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圈套(decoy)对脂多糖(LPS)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获取和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平均分成4组。NF-κB-圈套组和错配-圈套组分别预先以NF-κB-圈套-Lipofectamine2000复合物和错配-圈套-Lipofectamine2000复合物(对照组)处理,LPS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培养液,观察荧光标记DNA转染细胞情况。用10μg/mlLPS刺激2h激活NF-κB,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核蛋白,检测不同组NF-κB活性以及P65和P50亚基蛋白质含量。结果:转染5h后大于90%细胞核内可观察到绿色荧光。NF-κB-圈套组NF-κBP65亚基活性显著低于错配-圈套组和LPS组,但P65和P50亚基蛋白质含量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F-κB-圈套能抑制细胞核内NF-κB的DNA结合活性,这一作用可能是NF-κB-圈套转入细胞核后占据转录因子核定位区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LncRNA FGD5-AS1靶向miR-103a-3p对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与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分为NC组、IL-1β组(IL-1β浓度为10 ng/m L)。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FGD5-AS1、miR-103a-3p的表达水平。分别将pc DNA-FGD5-AS1、miR-103a-3p mimics转染至软骨细胞,随后使用IL-1β处理48 h。采用ELISA检测IL-6、TNF-α、IL-8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FGD5-AS1与miR-103a-3p的靶向关系; Western blot检测Bax、Cyt C、Cleaved Caspase-3、p-NF-κB p65、p-IκBα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C组相比,IL-1β组软骨细胞中FGD5-AS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iR-103a-3p、Bax、Cyt C、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L-6、TNF-α、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 FGD5-AS1过表达后可明显降低IL-6、TNF-α、IL-8、p-NF-κB p65、p-IκBα水平(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抑制Bax、Cyt C、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FGD5-AS1靶向结合miR-103a-3p并可负向调控miR-103a-3p的表达(P0.05); miR-103a-3p过表达可明显逆转FGD5-AS1过表达对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LncRNA FGD5-AS1可通过靶向负调控miR-103a-3p的表达从而抑制IL-1β诱导的关节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IκB激酶(IKK)高度选择性抑制剂BMS-345541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BMS-345541作用于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87MG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荧光素酶核因子-κB(NF-κB)报告基因法检测NF-κB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Caspase-3和NF-κB胞核定位.结果 终质量浓度1、10、20 μmol/L BMS-345541作用U87MG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8.2±2.2)%、(49.3±3.6)%、(73.3±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345541处理U87MG细胞后,bcl-2蛋白表达减少、Caspase-3被激活;NF-κB转录启动子的活性下降(66.2±5.1)%(P<0.01),NF-κB p65亚单位核移位被抑制.结论 BMS-345541可通过抑制IKK/NF-κB信号通路诱导人胶质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RNA干扰技术下调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基因表达对其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 2000作为转染试剂,将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的siRNA转染入胆管癌细胞QBC939。RT-PCR测定细胞内NF-κB p65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的改变。运用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法检测p65基因表达下调对QBC93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体外合成的人NF-κB p65 siRNA有效抑制了QBC939细胞中NF-κB p65 mRNA的表达(P0.01),同时ELISA结果显示,靶向NF-κB p65 siRNA组的p65亚单位与DNA结合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DAPI核染色、流式细胞仪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观察显示下调p65基因表达能够诱导QBC939细胞凋亡。结论 NF-κB p65的siRNA在胆管癌细胞QBC939调控方面起重要作用,通过沉默其表达可诱导胆管癌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miR-17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控作用,以及对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培养HA-VSMCs并诱导其增殖,应用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水平最显著的微小RNA(miR)。在293T细胞应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的miR-17与RB的靶向结合作用。