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了解高校新生结核菌感染情况,为高等院校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连续7届全部入校新生采用PPD试验进行检测,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透、摄片及痰涂片检查;在2011-2012届学生中随机抽样进行卡痕率检测;对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7届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呈上升趋势(x2=143.49,P<0.05);男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6.84,12.55,P值均<0.05);农村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学生(x2值分别为160.43,5.11,P值均<0.05);外省学生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河南省学生(x2值分别为10.53,6.39,P值均<0.05);与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学生强阳性率高于同年级学生(x2=29.96,P<0.05);城市学生的卡痕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x2=118.27,P<0.05);农村学生对结核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42.03%).结论 高校学生的结核疫情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核病在高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小学校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为制订学校结核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海州区所有2020-2021年度中小学新人学学生(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开展结核菌素(PPD)筛查,对PPD强阳性者行胸部X光片检查、痰病原学检查与诊治.结果 海州区2020-2021年度中小学新生PPD筛查率84.40%;女生(85.37%)高于男生(83.54%),初中(90.35%)高于高中(86.90%)、高中高于小学(80.41%);农村(85.48%)高于城区(83.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9、232.31、9.26,P值均<0.05).筛查出PPD强阳性446名,强阳性率为3.42%;PPD强阳性率女生(4.14%)高于男生(2.77%),城区(3.88%)高于农村(2.78%),高中(5.48%)高于小学(3.06%)、小学高于初中(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8.28、11.64、37.07,P值均<0.05).发现并诊断1例病原学阴性肺结核患者.结论 海州区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新生入学体检的PPD筛查工作,密切动态关注PPD强阳性学生,阻止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郑州市部分高校学生的结核病疫情,为高校防治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郑州市2007-2012年6届新生共267 041名采用结核菌素(PPD)试验检测,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透、X线摄片及痰涂片等检查,无异常者给予预防性服药.结果 6届新生PPD试验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68 660.31,P<0.01),患病率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68,P<0.05);男生总阳性率、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90.53,221.21,97.10,P值均<0.01);农村学生总阳性率、强阳性率及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学生(x2值分别为142.16,848.36,34.10,P值均<0.01).结论 郑州市高校结核疫情不容乐观.应把好入学体检关,防止结核病在高校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了解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小学新生结核病感染情况,探索学校发现和预防肺结核的办法.方法 对鹿泉区2011-2015年51 528名中小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分析其肺结核发病情况.结果 BCG-PPD组与TB-PPD组的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8.424,13.995,P值均<0.05).不同年级学生PPD阳性率及强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1-2013年X2值分别为348.501,279.369,2014-2015年x2值分别为203.289,111.693,P值均<0.05).818名强阳性者进一步检查691名(84.47%).发现活动性肺结核高中生4名、初中生2名、无小学生,肺结核检出率为0.73%.420名强阳性者使用“母牛分支杆菌”双向免疫调节剂进行预防.结论 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不容忽视,应将结核病筛查和结核病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制度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了解石家庄市入学新生结核患病及流行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石家庄市各区县2015—2016年173 680名入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并做进一步的X线检查,以研究其结核感染与分布情况.结果 2年PPD试验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学生130例,新生结核菌素试验一般阳性率为13.40%(23 306/173 980),强阳性率为4.10%(7 069/173 980).城市新生PPD试验一般阳性和强阳性率均高于农村(χ2值分别为260.78,81.67,P值均<0.01).女生一般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高于男生(χ2值分别为50.60,503.94,P值均<0.01).PPD试验一般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有随着学段升高而增加的趋势(χ2趋势值分别为2 717.56,1 436.10,P值均<0.01).TB-PPD组一般阳性率高于BCG-PPD组(χ2=888.92,P<0.01),而强阳性率低于BCG-PPD组(χ2=710.27,P<0.01).结论 石家庄市学生结核感染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入学新生和在校学生的常规健康监测,尤其应提高对中学和大学生结核感染的警惕.  相似文献   

6.
