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耐力跑参考值及曲线,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变化提供参照.方法 以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6个区15 308名7~18岁学生为样本,用LMS法建立年龄别耐力跑百分位数值.结果 获得上海市中小学生耐力跑百分位数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及曲线.2014年上海市7~ 12岁男、女生耐力跑水平均呈上升趋势,13~ 18岁男、女生耐力跑水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各年龄组耐力跑的P85,P95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耐力跑百分位数曲线呈现性别、年龄特征,7~12岁男女生百分位数曲线基本一致,13~18岁男生百分位数曲线呈持续性上升,而女生13~15岁上升,15岁之后曲线下降,17~ 18岁曲线略有上升.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耐力跑百分位数存在性别差异,儿童青少年耐力跑百分位数曲线图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功能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适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的百分位数及曲线,为科学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及中心性肥胖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0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7 ~18岁中小学生14 301名为样本,应用国际通用的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正常值及百分位数曲线.结果 腰围百分位数曲线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符合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腰围指数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具有明显性别差异,7 ~12岁男生逐年上升,且高于女生,自13岁开始经交叉后低于女生.获得上海市7 ~18岁儿童青少年男女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P5,P10,P15,P50,P85,P95,P95)及曲线.结论 儿童青少年年龄别腰围、腰围指数百分位数存在地区、性别差异.本研究所获得的百分位数及曲线可为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中心性肥胖提供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拟合上海市7~18岁学生体质指数(BMI)百分位数参考值曲线,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上海市抽取15 259名7~18岁学生,测量身高和体重,应用LMS Chartmaker软件分别拟合男女生BMI随年龄变化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以P_3、P_5、P_(10)、P_(15)、P_(25)、P_(50)、P_(75)、P_(85)、P_(90)、P_(95)、P_(97)作为参考曲线。结果随着年龄增长,男、女生BMI均呈增长趋势;男生BMI在各年龄段均高于女生。上海市男、女生各年龄组BMI的P_(50)均高于全国水平,BMI的P_(85)和P_(95)前期基本与全国水平持平,后期则高于全国水平。百分位数曲线显示,男生自9岁开始进入BMI增长高峰,12岁之后增长缓慢,18岁曲线仍呈一定的上升;女生自10岁开始进入BMI增长高峰,14岁之后增长缓慢,16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结论用LMS法构建的BMI百分位数曲线能直观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上海市儿童青少年BMI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下肢肌肉力量水平提供参照。方法截取2014、2016年的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进行分析,7~18岁学生分别为15 421、10 789名。应用国际通用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值。结果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立定跳远随年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总体男生高于女生(t=54.35,P0.01),男生立定跳远发展敏感期年龄为11、12岁(156.7~189.97cm),女生敏感期年龄为7、8、9岁(118.65~145.66 cm);与2014年相比,2016年男女生立定跳远变化特征基本一致,男生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女生总体有所增长(t=-2.66,P0.01),分年龄段来看13岁男生组有所下降(t=1.97,P0.05),7岁女生组有所增长(t=-2.64,P0.01),而16岁女生组有所下降(t=2.09,P0.05);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立定跳远的百分位数参考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高年龄组(高中生)百分位数参考值低于全国同期水平。结论 2014年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发展敏感期年龄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较男生提前1~2年,2016年与2014年相比女生总体有所增长,个别中学生年龄组有所下降,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获得的立定跳远百分位数参考值为本地区儿童青少年力量水平测量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佳木斯市2015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建立佳木斯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佳木斯市中小学在校生44 437名。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规定的方法进行肺活量测量,利用LMS法计算性别、年龄别肺活量各百分位数值,并绘制LMS曲线,建立佳木斯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参考标准。结果 佳木斯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肺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0岁以前男生略高于女生,12岁以后男生进入突增期远高于女生。与全国水平相比,本地区男生(女生)肺活量水平在12岁(14岁)以前低于全国水平,之后高于全国水平。结论 LMS法建立佳木斯市儿童青少年肺活量曲线参考标准,为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腰围的百分位数参考值,为监测该地区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筛查提供参照。方法以2014年、2016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研究样本,7~18岁学生分别为15 421、10 789名,用LMS法分性别建立年龄别腰围百分位数值。结果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腰围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总体男生高于女生(P<0.01)。男生是18岁达到最大,女生17岁达到最高,之后趋于稳定。男生腰围增长较快的年龄为7、8、10岁,平均年增长都在3.0cm以上,女生腰围增长较快的年龄为8、9、10岁,平均年增长都在2.0cm以上。2016年变化趋势同2014年,年份比较发现男、女生总体均有显著性的增长(t=-5.05,P<0.01;t=-8.96,P<0.01)。具体分年龄来看,男生14、16、17岁年龄组均有所增长(P<0.01);女生除7、9、17岁年龄组外,其它年龄组均有显著性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同时获得上海市中小学生腰围百分位数值P_3,P_5,P_(10),P_(15),P_(25),P_(50),P_(75),P_(85),P_(90),P_(95),P_(97)。结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腰围百分位数存在性别差异,男生腹部脂肪堆积程度大于女生,2016年较2014年平均水平有所提高,获得儿童青少年腰围百分位数参考值为监测本地区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水平提供了一种直观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7.
