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了解江苏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对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青少年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随机抽取江苏省20所高校的8 633名江苏籍大一新生,通过艾滋病知识“国八条”问卷在线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性态度、性行为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校正知识对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影响.结果 江苏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7.6%,8个条目的知晓率为59.8%~98.3%.学校类型、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和是否独生子女是影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独立因素(P值均<0.05).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学生的性态度及性行为具有影响,知识知晓者比不知晓者更倾向于赞成婚前性行为(OR=1.31,95%CI=1.11~1.63),更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OR=1.67,95%CI=1.43~1.92)和接受艾滋病毒抗体检测(OR=4.54,95%CI=3.13~6.52);知识不知晓者已发生性行为比例更高(OR=1.89,95%CI=1.42~2.49);发生过性行为的新生中知识知晓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更高(OR=2.13,95%CI=1.22~3.78).结论 江苏籍大一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的比例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青年学生达90%的标准.艾滋病知识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养成健康的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更科学地防控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采取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房山区在校大学生于2019-03/06利用微信扫码功能进行线上自主填写问卷。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250名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80.56%,高年级大学生和医学专业大学生的艾滋病知晓率高于低年级大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23、12.504,P<0.05)。艾滋病知识“来自学校教育”、“来自网络”和“来自报纸、杂志、书籍”的大学生知晓率高于非来源于以上3条途径的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65、17.654、14.71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OR=1.807,95%CI:1.353~2.413)、专业(OR=2.063,95%CI:1.398~3.043)、艾滋病知识“来自网络”(OR=1.953,95%CI:1.359~2.806)、艾滋病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OR=1.543,95%CI:1.144~2.080)对大学生艾滋病知晓率有影响。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大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高年级、医学专业、艾滋病知识“来自网络”和艾滋病知识“来自报纸、杂志、书籍”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3.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5所中学的4 0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结果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9%(2 404/4 096).48.12%(1 971/4 096)的学生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艾滋病教育处方(63.48%)、艾滋病知识宣传栏/海报(60.63%)和专家专题讲座(4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5%CI=1.04~ 1.36)、学校提供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OR=1.84,95%CI=1.56~2.17)、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OR=2.54,95%CI=2.21 ~ 2.92)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尤其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主要传播途径和新型毒品危害方面的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针对流行新形势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高校开展大学生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河南某医学院校大一新生进行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国八条”、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等。采用SPSS 21.0 软件对新生知晓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对影响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4 520名新生对“艾滋病国八条”以及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9.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χ2=120.733,P<0.001)、生源地(χ2=236.379,P<0.001)、专业类别(χ2=34.051,P<0.001)、父母学历(χ2=51.408,P<0.001)、是否有过性行为(χ2=5.409,P<0.05)、是否愿意在学校加入宣传艾滋病学生社团(χ2=29.679,P<0.001)、是否愿意在学校参加艾滋病相关讲座(χ2=15.735,P<0.001)、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中的形势很严峻(χ2=114.371,P<0.001)等因素影响学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逐步回归法结果显示:性别(OR=2.574)、生源地(OR=3.740)、愿意加入艾滋病学生社团(OR=1.643)、愿意参加艾滋病知识讲座(OR=1.288)是大学新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促进因素。结论 医学院校大一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偏低,应结合新生的特点以及学校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宣教,从而为高校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了解南京市有性行为的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以及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为校园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市18所高校5 718名有过性行为的男大学生,线上自助填写问卷,对艾滋病知识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高危性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 男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7.8%,高危性行为的比例为6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大学生中性取向为双性恋(OR=1.61)、不确定(OR=2.41)以及异性恋(OR=1.47)高危性行为比例高于同性恋;首次性行为年龄≤14岁(OR=2.71)、15~17岁(OR=1.87)、18~20岁(OR=1.35)高危性行为比例高于首次性行为年龄>20岁的年龄组;最近1年发生商业性性行为(OR=1.80)、吸过毒(OR=4.28)、最近1年诊断过性病(OR=3.34)者发生高危性行为比例较高.最近1年有固定配偶和同居朋友(OR=0.25)、最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宣传(OR=0.81)、艾滋病知识知晓(OR=0.65)者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比例偏低.结论 南京市男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高危性行为比例高.需要在高校学生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艾滋病的知晓率和安全性行为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HIV/AIDS防护知识知晓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017年4—8月泉州市5家综合医院218名手术室护士的一般情况以及艾滋病基本知识和防护知识的情况。