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相关指标与肥胖的关系,为中小学生肥胖早期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北京市海淀区3所中学2所小学126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成分测量,按照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采用均数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t检验、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结果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影响后,儿童青少年的脂肪百分比,身体脂肪量、去脂肪体重、基础代谢率、身体总水分与BMI呈高度正相关性,偏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8,0.919,0.740,0.665,0.740(P值均<0.01),电阻抗与BMI呈高度负相关(r=0.708,P<0.01);体成分相关指标值均为肥胖组>超重组>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身体脂肪量及腹部脂肪均值大于男生,男生蛋白质和肌肉量均值大于女生,男、女生肥胖组与正常组的体成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的体成分存在差异.用体成分测量判定儿童肥胖的体脂百分含量可能更具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与腰臀围及腰臀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童青少年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儿童超重肥胖与许多成年期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腰围及腰臀比(WHR)与内脏脂肪堆积密切相关,随着WHR增加,患者病死率及心血管疾病危险性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青少年体脂率现状,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海淀区参加体能测试的807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重和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根据生物电阻抗法测量人体成分原理,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得体脂率.结果 体脂率男生为(22.19±8.34)%,女生为(24.65±6.66)%(t=-4.641,P<0.01);13~15岁男生体脂率均低于女生;男生体脂率均值6~12岁逐年增长,13 ~ 15岁逐年减少;女生体脂率均值除15岁外呈逐年增长趋势.不同营养状况下,男、女生体脂率由大到小为肥胖组、超重组和非超重组(F值分别为212.257,128.816,P值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脂率随BMI增加而增加(β=1.876,P<0.01).结论 北京海淀区儿童体脂率较高,且存在BMI、性别和年龄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性别、年龄体成分百分位值变化趋势特点,为制定百分位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纳入北京市7~18岁儿童青少年1 585人。利用GAMLSS法估计性别、年龄别的体脂率(BF%)、脂肪质量指数(FMI)和瘦体重(FFM)的P25、P50和P75  结果  在不同年龄组中,营养状况正常的男生体脂率在10岁左右出现峰值,其中10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P25、P50和P75分别为22.2%,26.1%和30.1%,肥胖男生的体脂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女生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年龄组的体脂率变化不明显。营养状况正常和超重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处于平缓水平; 但在肥胖的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随着百分位的增高变化值逐渐增大,而女生逐渐减少。无论是在男生还是女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FM呈现增长的趋势,且男生增长的速度更快。  结论  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脂率、脂肪质量指数和瘦体重的百分位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制定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百分位参考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国7~18岁在校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视屏行为和睡眠组合达标情况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促进学校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依据《加拿大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指南》对946名7~18岁在校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视屏行为和睡眠时间的达标情况进行分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行为达标情况及行为组合达标情况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  结果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21.56%;身体活动、视屏行为和睡眠达标率分别为24.84%,38.69%和57.08%,3类行为组合达标率为6.77%。校正年龄、性别、城乡和民族后,睡眠达标及睡眠与视屏行为组合达标分别与超重肥胖风险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73,0.58,P值均 < 0.05),但其他行为及行为组合与超重肥胖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达标率较低,充足睡眠或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风险。今后研究需注意睡眠和视屏行为的潜在联合作用以及两类行为在儿童超重肥胖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少儿体成分年龄、性别差异,研究体成分发育规律,为今后研究儿童体成分生长发育变化积累数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测量6~15岁少儿体成分,其中男510名、女497名。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年龄、性别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年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性别差异,数据拟合建立回归曲线。结果男少儿随年龄增加相对总水分和相对蛋白质先持平、后减少、再持平、又增加、最后持平;相对无机盐先持平、后减少、再持平,又增加、最后持平;内脏脂肪面积先持平、后增加、再持平、又增加、再持平、最后增加。而女少儿随年龄增加相对总水分和相对蛋白质先持平、后减少、再持平、又减少、最后持平;相对无机盐先持平、后减少、最后持平;内脏脂肪面积先持平、后增加、再持平、又增加、最后持平。结论性别、年龄对体成分各指标有显著性影响;应在少儿时期分性别对体成分进行控制,从而为预防少儿肥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肥胖及超重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洪文  秦红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19-920
肥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性问题。肥胖会导致代谢改变,包括血压升高、低密度胆固醇增多以及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增强等,从而造成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和多种癌症的发病危险增高[1-2],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与成人后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肥胖及糖尿病等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儿童青少年1991--2010年生长发育趋势和规律,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991、2000和2010年采用年级分层整班抽样方法对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广州市12所监测学校(广州市城乡各3所中学和3所小学)7~18岁学生进行身高、体重检测,分析和比较3次检测数据。结果1991、2000年各调查4800名学生,2年调查的城市男女生均分,51J为1200人、农村男女生均分别为1200人。2010年调查4771名学生,城市男生1187人、城市女生1156人、农村男生1200人、农村女生1198人。1991--2010年广州市7~18岁城、乡男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3.74、4.29cm,城、乡女生身高平均增长3.03、3.57cm;城市男、女生身高在2000年前10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2.13、2.26cm/10年)高于后10年(分别为1.83、0.99cm/10年),乡村男、女生则是2000年后10年的平均增速(分剐为3.61、3.43cm/10年)高于前10年(分别为0.76、0.16cm/10年)。1991--2010年7—18岁城、乡男生体重平均增长6.76、4.91kg,城、乡女生体重平均增长4.34、2.11kg;除城市女生外,城市男生和乡村男、女生2000年后10年的体重增速(4.35、4.68和2.45kg/10年)均高于2000年前10年增速(3.08、0.45和一0.36kg/10年)。结论广州市儿童青少年保持着正向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近10年城市学生身高增速放缓的同时乡村学生生长发育出现迅猛增长;建议加强7岁前婴幼儿营养和保健水平;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和卫生状况;警惕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现象。  相似文献   

9.