分别向VSMC转染miR-17 mimic和miR-17 inhibitor并建立阴性对照,检测RB水平及细胞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水平。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分析证实miR-17与RB mRNA-3’UTR具有靶向结合效应。转染miR-17 mimic促进VSMC增殖相关指标PCNA表达上调,并且可以下调RB蛋白及mRNA水平,转染miR-17 inhibitor后下调PCNA表达且可上调RB表达(P0.05)。结论miR-17通过靶向结合RB mRNA-3’UTR调控RB表达从而调控VSMCs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圈套(decoy)对脂多糖(LPS)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获取和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平均分成4组.NF-κB-圈套组和错配-圈套组分别预先以NF-κB-圈套-Lipofectamine2000复合物和错配-圈套-Lipofectamine2000复合物(对照组)处理,LPS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同体积的培养液,观察荧光标记DNA转染细胞情况.用10μg/ml LPS刺激2 h激活NF-κB,收集细胞,分别提取细胞核蛋白,检测不同组NF-κB活性以及P65和P50亚基蛋白质含量.结果转染5 h后大于90%细胞核内可观察到绿色荧光.NF-κB-圈套组NF-κB P65亚基活性显著低于错配-圈套组和LPS组,但P65和P50亚基蛋白质含量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NF-κB-圈套能抑制细胞核内NF-κB的DNA结合活性,这一作用可能是NF-κB-圈套转入细胞核后占据转录因子核定位区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肺组织NF-κB亚基p65亲和肽(NF-κB p65)含量的影响. 方法 健康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PS组)、LPS+低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1组)、LPS+中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2组)、LPS+高剂量盐酸戊乙奎醚组(P3组).LPS组腹腔注射内毒素8 mg/kg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P1组~P3组给予相应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5 min后注射LPS,给药6h后处死动物取标本.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含量,采用比色法测血清iNOS活力,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 p65含量,并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 与C组比较,LPS组、P1组、P2组、P3组血清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iNOS活力水平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NF-κB p65表达明显增高(P<0.05);与LPS组比较,P2组、P3组血清TNF-α、iNOS活力水平和肺组织NF-κB p65含量均下降(P<0.05),而P1组TNF-α、iNOS活力和NF-κB p65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P3组间各指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2组、P3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明显轻于LPS组(P<0.05). 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能通过下调TNF-α、NF-κB p65的表达,减少iNOS活化来抑制内毒素休克大鼠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hPTEN基因修饰对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及具体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4/myc-His-PTEN,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VSMC细胞.MTT法检测在人PDGF条件培养基诱导下转染后的VSMC细胞及未转染的VSMC细胞的增殖情况.实验分6组,采用RT-PCR方法观察各组细胞Akt和NF-κB的mRNA表达.结果: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VSMC细胞系,RT-PCR检测证实PTEN在VSMC细胞内稳定表达.MTT法检测转染后的VSMC细胞可抑制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的增殖.RT-PCR结果显示,在各组细胞Akt及NF-κB均有表达,PDGF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ktmRNA及NF-κB mRNA呈高表达,而LY294002组、PDTC组及PTEN组VSMCs中AktmRNA及NF-κ B mRNA表达量均较PDGF组显著降低.结论:PTEN基因转染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PDGF诱导的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siRNA 沉默蛋白激酶C(PKC)对高糖刺激成纤维细胞在Toll 样受体(TLRs)信号传导通路中TLRs 及核因子kappa B(NF-κB) 表达的影响。方法:高糖刺激下用real-time PCR 检测TLR2、TLR4 的表达水平,确定何种受体发生改变后进行后续实验。设计并合成针对PKC 不同亚单位的特异性siRNA :PKC-αsiRNA、PKC-βsiRNA、PKC-δsiRNA,在高效率转染的基础上,对PKC 进行沉默,高糖刺激后用real-time PCR 方法检测TLRs、NF-κBp50 和NF-κB p65 的表达情况,以低糖培养作对比。结果:成纤维细胞中高糖刺激下TLR2 的mRNA 水平显著升高(P < 0.05),而TLR4 的mRNA 表达无明显变化(P > 0.05)。在高糖刺激下PKC-αsiRNA、PKC-δsiRNA 可下调TLR2、NF-κB p65的mRNA 水平(P < 0.05),而PKC-βsiRNA 对TLR2、NF-κB p65 的mRNA 水平无影响(P > 0.05)。与低糖培养条件对比,高糖刺激下NF-κB p50 水平无改变(P > 0.05),而且PKC-α siRNA、PKC-β siRNA 和PKC-δ siRNA 转染后不改变细胞中NF-κB p50 的水平。结论:成纤维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PKC-α、PKC-δ 位于TLR2、NF-κB p65 的上游。  相似文献   

10.
