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市25所中学的4 09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等信息.结果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58.69%(2 404/4 096).48.12%(1 971/4 096)的学生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艾滋病教育处方(63.48%)、艾滋病知识宣传栏/海报(60.63%)和专家专题讲座(43.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9,95%CI=1.04~ 1.36)、学校提供过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OR=1.84,95%CI=1.56~2.17)、近1年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服务(OR=2.54,95%CI=2.21 ~ 2.92)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水平较低,尤其对艾滋病流行形势、主要传播途径和新型毒品危害方面的知识缺乏.学校应加强针对流行新形势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的近期效果,探索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市选择沙坪坝和江津2个区分别抽取2所中学,在每所学校整群抽取8个班级,并随机分配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教育。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三大主要传播途径掌握较好,教育后,各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及预防控制方面,效果尤为明显,且干预前后组内和干预后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后学生对HIV/AIDS态度认同率改变,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表现得均较为积极,且干预前后组内和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2次调查结果基本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结论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活动近期效果明显,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某校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玉  张迪  赵梅 《中国校医》2006,20(5):482-484
目的评价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问卷对沈阳市48中学初一到高三6个年级的47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电化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沈阳市48中中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正答率普遍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过电化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会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农村居民艾滋病认知状况远期效果影响,为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随机抽取3个项目县农村居民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通过灰色最优聚类对不同方式前后两次调查项目知晓率改变情况进行归类。结果3个项目县两次调查结果表明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有升有降,前后比较部分项目有统计学意义;未进行干预的县和采用发放宣传材料干预的县远期影响效果较差,专家集中讲座的方式远期效果为一般,优劣顺序为:专家集中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未进行干预。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居民的知晓水平,集中讲座优于发放宣传材料,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远期效果较差,需要经常反复才能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比较同伴教育和专家讲座对在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选择适当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徐州市488名大一学生随机分成同伴教育组和专题讲座组,分别采取同伴教育和专家讲座2种方式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在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种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结果 教育前,两组人群在性别、年龄、专业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教育后两组大学生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得分分别提高了(2.77±1.56)和(2.86±1.54)分(P值均<0.01),对艾滋病的正向态度得分提高了(0.91±0.75)和(0.92±0.77)分(P值均<0.01).在“目前有比较有效的控制艾滋病进展的治疗方案”和“给予同性恋(同性性行为)理解”2个问题上专题讲座的效果优于同伴教育(P值均<0.05),其他问题的知晓率或正向率两种教育模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同伴教育和专题讲座两种教育模式均为提高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评分行之有效的方式,且各有优缺点.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
刘文 《中国校医》2012,26(7):499-500,503
<正>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且无预防疫苗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成快速上涨趋势,在艾滋病患者中,15~29岁的约占60%,青少年随着性成熟年龄的提前及性观念的不断变化,已成为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有  相似文献   

7.
刘晓庆  刘洪庆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500-1501
目的 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为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青州市高中、初中学校各1所,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00名学生进行艾滋病、性病的有关知识培训,并在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开展艾滋病、性病有关知识培训后,在校中学生对艾滋病的有关知识掌握有明显提高;对于防范艾滋病有信心、愿意接受更多的艾滋病知识、认为学校增加艾滋病教育非常重要的比例分别由培训前的59.8%,63.1%和91.8%提高到培训后的91.6%,90.5%和98.6%;培训后学生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培训前.结论 运用生活技能对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促进正确态度和健康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主要侵犯青年人,一半以上的新感染出现在15~24岁的年轻人,而其中大多数通过性途径传播[1-2].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7年中国艾滋病联合评估报告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性传播途径逐渐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报告病例中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百分构成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迅速增长,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87年到2006年,年均增长30.7%[3].  相似文献   