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外文化大量引入等社会背景下有其独有的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呈暴发式增长.1985-2010年,我国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由1.11%增至9.62%,肥胖检出率由0.13%增至4.95%[1].肥胖给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由其引起的成年期肥胖及其他各种慢性病更是重要的长期后果之一[2].全面掌握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预测肥胖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宜干预措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郊区青春早期学生体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北京市郊区青春早期男女生体成分,分析其年龄及性发育的变化特点。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北京市郊区172名男生(平均年龄为13.7岁)和165名女生(平均年龄为13.5岁)的体成分,采用Tanner分期法分别评价男、女生性发育程度,询问初潮或首次遗精时问。结果男生出现首次遗精者去骨量瘦体重为4l4kg,显著高于未出现首次遗精者的35.2kg(P<0.05);体脂百分比前者为17.0%,显著低于后者的20.6%(P<0.05);骨矿物含量随着男生性发育而显著增加(P(0.05)。女生有月经初潮者去骨量瘦体重为32.4kg,显著高于未出现初潮的女生的28.3kg;前者骨矿物含量为2.01kg,显著高于后者的1.65kg;随着月经初潮的出现,体脂百分比有递增趋势,但差异无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春早期学生体成分随着青春发育而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中国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为改善维吾尔族学生体质状况提供支持.方法选取1985,1995,2005年和2014年4次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学生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最大增长年龄(MIA)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近30年间,维吾尔族718岁城男、乡男、城女和乡女的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4.37,4.00,1.37,2.75 cm,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5.90,5.81,1.32,0.31 kg.2014年维吾尔族男、女青少年最大增长年龄(MIA)分别较1985年提前1.27和2.08岁.城、乡、男、女4类学生BMI平均增幅分别为1.50,1.28,0.38,0.94 kg/m2.2014年新疆维吾尔族4类学生18岁身高分别比1985年增高了3.55,1.28,0.41,-0.34 cm.结论 中国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近30年间呈现出体格发育水平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身材比例变化和成年身高增长的长期趋势,但依然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2.
分析1985-2014年云南省佤族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长期变化,为促进少数民族学生体质与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5,1995,2005和2014年4次云南省7~18岁佤族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体质量指数(BMI)、月经初潮(女)和首次遗精(男)年龄等资料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近30 a来,7~18岁佤族男、女生身高平均增加5.7 cm和6.5 cm,体重平均增加4.7 kg和5.5 kg,胸围平均增加0.8 cm和3.7 cm,男、女生成年(18岁)身高平均增加2.7 cm和0.8cm,女生月经初潮年龄提前1.03岁.2005-2014年佤族男、女生BMI平均增加0.5 kg/m2和0.7 kg/m2,男生首次遗精年龄提前1.54岁.结论 云南省佤族儿童青少年处于不完全性生长长期趋势.应加强重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分析大理白族青少儿2010年营养不良状况及1985-2010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变化情况,为制定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儿童群体的营养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2006筛查标准,对1985-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的云南白族点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白族学生营养不良率全面下降,男生生长迟缓率1985年、2000年和2010年分别为32.6%,24.3%,19.6%,女生分别为29.8%,24.3%,19.6%,其中后10 a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受身高长期趋势强有力支持,前15 a身高突增期出现在12~17岁,后10 a为7~11岁增长显著.学生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较为平衡.讨论 白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明显,迅猛发展的民族经济和旅游业为儿童营养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探讨北京市海淀区6~15岁儿童青少年足底压力与体成分的关系,为儿童少年足底压力诊断及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和上地实验学校6~15岁健康儿童少年l000人,按实际年龄组分为10组,每组100人,其中男女各50人,进行体成分和足底压力测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各年龄组男女少儿足底压力与体成分的相关系数.结果 男生足底所有区域峰值压强与体重、相对去脂体重呈负相关,与相对体脂肪、BMI呈正相关(P值均<0.05).男生相对峰值压力、相对接触面积在部分区域与体重、相对去脂体重和BMI呈负相关,与相对体脂肪呈正相关(P值均<0.05),在其他一些区域则相反.女生所有区域峰值压强与体重、相对体脂肪、BMI呈正相关,与相对去脂体重呈负相关(P值均<0.05).女生相对峰值压力在部分区域与体重、相对体脂肪、BMI呈负相关,与相对去脂体重呈正相关(P值均<0.05).女生相对接触面积在部分区域与体重、相对去脂体重呈负相关,与相对体脂肪、BMI呈正相关(P值均<0.05),在其他一些区域则相反.