王士忠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251-1252
了解潍坊地区高校新生PPD试验结果,为学校制定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13年潍坊地区4所专科院校14 251名入学新生PPD试验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4 251名大学新生中,检出PPD试验强阳性844例(5.92%),男生强阳性检出率为4.08%(213/5 223),女生为6.99%(631/9 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332,P<0.01);2011年强阳性率明显高于2012年和2013年(x2值分别为35.119,49.997,P值均<0.01).共检出肺结核患者18例,检出率为0.13%(18/12 451),其中10例PPD试验为强阳性.结论 高校学生结核疫情不容忽视.应切实加强新生结核菌素试验,控制结核病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7.
了解西藏民族大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17年西藏民族大学新生共4 786名,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注射并判断结果.结果 4 786名大学新生PPD阳性231例,阳性率为4.83%;其中男生为4.23%,女生为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3,P>0.05).汉族学生PPD阳性率为1.86%,藏族学生为7.22%,其他民族学生为2.88%,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74,P<0.01);PPD强阳性223例,强阳性率为4.66%,其中男生为3.51%(63/1 797),女生为5.35%(160/2 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2,P<0.01).汉族学生PPD强阳性率为1.18%(24/2 040),藏族学生为7.46%(197/2 642),其他民族学生为1.92%(2/104),不同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9,P<0.01).共确诊结核病患者28例,患病率为585.04/10万.结论 对大学新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来自于结核病高发地区的大学新生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对象,应对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以有效控制结核病在民族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5年高校新生结核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及随访发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皮肤试验进行结核菌潜伏感染的检测,收集整理2013—2015年朝阳区65233例高校新生的入学结核病筛查及感染者后期发病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65233例新生中,有效PPD试验结果63135例,PPD阳性11754例(18.62%),PPD强阳性2720例(4.31%).男生PPD阳性率及强阳性率(19.56%,4.76%)均高于女生(17.87%,3.95%)(χ2值分别为29.37,24.29,P值均<0.01),藏族(29.45%,8.69%)高于汉族(18.25%,4.16%)(χ2值分别为102.01,70.04,P值均<0.01),西部生源(21.88%,5.11%)最高、本市生源(16.25%,3.46%)较低(χ2值分别为220.63,99.03,P值均<0.01),有卡痕者(18.94%,4.34%)略高于无卡痕者(16.96%,4.08%)(χ2值分别为48.46,10.43,P值均<0.01).筛查发现结核病患者19例,患病率为29.13/10万,其中PPD强阳性而发现者占68.42%(13/19).单纯PPD强阳性预防性服药率为52.94%(1433/2707).随访单纯强阳性学生2年共发现结核病患者7例,年均发病率为129.29/10万(7/2707).结论 朝阳区高校新生LTBI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对于来自结核病疫情高发地区或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学生应重点关注,继续开展新生PPD筛查.LTBI者是结核病发病高风险人群,应对其在校期间密切定期观察.  相似文献   

9.
