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了解银川市7~18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儿童营养改善及肥胖干预提供有效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银川市随机选取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各年级选取1~2个班,选取经家长知情同意参加研究的2 122名7~18岁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并采取血样,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儿童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样本血清中的25-(OH)-D3的含量.结果 儿童超重检出率为17.2%,肥胖检出率为11.3%.儿童血清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51.46 nmol/L,男生为51.36 nmol/L,女生为51.51 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6,P=0.72),不同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5.85,P<0.01).维生素D缺乏率与不足率分别为33.9%,14.3%,且维生素D的缺乏率和不足率均在12岁时最高.随着体重的增加,儿童维生素D水平逐渐下降,肥胖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32.8%,高于超重组与正常组的18.4%和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控制年龄与性别后,儿童维生素D含量与超重肥胖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莱州市7 ̄18岁学生营养状况,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509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评价,74.9%的学生营养状况正常,营养不良和肥胖学生分别占19.8%和5.3%,男生的状况好于女生。  相似文献   

3.
2005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学生营养状况,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要求,对甘肃省6~22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10 897名进行身高、体重测量,采用《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2005年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98%,较低体重检出率为50.27%,肥胖检出率为5.34%;乡村学生较低体重检出率高于城市学生(P<0.01),城市学生肥胖检出率均高于乡村学生(P<0.01)男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1)。结论甘肃省汉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时存在,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2019年宁夏地区11~18岁男生肥胖与首次遗精的相关性,为肥胖与青春期发育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卫市、吴忠市、固原市11~18岁男生5 240名,提取调查数据中身高、体重及是否发生首次遗精3个指标,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来判断营养状况,采用χ2检验比较各营养状况组间差异;用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半数遗精年龄,运用U检验比较城乡组间半数遗精年龄的差异。  结果  201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1~18岁男生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5.5%和8.8%,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8%和10.5%,乡村男生分别为12.9%和6.9%。11~18岁城市男生半数遗精年龄为14.94岁,乡村男生半数遗精年龄为15.33岁(P < 0.01)。根据营养状况分组后,消瘦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男生半数遗精年龄依次为15.61,15.10,15.05,15.05岁。  结论  宁夏地区男生营养状况与首次遗精年龄无关,但营养状况与青春期发育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方法 抽样调查7~22岁汉族学生10 662人,精准测量其身高标准体重法,运用身高体重法评价其营养状况,分城乡、男女、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除男女正常体重率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呈现男女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结论 湖南省汉族学生营养状况存在两极分化现象,这在女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1995年宁夏7—22岁回汉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通过对宁夏地区13982名回、汉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7 ̄22岁回、汉族学生营养正常率为58.84%;男、女生分别为31.07%、36.92%;回、汉族学生分别为34.51%、33.69%;城、乡学生分别为37.00%、29.59%。肥胖率为7.17%,男、女生分别为7.81%、6.53%;城、乡分别为9.06%、5.25%;回、汉族学生分别为6.85%、7.32%。营养  相似文献   

7.
探索7~18岁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5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关系,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方法 从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抽取7~18岁学生共43 665名,依据各性别年龄组的BMI百分位数将受试对象划分为非常低、低、正常、高、非常高5组,利用5个身体素质测量指标计算身体素质指数(PFI).结果 男生表现为在BMI正常的情况下身体素质最好(PFI=0.45),在BMI低(PFI=0.28)和非常低(PFI=-0.31)的情况下次之,在BMI高(PFI=-1.50)和非常高(PFI =-3.56)的情况下最差;女生表现为在BMI正常(PFI=0.24)、低(PFI=0.28)、非常低(PFI=0.21)的情况下身体素质较好,在BMI高(PFI=-0.90)和非常高(PFI=-2.04)的情况下较差.PFI为因变量、BMI为自变量的非线性关系表现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男生7~10岁:y=-0.023x2 +0.532x-2.183,11 ~ 12岁:y=-0.008x2-0.02x+3.417,13~ 15岁:y=-0.036x2+1.372x-12.680,16~18岁:y=-0.049x2+1.974x-19.463;女生7~10岁:y=-0.013x2+ 0.263x-0.622,11~12岁:y=-0.01 6x2 +0.41 1x-2.092,13~ 15岁:y=-0.017x2+0.575x-4.295,16~ 18岁:y=-0.013x2 +0.414x-2.948.结论 身体素质在BMI正常时最好,在BMI低和非常低时次之,高和非常高时最差;BMI与PFI之间的关系为菲线性,且从少年到青春期根据年龄的差异而不同,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呈现抛物线形.  相似文献   

8.
