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士长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控制感与工作满意度水平,并探究三者间关系,为提高护士长临床工作满意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通过一般资料问卷、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工作控制感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安徽省某5所医院159名临床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工作家庭冲突得分为(49.26±10.78)分;工作控制感得分为(54.48±9.06)分;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50.50±7.30)分。相关分析表明,工作控制感总分与工作家庭冲突总分呈负相关(r=-0.289,P0.01),工作家庭冲突总分与工作满意度水平亦呈负相关(r=-0.430,P0.01),工作控制感总分与工作满意度水平均呈正相关(r=0.443,P0.01)。路径分析显示,工作控制感在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满意度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23.39%。结论护士长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有负性作用,医院管理者可致力于多种干预策略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控制感,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探讨高中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对抑郁的影响,为制定教育和心理辅导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应付方式问卷、自我和谐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从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沧州市第一中学、西安市第五十三中学方便选取的389名高中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61.2%的高中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不同家庭经济水平高中生的抑郁情绪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2.962,P<0.05).高中生抑郁水平与解决问题、求助、自我灵活性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2,-0.175,-0.266,P值均<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1,0.228,0.247,0.280,0.341,0.149,P值均<0.01).结论 高中生抑郁情况较严重,且家庭经济水平、应对方式、自我和谐与抑郁情绪的产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觉察压力、应对方式与情绪状况的关系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方便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消化性溃疡患者43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抽取4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运用觉察压力、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进行调查。中介作用采用AMOS 21.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正性情绪得分(30.62±7.81)显著低于对照组(31.52±6.98),负性情绪得分(20.2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19.98±6.96)2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超载感、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正性情绪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或0.01),消极应对、预测感、控制感、积极应对、年龄对负性情绪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或0.01);预测感、控制感通过消极应对对负性情绪的部分中介效应值为0.047 6、-0.091 8,占总效应的19.2%、38.0%,超载感通过积极应对对正性情绪的部分中介效应值为0.058,占总效应的16.2%,应对方式在预测感、控制感与正性情绪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负性情绪较高,觉察压力、应对方式与正性负性情绪关系密切,应对方式在觉察压力与正性负性情绪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申婷  张野  张珊珊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2):1824-1827
评价羞耻倾向在高中生亲子依恋和欺凌间的作用,为开展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9-11月,采用青少年亲子与同伴依恋量表、中学生欺凌行为问卷和中学生羞耻感量表.对方便抽取的辽宁省沈阳市和河南省新乡市4所高中1 149名学生的欺凌实施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31.07%高中生涉及欺凌,男生、高二学生、独生子女、农村学生总体实施欺凌报告率均较高(P值均<0.01).母子依恋与羞耻倾向、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21,-0.20,P值均<0.01);父子依恋与羞耻倾向、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0.21,-0.19,P值均<0.01);羞耻倾向分别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0,0.19,P值均<0.01).羞耻倾向在母子依恋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中均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1.78%和15.70%.羞耻倾向在父子依恋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中均起中介作用,分别占总效应的15.17%,17.43%.结论 母子依恋、父子依恋既可以对高中生欺凌实施行为产生直接作用,又可以通过羞耻倾向间接作用于高中生欺凌实施.  相似文献   

5.
关汝珊  赖雪芬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731-1733
检验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的作用,为青少年的教育和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建议.方法 随机选择梅州市2所中学1 052名青少年,采用“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的亲子依恋分问卷简本、心理资本量表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青少年亲子依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外化问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1,-3.58,6.45,P值均<0.05).亲子依恋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正向预测人际型心理资本和事务型心理资本(r值分别为-0.16,0.43,0.42,P值均<0.01),人际型心理资本、事务型心理资本均负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r值分别为-0.42,-0.13,P值均<0.01).路径分析结果表明,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41%;事务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亲子依恋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人际型心理资本在亲子依恋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瑾  闫春平  张改叶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89-1191
目的 探讨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高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入世出世心理问卷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新乡市2所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7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拼搏精神对问题解决和寻找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343,0.230,P值均<0.01);低要求对高中生问题的解决起负向预测作用,对逃避有正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06,0.355,P值均<0.01);平常心对积极的合理化解释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有负向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084,-0.188,-0.125,P值均<0.05).结论 入世出世心理对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的中介作用.培养高中生平和的心态对于强化自我效能感,促使其采取更多的积极应对方式去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继亮  宣宾  李群 《健康研究》2011,31(2):115-118
目的 主要探讨完美主义和社交回避的关系,及惧怕否定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多维完美主义量表、简明惧怕否定评价量表、社交回避与苦恼量表对芜湖地区272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完美主义的关注错误(r=0.167),、父母批评(r=0.191)、怀疑行动(r=0.271)和社交回避显著正相关(P<0.01);②完美主...  相似文献   

8.