建立符合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的速度素质参考值及曲线,为完善该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黄浦、徐汇、闸北、闵行、奉贤和浦东6区15 422名7~18岁学生为研究样本,用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LMS)法建立年龄别50 m跑百分位数值.结果 2014年上海市中小学生50 m跑成绩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各年龄组均为男生高于女生,且均高于全国学生同期水平.获得上海市中小学生50 m跑百分位数值P3,P5,P10,P15,P2.5,P50,P75,P85,P90,P95,P97及曲线.男生随着年龄的增长,50 m跑成绩出现了7~8岁、11~13岁2个显著提高时期,17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女生随着年龄的增长,50 m跑成绩提高最快的是7~9岁,之后幅度逐渐减小,14岁以后曲线趋于平稳.结论 本研究获得的百分位数及曲线图为儿童青少年速度素质测量提供了直观评价手段,完善了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常模参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了解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2000--2014年身体形态指标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200-2014年上海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抽取7~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运用LMS法拟合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主要百分位数值及曲线,并观察其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男生P5,P15,P5o,P85,P95身高平均增幅分别为3.5,3.4,3.2,3.1,3.1 cm,女生分别为2.6,2.5,2.3,2.3,2.4 cm;男生P5,P15,P50,P85,P95体重平均增幅分别为3.3,3.9,5.3,7.4,9.2 kg,女生分别为2.2,2.5,3.3,4.6,5.8 kg.男女生体重平均增长幅度均为高百分位数大于低百分位数,身高则是低百分位数大于高百分位数(P值均<0.01);不同群体的身高最大增幅的出现年龄均提前,城市男生、城市女生、郊区男生生长最大发育年龄提前,提前幅度表现为郊区男生(0.45)>城市女生(0.35》城市男生(0.26).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正经历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趋势,需注意身高、体重不同百分位数人群增长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淄博市临淄区6~18岁中小学生肺活量发育水平,制定当地中小学生肺活量百分位数参考标准。方法基于2017年淄博市临淄区63 805名中小学生体检肺活量数据,利用LMS法计算城乡、性别、年龄别肺活量各百分位数值,并绘制肺活量生长曲线,拟合值和实测值的差异进行卡方拟合优度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各年龄组中小学生肺活量的性别差异。结果构建了淄博市临淄区6-18岁城市和乡村男女生肺活量主要百分位数(P3、P10、P25、P50、P75、P90和P97)参考值及百分位数曲线,中小学生肺活量与年龄呈现非线性增长趋势,并且在性别、城乡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城市男生肺活量中位数的拟合值,由6岁的972 ml增长到18岁的4 123 ml,乡村男生由971 ml增长到4 152 ml,城市女生由883 ml增长到2 450 ml,乡村女生由872 ml增长到2 639 ml,经拟合优度检验,拟合值和实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S方法可用于制定中小学生肺活量百分位曲线,为当地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了解2000-2014年上海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判别标准研制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0,2005,2010,2014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法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组儿童青少年BMI的变化趋势.