了解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腹型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抽取7~18岁学生共108 56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质量指数和腰围指标判定体质状况和腹型肥胖,了解研究对象的腹型肥胖发生情况及其特征.结果 学生腰围均值为(66.0± 10.3) cm,男生(67.8±11.1) cm大于女生(64.2±9.0) cm(t=58.52,P<0.01).腹型肥胖发生率为17.5%,男生(18.5%)高于女生(16.5%),城市学生(19.6%)高于乡村学生(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0.66,343.66,P值均<0.01).单纯性腹型肥胖检出率为3.5%,女生(5.3%)高于男生(1.7%)(x2=1 081.94,P<0.01);一般性肥胖检出率为6.1%,男生(8.5%)高于女生(3.7%) (x2=1 093.66,P<0.01);复合型肥胖检出率为14.0%,男生(16.9%)高于女生(11.1%)(x2=1 093.66,P<0.01).结论 2014年中国7~18岁学生腹型肥胖检出率仍较高,且在不同性别、城乡、学龄阶段及营养状况人群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岳阳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岳阳市城区中学生营养状况,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岳阳市城区10所中学3 4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参照<200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进行学生营养状况评价.结果 中学生营养失调者占40.28%,以轻度营养不良居多.男生营养不良率为25.31%,女生为39.14%,女生明显高于男生(P<0.01).营养状况异常存在年级差异(P<0.01),高中学生营养不良率明显高于初中学生(P<0.01).结论 岳阳市城区中学生的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应加强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近视率变化的性别差异,为精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05、2010、2014和2019年4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871 112名7~18岁学生的视力数据,分析各年龄段男女生近视率和近视率性别差异。  结果  中国7~18岁学生总体近视率在2005—2019年有所提高(χ2=7 265.06,P < 0.01),近视率从2005年的47.9%上升至2019年的60.1%。学生近视率的性别差异呈减小趋势(χ2=72.24,P < 0.01),在地区上呈现由南向北先降低后增大的“U型”分布。  结论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不容忽视,同时要重视男、女生近视率的差异,应根据性别做好精准近视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国汉族7~18岁中小学生睡眠情况与视力不良的关系,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视力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西藏除外)共173 555名汉族中小学生,利用5m标准视力表检查学生的裸眼视力,利用问卷调查收集学生睡眠情况及作业时间、喝奶情况、锻炼时长等.结果 中国学生睡眠充足率仅为5.60%,睡眠不足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69.11%)高于睡眠充足的学生(6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其他相关因素后发现,睡眠充足与学生视力不良呈负相关(OR=0.92,95%CI=0.88~ 0.96).结论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预防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学生睡眠充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皮褶厚度计算体脂含量的方法,了解宁波市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状,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和肥胖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在宁波市就读的7~18岁学生2 841名,其中男生1 406名,女生1 435名。采用国际通用的人体测量学方法测量学生的上臂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并通过皮褶厚度推算体密度,计算全身体脂含量,再利用体脂含量计算肥胖率。结果 2010年宁波市中小学生体脂含量女生随着年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男生在11岁呈现高峰后随年龄下降。相同年龄段的体脂含量均是女生高于男生。除11岁年龄组外,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1.96,P<0.05)。中小学生非肥胖、超重、轻度肥胖和中重度肥胖比例男生分别为73.8%、12.9%、6.3%和7.0%,女生分别为79.9%、13.5%、4.5%和2.1%。男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P<0.05)。结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中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0—2014年宁夏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血压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4年4次学生体质调研中宁夏地区7~18岁汉族中小学生的血压、身高、体重等数据,采用SPSS 21.0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0—2014年,宁夏汉族学生收缩压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357.44,P<0.05),平均下降3.37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172.95,P<0.05),平均下降4.18 mm Hg;脉压差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F=311.86,P<0.05),平均下降1.98 mm Hg。宁夏汉族学生体质量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F=128.15,P<0.05)。血压偏高、单纯收缩压偏高、单纯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增长了1.0,0.4和0.9百分点。结论宁夏7~18岁汉族学生血压水平逐年升高。应高度重视该现象,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前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国7~ 14岁汉族中小学生贫血流行现状和地区差异,为改善中国儿童贫血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7~ 14岁汉族中小学生71 115名.使用WHO贫血诊断标准,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定义贫血及其严重程度.用秩和检验比较不同群体贫血程度分布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和中重度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7~14岁中小学生总体贫血率为8.9%,其中轻度和中重度贫血率分别为5.8%和3.1%.男生7~ 14岁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7岁男生贫血率(9.8%)和中重度贫血率(4.4%)最高.女生7~12岁平均血红蛋白水平逐渐上升,14岁有轻微下降,14岁贫血率(13.3%)最高,7岁中重度贫血率(4.8%)最高.30个省份中,学生总体贫血率最高的2个省为海南(24.1%)和甘肃(19.6%),最低的为北京(2.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于7岁和9岁学生,相比于居住在城市,居住在农村是贫血(OR=1.34)和中重度贫血(OR=1.48)的危险因素;相比于居住在好片,中片、差片均是贫血(OR值分别为1.43,1.26)和中重度贫血(OR值分别为1.41,1.35)的危险因素;对于12和14岁学生,女生患贫血和中重度贫血(OR值分别为2.41,2.20)的风险高于男生.