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三维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的观察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椎动脉的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3D-CTA检查,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和表面重建(shadedsurfacedisplay,SSD),其中7例行选择性椎动脉造影。结果67例患者中,椎动脉显像133条;正常52条,病变81条;1条闭塞不显像。病变包括先天性畸形,血管受压或牵拉移位,血管壁粗糙、钙化,管腔狭窄、部分中断等。发育畸形的椎动脉可伴有多种病变,一条椎动脉可以多段发病。椎动脉发育畸形和椎动脉各段病变发生情况如下:椎动脉先天畸形31条(发育纤细17条,走行异常14条);起始段(V1)病变11条(血管壁粗糙、变细10条,其中3条扭曲成角;1条钙化);颈椎段(V2)和寰枕段(V3)病变30条(骨质增生压迫血管移位13条,牵拉内移7条,局限性狭窄10条);颅内段(V4)病变55条(血管呈串珠状、管壁粗糙52条,其中钙化2条;血管部分中断3条)。血管造影7例14条血管,血管异常8条共13处病变;颅内段病变2处,3D-CTA显示明显狭窄,DSA为轻度狭窄,其余11处病变两者相符。结论3D-CTA能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全程,同时可以观察与椎骨的解剖关系。在椎动脉先天畸形、血管钙化以及判断相邻椎骨的影响等方面优于其它影像方法,为椎动脉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CTAN软件建立小鼠肺纤维化(PF)CT影像自动分析方法并观察其自动分析效果。方法 将15只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博莱霉素组(A组)、博莱霉素+尼达尼布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5只。于建模第1、5、8、11及15天对A、B组采用腹腔注射博莱霉素构建PF模型,对C组以相同方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第25、28、31及34天对B组腹腔注射尼达尼布以抑制PF。于第41天对所有小鼠行胸部CT扫描,并将图像导入CTAN软件,通过编辑和优化程序建立自动分析方法,提取肺CT影像区域,构建3D模型并进行数据分析;之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肺部胶原沉积,评价PF Ashcroft评分,并检测肺羟脯氨酸含量,分析PF CT影像自动分析结果与Ashcroft评分及肺羟脯氨酸含量的一致性。结果 A组肺组织区域体积与肺区域体积比及肺区域CT值均高于C组(t=14.06、10.32,P均<0.01)和B组(t=11.22、8.29,P均<0.01);其肺羟脯氨酸含量和Ashcroft评分亦均高于C组(t=11.92、23.39,P均<0.01)和B组(t=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率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最佳重建相位窗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对原始数据进行R-R间期75%及10%~90%(间隔10%)多个时相重建,按心率≤65 bpm和>65 bpm分为2组,图像质量分为3级.结果第1组图像质量为Ⅰ级的冠脉比率 (82.2%)显著高于第2组 (47.4%),Ⅲ级者则相反 (5.3%和22.4%).两组中图像质量为Ⅲ级的冠脉共计45支,占总数的12.5%.LAD、LCx和RCA在75% 相位窗显示最佳者居多,随心率增加,75% 相位窗显示最佳者减少(第1、2组分别为92.3%和61.4%).15支冠状动脉在不同相位窗重建互相弥补.结论对于大多数心率≤65 bpm者,各支冠状动脉能同时在75%相位窗最佳显示;最佳重建相位窗和互补相位窗的选择可提高冠脉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CPR),比较MSCT原始图像及其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 根据MSCT原始图像诊断66耳、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89耳耳硬化症,二者敏感度分别为71.74%和96.7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9%和96.49%,后者均高于前者(P均<0.05);其特异度(92.41% vs. 9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MSCT诊断耳硬化症的敏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儿童肘关节隐匿性骨折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师和1名资深小儿骨科医师采用双盲法,对71例X线检查阴性而临床怀疑有骨折的儿童肘关节MSCT横断面、多平面重建(MPR,含CPR)、表面遮盖显示(SSD)图像进行评估,同时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检查阴性的影像资料.结果 经随访最终证实54例56处儿童肘关节骨折中,MSCT诊断52例共54处骨折,MSCT技术的敏感性96.43%(54/56),特异性100%(17/17).