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 :主要指针刺的操作 ,也包括其他很多非刺入性针灸穴位刺激术。针灸穴的选取可以是根据 :1传统中医的方法 ;2患者症状 ;3穴位功用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4穴位处方学真实针灸 :即作为真正临床治疗用于患者的针灸。假针灸:即对于所治疗的病情不适宜的针灸方法 ,包括一些微针疗法。模拟经皮神经电刺激 :用无输出的 TENS电针仪来进行治疗 ,病人并没有接受到什么电刺激 ,而电针仪看起来却在工作。浅针法:即将针浅浅地刺入。在有些研究中 ,以此作为安慰治疗 ,而有些研究将此作为真正的治疗。对照组:用来比较真正针灸治疗疗效的对照病人。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及其原理研究的概况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和疗效 (一)头针治疗:徐氏等对下肢瘫痪者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刺激区上1/5;上肢瘫痪者取患肢对侧头部的运动刺激区中2/5;面神经瘫痪者及运动性失语者取对侧头部的运动刺激区下2/5;感觉障碍者,根据患部不同,刺激对侧头部的感觉刺激区相应部位。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难治性疾病,方剑乔教授在多年诊治该病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方教授主张在首诊时应准确定位并辨证,针灸治疗时实行分期治疗,即根据患者是否处于发病期,拟定不同的针灸处方。在针刺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发展采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和留针时间,恰当运用电针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以加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腹针疗法是通过刺激腹部特定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性疾病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腹针疗法认为腹壁组织中立体分布着不同的经络系统,根据这些经络的分布规律治疗疾病,多能取得良好疗效。腹针疗法已列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  相似文献   

5.
不同针灸刺激方法对荷瘤CTX化疗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10多年来 ,针灸抗化疗毒副作用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多数偏重于抗骨髓抑制和缓解胃肠道症状 ,且临床报道多于实验研究 ,疗效观察多于机理探求。在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上 ,尚氏等已发现针灸的不同刺激方法、不同刺激量、不同刺激穴位等对化疗小鼠影响不同[1 ] 。但针灸对于荷瘤化疗小鼠的影响如何 ,国内尚无报道。为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则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本研究以中医传统理论为指导 ,坚持扶正祛邪的治疗原则 ,研究针灸不同刺激方法对实验性荷S1 80 腹水瘤CTX化疗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主要观察小鼠血清中的丙…  相似文献   

6.
一、针灸刺激量的组成及分度刺激量是指人体感受所有针灸刺激的总量。一般认为:针具粗、针数多、针刺深、持针重、取穴于感觉反应敏感的部位留针时间长,以及艾炷大者,刺激量为大;反之,刺激量为小。针灸刺激量的大小,既往一般按手法的不同分为强、中、弱三种。根据目前临床应用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这样分还不够,还需要补充一种针刺后患者仅有皮下异物感的更小刺激量,即微刺激量。故可分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五十年代以来的有关文献报道,归纳了针灸影响抗体的产生与机体的状态、动物的种类、针灸的穴位、不同的刺激和刺激量、针灸的时间等五个因素有关。从而提示在进行针灸治疗机理的研究中,应从中医针灸学基础理论出发,考虑多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方法:对以百会穴为主要刺激点、针灸或针灸为主作为治疗方法的现代临床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统计百会穴单穴及配伍腧穴治疗卒中后抑郁的频次,分析百会穴及其配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运用规律。结果:常用的配穴依次为神门、印堂、太冲、内关、神庭、三阴交、四神聪、足三里;配穴以督脉、肝经、心经为主,其中头面颈项最多,下、上肢部其次;不同穴位配伍存在临床效应特异性。结论: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主要采用百会配伍督脉、肝经、心经穴位,并根据症状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9.
李永宸  赖文 《中国针灸》2004,24(12):873-875
目的:介绍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经验,昭示针灸治疗传染病具有广阔的前景,促进对历代针灸防治传染病经验的发掘整理,以充分发挥针灸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搜集、考订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文献史料,利用针灸学理论,并结合今人针灸治疗传染病机理的研究成果,分析说明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具体问题.结论:针灸能够治疗烈性传染病;针灸治疗传染病也应根据不同传染病,分别采用针刺法或艾灸法;针对具体情况,决定针刺深浅和采用不同针具;主张针药并用、灸药并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皮部刺激疗法的治病机理。方法:从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入手,分析皮部刺激疗法的治病机理。结果:根据六经皮部的不同功能特性(关阖枢)及局部反映,选择其相应部位施治;可能通过经络在皮部固有的交通信息的物质基础激发经气产生调控营卫,抗御病邪,从而起到协调阴阳的作用。结论:皮部刺激疗法的治疗理论,可为针灸临床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掌控针灸刺激量是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针灸刺激量的概念、因人因病控制针灸刺激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临床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针灸医生应该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临床思辨水平,完善治疗技艺,达到在中医针灸标准化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个性化、人性化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检索近年关于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研究的相关文献,对近年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针灸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辨证取穴,临床除毫针针刺,多配合电针、火针、温针灸、针刀、推拿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针灸可以消除水肿、解除肌肉痉挛、减轻对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故对于改善疼痛、麻木等症状效果显著。当前在头针、耳针、腹针、腕踝针等疗法上缺乏相关的临床研究,亦存在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缺乏远期随访、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相似文献   

14.
黄石玺教授将带状疱疹分为3期,针对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组合,出疹期采用毫火针、拔罐、艾灸治疗;疹点停发期采用毫火针、基础针刺结合温针灸治疗;后遗症期采用毫火针、基础针刺、温针灸和艾灸治疗。临床经验证明,根据不同时期灵活选用不同组合,往往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频电刺激治疗腓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对于11例腓神经损伤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申频电刺激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治愈7例,好转3例。结论:针灸配合中频电刺激对于腓神经损伤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银针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脊椎僵硬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针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脊椎僵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脊椎僵硬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肌肉刺激组30例,采用密集银针强度刺激肌肉易触痛性运动点治疗;传统针灸组30例,采用传统原则循证取穴治疗。对比两组近期(首次治疗后2个月)、远期(随访1~1.5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肌肉刺激组的近期、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传统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82 1,P=0.002 1;χ2=8.124 0,P=0.004 4)。结论:银针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脊椎僵硬症疗效显著,较传统针灸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低频电刺激治疗,研究组行低频电刺激、针灸联合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 0.05;治疗前两组残余尿量、最大排尿量、LUTS评分结果对比,P均 0.05;治疗后研究组最大排尿量提高幅度以及残余尿量、LUTS评分结果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利用低频电刺激、针灸联合治疗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对保障其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古代医家将针灸“治未病”思想广泛应用在预防及治疗各种疾病的同时,也对针灸能否“治未病”提出了一些质疑,并指出失当的针灸“治未病”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针灸“治未病”也应根据人体体质,选择适宜的针灸方法、腧穴、刺激剂量及介入的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基于祖国医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主要原则,从针灸最佳适应症之--脑梗死切入,在课题组34年的研究基础上,根据经络理论,取醒脑开窍针刺法主要穴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参数刺激不同穴位后脑的特异性反应;同时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明确醒脑开窍组方与非经非穴治疗脑梗死的经穴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选取肩周炎患者20例采用针灸配合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选取肩周炎患者20例,采用常规针灸、贴敷、拔罐、推拿、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位50%.结论: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于常规针灸、贴敷、拔罐、推拿、皮穴位电刺激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