结论 中国7~14岁中小学生贫血率总体较低,但地区和人群变异大.在贫血率高的地区应基于实际情况通过除虫或补充铁剂等方式降低贫血率,干预应关注青春期女孩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蒙古族7~18岁学生在1985-2010年间身高生长变化趋势和特点.方法 采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1985、2000、2010年的调查数据,将蒙古族7~18岁学生分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4类,对学生身高、生长水平的城乡差异、快速增长期及增长高峰年龄变化、成年(18岁)时身高性差等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1985-2010年,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生长长期变化有明显增长趋势,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均值增长量分别为5.79、5.26、3.66、4.27 cm;1985-2000年(前15年)学生身高增长速度明显大于2001-2010年(后10年),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组的身高增长速度前15年与后10年分别为3.32与0.81、2.84与1.00、2.04与0.60、2.47与0.57 cm/10年,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生长长期变化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特点;蒙古族7~18岁城市学生身高增长大于农村,城乡男生身高增长快于女生(城男城女比较t =4.15,P<0.01;乡男乡女比较t=1.42,P>0.05),蒙古族7~18岁学生中城男、城女、乡女均表现出身高增长高峰年龄提前趋势;蒙古族18岁学生身高性差逐渐增加,1985、2000和2010年城市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9.28(95%CI=8.26~ 10.30)、12.96(95%CI=12.16~ 13.76)和13.50(95%CI=12.70~ 14.30) cm,农村18岁学生身高性差分别为10.37(95% CI=9.79~10.95)、10.97(95% CI=10.24~ 11.70)和11.66(95% CI=10.89~12.43)cm,2000和2010年城市身高性差均高于农村性差(P<0.05),且性差均< 14 cm,提示蒙古族7~18岁学生身高增长仍处于生长长期趋势的增长阶段.结论 蒙古族7 ~18岁学生身高的生长水平呈积极增长的长期趋势,且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但城乡学生发育水平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7.
了解我国五大少数民族2014年7~18岁学生耐力素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耐力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Z评分;将耐力跑测试时间≤同年龄、同性别全国汉族学生的耐力跑测试时间第25百分位(P25)时间值确定为耐力素质好.结果 2014年五大少数民族7~12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120.7~ 132.4 s之间,女生在126.4~ 143.7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维吾尔族学生时间最长(P值均<0.05);13~15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72.3~ 309.1 s之间,女生在257.3~286.4 s之间,男、女生均以蒙古族学生时间最短,男生以壮族时间最长,女生以维吾尔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16~18岁学生耐力跑时间男生在251.1 ~ 282.7 s之间,女生在251.5~271.7 s之间,男生以蒙古族时间最短,女生以回族时间最短,男、女生均以朝鲜族时间最长(P值均<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Z评分在-0.29~0.30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F--141.236,P<0.05);女生Z评分在-0.10~0.75之间,蒙古族<回族<壮族<朝鲜族<维吾尔族(F=270.137,P<0.05).五大少数民族男生耐力素质好检出率在16.2%~37.0%之间,壮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430.060,P<0.05);女生检出率在10.3% ~ 26.5%之间,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x2=272.290,P<0.05).结论 五大少数民族中蒙古族学生耐力素质最高,且高于全国汉族学生;回族学生耐力素质接近全国汉族学生;维吾尔族女生耐力素质低于其他民族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国五大少数民族7~18岁学生营养不良的流行现状,为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不良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少数民族中人数大于100万的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7~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14年颁布的国家卫生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WS/T 456-2014)进行儿童营养状况评价,分析各民族学生营养不良状况的年龄、性别与城乡差异.结果 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和朝鲜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分别为4.5%,11.7%,13.3%,15.6%和6.8%,生长迟缓检出率分别为0.8%,0.2%,5.2%,3.0%和0.8%,中重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1.0%,4.5%,2.5%,4.9%和2.2%,轻度消瘦检出率分别为2.6%,7.0%,5.7%,7.6%和3.8%.结论 2014年少数民族学生营养不良有较大改善,但壮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依然较高,维吾尔族学生生长迟缓现象严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文旨在了解佳木斯市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增长速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为视力不良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佳木斯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取7~18岁性别、年龄、城乡及视力不良等指标资料完整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7 544人,其中男生19 177人,女生18 367人。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视力不良增长速度模型,分析视力不良增速在城乡男女间的差异与特点。结果  (1) 佳木斯市7~18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89%;女生整体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城市学生整体和各程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整体及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轻度视力不良呈下降趋势。(2)城市男生在12岁前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大于乡村男生,12岁时出现交叉,交叉后呈相反趋势。城市女生10岁前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大于乡村女生,10岁时出现交叉,交叉后呈相反趋势。(3)城市女生在13岁前视力不良检出率及增长速度均大于城市男生,13岁后呈相反趋势。乡村女生在14岁前视力不良检出率及增长速度均大于乡村男生,14岁后呈相反趋势。结论  佳木斯城乡男女生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峰值年龄前移趋势得到了控制,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在青春期存在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