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误诊1例,可疑7例,余46例仍诊断为阴性.结论 MSCT对X线检查阴性而临床怀疑骨折的儿童肘关节病例能作出准确的分型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螺旋CT扫描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urfaceshadeddisplay,SSD)和多平面重建(mu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儿童髋臼“Y”型软骨的解剖为基础,将成人髋臼分为“二柱”(前、后柱)、“四壁”(前、后、内侧、顶壁)。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1年8月68例髋臼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依据SSD和MPR准确划分骨折部位并进行统计分类。结果68例中双柱三壁(前、后柱,前、后、内侧壁)复合骨折28例、单柱三壁(前柱,前、后、内侧壁)复合骨折7例、单柱两壁(前柱,前、内侧壁)复合骨折5例、单纯后壁骨折21例、单纯前壁骨折7例;对其中21例双柱三壁骨折、7例单柱三壁骨折、5例单柱两壁骨折、15例单纯后壁骨折、3例单纯前壁骨折患者行钢板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对其余7例双柱三壁骨折、6例单纯后壁骨折、4例单纯前壁骨折患者,因髋臼骨折骨块分离、移位不明显而采用牵引复位治疗,直至骨折愈合。X线片与SSD、MPR比较在显示骨折数目和分型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SD、MPR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选择适当的内固定器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累及前柱或后柱的骨折须钢板固定才能使骨折部位稳定,而前壁或后壁的骨块只须螺钉内固定即可,内侧壁骨折后形成的较小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神经同层显示技术对腰骶神经根变异(lumbosacral nerve root anomalies,LSNRA)的诊断价值。方法:顺序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医学影像科因腰腿痛(除外腰椎术后、肿瘤或炎症引起疼痛者)而行腰椎CT检查的100例患者,男54例,女46例,年龄27~88岁(65.0±15.6岁)。采用Philips(Ingenuity CT)64排螺旋CT机行常规腰椎容积扫描,同时进行常规图像重组和神经重组(重组双侧L2神经根至S2神经根),并分别观察腰骶神经根形态。变异的神经根按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的标准分为6型。结果:97例图像显示满意。常规图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与神经重组图像各发现LSNRA 3例和13例,显示率分别为3.09%和13.40%,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2)。在13例变异神经根中,Ⅱ型变异11例(84.62%),Ⅴ型变异2例(15.38%)。结论:CT神经同层显示技术可以完整、直观地显示神经根变异形态、走行及与相邻神经根的关系,是诊断LSNRA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浅议骨骼CT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骨骼三维图像重建研究其方法和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的髋膝关节和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各1例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分4步进行,设定层厚、层距行CT扫描并将图像输入工作站中;锐化各CT图像层面的骨组织边界并建立文件;建立网格立体图,经修正后获得光滑三维骨骼图像;在三维图像上行测量和模拟匹配。结果不同角度观察骨骼形态及其比邻关系和髓腔内三维形态,测量骨骼的长度、角度、弧度、面积和容积等,模拟假体在三维图像上行匹配,从中选择最佳假体。结论骨骼的三维重建克服了X线片和CT图像的不足;可进行常规方法难以完成的解剖测量;可形象准确选取最佳型号的髋臼假体;可模拟再现手术过程;是将来计算机辅助手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平扫轴向旋转视频显像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伴轻、中度肾积水的铸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33例,单侧31例、双侧2例.术前行双肾64层螺旋CT平扫,经三维重建后合成轴向旋转视频影像,根据影像显示的结石空间分布关系,测量PCNL通道与目标肾小盏的角度,了解通道的有效覆盖范围,据此设计PCNL通道人路和数目、预测结石可能残余的数目和部位并与手术结果比较. 结果 经后组中上小盏建立第一通道22侧肾,经后组中下小盏建立第一通道13侧肾,与术前视频显像设计一致,经下盏后上小盏为第二通道入路9侧肾,经下盏后下小盏为第二通道入路5侧肾,一期行PCNL,结石清除率为80%(28/35),7侧肾残余结石与术前视频显像预测的残余结石相符.