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护生临床实习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临床实习的真实想法和体验,为改进临床实习管理和学校护理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现象学方法的半结构访谈对12名临床实习6个月及以上的高职护生进行访谈。结果护生实习期间体验的主题归纳为环境适应不良、挫败感、积极主动获得学习机会、性别差异导致男生的困惑、反省自身学习经历。结论护理专职教师及临床带教教师应深入了解实习护生的真实心理感受,正确引导并帮助他们克服实习期间的困难,指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本科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来源和心里健康状况以及应对压力、心理问题的方法,以便进行科学的心理指导.方法:采用不记名半开放式问卷、不记名访谈调查、观察调查、自我体验等方法,对我校在各地实习的10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针对压力进行疏导和调节.结果:实习护生能正确认识和有效应对这些压力.结论:压力给即将走上护士岗位的护生造成了不良的心理影响,及时、正确的疏导,可全面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及医院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1级高职护理专业3年制阶段实习回校后的42名护生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实习期间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0%,职业安全意识较差;防护知识严重缺乏,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防护知识需求较高.结论在护理学教学中及实习前需对护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防护教育,避免发生职业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护生实习期间职业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2001级高职护理专业3年制阶段实习回校后的42名护生进行职业防护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实习期间锐器损伤发生率为100.0%,职业安全意识较差;防护知识严重缺乏,防护意识不强;对职业防护知识需求较高。结论 在护理学教学中及实习前需时护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防护教育,避免发生职业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期间护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制实习护生流失原因调查问卷对保定市14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差,对未来工作没信心和自觉自身的基础较差,实习期间的压力较大的护生分别占71.2%和68.5%;对护士工作产生失望感、倦怠感,认为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分别占64.4%与55.5%;实习期间动手机会少,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占75.3%;认为带教老师把自己当作劳动力使用,传授知识较少的占82.2%;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的护生占82.2%。结论护生流失的原因既有其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实习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学校及实习单位对此应给予重视,帮助护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6.
不同教学医院实习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对不同实习医院实习环境的评价,为护理管理者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护理教育者安排护生实习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对582名高职护生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对省内医院、三甲医院、综合医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省外医院、二甲医院、非综合医院(均P<0.05).结论 护生对不同医院实习环境的评价不同.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医院类别,统筹分配实习生名额;非综合医院、二甲医院增加教学投入;学校与教学医院之间广泛建立管理信息渠道;择优选拔,健全全程指导教师负责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帮助护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医院环境,在临床实习期间更多的掌握各项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法:制定适宜的带教管理制度、做好护生带教的岗前培训、制定合理的教学实习计划.结果:培养护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成为德才兼备的全面护理人才.结论:通过适宜的方法对护生带教,为我国护理行业培养实用型、综合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量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名三年制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47名).对照组实习期间按常规临床实习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岗前培训、专科培训和带教老师共同拟定专科实习计划、完成量化考核表等一系列量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考评成绩、出科综合能力测评成绩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对不同实习医院实习环境的评价,为护理管理者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护理教育者安排护生实习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对582名高职护生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省内医院、三甲医院、综合医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省外医院、二甲医院、非综合医院(均P〈0.05)。结论护生对不同医院实习环境的评价不同。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医院类别,统筹分配实习生名额;非综合医院、二甲医院增加教学投入;学校与教学医院之间广泛建立管理信息渠道;择优选拔,健全全程指导教师负责制。  相似文献   

10.
