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和20m往返跑(20 m SRT)的相关性,为促进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各行政区(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17 280名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 m SRT进行心肺耐力水平测试,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BMI和20 m SR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汉族男性儿童青少年20 m SRT总体成绩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分别为32.20,35.23,28.84和22.29次,女生分别为25.22,26.13,23.36和18.39次,男女生成绩均为正常组>消瘦组>超重组>肥胖组(P值均<0.05).BMI-Z分范围是-3.0~8.0,无论男女,不同BMI-Z分组青少年的20 m SRT-Z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无论男女,BMI-Z分在接近正常范围区间,20 m SRT-Z较高;而在较高和较低区间时,20 m SRT-Z较低.结论 体重正常组汉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高于消瘦、超重和肥胖组,BMI-Z分和20m SRT-Z分之间大体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深圳市宝安区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视屏时间与20 m往返跑成绩的关联,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在深圳市宝安区6个街道选取14所学校的在校学生,使用自编问卷调查中小学生人口统计学特征、户外活动和视屏时间等信息;从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抽取1个班级,共对3 192名一至十二年级中小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测量及20 m往返跑成绩等体能指标。  结果  3 192名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为优良的985人(30.9%),男生优良率(34.7%)高于女生(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3,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户外活动时间 < 2 h/d组相比,户外活动时间≥2 h/d组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优良率更高(OR=1.38,95%CI=1.12~1.70);与视屏时间≥2 h/d组相比,视屏时间 < 2 h/d组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优良率更高(OR=1.42,95%CI=1.17~1.71);与户外活动时间 < 2 h/d且视屏时间≥2 h/d的中小学生相比,户外活动时间≥2 h/d且视屏时间 < 2 h/d中小学生20 m往返跑成绩优良率更高(OR=1.97,95%CI=1.46~2.67)。  结论  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视屏时间有助于儿童青少年心肺适能的提升。促进体质健康应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2 h户外活动时间,严格控制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3.
了解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20 m往返跑(20 m SRT)成绩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为增强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提供科学借鉴.方法 按照中国传统行政区域划分(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在各区域抽取共计17 280名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MS法构建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20 m SRT成绩的主要百分位曲线.结果 7~18岁男女生20 m SRT的P50值分别介于13.87~43.23和13.30~28.76次之间,最大摄氧量(V02max)P50值分别介于43.12~46.57和38.42~44.94 mL/(kg·min)之间.男、女生不同年龄组间20 m SRT(F值分别为416.992,210.266)和VO2max(F值分别为36.528,240.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相同年龄组男生20 m SRT和VO2max均大于女生(P值均<0.05).各地区男女生20 m SRT成绩均值分别介于25.70~36.80和20.56~28.36次之间.华东、西北、华北、中南和东北地区男女生的20 m SRT成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西南地区男、女生7~12岁成绩较好,13~ 18岁呈下降趋势.结论 学生20 m SRT成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VO2max则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生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女生.学生20 m SRT成绩和VO2max均从11~12岁开始差距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4.
了解中国汉族青少年20 m往返跑(20 m SRT)与心理亚健康的相关性,为促进心理亚健康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采用随机个案法随机抽取8 595名汉族青少年(13~18岁),采用20 m SRT和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中的心理部分进行心肺耐力和心理亚健康测试.结果 中国汉族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总检出率分别为20.9%和21.3%.13~18岁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为13.2% ~24.7%,其中18岁最低(13.2%),14岁最高(24.7%);女性青少年检出率介于15.4%~25.9%,其中18岁最低(15.4%),13岁最高(25.9%).高等级20 m SRT成绩男性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总体检出率为18.1%,低等级检出率为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13,P<0.05);女性青少年分别为19.5%和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地区(西南、西北和中南)、年龄(青春期后期)和20 m SRT(高等级)是儿童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青春期前期及心肺耐力水平较差的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了解儿童青少年视屏时间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肥胖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湖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整群抽取20所县/市城区中、小学校,对入选的4 164名学生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的平均视屏时间为(108.1±84.6) min/d,工作日和休息日视屏时间分别为(65.9±87.0) min/d、(215.0±130.1) min/d;休息日视屏时间男生[(222.3±132.0) min/d]高于女生[(206.8±127.5) min/d]、中学生[(224.9±132.4)min/d]高于小学生[(194.7±122.8)min/d]、农村学生[(224.8± 134.7)min/d]高于城市学生[(211.8±128.4) min/d](t值分别为3.810,-6.830,-2.652,P值均<0.05);工作日视屏时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控制年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膳食情况、体力活动等协变量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休息日每天视屏时间超过2h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8,95%CI=1.11~ 1.72;OR=1.25,95%CI=1.00~1.56).结论 视屏时间过长可能增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探讨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的独立和联合作用与儿童20 m往返跑(20 m SRT)的关系,为促进儿童心肺耐力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抽取广州市城区1所小学共1 144名6~12岁儿童完成问卷调查和20 m SRT测试.利用问卷收集体力活动、静态行为时间,20 m SRT测试成绩按年龄和性别计算标准z分.根据不同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6组.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的独立和联合作用与20 m SRT的关系.结果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60 min/d的比例为43.1%,静态行为高水平的比例为35.4%.体力活动水平低和静态行为水平较高与20 m SRT成绩呈独立负相关(β值分别为-2.99,-1.75,P值均<0.05).与体力活动水平高且静态行为水平较低者相比,体力活动水平低组或静态行为水平较高组20 m SRT为低等级的风险均增加(P值均<0.05),并且随着体力活动水平的降低和静态行为水平的升高,风险逐渐增加(P趋势<0.05).