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哈尔滨市四五年级小学生早餐行为现况及营养质量,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哈尔滨2个中心城区、2个近郊城区12所小学校四、五年级共计2 001名小学生开展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几乎每天吃早餐比例最高(87.5%),其次是每周吃3~4次(8.7%);几乎不吃所占比例最少,为1.0%.起床5 ~ 15 min吃早餐比例最高,为54.6%(1 081人);95.1%的小学生在家吃早餐,2.3%在学校吃早餐,1.5%在餐馆或者小吃摊吃早餐.母亲准备的早餐营养充足和良好比例均高于其他准备者(x2值分别为101.32,18.27,P值均<0.05).19.5%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差.结论 小学生存在不吃早餐行为,早餐营养质量差比例较高.应开展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促进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早餐营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了解广州市城区小学生早餐质量及饮食行为,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市城区6所小学二~五年级1 496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2%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早餐种类主要是米面制品(77.23%),其次为奶类及其制品(60.98%);61.38%的儿童早餐营养不充足.在校日,小学生吃午餐的地点主要是学校(70.58%),13.20%的学生三餐平均进食时间<15 min,15~25 min的占51.65%.过去1周,18.77%的学生在外就餐≥4次;过去1个月,8.96%的学生吃过4次及以上西式快餐;4.70%的学生每天晚上睡前0.5 h进食,4.10%经常晚上睡前0.5 h进食.仅有35.28%的学生每周喝牛奶7次及以上.小学生吃的次数最多的零食是新鲜蔬菜水果(22.09%),其次是奶及奶制品(19.86%)和谷类(16.82%);饮用最多的饮料是牛奶及酸奶(30.93%),其次是碳酸饮料(18.40%)和茶水(12.60%).结论 广州市城区儿童早餐质量较差,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京沪两地小学生早餐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了解京沪两地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影响早餐的行为因素 ,为深入研究小学生早餐问题 ,制定和开展“学生营养早餐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 86 88名 6~ 1 1岁学生的早餐行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一般情况、饮食喜好、早餐食物选择、奶类摄入等情况。结果 小学生不能保证每天吃早餐的比例北京男生为 2 5.8% ,女生为 2 1 .6 % ;上海男生为 1 1 .4 % ,女生为 1 3.3%。学生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没有食欲、没有时间吃和家长没时间做。学生早餐食物品种单调 ,质量较差。学生早餐 55%以上由母亲准备 ,食用早餐的地点以家里为主 ,其次为上学路上和饭馆或小摊。早餐费用在 2~ 3元之间。学生吃早餐的行为与其母亲的吃早餐行为密切相关 (P <0 .0 1 )。结论 京沪两地小学生的早餐质量均有待改善。应加强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 ,重视早餐 ,倡导合理营养。  相似文献   

4.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开展学生营养改善工作和制定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丰台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共2 668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营养相关问卷调查,分析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家庭因素影响.结果 小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87.4%,早餐营养充足的占11.3%;经常吃零食、挑偏食、经常吃水果和经常吃西式快餐等饮食行为的比例分别为35.3%,75.0%,73.1%,3.9%.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与其性别、年级、母亲文化程度、家长营养知识水平及家长食物选择倾向有关(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应广泛开展学校营养教育和学生饮食行为干预,促进学生良好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平县城镇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平县2 426名城镇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及身体活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不同性别、学段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0.3%的中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72.8%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早餐以谷类食物为主。中小学生食用加工肉制品和盐焗坚果比例最高,分别为47.9%和44.6%。56.8%的中小学生不能每天吃1次水果,41.9%的学生每天吃蔬菜<2次。71.3%的中小学生每月至少吃1次西式快餐。88.2%的中小学生每周至少食用1次零食,最常吃的零食为糕点类;60.6%的中小学生每周至少饮用1次饮料。结论东平县城镇中小学生存在部分学生不吃早餐、较高比例的学生早餐营养质量差、西式快餐消费率高等不良的饮食行为,因此需加强对学生正确饮食行为的引导。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早餐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渠如  邹小晖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28-2128,2131
