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利多卡因胶浆和石蜡油作为润滑剂在鼻咽通气管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92例麻醉恢复室术后气管导管拔管后放置鼻咽通气管的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胶浆组(L组)和石蜡油组(P组)各46例。L组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和P组以石蜡油作为润滑剂在放置鼻咽通气管前均匀涂抹整条鼻咽通气管表面。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和所需时间、鼻腔黏膜损伤率,对比两组患者在鼻咽通气管置管前后不同时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血压(Bp)、心率(HR)变化及舒适度分级。结果两组患者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黏膜损伤率及置管前后不同时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血压(Bp)、心率(H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置管后L组的舒适度分级优于P组(P<0.05)。结论放置鼻咽通气管,使用利多卡因胶浆作为润滑剂可提高患者留置鼻咽通气管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史月丰   《中国医学工程》2014,(10):84-84
目的比较对于不能自主排痰患者的气道管理,采用经鼻咽通气管与口咽通气管两种不同的吸痰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2013年度各种原因所致不能自主排痰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吸痰后,在黏膜损伤、吸痰量、躁动、耐受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黏膜损伤、肺部感染、吸痰量、躁动、耐受等方面,鼻咽通气管组均优于口咽通气管组(P〈0.05)。结论在不能自主排痰患者中经鼻咽通气管吸痰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行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200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声带息肉摘除患者,年龄18 ~60岁.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患者分为A、B、C、D组,每组50例.A、B两组由高年资麻醉医生(获得执业医师证工作满5年以上)进行气管插管,C、D两组由低年资(获得执业医师证工作5年以下)麻醉医生插管.A、C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先经一侧鼻腔置入鼻咽通气管,然后使用插管软镜经鼻咽通气管进行气管插管,B、D两组麻醉诱导后直接使用插管软镜经鼻腔插管.分别记录各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首次暴露声门时间、失败例数及插管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果 插管所用时间A组短于B组、C组短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84%、82%,失败率均为2%,B、D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50%、30%,失败率分别为10%、20%,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B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鼻咽通气管联合插管软镜可以明显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联合使用时高年资与低年资麻醉医生插管时间及失败率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管置入后重复PSG检查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气道阻塞的定位诊断意义。材料与方法 79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患者纳入研究,置入鼻咽通气管后重复PSG检查,比较二次PSG检查结果间的差别,并以置入鼻咽通气管后重复PSG检查AHI大于等于15次/小时为进行舌咽区手术的标准,结合舌咽区阻塞的病因设计舌咽外科手术方案并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鼻咽通气管置入后患者总体上AHI明显下降,LaSO2明显提高,睡眠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在79例患者中47例采用单纯UPPP治疗,32例采用UPPP 舌咽外科治疗,治愈32例,显效33例,无效14例,手术成功率82.3%。结论 鼻咽通气管置入后重复PSG检查法可以作为OSAHS患者气道阻塞定位诊断工具之一,据此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舌咽外科治疗并结合病因制定手术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咽通气管、口咽通气管及气管插管在院前急救昏迷病人舌后坠致上呼吸道阻塞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98例格拉斯哥评分(GCS)4~11分昏迷伴呼吸道梗阻病人按院前急救接诊顺序分鼻咽通气管组133例,口咽通气管组133例和气管插管组132例,比较3种开放气道方法的置管成功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鼻咽管适用于牙关紧闭无法放置口咽管病人;口咽管置管成功率最高、置管时间最短,能在条件较差情况下迅速建立有效气道;气管插管置管后通气效果最好,但置管时间长、专业技术要求高.结论 急救人员应对病人病情做出正确判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和急救条件选择不同的气道开放方法,保证在院前急救中能迅速开放气道,解除梗阻,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舌后坠引起气道阻塞时,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开放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全麻苏醒期发生舌根后坠的患者60例,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放置口咽通气管,B组放置鼻咽通气管,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开放气道后,患者的通气效果、作吐、躁动及置管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通气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作吐及躁动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口咽、鼻咽通气管均能有效改善通气。口咽通气管适合短时间放置,鼻咽通气管适合高龄、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OSA)或合并有轻度躁动等需要较长时间放置通气管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烷在鼻咽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60例鼻咽部手术患者麻醉中运用氟烷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七氟烷组和异氟烷组(n=30)。七氟烷组以七氟烷1.0%-2.0%吸入维持,异氟烷组以异氟烷1.0%-2.0%维持,两组均以芬太尼、阿曲库铵等麻醉为诱导。比较两组氟烷在鼻咽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七氟烷组中患者睁眼时间和呼吸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烷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咽部手术患者麻醉中运用氟烷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具有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平稳的特点。并且在术后减少了并发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鼻咽通气管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中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在枣庄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并进行MECT治疗的150例精神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面罩通气组(M组)、口咽通气道通气组(O组)和鼻咽通气管通气组(N组)。