结论 体力活动和静态行为与儿童20 m SRT成绩独立相关,且体力活动水平的下降和高水平静态行为的联合趋势作用与20 m SRT成绩较差的风险增加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了解北京市2~6岁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现况及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近视防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北京5所幼儿园共计366名在园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可能导致视屏时间过长的危险因素.结果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视屏时间为(120.5±78.5) min,>1 h/d的报告率为75.8%.其中入园日平均视屏时间为(92.4±72.8) min,周末为(192.4± 117.0) min.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1 h/d与年龄增长(OR=1.69,95%CI=1.19~2.38,P<0.05)、父母无经常锻炼习惯(OR=3.05,95%CI=1.50~6.19,P<0.05)呈正性相关;女生是学龄前儿童平均一周视屏时间>1 h/d的保护因素(OR=0.49,95%CI=0.25~0.99,P<0.05).结论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视屏时间超标的比例较高,周末情况更严重,儿童性别、年龄、父母锻炼习惯等对学龄前儿童的视屏时间会产生影响.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开展减少视屏时间的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网课及视屏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视屏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州市、湛江市、中山市共5 266名6~12岁小学生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比较各年级学生网课和视屏行为现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  结果  小学生学习日和周末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检出率分别为42.2%和55.2%;与非疫情的学期相比,娱乐型视屏时间在学习日和周末分别增长了40.31和33.07 min/d。各年级小学生平均单节网课时长为(26.07±9.62)min,单日网课时长为(110.41±51.98)min。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是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 与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较高的儿童相比,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中等(学习日: OR=1.27,周末: OR=1.40)和较低(学习日: OR=1.86,周末: OR=1.84)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P值均 < 0.05);相较于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较高的儿童,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中等和较低儿童学习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61,1.32,P值均 < 0.05);父母娱乐型视屏时间≥2 h/d较 < 2 h/d易使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增加(学习日: OR=3.09,周末: OR=2.81,P值均 < 0.05);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 1 h/d(学习日: OR=1.31)相较于≥1 h/d,用电子设备学习时间1~2 h/d(学习日: OR=2.65,周末: OR=2.65)、≥2 h/d(学习日: OR=4.05,周末: OR=5.24)相较于 < 1 h/d也增加了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P值均 < 0.05)。  结论  疫情期间,广东省儿童视屏时间水平较高,需加强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后儿童的行为监测以及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中学生生活行为方式与20 m往返跑(20 m SRT)成绩的关联,为改善中学生不良生活行为方式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在2021年4—6月对江西上饶市玉山、婺源、横峰、余干4个县2 397名12~17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20 m SRT测试,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中学生20 m SRT成绩合格率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生活行为方式与20 m SRT成绩的关联强度。  结果   中学生20 m SRT合格率为83.3%,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就读类型、父亲文化程度中学生20 m SRT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26,25.04,6.99,7.96,16.22,P值均<0.05);近7 d是否有剧烈、是否有适度体力活动和不同早餐行为中学生20 m SRT成绩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8,6.29,9.13,P值<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近7 d无剧烈体力活动”与20 m SRT不合格呈正相关(OR=1.31,95%CI=1.03~1.67,P<0.05);“经常不吃早餐行为”与20 m SRT不合格呈正相关(OR=1.37,95%CI=1.09~1.73,P<0.01)。  结论   剧烈体力活动和高频早餐消费行为与中学生20 m SRT不合格呈负相关,学校应倡导学生养成积极锻炼和规律进食早餐的习惯,保障其心肺耐力水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视屏和睡眠状况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为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体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2019年11月借助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参考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对京津冀地区4 262名中小学生进行体力活动、睡眠状况、视屏时间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的关联。  结果  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2.03%;其中超重检出率12.01%,肥胖检出率10.02%。男生(26.09%)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1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7,P < 0.01);城市(24.09%)和汉族(22.74%)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乡村(21.05%)和少数民族(17.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00,7.63,P值均 < 0.05)。体力活动时间合格率为24.85%,视屏时间合格率为38.69%,睡眠时间合格率为57.09%。体力活动时间、视屏时间、睡眠时间3项均不合格的比例为21.68%,1项合格和2项合格分别占42.80%和28.77%,3项均合格的仅占6.7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合格与超重肥胖发生的风险呈负相关(OR=0.72,95%CI=0.52~0.98);与睡眠时间和视屏时间均未合格者相比,2项合格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呈负相关(OR=0.57,95%CI=0.36~0.87)。  结论  京津冀地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时间合格率较低,保障睡眠时间将对超重肥胖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应注重睡眠时间和视屏时间对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影响,并在以后的防控和干预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青少年视屏时间、锻炼时间与心理亚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帮助.方法 2015-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中国六大行政区的16545名13~22岁青少年,采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he most prevalent sedentary behaviou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re engagement with small screen media (screen-time) and passive travel (by motorised vehicl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assess the independence of these behaviours from one another and from physical activity as predictors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youth.