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中接触者患病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6年发生的5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接触者筛查资料.结果 5起疫情共划定接触者1 142人,PPD强阳性反应295人,发现续发病例37例,PPD强阳性率为25.8%,患病率为3.2%.其中Ⅰ级接触者417人,PPD强阳性反应138人,发现续发病例25例,PPD强阳性率为33.1%,患病率为6.0%;Ⅱ级接触者725人,PPD强阳性反应157人,发现续发病例12例,PPD强阳性率为21.7%,患病率为1.7%.Ⅰ级接触者的PPD强阳性率和总患病率均高于Ⅱ级接触者(x2值分别为17.866,15.839,P值均<0.05).结论 学校聚集性疫情的接触者感染结核菌和患结核病的风险较高.在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处置过程中要加强Ⅰ级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筛查,对Ⅱ级接触者的结核病筛查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入校新生人群中结核病发病率(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率).方法对2004、2005两届入校的4400名新生进行PPD试验,强阳性人员加做X线检查.结果两届入校新生PPD强阳性率为7.66%(337/4400),其中2004年入校新生PPD强阳性率为7.22%(158/2188),2005年入校新生PPD强阳性率为8.10%(179/2212),2005年入校新生PPD强阳性率高于2004年入校新生;两届入校男生PPD强阳性率为10.45%,女生PPD强阳性率为5.94%,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05);农村户口学生的PPD强阳性率与城市户口学生的PPD强阳性率相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学入校新生人群中结核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生PPD强阳性率明显高于女生;农村户口学生PPD强阳性率与城市户口学生相比无差异性;对于大学入校新生进行PPD筛查有助于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有效避免结核病在人员相对集中、接触相对频繁的大学校园内的蔓延,降低结核病的传染率;同时认为结核菌素(PPD)试验具有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的特点,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菌的感染,简便易行,适于大范围人群流调,仍旧是结核病综合诊断中最常用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临床上值得肯定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生入学时肺结核感染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池学院2003-2006年新生共7282人进行PPD试验,阳性者进行胸透,胸透异常者再做胸片及痰结核菌检查,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学生PPD试验阳性率为17.06%,强阳性率为3.89%,肺结核检出率为1.24‰。PPD试验阳性率农村高于城镇,分别为18.51%和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分别为18.95%和1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PD试验是在高校新生中发现肺结核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学生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肺结核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重庆市不同医疗机构开展新生结核病筛查效果的异同,为学校结核病新生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重庆市新生结核病筛查调查表》和《重庆市统计年鉴》收集2021年重庆市秋季入学的各教育阶段新生结核病筛查资料和学生人口数据,分析学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tuberculin, PPD)强阳性率,采用SPSS 25.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χ2检验。结果 2021年重庆市新生结核病筛查798 135人,筛查率为42.36%,其中高中(61.48%)、初中(54.93%)筛查率较高。共发现151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高中(34.82/10万)、高等教育(28.59/10万)及寄宿制初中(11.83/10万)检出率较高。学前教育及小学新生197 469人,主要由其他医疗机构(41.44%)开展筛查工作。非寄宿制初中新生有14 587人开展了结核症状筛查,以其他医疗机构筛查为主。寄宿制初中新生有194 457人开展了PPD筛查,不同类型医疗机构患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不同类型医...  相似文献   

13.
王新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57-1958
[目的]了解广西民族大学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制定高校学生结核病暴发流行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民族大学2003~2005年新生共11793人进行PPD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BCG),强阳性者登记随访,不采取预防性服药方法。[结果]被调查学生中PPD试验阳性率28.65%,其中强阳性率3.39%。肺结核发病率平均为65/10万,近3年缓慢上升。[结论]PPD试验是在高校新生中发现结核病的必要辅助诊断方法。根据试验结果对学生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结核病在高校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西安市小学入学新生结核感染及患病情况,为儿童及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别选择西安市市区和乡镇共7所小学,共筛查小学入学新生2 982名,采用结核菌素(PPD)试验结合胸部X线检查方法。结果 全部新生结核感染率为2.1%(64/2 982);不同性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8,P>0.05)。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96,P<0.05)。PPD试验强阳性者行胸部X线检查,共检出结核患者2例,患病率67/105。结论 重视在校学生结核病筛查,是儿童结核病防治的有效措施。乡镇学生的结核感染率高于市区学生。  相似文献   

15.