结果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各项知识点答对率在78.0%~99.1%之间,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较差,各知识点的答对率在63.3%~83.9%之间;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及个人月收入的手术室护士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工作1~5年护士作为基准组,工作6~10年(OR=2.119,95%CI=1.687~2.635)、11~15年(OR=3.854,95%CI=2.854~4.463)、16~20年(OR=5.620,95%CI=4.121~6.567)以及20年以上(OR=8.997,95%CI=6.320~11.659)的手术室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是该组的2.199、3.854、5.620和8.997倍,接受过艾滋病知识培训(OR=3.254,95%CI=2.844~3.536)和经历过职业暴露(OR=1.592,95%CI=1.512~1.887)的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是未接受过培训和未经历过职业暴露护士的3.254和1.592倍。结论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培训和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是影响手术室护士艾滋病防护知识知晓率的重要因素,应持续开展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我国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本研究对广州市番禺区成年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状况开展横断面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制定常住居民艾滋病知识宣教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9-01-2019-06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广州市番禺区选取20个社区(行政村),每个社区抽取在当地连续居住>6个月、年龄≥16岁及未诊断艾滋病的50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居民艾滋病知识现状,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 000名,回收有效问卷995份。调查的常住居民对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77.49%,其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68.74%)最低,"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知晓率(90.45%)最高。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年龄(χ~2=34.847,P<0.001)、不同文化程度(χ~2=81.649,P<0.001)、不同民族(χ~2=5.286,P=0.021)、不同职业(χ~2=23.769,P<0.001)及不同户籍(χ~2=259.778,P<0.001)是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OR=2.656,95%CI为1.906~3.701)、年龄(OR=1.703,95%CI为1.133~2.558)和户籍(OR=1.509,95%CI为1.089~2.092)。结论广州市番禺区成年常住居民艾滋病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相关宣教工作,重点开展针对文化程度低、年龄长及外地户籍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南昌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艾滋病反歧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昌市3家医院的医务人员,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歧视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1 521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7%,艾滋病歧视率为41.81%。调查显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OR=0.052,95%CI:0.037~0.073)、硕士及以上学历者(OR=0.053,95%CI:0.021~0.129)、家庭出生来自城市(OR=0.527,95%CI:0.395~0.702)、工作满意程度高(OR=0.714,95%CI:0.539~0.945)、对PLWHA持同情态度者(OR=0.286,95%CI:0.211~0.387)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暴露危险性高者(OR=4.712,95%CI:3.271~6.788)艾滋病歧视率较高;不同科室岗位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程度不同,临床医生及药师艾滋病歧视率较低,护士、医技、后勤行政岗艾滋病歧视率较高。结论南昌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针对医务人员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努力消除HIV/AIDS歧视心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将来开展校园艾滋病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4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学生,收集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知晓情况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4436名研究对象,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63.9%,满分率为0.6%,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Special Session on HIV/AIDS,UNGASS)指标知晓率为20.4%。在“持续检测不出=不具有传染性”(13.2%)、“暴露前预防用药”(36.3%)知识点上知晓率较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来自普通本科(β=-0.426,95%CI:-0.624~-0.227)或专科(β=-0.869,95%CI:-1.207~-0.530)、理工(β=-0.671,95%CI:-1.160~-0.181)、师范(β=-0.645,95%CI:-1.138~-0.153)及体育艺术类型(β=-1.1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医学类大学生丙肝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进行调查和研究,为提高医学生丙肝防治认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河南省某综合类院校医学类专业1302名在校大学生对丙型肝炎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大学生丙型肝炎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河南省医学类大学生丙肝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3.90%,传播途径、预防方法、风险知识和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75.52%、73.98%、78.22%和72.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生(OR=0.449,95%CI:0.340~0.592),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0.521,95%CI:0.393~0.691)的学生丙肝知晓率更高;与一年级大学生相比,二年级大学生丙肝知晓率更高(OR=1.884,95%CI:1.279~2.775);与临床医学系大学生相比,护理与健康学院(OR=0.446,95%CI:0.267~0.746)大学生丙肝知晓率最高,其次为公共卫生学院(OR=0.304,95%CI:0.202~0.458),基础医学院(OR=0.062,95%CI:0.028~0.137)(P<0.05)。医学类大学生认为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最有效。结论医学类大学生群体对丙肝知晓程度尚可,并与多种因素有关。选择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大学生认为,采用最有效的宣传途径来进行丙肝知识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丙肝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泸州市留守中学生艾滋病和避孕知识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留守中学生相关知识知晓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泸州市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6年12月- 2017年1月期间对抽中的8所中学,共计2 515名初、高中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 泸州市留守中学生艾滋病和避孕知识总知晓率为20.80%,二者分别为15.72%、29.81%,其知晓率均低于非留守中学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男性(OR = 1.76,P = 0.001)、高中(OR = 4.49,P<0.001)、从不同途径主动了解相关健康知识(OR = 3.22,P<0.001)、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 = 3.84,P = 0.008)、父母对不同性别子女喜爱有偏向(OR = 1.81,P = 0.002)、父亲职业为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员工(OR = 2.12,P = 0.030)是留守中学生知识及格率的促进因素。