患者在静脉推注丙泊酚和琥珀酰胆碱后,M组给予常规单纯面罩通气,O组给予置入口咽通气道后面罩通气,N组给予置入鼻咽通气管后面罩通气。比较三组气道压力值、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 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耐受时间。结果:麻醉后(T1),N组和O组气道压力均低于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组和O组气道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电后1 min(T2)和通电后3 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手控喷射通气(manual jet ventilation,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全麻下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高龄患者64例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持续给氧,对照组采用普通鼻导管经鼻咽通气管持续给氧4 L/min。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结果:干预组患者SBP、DBP、HR、SpO_2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呛咳、体动发生率分别为6.25%、3.13%,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2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舒适度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鼻咽通气管不同插管方式和插管深度对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单纯静脉全麻下出现明显鼾症的小手术成年患者36例,随机平均分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组(Ⅰ组)和盲插(Ⅱ组),每组18例.记录插管前(T0)、插管后面罩自主通气1min(T1)、5min(T2)、10min(T3) 的SBP、DBP、HR、SpO2、PETCO2和自主呼吸潮气量(VT),记录鼻咽通气管插管长度.结果 Ⅰ组、Ⅱ组鼻咽通气管的插管长度分别为(15.8±2.1) cm和(12.4±1.1)cm,Ⅰ组插管深度明显长于Ⅱ组(P<0.05).与T0时VT相比,Ⅰ组T1时VT和Ⅰ组、Ⅱ组的T2及T3时VT都明显增加(P<0.05);组间相比,Ⅰ组T1时VT明显高于Ⅱ组(P<0.05),增加了18%.与T0时PETCO2相比,Ⅰ、Ⅱ组的T2及T3时PET CO2都明显降低(P<0.05).插管鼻咽通气管后两组SpO2都明显上升(P<0.05).Ⅰ组T1时HR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 (1) 将鼻咽通气管插管插至距声门1cm~2cm处通气效果好,值得临床参考使用.(2) 盲插鼻咽通气管通气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置管长度偏短.  相似文献   

11.
孔素梅 《当代医学》2016,(18):83-84
目的:比较七氟烷与地氟烷在鼻咽部手术患者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选择麻醉维持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鼻咽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成2组,各40例。七氟烷组采用七氟烷维持麻醉;地氟烷组采用地氟烷维持麻醉。观察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七氟烷组患者在术后自主睁眼时间明显长于地氟烷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者在术后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地氟烷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者在术后咳嗽、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地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50%,地氟烷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2.50%,2组患者术后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在鼻咽部手术维持麻醉中均有明显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均可以应用于鼻咽部手术麻醉维持中,但是地氟烷在术后恢复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七氟烷,临床医生在进行鼻咽部手术时可以考虑采用地氟烷维持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和简易人工呼吸气囊的操作方法进行总结,使操作更科学有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救治的2例急性酒精中毒呕吐窒息抢救中应用口咽通气管改善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使用口咽通气管后自主呼吸恢复,血氧饱和度升高,舌根后坠明显改善。结论:口咽通气管效果可靠,可作为过渡性气道应用于窒息现场急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术前预吸氧结合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和使用内镜面罩给氧的方法,对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本院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老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鼻导管吸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麻醉开始3~5 min面罩预吸氧,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结合检查过程中使用内镜面罩吸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情况、低氧血症及呼吸暂停发生情况。结果:两组SpO_2均于胃镜检查1 min时降低,随后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前采用面罩预吸氧3~5 min,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结合使用内镜面罩给氧可明显减轻和预防静脉麻醉引起的呼吸抑制,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黄金英  潘结琼 《当代医学》2014,(27):118-119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应用在小儿气管内插管麻醉复苏期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72例行气管插管麻醉患儿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n=36)。护理组患儿给予针对性麻醉复苏期口咽通气管并止痛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组和对照组在喉痉挛、喉头水肿、窒息和舌后坠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仅1例喉痉挛发生,经抢救后痊愈,并发症发生率为2.78%(1/36);对照组36例患儿在麻醉复苏期发生窒息2例,舌后坠1例,喉头水肿2例,喉痉挛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3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麻醉复苏给予口咽通气管进行有效的通气,是提高复苏期安全和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鼻咽通气道给氧联合体位管理在脑出血并发舌后坠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舌后坠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舌后坠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置入口咽通气管后面罩给氧,观察组给予改良鼻咽通气道给氧联合体位管理....  相似文献   

16.