邓献叶  刘占学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96-1897
目的掌握武安市中小学入学新生结核病免疫现状,为做好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武安市4所城区小学、5所乡村小学、3所乡村中学初一学生,2所城区中学初一学生共8 664名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武安市乡村小学一年级新生PPD阳性率为60.45%,城区一年级新生PPD阳性率为6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乡村小学一年级新生PPD强阳性率为2.23%,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PPD强阳性率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区初一新生PPD阳性率为56.77%,乡村初一新生PPD阳性率为5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武安市城区小学一年级新生阳性率较高,说明学生对结核菌有一定抵抗力。但乡村学校新生PPD强阳性率较高,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隐患,需要进一步重视在校学生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北京市朝阳区高中及以下阶段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幼儿园、小学、非寄宿制初中新生首先完成肺结核可疑症状问卷调查,有可疑症状者需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PPD强阳性或未完成PPD试验者再进一步完成X线胸片检查。高中及寄宿制初中新生均需完成问卷调查和PPD试验,有可疑症状或PPD强阳性或未完成PPD试验者再进行X线胸片检查。 结果 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550所学校完成了新生肺结核筛查。问卷调查70 835人,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109人,可疑症状率1.54‰,高中(9.36‰)高于幼儿园(0.55‰)、小学(0.63‰)、初中(0.69‰)。PPD试验8 567人,强阳性104人,强阳性率为1.21%,高中组(1.33%)高于幼小初中组(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2, P =0.03)。X线胸片检查461人,影像学异常9人(全部为高中学生),其中1名女生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 结论 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高中学生的结核病防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兖州市中小学生结核杆菌感染现状,为探讨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卡介茵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接种后72小时观察结果。对PPD试验强阳性学生进行痰涂片结核杆菌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7898名中小学生PPD试验结果表明,总阳性率为14.52%。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女生均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强阳性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将PPD试验筛查列为每年新生入校健康体检的必查内容,及时发现传染源,采取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结核病在中小学校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南省入学新生结核病的筛查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2020年湖南省入学新生开展结核病筛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对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8-2020年,湖南省在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率平均为20.90/10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x2趋势=89.45,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在学校结核病疫情处置中对于界定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的作用,为学校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2019年8月广东省某中学发生肺结核疫情的高二年级与同期该校高一入学新生体检PPD试验结果,共1 553名学生,并评估高二年级学生PPD试验流行病学分布与肺结核病例分布之间的潜在关联。  结果  高二年级结核病疫情共确诊学生患者29例,其中7例病原学阳性,且菌株MIRU-VNTR基因分型相同。高一年级学生人群中PPD强阳性率为0.1%,PPD阳性率为34.3%;高二年级学生人群PPD强阳性率、阳性率分别为5.9%,52.0%,高二年级均高于高一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71,49.90,P值均<0.01)。在教学楼分布方面,疫情发源、病例集中的教学楼一层学生PPD强阳性率为19.4%,远高于教学楼其他楼层,PPD强阳性率逐楼层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81,P<0.01);各楼层的PPD强阳人数与学生病例数量呈正相关(r=0.99,P<0.01)。在宿舍楼层分布方面,病例所在的宿舍楼层学生人群PPD强阳性率、阳性率明显大于无病例的楼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4,64.9,P值均 < 0.01);各宿舍楼层PPD强阳人数、阳性人数与各层肺结核病例数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0.56,P值均 < 0.05)。  结论  PPD强阳性率可以良好地反映学校肺结核密切接触人群结核杆菌感染和疫情扩散的情况,建议作为考量扩大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掌握衡水市6所高中、大中专院校的新生的肺结核发病情况,了解主要病因,提出科学的防治肺结核的策略和依据。方法 对衡水市6所高中、大中专院校的29 828名新生进行结核菌素实验(PPD)监测,对PPD强阳性的学生进行X线拍片,对于确诊活动性肺结核要给予积极治疗,非活动性肺结核及PPD强阳性而胸片无异常要给予预防性治疗和追踪观察。结果 2011-2013年衡水市高中、大中专院校新生入学体检PPD强阳性率为12.3%,三年的PPD强阳性率分别为12.0%、12.1%、12.6%。新生活动性肺结核为107.3/10万,三年的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129.2/10万、116.2/10万、77.6/10万。3年间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5例,衡水学院检出患者所占构成比比较高(25/33),本地与异地生源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这三年的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是逐年降低的,但PPD阳性率是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结核病防控工作仍然不容小觑,要重视加强学生结核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尤其是大学院校学生的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