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是指超常量胰岛素才能引起正常量反应的一种状态,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IR的原因和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细胞水平胰岛素降解过快可能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通过抑制过快的胰岛素降解可以一定程度地改善IR状态。近年来,关于胰岛素降解与IR关系的研究日趋广泛,并获得一些重要成果。本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信号转导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可在不同组织细胞内激活不同的信号途径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因而信号转导的不同环节出现异常均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近年来,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底物系列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等已成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胰岛素抵抗的热点。本文就这几方面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与骨骼肌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碧辉 《广西医学》2004,26(7):921-924
骨骼肌是胰岛素作用的主要靶位。在餐后状态,80 %以上的葡萄糖由骨骼肌负责代谢。已知体内葡萄糖的跨膜转运是葡萄糖进一步代谢的限速步骤,胰岛素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胰岛素介导骨骼肌摄取葡萄糖的复杂生化过程中,其大致的步骤是:胰岛素-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和(或)非典型蛋白激酶C -葡萄糖转运体-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异常以及参与葡萄糖代谢的相关分子的改变,是引起肌组织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1 胰岛素受体异常胰岛素受体(IR)由α、β亚基组成,α亚基表达于细胞膜的表面,能与胰岛…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系统 1978年,Havrankova、Roth和Brownstein首次报道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传统地说是在一种“胰岛素不敏感的”组织中)证明有胰岛素受体存在。自此以来,大量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在CNS中的作用。胰岛素受体广泛分布在脑内,其在神经元中的浓度大大高于在神经胶质中的浓度。研究人员在细胞体和突触中均发现有胰岛素受体存在。胰岛素受体在不同区域的表达方式可反映其不同的功能。胰岛素在CNS中的作用之一与通过位于嗅球内和丘脑核内的大量胰岛素受体控制食物摄取有关。实际上,胰岛素是通过CNS影响体重控制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如肝、肌肉、脂肪等对一定量的胰岛素(INS)的生物呈反应低于正常预计水平。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和重要特征,也是高血压、脂质异常,腹型肥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目前,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理机制未完全清楚,其中瘦素、真胰岛素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以下就瘦素、真胰岛素在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瘦素与真胰岛素瘦素是肥胖基因的产物,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脂肪调节激素,1994年瘦素基因被成功定位克隆〔1〕,当基因突变能引起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人员比较了胰岛素原即胰岛素前体分子与胰岛素本身的降低血糖作用。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病人于上午9点经皮下注射胰岛素原(每公斤体重0.2U),空腹血糖浓度(247±22mg/dl[±SEM])在6小时内变为正常,升高的肝糖生成率下降。这些病人对普通胰岛素(0.2U/kg)的反应程度与上述相似,但速度较快。胰岛素原对糖清除  相似文献   

7.
唐恭顺  匡安仁  马超  黄蕤 《四川医学》2004,25(7):727-729
目的 用肽库筛选技术寻找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胰岛素位点。方法 用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 ,与亲和于脂质体表面的鼠肝胰岛素受体亲和筛选 ,测定阳性噬菌体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 ,测定高亲和力克隆插入DNA序列 ,推断出融合于gⅢ蛋白末端环七肽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固相法选择性人工合成多肽配基YS ,测定多肽YS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比较高亲和力短肽与胰岛素的结构特征 ,寻找胰岛素肽链的类似结构 ,推断与胰岛素受体结合的胰岛素位点。结果 经过三轮亲和筛选 ,选择 12个阳性克隆测序 ,三种短肽YS(CYIRSLRLC)、RL(CRPLLRDRC)、MN(CNFLYGILC)出现频率高 ,都含有较多Leu和Arg。合成肽YS与胰岛素受体有较高亲和力 ,Kd值为 4 3 1× 10 8L/M。结论 研究提示 ,胰岛素B链B11(Leu)、B15 (Leu)是与胰岛素受体的直接结合位点。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是一种多生理功能蛋白质激素 ,在体内物质代谢中发挥极重要的作用。胰岛素发挥生理作用的过程 ,大致有以下几步 :(1 )胰岛素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2 )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 ,使其生物信号得以转导和放大 ;(3 )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实际上胰岛素作用的发挥是生物信号发出、转导和实现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 ,任何一个或数个环节的异常均可使胰岛素作用异常 ,胰岛素抵抗亦然。1 胰岛素受体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1 .1 关于胰岛素受体 近年来 ,对胰岛素受体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功能区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 ,主…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医学上一大突破性进展,即美国科学家们首先应用遗传工程方法人工生物合成的人胰岛素(BHI),1982年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后,正式批准用于临床。大多数脊椎动物包括人都只有一种胰岛素和一对胰岛素等位基因,人的胰岛素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上,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李钟麒,张清宇(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266041)Welburn于1966年最先注意到高血压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现象。当敏感性降低时即伴有高胰岛素血症(HIS),从而逐渐形成胰岛素抵抗(IR).近二十...  相似文献   