结果 14年间学生BMI P85低年龄组差异比较小,随年龄增加差异逐渐增大,青春期后有减小的趋势,男生平均增加2.1百分点,女生平均增加1.3百分点.学生BMI增长主要集中在中等和高百分位数,尤其是P90后,差值逐渐增大.7~11,12~15岁男生在P5o后差值均逐渐增大,P95分别达2.0,3.2百分点,其中12岁男生从23.4 kg/m2增加到26.8 kg/m2,14岁女生从24.0 kg/m2增加到25.9 kg/m2.与WGOC标准相比,2014年男生BMI P85,P95均较高,而女生BMI P85 10岁之前高于WGOC标准,从11岁开始与WGOC标准基本相一致.2014年上海市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5.4%,9.1%,较2000年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6.4,5.2百分点.结论 BMI分布高百分位的个体比低百分位个体的变化更大.在肥胖防治工作中,加强对群体BMI曲线的监测分析,对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张家口市卫华小学7~12岁儿童肥胖发生情况,分析儿童期肥胖与血压及肺活量的关系。 方法 于2012年9月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张家口市卫华小学1 530名儿童进行体重、身高、血压、肺活量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依据BMI值筛查超重、肥胖儿童,统计分析肥胖与血压水平及肺活量的关系。结果 受检人群总体超重检出率为13.01%,肥胖检出率为14.25%,其中男童、女童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7.2%和8.31%,男童、女童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23%和8.59%,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女童(P<0.01);超重和肥胖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儿童(P<0.01),且超重、肥胖和体重正常儿童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10.55%、39.95%和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儿童BMI<30时,BMI与肺活量呈正相关,当BMI≥30时,BMI与肺活量呈负相关。 结论张家口市卫华小学儿童超重、肥胖流行趋势显著,男童更为突出;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呈现上升趋势,高血压检出率增加;当儿童BMI≥30时,肥胖已影响肺功能。提示儿童超重、肥胖使心、肺功能降低,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2005年与1985年安徽省中小学生生长发育派生指标,研究儿童青少年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的变化趋势。方法比较安徽省2005年与1985年中小学生的体质量指数(BMI)、维尔维克指数和肺活量指数的差异。结果7~18岁城乡男女学生2005年BMI、维尔维克指数在多数年龄组中显著高于1985年,而2005年的肺活量指数显著低于1985年。结论安徽省中小学生体型向肥胖和粗壮型发展,而肺功能则下降,体格与生理功能发育不平衡。  相似文献   

13.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特征,为68岁儿童体成分标准的研制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松江区903名68岁儿童进行体成分检测,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体脂肪量、蛋白质、骨量等.结果 松江区68岁儿童超重率为3.9%,肥胖率为1.9%.68岁儿童身高每年增长5 cm左右,体重每年增长约3 kg,骨量和蛋白质水平也逐年增长(P值均<0.05).相同年龄的男、女童去脂体重、骨量和蛋白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8岁男、女生之间的肌肉量除了躯干部位,其余各部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男童体脂肪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女童体脂肪率在67岁之间增长明显,78岁之间基本保持不变.7岁时女童体脂率高于男童,而8岁时男童体脂率高于女童(P值均<0.05).结论 67岁儿童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但性别差异较小,从8岁开始体成分变化的性别差异明显.在研究和制定68岁儿童体格发育标准以及营养和健康水平等政策时,需将年龄纳入重要的考虑范畴.  相似文献   

14.