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高职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82名高职护生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及临床学习环境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临床学习环境的人际关系、工作氛围、团队文化、学习参与性及任务定住、创新性、个性化维度评分为(22.24±4.33)~(25.64±3.91)分;高职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与高职护生学习任务定位、实习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操作动手机会等呈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重视高职护生的参与性、创新性和个性化.定期对高职护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可帮助其明确学习任务的定位,增加高职护生对当前临床学习环境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生临床实习被拒绝的心理状态及对策。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在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实习期内护理操作被拒的护生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对负向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结果护生在临床实习被拒绝时存在正面和负面的心理状态情况。结论对护生在临床实习时被拒绝负面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生成长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带教教师和患者三方对护生实习期戴圆筒帽的看法,为更有利于护生的工作和学习以及营造祥和协调的医疗生活环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112名本科护生及50名科室带教教师和100例患者就其对本科护生实习期戴圆筒帽的看法和建议进行调查。结果96.42%本科护生认为戴圆筒帽弊大于利,88.39%不乐意戴圆筒帽。94.00%带教教师对护生戴燕尾帽无异议。58.00%患者认为实习护生戴圆筒帽使科室护理群体看起来不协调,62.00%认为给他们一种不安全和不可信任感。结论带教实习期戴圆筒帽给护生实习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带教教师和患者三方对护生实习期戴圆筒帽的看法,为更有利于护生的工作和学习以及营造祥和协调的医疗生活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112名本科护生及50名科室带教教师和100例患者就其对本科护生实习期戴圆筒帽的看法和建议进行调查.结果 96.42%本科护生认为戴圆筒帽弊大于利,88.39%不乐意戴圆筒帽.94.00%带教教师对护生戴燕尾帽无异议.58.00%患者认为实习护生戴圆筒帽使科室护理群体看起来不协调,62.00%认为给他们一种不安全和不可信任感.结论 带教实习期戴圆筒帽给护生实习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临床学习环境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学习环境(CLE)对护理本科生(护生)临床实习表现(CPs)的影响。方法按比例分层从全国142所医药高校中抽取22所的毕业实习护生923名,采用护理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临床实践行为表现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CLE总评分为3.39±0.62,CPs总评分为3.68±0.47;护生对CLE评价与其CPs相关系数是0.520(P<0.01);个性化、学生参与性、任务定位是影响护生CPs的主要因素(均P<0.01)。结论 CLE可影响护生的CPs。在临床实习中,护理管理者和临床带教老师应给护生一定的自主性,并进行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施教,为护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对护生的实习活动指示明确,让护生清楚自己的实习角色和实习任务,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及其课程设置现状,分析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为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教育、更好地维护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实习期间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教育调查表,对138名实习护生在实习结束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期间最为突出的职业损伤是皮肤损伤,其发生率高达94.9%;而护生掌握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的总体情况不理想,知道“标准预防”的护生仅占17.4%;发生职业损伤及发生职业损伤后未正确处理的护生,其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欠缺(P〈0.05);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来源于“学校教育”仅占31.2%;护生在校教育的专业课程中均缺乏护理职业安全卫生防护课程教育。结论实习护生缺乏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知识.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缺陷。学校应加强护生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以减少护生实习中发生职业损伤。  相似文献   

16.
实习护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期间护生流失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方法采用自制实习护生流失原因调查问卷对保定市146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认为自己动手能力差,对未来工作没信心和自觉自身的基础较差,实习期间的压力较大的护生分别占71.2%和68.5%;对护士工作产生失望感、倦怠感,认为护士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分别占64.4%与55.5%;实习期间动手机会少,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占75.3%;认为带教老师把自己当作劳动力使用,传授知识较少的占82.2%;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的护生占82.2%。结论护生流失的原因既有其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实习环境等客观方面的因素。学校及实习单位对此应给予重视,帮助护生顺利完成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不同阶段护理差错危险行为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06护生作为研究组,除常规带教内容外,增加护生实习不同阶段护理差错危险行为干预措施,如入科培训环节建立护生档案、入科评估、讲解护生实习不同阶段护理差错危险行为案例;教师根据不同阶段护士特点针对性施教、增加专科实习作业等。与采用常规方法带教的91名护生(对照组)进行护生实习期间护理差错、患者投诉、对临床教学满意度的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患者投诉低于对照组,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护生在实习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采取差错危险行为干预,可减少护生的护理差错,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湘西地区护理专业学生社区实习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在社区实习期间压力及压力源,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社区实习期压力问卷对66名社区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社区实习压力总分为20~62(44.50±7.82)分.压力评分居前5位的条目是卖习前担心专业知识有限,不能满足居民需要;实习前担心社区居民不信任、不配合,家庭访视遭拒绝;社区居民不了解社区护理;社区居民对护生不信任,戒备心理重,应付现象严重;实习前模拟训练少,影响家庭访视开展效果.结论 社区实习护生有较大压力,压力源主要来自对社区实习情境担忧、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的认识与接受、校内实践教学支持.教育者应加强社区实践教学,指导护生做好社区实习前准备,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护理认知度与接受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间爱与归属感的获得情况,为提升本科护生实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本科护生进行爱与归属感满足情况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从带教老师、患者及家属、科室及相关人员中获得爱与归属感评分分别为29.90、21.97、20.19。结论本科护生从带教老师处获得的爱与归属感较高,从科室及相关人员处获得的爱与归属感较低。需针对薄弱环节重点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实习阶段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为完善护理临床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应激源问卷,分别在实习早期(实习1个月末)、实习中期(实习4个月末)和实习后期(实习7个月末)对89名5年制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在心理、工作量、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患者照护、临床实习环境和人际关系6个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应激;实习的各个时期均有30%左右的护生呈中等水平应激,70%左右的护生呈低水平应激,没有高水平和极高水平的应激;护生实习早期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与临床实习环境2个方面的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实习后期(均P〈0.05)。结论本科实习护生的应激源及应激水平是动态变化的,护理临床教学工作者应根据护生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