术中、术后无大出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肾CT平扫轴向旋转视频显像可直观地提供结石形态和空间分布等信息,有助于设计PCNL通道入路及数目,指导结石寻找,预测残余结石数目与部位,有利于复杂性肾结石PCNL结石清除和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骨骼CT图像的三维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骨骼三维图像重建研究其方法和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正常的髋膝关节和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各1例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分4步进行,设定层厚,层距行CT扫描并将图像输入工作站中;锐化各CT图像层面的骨组织边界并建立文件;建立网格立体图,经修正后获得光滑三维骨骼图像;在三维图像上行测量和模拟匹配。结果:不同角度观察骨骼形态及其比邻关系和髓腔内三维形态,测量骨骼的长度,角度,弧度,面积和容积等,模拟假体在三维图像上行匹配,从中选择最佳假体,结论:骨骼的三维重建克服了X线片和CT图像的不足;可进行常规方法难以完成的解剖测量;可形象准确选取最佳型号的髋臼假体;可模拟再现手术过程;是将来计算机辅助手术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 describes his surgical approach to the problems of the aging upper arm and elbow region. Surgery at an appropriate age can prevent the progressive wrinkling of the elbow which is further aggravated by aging of the upper arm. The author's operation is aimed at correcting both portions of the arm anatomy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CT图像对骶髂螺钉置入所涉及的重要解剖边界进行测量和分析,并应用数字重建透视(DRR)技术探讨术中获取理想透视图像的方法. 方法 收集30例患者的平卧位骨盆CT 扫描数据,使用三维重建技术,在图像中确定骶髂螺钉在S1椎体内安全通道的上方、前方和后方骨皮质边界,螺钉在骶孔区的前方、下方骨皮质边界,以及骶骨翼斜坡.测量这些边界与骨盆前后位垂线(基准线)在矢状面的夹角.应用DRR技术,确定透视人口位、出口位和侧位的理想拍摄角度,并观察关键解剖标志的特征性表现,分析术中标准透视图像的采集方法. 结果 S1椎体的上方、前方、后方骨皮质与基准线在矢状面的夹角平均分别为37.7°±8.6°(23.2°~50.8°)、22.9°±6.7°(13.1°~ 32.O°)、41.9°±6.8°(33.0°~54.8°),骶孔区的前方、下方骨皮质切线与基准线的夹角平均分别为37.0°±12.0°(19.9°~ 63.1°)、38.8°±8.0°(25.7°~ 54.6°),骶骨翼斜坡与基准线的夹角平均为82.4°±13.0°(70.3°~117.3°).通过基于DRR技术的透视模拟和对相应解剖结构的观察,可以得到拍摄标准入口位、出口位和侧位的透视方法,并能清楚显现各图像上的相应解剖标志. 结论 本研究所测得的数据个体差异较大,临床上应该根据每例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以相关解剖标志的特征性表现为依据,决定术中骨盆入口位和出口位的透视角度.为防止骶髂螺钉穿出斜坡伤及Ló神经和髂血管,需要从骨盆侧位透视图像上确认螺钉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术前CT扫描的术中实时三维导航技术应用于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术的可行性. 方法 术前沿着5具正常骨盆标本髂骨翼各置入1枚钛钉后行CT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SuperImage软件完成骨盆的三维重建.将三维模型导入导航软件中,获得钛钉标识点在三维虚拟空间的坐标,并规划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安全路径.术中通过导航探针,获取钛钉的实际空间坐标,并与虚拟标识点进行配准;通过导航系统实时跟踪术中骨盆及手术器械的空间位置.在实时三维导航下按照虚拟规划的安全路径,在5具骨盆标本上各完成1枚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的置入,并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行骨盆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螺钉的位置,并与术前规划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在5具正常骨盆标本上按照术前虚拟规划的路径各顺利置入1枚骶髂关节螺钉.术后CT扫描显示5枚螺钉位置均满意,与术前虚拟规划结果基本一致.手术操作时间为19~ 23 min,平均21.6 min. 结论 术中实时三维导航技术充分利用术前虚拟规划信息,术中螺钉置入精度高,且无需X线透视,操作流程简单、快捷,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与滤波反投影法(FBP)相比,观察正弦图确认的迭代重建算法(SAFIRE)可否改善肥胖患者冠状动脉CTA(CTCA)图像质量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方法 连续收集49例接受CTCA的肥胖患者,对其中39例使用常规序列扫描(120 kV,A组),分别选用FBP(FBP亚组)和SAFIRE(SAFIRE亚组)重建;对另10例使用低剂量扫描序列(100 kV,B组),SAFIRE重建.