结论 泸州市留守中学生艾滋病和避孕知识知晓率低,应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开展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该地区留守中学生相关的知晓率,降低不良性行为在该人群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池市辖区内不同场所档次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和Kruskal Wallis H检验推断安全套使用情况,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对安全套使用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2011—2015年河池市女性性工作者10 867人,艾滋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95.69%,2011—2015年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随场所档次提高而增大(趋势χ2=53.72,P<0.01)。安全套使用频率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来自高档场所(OR=3.034,95.0%CI=2.410~3.818)和中档场所(OR=1.807,95.0%CI=1.639~1.992)者较低档场所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大,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者(OR=1.403,95.0%CI=1.183~1.665)较初中及以下者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较大。另外,艾滋病知识作答全对(OR=2.521,95.0%CI=2.291~2.773)、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服务(OR=2.019,95.0%CI=1.568~2.599)、接受过同伴教育(OR=1.538,95.0%CI=1.365~1.733)均为安全套使用的促进因素。而年龄在40岁以上(OR=0.835,95.0%CI=0.737~0.945)则为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 结论安全套的使用主要受调查对象自身文化程度及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加强针对低档场所以及中年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三城市高校大学生中有性行为者对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on-occupational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nPEP)知识知晓和服务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北京市、深圳市、昆明市三个城市的大学生中有性行为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其基本情况、性行为特征、AIDS防治知识知晓情况、nPEP知识知晓和服务接受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nPEP知识知晓和接受nPEP服务的影响因素。  结果  1 022名研究对象中,男性占70.1%;最近6个月仅有男男性行为占28.7%;近3个月,发生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占67.5%。研究对象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6.5%,nPEP知识知晓率为26.6%,11.3%的研究对象求询过nPEP,5.6%接受过nPEP服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0岁(OR=3.155, 95% CI: 1.081~9.205),21岁(OR=4.666, 95% CI: 1.598~13.625),22~<24岁(OR=4.481, 95% CI: 1.548~12.971),AIDS防治知识知晓(OR=6.919, 95% CI: 2.720~17.598)是研究对象知晓nPEP的影响因素;男性(OR=3.928, 95% CI: 1.348~11.448),AIDS防治知识知晓(OR=6.205, 95% CI: 3.119~12.346),nPEP知识知晓(OR=2.263, 95% CI: 1.002~5.11)是接受nPEP服务的影响因素。  结论  大学生中有性行为者对于nPEP的知晓程度较低,应结合校内AIDS防治知识和性健康教育, 对其进行nPEP知识和服务信息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6—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知晓情况,为提高该地区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2016—2018年每年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2011年该地区中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况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知晓率变化情况。 结果 共调查5 517名中学生,总体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为86.30%,本次调查3项相同问题条目(与2011年调查相同的问题条目)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2011年水平(χ2=306.7532~1 273.312,P<0.001)。不同性别、学校性质学生知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93、3.5444,P>0.05),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高学生知晓率显著低于初、高中学生知晓率(χ2=17.9406,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比率高、初中学生分别是职高学生的1.855倍和1.978倍,公办学生是民办学生的1.202倍。高中、职高学生中1.67%(29/1 734)发生过性行为,在调查期间近1年内仍有性伴15人中,仅20.00%(3/15)每次都使用安全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较女性(OR=5.756)、没有接受过防艾宣传服务的学生较接受过相关服务的学生(OR=3.040)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更高。 结论 2016—2018年深圳市宝安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与2011年相比有了大幅提高,但仍低于国家有关要求,需要拓展防艾宣传教育尤其是职高、民办学校学生宣传教育,加大警示性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性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新冠疫情期间返校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及时调整疫情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的抽样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网络成瘾量表对某高校2 700名首批返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32.4%,男生网络成瘾检出率(36.0%)高于女生(31.2%)(x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南京市某国际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南京市某国际高中所有学生开展纸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 共纳入171名高中生为调查对象,艾滋病和梅毒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6.1%和46.8%;有过性行为的占14.6%,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为32.0%,(χ2=10.799,P=0.005);有吸毒史的学生占9.3%,其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最高为31.2%,(χ2=21.062,P<0.001);梅毒知识知晓者与不知晓者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6,P<0.001)。 该国际高中学生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高中生开展毒品危害教育和性病艾滋病防治应作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我国大城市大学生MSM对艾滋病暴露前药物预防(PrEP)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北京、深圳、昆明三市的大学生中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基本情况、行为学特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PrEP知识知晓情况,并以PrEP知识知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293名大学生MSM,平均年龄为21.0(20.8~21.2)岁,本科生占91.1%。调查对象中男性伴数多于1个者占38.9%,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者占68.0%,近一年内29.4%未进行HIV检测。大学生MSM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 92.2%(270/293),PrEP知识知晓率为34.5%,74.7%听说过PrEP; 53.6%认为PrEP作用是预防HIV,73.7%认为接受PrEP同时要使用安全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3个月每次同性行为使用安全套(OR=3.394,95% CI:1.179~9.773),近一年内HIV检测次数大于2次(OR=2.181.95% CI:1.062~4.479)是大学生MSM知晓PrEP的影响因素。结论 大学生对于PrEP的正确认知仍不足,但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心,能主动获取PrEP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应结合高校内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进行PrEP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