(12):107-109
目的:探讨针刺辅助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入院顺序编号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全麻处理,观察组应用针刺辅助全麻,连续监测2组麻醉前(T0)、插管后1min(T_1)、切皮后(T_2)、切皮1h(T_3)、拔管结束时(T_4)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2组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采用改良警觉/镇静分级评分法(OAA/S)评定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统计术毕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_1、T_2、T_3、T_4分别与T0点比较,心率略有上升,但仅T2点与T0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T_4点心率均高于T0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对照组T_1、T_2、T_4点MAP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T_1、T_2、T_4点HR、MAP波动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完成指令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AA/S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中应用针刺辅助全身麻醉,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小,术后恢复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TSES)对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tectomy,LC)全麻复苏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I~II全麻下实施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全麻诱导前刺激双侧内关、合谷、足三里穴30 min;对照组患者在穴位上贴电极片,不做电刺激。观察记录拔管前5 min(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 min(T3)、10 min(T4)、15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5个时点采集颈内静脉血6 m L,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观察记录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呛咳躁动的发生率,及术后24 h内头晕、寒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拔管前5 min比较,对照组患者MAP、HR及血浆E、NE、TN浓度在T2、T3、T4、T5时点均上升(P0.05);实验组在上述时间点均上升幅度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拔管时呛咳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头晕、寒战的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全麻复苏期可出现剧烈的应激反应,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此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减少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拟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n=21)采用气管插管全麻,B组(n=21)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C组(n=22)采用喉罩全麻,D组(n=21)采用喉罩全麻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麻醉前(t0)、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即刻(t1)、剥离骨膜时(t2)、术毕(t3)以及拔管/取出喉罩即刻(t4)4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4组清醒时间、拔管/取出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观察术前以及术后15,45,120 min时4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A组和B组在t1和t4时HR、MAP均显著高于t0时(P均0.05);A组和C组t3时HR、MAP显著高于t0时(P0.05);D组拔管/取出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均0.05);D组的15,45 min MMSE评分均显著优其他3组(P均0.05),但120 min 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对行肢体手术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影响更小,对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复合局部麻醉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术中的镇痛效果和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进行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麻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麻醉。比较两组各时间点[麻醉前(T_0)、麻醉后(T_1)、消融术中(T_2)、手术结束(T_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毕VAS评分和T_0、T_2、T_3时点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葡萄糖(Glu)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T_2 MAP和HR与同组T_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 MAP和HR与同组T_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T_3 MAP和H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VAS评分为(1.69±1.43)分,对照组为(3.54±1.2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_2、T_3 E和Glu水平与同组T_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2、T_3各项应激指标与同组T_0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T_3各项应激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复合局部麻醉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术中可有效镇痛,并能维持较稳定的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下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地佐辛的合理剂量。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桐柏县第三人民医院实施全麻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A组(49例)与B组(49例),两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 min予以地佐辛0.10 mg·kg~(-1)、0.05 mg·kg~(-1)剂量,对比两组拔管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结果:MAP、HR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T1、T2时的MAP、HR均高于T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T2均低于T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组T0时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T1、T2时MAP、HR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B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全麻下手术患者应用0.10 mg·kg~(-1)地佐辛有利于减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显著延长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外科手术全麻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择期行全麻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记录两组患儿静脉泵注DEX前(T1)、停药时(T2)、拔管时(T3)、苏醒时(T4)体征监测情况〔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儿T4时疼痛情况〔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躁动〔躁动评分(PAED)〕差异,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 ~ T4时,两组患儿SpO_2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R、MAP组间效应、时间点效应及组间时间点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的HR、MAP均于T2时降低,于T3时升高,再于T4时降低,观察组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T4时FPS、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应用DEX对患儿血流动力学状态、呼吸影响较小,并可显著减轻其苏醒期躁动情况,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对乐昌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麻醉,术中依据实际情况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和罗库溴胺。观察组43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术中依据实际情况持续推注顺罗库溴胺维持肌松,对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靶浓度调整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期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2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痛评分(VAS)及镇静评分(RSS)、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0 min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0 min VAS低于对照组,RS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缩短苏醒期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及镇静效果显著,减少了苏醒期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对全麻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将300例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中医医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和瑞芬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全身麻醉,于缝皮时,停用所有麻醉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缝皮时,针灸针刺人中、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穴位。人中:重刺、雀啄法,行针一分钟;内关、三阴交、足三里:选择双侧,施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瑞芬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缝皮时应用小剂量瑞芬太尼0.05μg/(kg·min)直至拔除气管导管。在麻醉诱导前(T0)、拔管前1分钟(T1)、拔管时(T2)、拔管后1分钟(T3)、拔管后3分钟(T4)、拔管后5分钟(T5)时,记录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 index,BIS)值的变化。记录三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躁动评分。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和瑞芬组的异丙酚总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5时刻,研究组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5时刻,研究组的BIS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优于瑞芬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躁动评分显著低于其他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辅助全麻能显著提高全麻手术患者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CE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普宁市人民医院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4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CEA,对照组仅进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水平及苏醒效果。