Methods

We measure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n = 6819 10-16 year olds (53% male) who self-reported their physical activity (7-day recall) school travel and screen time habits. Travel was classified as active (walking, cycling) or passive; screen time as < 2 h, 2-4 h or > 4 h.

Results

The multivariate odds of being fit were higher in active travel (Boys: OR 1.32, 95% CI: 1.09-1.59; Girls: OR 1.46, 1.15-1.84) than in passive travel groups. Boys reporting low screen time were more likely to be fit than those reporting > 4 h (OR 2.11, 95% CI: 1.68-2.63) as were girls (OR 1.66, 95% CI: 1.24-2.20). These odds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ditionally controlling for physical activity.

Conclusion

Passive travel and high screen time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poor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youth, and this relationship is independ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 lifestyle involving high screen time and habitual passive school travel appears incompatible with healthful levels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in youth.  相似文献   

13.
了解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依托广州市中小学生常规体检工作,纳入其中10 972名城区小学二年级、初一、高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体育锻炼时间等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x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h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小学生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为21.4(8.6 ~ 40.0) min,85.63%的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h,女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1h的比例(90.51%)高于男生(80.61%)(x2=218.04,P<0.05),且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3.6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小学二年级OR=6.81,95%CI=4.38~ 10.58;初一OR=4.60,95%CI=3.79~5.59;高一OR=9.25,95%CI=5.90~14.49)和女生(初一OR=1.57,95%CI=1.35~ 1.82;高一OR=2.85,95%CI=2.07~ 3.92)是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广州市城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问题严峻.应以女生为重点人群,实施以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意愿为主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幼儿园儿童视屏时间现况及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视屏时间过长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利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丰台区9所幼儿园儿童的教师和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幼儿园儿童及家长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儿童每日视屏时间(在家和在校),儿童视屏时间可能影响因素。本次调查中将视屏时间>1h/d的儿童定义为超标组,视屏时间≤1h/d小时的儿童定义为合格组。通过统计描述、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了解儿童的视屏时间现况并分析其与可能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显著性水平为0.05。 结果 北京市丰台区1014名幼儿园儿童中,男童504名,年龄中位数为4岁。儿童每天视屏时间中位数为60min,视屏时间超标儿童比例为46.7%(474/1014)。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导致儿童视屏时间>1h/d的因素包括:儿童年龄增高(≥5岁年龄组OR=1.85,95%CI:1.27~2.70, P<0.01)、看护人为男性(OR=1.65,95%CI:1.13~2.40,P<0.05)、看护人文化程度低于本科水平(大专学历水平OR=2.33,95%CI:1.42~3.83,P<0.01;高中学历水平OR=2.34,95%CI:1.45~3.78,P<0.01;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OR=2.00,95%CI:1.20~3.33,P<0.01)。 结论 北京市丰台区幼儿园儿童视屏时间超标的比例较高。儿童年龄越大、看护人为男性、看护人文化程度低等因素是导致幼儿园儿童视屏时间增加的危险因素。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结合实际开展减少幼儿园儿童视屏时间的教育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