9.
谭雁婷 《中国校医》2013,27(5):327-328
目的评价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不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江门市新会区937名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艾滋病健康教育后,7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总体知晓率均显著高于教育前,从干预前的40.7%提高到干预后的82.1%,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9项艾滋病相关态度也有了显著提高。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思想态度的改变并结合青少年性教育、性道德和法制教育。播放艾滋病宣传片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较好形式,学校应争取以生动有趣的宣传形式将艾滋病健康教育纳入课程。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项目推广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金华市农村28所中学全面推广“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防制健康教育干预”项目取得的效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推广项目创新的“三维健教”法,以内援性干预与外援性干预相结合,运用“行政干预”法、“同伴教育”法,针对区域内农村中学生进行为期6个月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干预,将结果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教育后,学生对国家预防艾滋病有关政策和一般知识回答正确率达94.39%,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达94.82%,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正确认同率达95.16%。结论项目探索的创新教育法所产生的综合效应,能让农村中学生在较短时期内预防艾滋病的认知水平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于2005年3~5月,在临沂市4所中学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活动,并对活动效果进行了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广西南宁市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南宁市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中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市属两所中学学生全部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中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P〈0.01)。超过90%中学生不赞成婚前性行为,但培训前后分别有5.02%、5.92%人回答有性行为经历。培训前后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10.71%、12.62%。培训后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的亲戚朋友交往的中学生比培训前有了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有明显效果,但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初中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浙江省初中生对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相关态度及行为状况,初步评价在初中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2385名初中生在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1个月分别下发同一调查问卷进行相关问题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健康教育后比健康教育前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可以接受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学习、生活的学生由健康教育前的46.62%上升到健康教育后的62.09%(P<0.01)。结论通过专题讲座、小册子、VCD等多种形式,在初中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淮南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检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效果,为相关部门开展中学生防艾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淮南市3 000名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淮南市中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和书籍等途径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经过对其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水平从干预前的44.1%提高到干预后的86.0%,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采取干预措施后,学生们除“是否对艾滋病感到恐惧”外其它方面态度均得到明显正向转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其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和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得到明显正向转变,提高了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的预防宣传,同时做好心理教育工作,减轻学生对艾滋病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15.
顾昉  陈坤 《卫生研究》2008,37(3):343-345
目的探索科学、规范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模式,以提高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的质量。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在杭州市某两所普通中学的初二年级中各抽出一个班组成实验组甲、实验组乙和对照组丙。实验组甲在干预前后分别接受了问卷调查,实验组乙只在干预后接受问卷调查。对实验组均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对照组丙仅接受学校一般的卫生知识教育。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比较通过对同一问卷的回答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后的艾滋病知识综合评分和知晓率,实验组甲明显高于实验组乙(P=0.000),对照组丙则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同一批人使用同一份问卷进行调查,会影响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学生对麻风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初步探索在中学生中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893名中学生,分别接受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结合小折页和有奖知识竞赛3种干预方法,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接受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结合小折页和有奖知识竞赛3种干预方法的学生对麻风病因的知晓率分别由教育前的17.48%、11.41%和21.68%提高到教育后的84.62%、85.23%和93.85%;3组学生觉得麻风病和麻风病人不可怕的比例分别从干预前的12.59%、16.11%和23.95%提高到53.15%、75.17%和78.32%。有奖知识竞赛方法的效果好于专题讲座、专题讲座结合小折页2种方法的效果(P<0.01)。结论通过有奖知识竞赛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适合于中学生麻风病健康教育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路亮  王黎  徐丹  汤雪琴  付玲 《职业与健康》2013,(19):2455-2458
目的了解南昌市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对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建议与需求,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8所高校内,根据年级与专业进行整群抽样,共抽取2192名大学生参与艾滋病知识及需求问卷匿名调查。结果收集有效问卷2060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9.5±1.3)岁,农村生源占50.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0.3%,来自于农村、接受过艾滋病学校教育以及对艾滋病知识感兴趣的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67.4%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并不满意,主要问题包括:过于简单肤浅(32.9%)、缺乏吸引力(17.4%)、没有真实感(17.3%)、缺乏趣味性(32.6%)、不具备参与性(25.O%)、宣传频率低(19.4%);大学生最愿意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排在前3位的是观看影片(45.8%)、专家讲座(43.7%)和感染者亲身经历分享(43.1%);大学生最愿意寻求帮助的对象为专业医生(44.9%),形式为保密的电话咨询、专业机构咨询和互联网咨询。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宣传教育工作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麒麟区城、乡中心各1所,每所学校各抽取初二学生250人,通过匿名自填问卷方式对其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态度及希望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调查。结果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比较高,达90.6%~98.4%,其他知识的掌握及对待艾滋病的态度正确率不够理想,最低只有16.6%;调查对象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仅为43.8%~72.8%。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以电视最高66.8%,其次是医生55.0%,书报及老师分别为44.8%和39.8%。结论过去对中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已经取得较好效果,要进一步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重点强调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改变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使学校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取得更好成效。  相似文献   

19.
万莹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190-192
了解天津市中学生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干预效果,为预防结核病暴发流行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三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天津市8所中学2 400名中学生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评价干预前后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 干预后中学生对肺结核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可疑症状、预防措施和免费政策等核心信息知晓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5.3%,69.1%,71.4%,37.3%和41.1%提高到92.8%,85.8%,85.1%,53.9%和74.7%;5条核心信息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8.9%上升到78.5%.对结核病患病可能性大、结核病可防可治、不歧视结核病人以及愿意获取健康知识的合理态度持有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1.8%,33.6%,49.4%和83.6%提高到43.4%,84.7%,63.5%和94.7%.及时就医和主动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正确行为持有率由干预前的57.3%,20.1%提高到83.8%,32.2%.结论 天津市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健康讲座、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是学校宣传中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