结果:气管插管即刻(T1)、气腹后10 min(T2)及拔管后即刻(T3)时,两组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降低,两组患者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T1、T2及T3时HR和MAP均高于对照组,Glu、Cor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烦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苏醒后警觉/镇静评分(OAA/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CEA用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水平,促进患者麻醉后苏醒并提升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七氟烷吸入诱导+骶管/硬膜外阻滞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术中心率(HR)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84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基础麻醉+骶管/硬膜外阻滞,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诱导+骶管/硬膜外阻滞。比较两组患儿清醒到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术前、术后2 d)及麻醉前、麻醉后1 min、麻醉后2 min、麻醉后3 min的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麻醉后2 min、麻醉后3 min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清醒到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 d两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七氟烷吸入诱导+骶管/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可减轻术中HR、MAP波动,缩短清醒到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并可减轻认知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臂丛上干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肩关节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周口淮海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62例行肩关节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36例)、观察组(臂丛上干阻滞复合全身麻醉,26例)。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流动力学水平[术前(T0)、麻醉诱导后5 min(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苏醒质量、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h、6 h、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T0~T3时HR、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患者T1~T3时HR、MAP水平均较T0时高,且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血清NE、E、Cor水平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分析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东莞市中医院进行上肢手术治疗患儿中选取 80 例,应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给予对照组患儿 插管全身麻醉,给予观察组患儿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 水平、苏醒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T0 时刻(实施麻醉前)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差异(P > 0.05);T1、T2 时刻(气管导管插管时、气管导管拔管时)两组患儿 MAP、HR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比对照组低,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嗜睡、拔管时候躁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对小儿实施上肢手术中实施插管全身麻醉辅助臂丛神经阻滞,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维持患儿循 环系统的稳定性,术后疼痛程度低,苏醒质量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药丸对剖宫产产妇恶心呕吐干预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进行常规剖宫产手术,观察组同时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联合耳穴贴压药丸治疗,观察患者不同阶段恶心、呕吐、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6小时出血量,并且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前后五羟色胺(5-HT)水平。结果:T_0时刻,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样饱和度(Sp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相比,2组在T_1时刻MAP降低、HR升高,对照组MAP在T_2、T_3、T_4时刻均降低,HR在T_2时刻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HR、SpO_2在同一时刻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低心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T_2、T_3、T_4时段恶心、呕吐视觉模拟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恶心、呕吐视觉模拟评分2组均下降,同组内相邻2个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小时出血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水平手术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耳穴贴压药丸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妇恶心呕吐发生率,可能是通过降低5-HT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对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28例拟行手部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行喉罩全麻,n=64)与对照组(行气管插管全麻,n=64),观察两组术中生命体征、麻醉效果、术后口咽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术前T0时刻比,两组术中生体征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均在T2、T3出现较大波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在T2、T3时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中断次数、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各口咽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有利于维持手部手术患儿术中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患儿各口咽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采用复合麻醉的方式对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腹腔镜下妇科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取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在拔管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拔管后躁动的发生率、镇静Ramsay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拔管后10 min、15 min、20 min、30 min的MAP、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10 min、15 min、20 min、30 min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发生率低,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镇静深度对老年胃肠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手术的ASA分级Ⅱ或Ⅲ级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深BIS组(D组)30例术中BIS值维持在40~49,浅BIS组(L组)30例术中BIS值维持在50~59,从切皮至术毕通过丙泊酚靶控复合吸入七氟醚调节BIS值在目标值范围。记录麻醉开始(t0)、术毕(t1)、拔管(t2)、拔管后5 min(t3)的HR、MAP;记录麻醉开始、术中和拔管后5 min的BIS值;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麻醉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率。结果 2组各时点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0和t3时的BIS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D组(P<0.05),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时间均明显短于D组(P均<0.05)。结论在老年胃肠手术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50~59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全麻后苏醒质量,更适用于老年胃肠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S1组、S2组、S3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麻醉维持均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8 mg/L,同时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5 mg/L,阿曲库铵0.5 mg/(kg.h)持续泵入。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泵入阿曲库铵,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各组分别于缝皮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 mL(C组)、舒芬太尼0.2μg/kg(S1组)、0.4μg/kg(S2组)和0.6μg/kg(S3组)。记录并比较4组患者如下指标:苏醒期呛咳、恶心、呕吐、躁动和寒战发生例数及拔管后10 min VRS疼痛评分和Ramsay清醒评分情况;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停全麻药后(T1)、拔管前(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5 min(T4)和拔管后10 min(T5)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情况。结果 S1组、S2组和S3组发生呛咳例数与C组比较明显减少(P均<0.05),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寒战躁动发生例数少于C组,S3组呼吸抑制的发生例数明显增加(P均<0.05);VRS疼痛评分和Ramsay清醒评分舒芬太尼各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与T0比较,C组患者术毕后各时点MAP和HR增高极为显著(P均<0.01),S1组拔管即刻MAP、HR迅速升高(P均<0.05),S2和S3组MAP、HR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组比较,舒芬太尼组MAP和HR在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全麻结束前予患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能使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剂量以0.2~0.4μg/kg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