目的:了解小学生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整群抽样4所小学生3~5年级2 257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每天吃早餐、经常吃早餐和不吃早餐的比例依次为9.1%,82.5%和6.3%.且早餐质量较差,主要以淀粉类食物为主,膳食结构不甚合理.55.7%的小学生上午有饥饿感.结论:小学生是不良饮食行为预防的重点人群,应在家长和学生中开展营养知识教育,矫正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饮食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北京市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的饮食行为状况,为制定儿童肥胖的营养干预措施和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8所非寄宿制公立小学的二~五年级学生1581名,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制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对学生进行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分类。采用自行设计的《小学生调查问卷》,对小学生进行饮食行为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每周吃早餐天数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吃早餐的肥胖学生最高(3.08%);每周只吃1~3d早餐和每周只吃4~6d早餐的超重学生最高(10.00%,14.17%);每天都吃早餐的正常体重学生最高(82.86%)。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小学生对早餐食用新鲜蔬菜的应答率呈递减趋势;只有49.32%的北京市小学生每周喝奶≥7次。吃西式快餐≥4次/月、经常或每天晚上睡觉前0.5h吃东西、每周在外就餐≥14次的肥胖学生应答率均最高。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学校吃午餐(76.80%)。结论北京市不同体型小学生饮食行为状况不同,应努力帮助儿童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其坚持每天吃早餐、每天喝奶、科学减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鼓浪屿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状况,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方法对976名小学生的早餐饮食行为、早餐质量与小学生学习成绩、健康教育与早餐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常吃早餐的学生低年级占92.74%,高年级占87.48%;有时吃或不吃早餐的低年级学生占7.26%,高年级占12.52%;经常吃早餐者女生为89.36%,男生为90.32%;有时吃早餐者女生为10.64%,男生为9.67%;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经常吃早餐者居中;经常不吃早餐者偏小;有时吃早餐者偏大;早餐质量能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结论应加强营养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培养与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9.
了解东莞市农村小学生早餐饮食行为、早餐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发达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东莞市某镇四~六年级小学生452名进行早餐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81.42%的小学生每天吃早餐;选择早餐食物品种主要依据包括营养又健康(44.47%),父母安排(21.90%),口味(21.24%);多数人早餐结构不合理,优、良者仅占12.17%,只有2.21%符合营养早餐4类食物要求;对营养早餐认知正确率仅7.96%;96.24%认为有必要每天吃早餐;88.50%家长要求子女每天都吃早餐,其子女每天吃早餐率高于没要求者(x2=29.519,P<0.01);营养知识得分多者早餐质量较高(x2 =9.977,P=0.041);对营养早餐认知水平较高者早餐质量也较高(x2=70.091,P<0.01).结论 东莞市农村小学生早餐质量不高,与学生对营养早餐认知度低有关;多数学生能每天吃早餐,建议对小学生及家庭开展针对性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的早餐行为,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544名,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调查表》调查。结果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为57.0%,从不吃早餐比例为3.7%;;不吃早餐的原因主要是没时间吃(25.2%)和早上不饿/不想吃(25.2%);早餐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比例为77.5%,有22.5%的学生选择小卖部/超市、饭馆以及路边早点摊的早餐;早餐每周都能吃饱的为51.5%,有3.1%的中小学生早餐从来吃不饱;上午第3或4节课从未感觉饿的占15.5%,每天都感觉饿的占8.8%。小学、初中、高中每周总是吃早餐的比例、早餐都能吃饱的比例、从未和偶尔感觉饿的比例呈现由低到高趋势,均有统计学差异(χ~2=59.3、χ~2=62.4、χ~2=95.1,均P0.01);住宿生每周早餐都能吃饱的比例、从未和偶尔感觉饿的合计比例低于走读生(χ~2=9.8,χ~2=37.1,均P0.01)。结论北京市密云区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较差,特别是小学生早餐行为明显存在问题,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