结论 健康少儿足底压力各指标的变化与体成分各指标的变化有关,且不同性别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青少年身高生长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市青少年身高生长长期变化特征,为开展青少年身高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比较法,对上海市1979-2005年儿童青少年身高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组的身高均值、标准差等数据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身高的长期变化明显,快速增长期出现的年龄段前移,原有的身高均值、身高年增长值、年增长率以及身高完成率都出现波幅;上海青少年身高2000年的增长值、增长率、变异系数在8~12岁明显高于2005年的同龄、同性别数据,2005年的身高更趋稳定,更具有代表性,身高定基比数据可以作为地区成年身高完成率的依据。随着身高突增年龄段的前移,同龄组平均身高的定基比值渐进增大,且具有间隔时间越长,同龄组定基比差值越大的趋向。结论可以采用2005年上海青少年学生的身高定基比作为预测成年身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青少年主要身体成分与血压之间的关联性,为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天津市年龄在12~15岁、智力正常且无重大疾病、自愿加入研究的初中生366名,采用In Body 52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试受试者身体成分。以主要身体成分为自变量,收缩压、舒张压为因变量进行曲线拟合并筛选最优模型。结果女生体脂百分比高于男生,去脂体重、收缩压、脉压差均低于男生(t值分别为-4.73,8.68,2.38,2.37,P值均<0.05)。混合型肥胖组的收缩压、舒张压高于正常体型组(F值分别为6.59,4.78,P值均<0.01)。6种拟合模型中,男生除体脂百分比与舒张压之间的二次模型的AIC值和R2值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除去脂体重与收缩压之间的三次模型,体脂百分比与舒张压的线性、对数模型,去脂体重与舒张压的线性、对数、二次、三次、复合模型的AIC值和R2值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模型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女生去脂体重与收缩压、舒张压之间的二次、幂方程满足AI...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身高发育水平的地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儿童少年身高发育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呈现"北高南矮"现象[1],与地球纬度相关密切,与经度低弱相关[2,3].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北纬34°25'~38°23',东经114°36'~122°43',东西长720 km,南北宽420 km,东临海洋,西接大陆,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地形较为复杂.东部半岛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北部和西部是平原,中部和南部是山地丘陵区.为了解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分布特征,笔者对山东省1995年和1985年儿童少年体质调研的身高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成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前全球有1.55亿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3000万~4000万儿童青少年肥胖[1].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报道越来越多,其全球流行趋势已引起高度关注[2].我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2000年我国发达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呈全面流行趋势[3].同时,国内的很多研究也表明,我国的青少年肥胖发展速度比欧美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还要快[3-4].所以,有学者预测,如不加以控制,到2010年我国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肥胖比例男性将达到18.46%,女性为9.18%[5].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宁夏地区2005和2014年回、汉族7~18岁中小学生肥胖超重状况,为预防儿童肥胖与超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2005和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利用中国肥胖工作组制定的BMI标准选择肥胖与超重儿童,分析宁夏回汉族不同人口学特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结果 2005年宁夏7~18岁学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5.9%和2.2%,2014年为10.5%和5.1%,均出现增加趋势.2005年回族学生超重、肥胖率为4.6%和1.5%,汉族学生为4.8%和2.8%;2014年回族学生为10.4%和4.7%,汉族学生为10.5%和5.4%;9年间回族学生超重率增加了5.9百分点,肥胖率增加了3.2百分点,汉族学生分别增加了5.7和2.7百分点.2014年男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6%,6.9%,大于2005年的6.5%,2.9%;2014年女生则为8.3%,3.3%,同样高于2005年的5.3%,1.5%,2个年份无论是超重率还是肥胖率都为男生大于女生.2005年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率为8.2%,3.4%,乡村学生为4.3%,2.2%;2014年城市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2.4%,6.5%,乡村学生为8.5%,4.7%;9年间乡村学生肥胖率增加了2.5百分点,高于城市学生的2.2百分点.男女城乡组间超重肥胖率2005年为城男>城女>乡女>乡男,2014年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结论 宁夏地区7~18岁中小学生肥胖超重率出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回族和乡村学生,需及时采取干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海淀区营养过剩小学生的血压异常情况,探讨儿童期营养过剩与血压的关系,为开展小学生成年期疾病的预防工作奠定基础. 方法 整群抽取海淀区14所小学所有四~六年级超重、肥胖学生进行血压测量. 结果 营养过剩学生中,血压偏高总检出率为53.9%,其中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51.9%和58.4%;超重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8.5%和43.1%,肥胖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64.3%和63.9%. 结论 超重及肥胖与血压偏高关系密切,并且肥胖儿童血监偏高率均明显高于超重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