石磊  郑欣鹏  夏春  张兵  王承云 《骨科》2013,4(1):7-10,33
目的探讨核因子(NF)-κB在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调节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①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观察脂多糖(LPS)作用下NF-κB活性亚型p65及其活性形式磷酸化p65的表达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情况;②Western-blot法观察NF-κB活性抑制剂PDTC对磷酸化p65表达水平影响;③Western-blot法检测PDTC与LPS单独及共同作用下,细胞增殖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的变化;④MTT法检测PDTC与LPS作用下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结果 LPS可显著上调p65及其磷酸化状态的表达水平,上调作用可被PDTC部分地抑制;NF-κB上调后可提高细胞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水平,并促进细胞增殖。结论初步证实了NF-κB参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细菌脂多糖(LPS)耐受的人原单核细胞THP-1细胞中TNF-α启动子区的影响。方法:首先建立LPS耐受THP-1细胞模型后,然后用LPS分别刺激正常THP-1细胞(对照组)、LPS耐受THP-1细胞(耐受组)、白藜芦醇处理的LPS耐受THP-1细胞(耐受+白藜芦醇组),检测各组细胞TNF-α mRNA的表达及TNF-α启动子区各转录因子的结合情况。结果:LPS刺激后,TNF-α mRNA表达在对照组细胞迅速升高,耐受组缓慢升高,而耐受+白藜芦醇组略微升高,表达量明显低于前两组(均P0.05)。染色体免疫沉淀(ChIP)分析显示,LPS刺激前,耐受组与耐受+白藜芦醇组p65及乙酰化p65(ace-p65)、Rel B、G9a对TNF-p启动子区的结合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p50的结合量各组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LPS刺激后,p65和ace-p65对TNF-α启动子区的结合量在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在耐受+白藜芦醇组明显降低,G9a结合量在对照组量明显降低(均P0.05),其余转录因子较刺激前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抑制LPS耐受的THP-1细胞中TNF-α mRNA的表达,可能部分通过抑制p65/ace-p65对TNF-α启动子区的结合,因此可考虑将白藜芦醇用于治疗脓毒症的辅助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和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以及调节机制。 方法 分离及培养大鼠原代腹膜间皮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LPS(5 mg/L)组、BAY11-7085(NF-κB抑制剂)组(5 μmol/L预刺激3 h后加入LPS作用3 h)、不同浓度罗格列酮(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配体)组(10、20 μmol/L分别预处理3 h再加入LPS 5 mg/L)、GW966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蛋白激活性受体γ拮抗剂)预处理组(预处理3 h后加入罗格列酮10 μmol/L,3 h后再加入LPS 5 mg/L)和溶媒对照组。加入LPS后 1 h收集细胞检测核因子κB(NF-κB) p65水平;3 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CD40和ICAM-1基因表达;24 h收集细胞分别检测CD40和ICAM-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基因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蛋白表达及核因子磷酸化。 结果 (1)常规培养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基础量CD40和ICAM-1,LPS显著上调其表达(P < 0.05);LPS作用1 h时腹膜间皮细胞磷酸化NF-κB p65活化水平显著增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0±0.17比0.55±0.06,P < 0.05)。(2)NF-κB抑制剂BAY11-7085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CD40 和ICAM-1表达显著低于LPS组(0.22±0.11比1.10±0.17,P < 0.01;0.34±0.02 比 0.50±0.06,P < 0.05;0.35±0.16 比0.74±0.03,P < 0.05)。(3)罗格列酮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CD40以及ICAM-1蛋白表达亦显著低于LPS组(0.77±0.08比0.90±0.10,P < 0.01;0.79±0.16 比0.99±0.06,P < 0.05;0.83±0.20比1.22±0.13,P < 0.05)。GW9662和罗格列酮联合预处理后,LPS诱导的磷酸化NF-κB p65水平与罗格列酮预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D40和ICAM-1表达显著高于罗格列酮预处理组(0.95±0.19比0.79±0.16;1.04±0.24比0.83±0.20,均P < 0.05)。 