11.
王勇 《青海医药杂志》1995,25(2):F003-F004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时机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异常都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基本缺陷,其临床表现为异质性特征。并且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发生衰退 ̄[1]。由于高胰岛素血症的不良影响:引起Na ̄+潴留,...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的分类 常用胰岛素种类. 胰岛素治疗模式 胰岛素常用组合方案. 胰岛素应用的适应证 胰岛素的短期应用:①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时,应及时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病情恢复后,1型糖尿病患者继续维持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血糖情况,选择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或继续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60例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前后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干预后患者对胰岛素笔、胰岛素笔注射技术以及胰岛素笔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提高(P<0.01).结论 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提高相关知识水平,提高胰岛素治疗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胰岛素抵抗的概念胰岛素抵抗是指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常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因胰岛素最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促进葡萄糖代谢,故通常我们说的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提取的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5.
肌肉内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1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慧  陈兵  蔡红卫  王富华 《重庆医学》2006,35(10):906-906
皮下注射是临床胰岛素常规给药途径,但部分可发生胰岛素局部过敏反应,既往报告对胰岛素过敏反应的处理有多种,如加抗组织胺药物、换用胰岛素剂型、脱敏注射与糖皮质激素混合注射。肌肉内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将近期采用肌肉内注射胰岛素改善胰岛素过敏反应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勇 《大家健康》2008,(3):48-48
胰岛素治疗是模拟正常人胰岛素分泌特点进行给药的。人进餐时开始分泌的胰岛素叫作“餐时胰岛素”,是专门对付因进餐引起的血糖升高的;另外在任何时刻体内都会有少量胰岛素分泌,叫作“基础胰岛素”。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作用效率明显下降造成的。因此,用胰岛素治疗的时候就设法让胰岛素制剂的作用时间尽量模拟基础胰岛素或餐时胰岛素,因此发展出了许多种胰岛素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人胰岛素类似物三种类型。人胰岛素类似物的结构与人胰岛素相似,也能与胰岛素受体相结合。其实,人胰岛素类似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胰岛素,但由于它有独特的优点而备受临床医生和糖尿病患者的青睐。人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和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认识和用好这两种人胰岛素类似物呢?  相似文献   

18.
发现胰岛素     
胡梦祖 《开卷有益》2014,(12):18-19
<正>1921年,加拿大科学家班廷·贝斯特首先发现了胰岛素。1922年,胰岛素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至今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组成均有所差异,猪的与人的胰岛素结构最为相似,只有B链羧基端的一个氨基酸不同。上世纪80年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10例胰岛素抗体(IAb)阴性病人和8例 IAb 阳性病人作了胰岛素药效学分析,结果表明,IAb 阳性组胰岛素累积效应和峰效应及解离常数均比 IAb 阴性组大,提示 IAb 延长了外源性胰岛素作用时间,加大胰岛素的峰作用并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结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性胰岛素对离体大鼠胰岛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胰腺采用Ⅴ型胶原酶经胰管灌注消化分离得到胰岛,用100 μU/mL外源性胰岛素分别孵育0,60,120和240 min(n=8)后,给予葡萄糖刺激,分别测定0,3,5,10和30 min胰岛素分泌量.结果:不同时间胰岛素预处理后,各组在葡萄糖刺激时均产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P<0.05),但随着胰岛素孵育时间的延长,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峰值降低(P<0.01).结论:100 μU/mL外源性胰岛素损害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且孵育时间越长,抑制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