分析2005-2014年黎族7~18岁学生运动素质变化趋势,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黎族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05-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比较海南黎族中小学生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耐力素质指标.结果 2014年黎族学生运动素质整体随年龄增长而提高,且男生优于女生,但女生50 m跑最好成绩在11~13岁.2005-2014年间,黎族7~18岁学生50 m跑成绩女生提高0.43 s(P<0.01),男生提高无统计学意义;但7~12岁学生成绩均提高(P值均<0.01),其中男生提高0.34 s,女生提高1.04 s.7~18岁立定跳远成绩女生提高了3.75 cm(P<0.01),男生提高无统计学意义,但13~18岁男生成绩提高了5.94 cm(P<0.01).7~12岁学生耐力跑成绩下降(P值均<0.01),其中男生下降3.43 s,女生下降2.75 s;13~ 18岁学生耐力跑成绩下降明显(P值均<0.01),其中男生下降20.26 s,女生下降6.12 s.结论 2005-2014年间海南黎族中小学生速度和下肢爆发力素质男、女生均不同程度提高,而耐力素质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上海市2000-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LMS法拟合上海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7~18岁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指标的P50百分位数曲线,分析变化规律及性别差异.结果 握力、50 m跑及坐位体前屈(女)指标成绩P50各年龄段均有所提高(P值均<0.05),其中男、女生握力分别平均提高3.13,3.15 kg,女生坐位体前屈平均提高0.8 cm.立定跳远、斜身引体(男)、引体向上(男)、l min仰卧起坐(女)、50 m×8往返跑、l000m跑(男)、800 m跑(女)及坐位体前屈(男)指标成绩P50均有所下降(P值均<0.05),其中立定跳远男、女生分别平均下降11.0,8.59 cm,耐力跑成绩男、女生分别下降2.75,2.32 s.结论 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下肢爆发力、肌肉耐力、有氧耐力出现下降趋势,需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区6~11岁儿童身高与体重评价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 建立上海市区 6~ 11岁儿童年龄别身高 (HFA)、年龄别体重 (WFA)及身高别体重 (WFH)标准。 [方法 ] ①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 ,收集上海市 12个市区 31所小学 2 5 981名学生 (男 132 2 0名 ,女 12 76 1名 ) 1999年5月测得的身高、体重及出生年月资料。②按百分位数法 ,分别计算男女各年龄段身高和体重及各身高段体重的P3 ~P97、P50 ± 1s、P50 ± 2s及P50 ± 3s共 19项原始值 ,并运用指数回归拟合曲线软件获得相应的校正值即标准值 ,再与WHO相应标准曲线作比较。  [结果 ] 上海市区 6~ 11岁男生HFA、WFA及WFH标准曲线与WHO相应标准曲线的走势基本平行 ,且平均值均明显高于WHO的相应曲线。上海市区 6~ 11岁女生的HFA、WFA和WFH标准曲线与WHO相应曲线走势基本一致 ,HFA、WFA平均值明显高于WHO相应标准值 ,而WFH平均值略低于WHO相应标准值。  [结论 ] 上海市区6~ 11岁男女儿童HFA、WFA及WFH标准已与WHO相应标准在数值上明显不同 ,更适用于上海市区该年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及城乡差异, 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与锻炼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 于2012年对新疆地区中小学7~18岁4 959名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及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新疆7~18岁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总体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 城乡发展不平衡;速度素质城市男生好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有0.01 s, 城市女生差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有0.33 s;耐力素质城市男女生差于乡村男女生, 平均差异分别有2.15 s和6.08 s;爆发力素质城市男生差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0.26 cm, 城市女生好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0.19 cm;柔韧性素质城市男女生差于乡村男女生, 平均差异分别0.51 cm和1.01 cm;力量素质城市男生差于乡村男生, 平均差异0.49次, 城市女生好于乡村女生, 平均差异0.54次,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结论 加强对学生自觉锻炼意识的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是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北京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体重增长与收缩压变化的性别差异,为控制体重和血压的快速增长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8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经匹配个人信息后形成70 288人具有完整体重、收缩压的纵向数据库,计算年龄别体重、收缩压及其增长速度,与以体重增速高峰年龄(PWA)为基点的收缩压增长速度,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增速的性别差异。  结果  男、女生体重、收缩压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段男生体重、收缩压均高于女生。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体重和收缩压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年龄交互作用(β值分别为-0.35,-0.40,P值均 < 0.01),即各年龄段体重、收缩压增长速度具有性别差异。年龄别增长速度曲线显示,男生分别于12和13岁达到体重增速高峰和收缩压增速高峰,比女生晚1年和3年,但增长速度高峰均高于女生。收缩压调整PWA后的增长速度曲线显示,PWA出现前2年,男、女生发生增速高峰,在PWA出现次高峰,在PWA后显著下降且男生收缩压增长速度始终高于女生。  结论  北京学龄儿童青少年体重与收缩压增长速度和规律存在性别差异,并且收缩压变化与体重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