结论 NF-κB信号通路参与调节LPS诱导的腹膜间皮细胞表达CD40和ICAM-1。罗格列酮通过 NF-κB途径下调CD40和ICAM-1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姜黄素在体外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CFSE染色、Annexin V-PI染色和PI染色法,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姜黄素对PC-3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然后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姜黄素在体外对核因子-κB(NF-κB)、激活蛋白-1(AP-1)和p53三个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 5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后,PC-3细胞的增殖指数从7.08±0.20降到4.38±0.19(P<0.05);凋亡率从(5.34±0.96)%提高到(21.53±2.87)%(P<0.05);G2/M期细胞比例由(34.27±1.87)%上升到(57.29±1.91)%(P<0.05).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在体外抑制NF-κB和AP-1信号通路活性(P<0.05).结论 姜黄素能在体外显著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导致细胞周期的阻滞.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AP-1信号通路发挥抑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NF-κB在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接种于6孔板,随机分为5组,每组6孔,INPC组不进行基因转染,INPC/CMV组转染表达质粒ReCMV;INPC/p50组、INPC/p65组分别转染含p50基因和p65基因的表达质粒RcCMV,转染后2 d,加入200 μg/ml G418筛选12~14 d,进行阳性克隆扩大培养3~4周,检测p50 mRNA、p65 mRNA表达、NF-κB活性和细胞凋亡情况.INPC/p50p65组转染含p65基因的表达质粒ReCMV,加入200 μg/ml G418筛选12~14 d,进行阳性克隆扩大培养3~4周,转染含p50基因的表达质粒ReCMV,2 d后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 INPC/p50组和INPC/p50p65组p50 mRNA表达高于其他组(P<0.05),INPC/p65组和INPC/p50p65组p65 mRNA表达、NF-κB活性及细胞凋亡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NF-κB活性升高可促进永生化神经前体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稀土元素镧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小鼠腹腔 Mφ,分为:空白对照组,无刺激因素;LPS 组,用1μg/ml LPS 刺激30 min;镧离子(La~(3 ))组,用2.5 μmol/L La~(3 )刺激30 min;La~(3 ) LPS 组,先后用2.5μmol/L La~(3 )、1μg/mI LPS 各刺激30 min;La~(3 )/LPS 组,2.5μmol/L La~(3 )刺激30 min 后,洗涤细胞,再加入1μg/ml LPS 刺激30 min。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 NF-κB在各组细胞中的分布与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捡测胞核中 NF-κB/p65蛋白活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核内 NF-κB/p65蛋白及胞质中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量。ELISA 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冈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La~(3 )组、La~(3 ) LPS 组和 La~(3 )/LPS 组 Mφ绿色荧光多分布于胞质,胞核荧光强度分别为42±7、73±30、48±11和67±19;LPS 组绿色荧光集中于胞核,荧光强度为116±14,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1)。(2)胞核 NF-κB/p65蛋白活性:LPS 组吸光度值为0.435±0.066.与空白对照组(0.048±0.027)、La~(3 )组(0.062±0.049)、La~(3 ) LPS 组(0.066±0.031)、La~(3 )/LPS 组(0.108±0.017)比较,明显偏高(P<0.01)。(3)LPS 组 Mφ胞核 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余4组,胞质 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余4组。(4)TNF-α含量:La~(3 )组培养上清液中 TNF-α含量低于试剂盒检测下限(25 pg/ml)及空白对照组(P<0.05),La~(3 ) LPS 组和 La~(3 )/LPS 组低于 LPS 组(P<0.01),但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LPS 可激活小鼠腹腔 MφNF-κB/p65核移位,并使胞核中 NF-κB/p65的表达量和活性升高、胞质 IκBα蛋白表达下调,导致 TNF-α分泌增多。镧可抑制上述效应。  相似文献   

17.