赵科  杨丽宏  胡发稳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1):1361-1363,1367
目的 探讨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安全感、负性情绪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白族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大理地区797名白族中学和大学学生,运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安全感量表(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 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得分与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r=-0.35~-0.26,P<0.01),与消极应对、焦虑、抑郁得分正相关(r=0.20 ~0.23,P<0.01).白族青少年家庭功能对消极应对有直接效应,也可通过安全感和负性情绪的中介对消极应对产生间接效应;安全感通过负性情绪的完全中介作用于消极应对;家庭功能通过安全感的部分中介对积极应对产生间接效应.结论 白族青少年安全感和负性情绪在家庭功能与消极应对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感在家庭功能与积极应对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感在家庭功能与负性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琦  王景芸  董阳  李会丽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22-1724
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同伴关系、情绪调节的情况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3个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山西省5所高中81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中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整体较好.同伴关系与自我和谐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有统计学意义相关(r值分别为0.359,0.386,P值均<0.01).自我和谐中的自我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对同伴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3个变量联合解释同伴关系的17.1%.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在自我和谐对同伴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高中生自我和谐、同伴关系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关系密切,且受到年级、性别等影响,应妥善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中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欺凌的关系及认知移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学生实施网络欺凌/受网络欺凌行为问卷、移情量表及UCLA孤独量表,对方便抽取的辽宁省4城市94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性别中学生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孤独感与认知移情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28,5.86,3.25,-3.54,P值均<0.05),除认知移情外,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初中生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得分高于高中生,认知移情得分低于高中生(t值分别为4.49,2.69,-8.02,P值均<0.05).相关分析显示,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与孤独感均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18,0.28,P值均<0.01),与认知移情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0.25,P值均<0.01).认知移情在孤独感与受网络欺凌、实施网络欺凌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3.6%,19.2%.结论 孤独感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受网络欺凌与实施网络欺凌,还可以通过认知移情间接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谢倩  陈谢平  翟瑞  辛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76-1377
目的考察5.12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乐观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检验应对效能在乐观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重震区322名初一到初三年级323名学生,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施测问卷包括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ife Orientation Test-RevisedScale,LOT-R),应对效能问卷(Coping Efficacy Questionnaire,CE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结果震区初中生的乐观倾向与应对效能和积极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在(r值分别为0.48,0.38,P值均<0.01),悲观倾向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36,P<0.01)、与应对效能呈显著负相关(r=-0.33,P<0.01)。乐观倾向和悲观倾向分别对积极(β=0.43)和消极应对方式(β=0.28)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应对效能在乐观、悲观倾向与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作用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应对效能在乐观与应对方式之间能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肿瘤患者觉知压力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为缓解其抑郁情绪提供指导。方法 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沈阳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老年住院患者536名,运用觉知压力量表(CPS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 - 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 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Bootstrap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住院肿瘤患者觉知压力得分、消极应对得分与抑郁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觉知压力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 = 0.66,P<0.001;r = 0.43,P<0.001,r = 0.29,P<0.001);积极应对得分与觉知压力及抑郁得分均呈负相关(r = - 0.36,P<0.001;r = - 0.42,P<0.001)。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在觉知压力与抑郁间均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10.7%与 11.2%。