鲁美丽  杨国浩 《浙江医学》2019,41(10):1100-1102,1107
目的探讨模拟教学在院前严重创伤气道管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模拟教学方法对40位院前急救医生进行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喉管、食管气道联合管和气管插管等6项创伤气道管理技能培训。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拟教学方法培训后两组学员操作成绩、操作时间和一次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并对不同工作年限学员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气道管理模拟教学培训后院前急救医生口咽通气管、鼻咽通气管、喉罩、食管气道联合导管、喉管、气管插管等6项创伤气道管理技术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置管时间明显缩短,操作成绩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工作7年及以上学员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工作1~6年学员(均P<0.05)。但经过气道管理模拟教学短期培训后,模拟教学组工作1~6年学员各项操作成绩较传统教学组工作1~6年学员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应用模拟教学方法进行院前急救医生创伤气道管理培训效果明显,可减少现场急救时间,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创伤急救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黎柱杨 《华夏医学》2008,21(1):154-155
目的:探讨在排除了为大血管出血及肿瘤复发性出血后,在鼻内镜下应用高分子止血棉填塞鼻咽腔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的可行性。方法:用局部麻醉在鼻内镜下应用高分子止血棉行鼻咽填塞术。结果:1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有效控制鼻咽出血,治愈出院。结论:在排除了为大血管出血及肿瘤复发性出血后,用局部麻醉在鼻内镜下应用高分子止血棉行鼻咽填塞术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具有视野清楚、损伤小、止血效果好、痛苦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和质量,国内外都已在一些机关团体内推广应用食道塞式通气管(esophageal obturator airway简称EOA)于现场抢救.但应用EOA仍有许多并发症报告,使操作者不无顾虑.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通气效果,我们改良了原EOA,称为双囊食道塞式通气管(two-bag esophageal obturator airway简称TBEOA).经35例临床麻醉初步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口、鼻咽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50例拟行口、鼻咽部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后3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3 min的HR、MAP、SpO2变化,记录患者麻醉后5 min内清醒例数以及拔管后发生呼吸道阻塞例数。【结果】诱导后13例表现出较明显的心率减慢及血压下降,与诱导前有显著改变(P<0.05),气管插管3 min后心率、血压均能恢复至诱导前水平,所有病例麻醉维持过程中HR、MAP、SpO2无显著变化(P>0.05)。麻醉后5 min内所有患者完全清醒。拔管后患者均能将口、鼻咽部分泌物经口腔排出,无1例发生因分泌物或手术创面渗血而导致的呼吸道阻塞,拔管后SpO2未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复合全凭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于口、鼻咽部手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麻醉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在创伤性脑损伤病人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作者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011年收治的120例创伤性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放置口咽通气管,实验组给予放置改进型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放置传统型口咽通气管。临床观察各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水平、肺部痰鸣音、吸痰间隔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气道黏膜损伤的变化。结果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上升明显,二氧化碳分压下降,肺部痰鸣音减弱或消失、吸痰间隔时间延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及气道黏膜损伤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口咽通气管能快速恢复机体的血气水平,稳定呼吸频率,有效的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气道黏膜的损伤,在创伤性脑损伤抢救中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