比较各组间主观(冠状动脉评分)和客观图像质量(图像噪声,SNR,CNR)的差异.结果 SAFIRE亚组的图像噪声、SNR、CNR比均优于FBP亚组和B组(P<0.05),但FBP亚组的图像主观评分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有效辐射剂量[(4.36±0.75) mSv]明显小于A组[(8.83±1.74) mSv] (P<0.01).结论 与FBP相比,SAFIRE可显著提高相同剂量水平的CTCA图像质量,并能在降低约50%辐射剂量的条件下保证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标志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定位作用。方法 1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10名,女5名;年龄21~38岁,平均(28.1±6.0)岁。行膝关节完全伸直位CT横断面扫描,26幅CT扫描图像纳入研究。在CT扫描图像上描绘两条胫骨前后轴线: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分别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及髌韧带中内1/3点连线,股骨外科髁上轴线;测量两条胫骨前后轴线分别与股骨外科髁上轴垂线的夹角,并与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标志即0°进行比较。结果 股骨外科髁上轴垂线与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连线的夹角为-5.1°~5.8°,平均0.7°±2.8°,与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中内1/3点连线的夹角为-3.4°~14.1°,平均6.9°±5.3°,与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条胫骨前后轴线与股骨外科髁上轴垂线的夹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可参考后十字韧带止点中点与髌韧带止点处内侧缘连线,使股骨与胫骨假体间旋转对线更匹配。  相似文献   

16.
16层CT仿真内镜成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6层CT仿真内镜(CTVG)成像在早期胃癌(E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经胃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EGC患者(其中1例双发)进行全胃CT扫描,其中4例行增强扫描.对20例EGC患者的CTVG图像质量、病变检出率、诊断准确率等进行评价,并与胃镜和手术标本比较.结果 CTVG图像质量均显示满意;病变检出率为85.7%(18/21);诊断准确率为23.8%(5/21).3例EGC有异常强化.胃镜的病变检出率为100%,诊断准确率为85.7%(18/21).结论 16层CTVG能够检出EGC病灶,在病灶形态、大小及与周围脏器尤其是胃黏膜显示上和胃镜一致性较好,其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单层CT.  相似文献   

17.
CT三维成像观察正常寰枢关节功能位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段少银  叶锋  康江河 《中国骨伤》2006,19(3):162-165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观察正常寰枢关节功能位的解剖结构,为诊断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探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3例正常志愿者进行中立位寰枢关节三维成像,其中21例加旋转位。三维重建方法以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 display,SSD)为主,辅以多层面重建法(mutiplanar reformatting,MPR)、最大强度投影法(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MIP)、容积重建法(volume rendering,VR)。分析、比较其图像表现及解剖学特点。结果:53例中立位三维图像显示寰枢外侧上、下关节面基本对齐,寰齿关节间隙为1.0~3.3 mm;齿突侧距不对称24例,占45.28%。21例旋转位显示寰枢外侧上、下关节面呈旋转性关节面移位,移位宽度为5.76~8.18 mm,关节面吻合面积缩小约1/2~2/3,寰齿关节间隙大小无变化。齿突侧距对称者齿突偏向旋转侧,不对称者齿突偏移程度减轻或无改变。结论:CT三维成像能清楚显示寰枢关节功能位的解剖结构。观察到的功能位寰枢关节变化规律,为诊断及治疗寰枢关节不全脱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Application of CT 3D reconstruction in diagnosing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To evaluate and compare the diagnosticvalue in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by CT three-dimensional(3D)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