结论 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肿瘤患者觉知压力与抑郁间发挥中介作用,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从老年患者的应对方式的角度进行干预,减缓其抑郁情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以及交往焦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实证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孤独量表(UCLA)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海南省5所高校的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手机成瘾戒断症状维度和交往焦虑上女大学生得分(17.27±4.52,42.43±7.31)高于男生(16.15±5.06,40.70±7.92)(t值分别为-2.22,-2.15,P值均<0.05),来自农村大学生的交往焦虑得分(42.37±7.75)高于城镇大学生(40.60±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5,P<0.05);在手机成瘾中的突显行为、社交抚慰以及交往焦虑上,大三学生得分(10.19±2.91,7.44±2.45,43.07±7.59)高于大一(9.02±3.05,7.40±2.23,42.89±7.56)、大二(9.04±2.93,6.97±2.46,41.70±7.15)和大四学生(8.68±2.89,6.53±2.43,38.17±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192,2.866,8.000,P值均<0.05).手机成瘾中戒断症状、突显行为、社交抚慰、心境改变与交往焦虑以及孤独感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0.30,0.38,0.30,0.09,0.27,0.24,0.18,P值均<0.05),交往焦虑与孤独感呈正相关(r=0.34,P<0.01).交往焦虑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正相关,而交往焦虑是形成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心理弹性在留守初中生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感间的中介作用,为留守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歧视知觉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问卷和青少年疏离感问卷对湖北省随机抽取的10所农村初中528名留守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留守初中生歧视知觉各维度与心理弹性各维度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4~-0.547,P值均<0.01),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1~0.589,P值均<0.01),心理弹性与社会疏离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72-0.689,P值均<0.01);在歧视知觉与社会疏离感之间,心理弹性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4%.结论 心理弹性在初中留守生的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感的影响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初二学生亲子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策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客观资料.方法 采用初中生亲子冲突事件问卷(PCCS)(第3版),对衡阳市2所普通中学的129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亲子冲突各项内容发生频率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谈心频率是亲子冲突的重要家庭影响因素.亲子冲突解决策略主要包括同避、屈从、妥协、退缩和第三方介入5种,其中妥协是最好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亲子谈心频率是亲子冲突重要家庭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探讨医学生成人依恋、自我同一性与手机成瘾的关系,为预防医学生手机成瘾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广西某医学院校1 01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成人依恋量表、自我同一性量表、手机成瘾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医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为16.57%,手机成瘾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均高于非手机成瘾组(t值分别为2.809,7.312,P值均<0.01),现在的自我投入得分(15.38±3.06)低于非手机成瘾组(16.34±3.40)(=-2.839,P<0.01).相关分析显示,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自我同一性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2,-0.150,P值均<0.01),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与手机成瘾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106,0.369,P值均<0.01),自我同一性与手机成瘾呈负相关(r=-0.198,P<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依恋焦虑正向预测手机成瘾(β=0.522,P<0.01),依恋回避对手机成瘾的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完全通过自我同一性影响手机成瘾,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效应值=0.115,P<0.05,95%CI=0.108~0.126).结论 成人依恋和自我同一性是手机成瘾的重要影响因素,自我同一性在依恋回避和手机成瘾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维稳期间民兵觉察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应激间的关系,以及两者对心理应激影响程度的大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新疆维稳民兵832名,运用觉察压力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心理应激与消极应对、觉察压力中的预测感呈正相关(P0.05,P0.01),与控制感、超载感呈负相关(P0.01)。(2)影响维稳民兵心理应激的因素是预测感、控制感、超载感和消极应对;影响维稳民兵消极应对的因素是控制感。(3)觉察压力各维度均对心理应激有直接效应;消极应对在控制感与心理应激间有中介作用,其间接效应值为0.008,占总效应比0.148(5.7%)。结论觉察压力和消极应对是导致维稳民兵心理应激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其中觉察压力更为明显;消极应对在控制感与心理应激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亲子沟通与高职生网络成瘾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网络成瘾量表(CIAS-R)、亲子沟通量表和孤独量表(UCLA)对558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生中网络成瘾人数所占比例达10.75%;高职生的父子、母子沟通与孤独感呈负相关(r=-0.31~-0.25,Ps0.01);高职生网络成瘾总分及各维度与父子、母子沟通呈负相关(r=-0.15~-0.32,Ps0.01),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r=0.20~0.36,Ps0.01)。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孤独感在高职生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维度与网络成瘾间起中介作用。结论亲子沟通能直接负向预测高中生的网络成瘾,可通过孤独感间接预测高职生的网络成瘾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情绪智力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中是否起到中介作用,为降低中学生学习倦怠感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巴昂情绪智力量表(青少年版)(Bar-on EQ-i:YV)中文修订版"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MSS)"对616名湖北省襄樊市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情绪智力与学习倦怠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除幻想外的5种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其中情绪智力在求助与疏离、忍耐与低效能感2个关系间为完全中介效应,在其余的关系中均为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应对方式通过情绪智力等因素的中介作用对学习倦怠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