核因子κB圈套策略对膀胱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核因子(NF)-κB环状哑铃型圈套寡核苷酸(CD-ODN)对膀胱癌NF-κB活性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以及有关的作用机制.方法 脂质体介导法瞬时转染CD-ODN及其突变体(CD-ODN-mut)入膀胱癌BIU87细胞株,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检测不同处理组NF-κB活性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blot检测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表达水平;重建基底膜试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转染CD-ODN后BIU87细胞株NF-κB活性被抑制,uPA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侵袭能力减弱,而转染CD-ODN-mut后无此作用.结论 NF-κB组成性活化可促进uPA的表达,从而导致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而CD-ODN能有效的阻断这一通路,降低膀胱癌的侵袭潜能.  相似文献   

18.
我们通过小分子干扰RNA(siRNA)阻断核转录因子(NF) -κB信号通路,观察其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构建NF-κB p65 siRNA载体质粒“p65 siRNA”及无义序列质粒“HK”并转染食管癌Eca109细胞,转染72 h后将细胞分为:(1)对照组:未转染Eca109细胞;(2) HK组:Eca109细胞转染HK;(3) p65siRNA组:Eca109细胞转染p65siRNA.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定NF-κB/p65-shRNA质粒并转染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检测靶细胞在NF-κB通路激活时磷酸化NF-κB/p65的表达。方法用双酶电泳鉴定所得质粒。使用HP试剂将NF-κB/p65-shRNA质粒转染至小鼠B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并且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最后以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靶细胞在炎症环境下对磷酸化NF-κB/p65表达的抑制情况。结果 NF-κB/p65-shRNA质粒酶切鉴定结果与预期一致;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达到52.76%;Western Blot检测在炎症环境刺激下,转染后靶细胞磷酸化NF-κB/p65表达明显降低。结论成功将NF-κB/p65-shRNA质粒转染至BMSCs中并有效表达,为进一步实验通过BMSCs修复和重建骨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组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状腺癌(TC)细胞中微小RNA-630(miR-630)对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锌指转录因子(Slug)表达的影响,及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的40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及其癌旁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检测甲状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miR-630的表达水平;将miR-630模拟物(mimics)转染至人乳头瘤状甲状腺癌细胞(TPC-1)细胞中,应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观察Slug基因的表达水平,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miR-630对Slug基因的调控作用;同时,将过表达Slug质粒与miR-630 mimics共转染至TPC-1细胞,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观察miR-630和Slug表达变化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miR-630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1.13±0.07),其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表达水平(5.3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2,P<0.05);miR-630 mimics上调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中miR-630后,Slug mRNA表达水平(0.48±0.09)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1.03±0.07,t=7.1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R-630 mimics与Slug 3’非翻译区野生型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0.38±0.03,t=13.0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iR-630 mimics与Slug 3’非翻译区突变型共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却无明显变化(1.08±0.02比1.02±0.03,t=1.12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R-630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241.3±42.4)明显低于对照组侵袭细胞数(467.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4,P<0.05);miR-630 mimics和Slug过表达质粒共转染组细胞的侵袭细胞数(411.6±28.3)与阴性对照组(NC,418.3±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1,P>0.05)。结论miR-630能够通过靶向抑制Slug的表达,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