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取寸口”渊源于《内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瑶 《浙江中医杂志》1997,32(8):363-364
寸口,亦称气口或脉口,是中医最常用的切脉部位。关于切脉的部位,中医历来有多种说法,主要有遍诊全身上(头)、中(手)、下(足)三部有关动脉以分峰天、地、人的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跌阳三部诊法,以及独取寸口诊法。然而后世何以取“寸口”为诊脉之主要部位?历代医家大多认为渊源于《难经》“独取寸口”之说。笔者通过系统整理《内经》中有关脉法的论述,发现《内经》论诊脉部位虽有三部九候,然独以“寸口”为重,其中明确论及寸口(气口、脉口)条文达SO多处,早已阐明了寸口脉对于诊病和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意义,由此认…  相似文献   

2.
寸口脉诊分候法与其他部位脉诊法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钰华 《光明中医》2000,15(2):45-47
脉诊部位因脉诊方法不同而异。如寸口诊脉法之三部分候是指寸、关、尺三部各有浮、中、沉三候而言;而《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述脉诊法则为遍诊法,有头、手、足三部,部又有天、地、人三候;而汉代张促景提出的三部脉法包括寸口(桡动脉)、人迎(颈动脉)、趺阳(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3.
《内经》中的脉诊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但尚未统一 ,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1 十二经诊法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具体部位是诊十二经之太渊、阳溪、冲阳、冲门、阳郄、天窗、委中、太溪、劳宫、和、悬冲、太冲各穴。这是一种用于诊察全身疾病的脉法。2 三部九候诊法此脉法详载于《素问·三部九候论》中 ,曰“故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 ,以决死生 ,以处百病 ,以调虚实 ,而除邪疾。上部天 ,两额之动脉 ;上部地 ,两颊之动脉 ;上部人 ,耳前之动脉 ;中部天 ,手太阴也 ;中部地 ,手阳明也…  相似文献   

4.
《内经》对脉诊的论述非常精详,提出了“虚静为保”为前提,巧取寸口为依据,切按虚里候宗气的脉诊方法和原理,此外尚有尺肤结合诊法、人迎寸口相互盛衰呈倍率对比以及脉神门以断妊娠等法。笔者通过《内经》的学习,对其脉论略有心得,兹就《内经》中关于三部三才诊脉法试作浅析。《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一部位又定出三个切脉部位命之曰天地人。如“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  相似文献   

5.
脉学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它在诊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产生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司马迁的史记中说:“今之言脉者、由扁鹊也。”虽然也有人认为脉学不是扁鹊的创造,但是到了扁鹊时代,脉学已经应用于临床,这是无可非议的了。扁鹊的诊法与内经诊脉法大致相同,是以三部九候为基础的,也就是遍诊人体表露之各动脉,与此同时还存在有人迎与气口的诊法,及诊寸口脉法。三部九候虽然是非常精细了,但是应用起来不方便,有些动脉波动较小,诊查起来也有一定的困维,除了某些特殊的疾病以外,这种遍诊全身动脉的方法,意  相似文献   

6.
“足诊三脉”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四诊法中的“切诊”范畴,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它是祖国医学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的《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按压足部的经络穴位来诊断疾病,与“足诊法”(即按压患者足部反射区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足诊三脉”是我国古代“遍诊法”(即《素问》“三部九候”诊法)中的足部诊法,盛行于西晋以前。自从西  相似文献   

7.
原《素问》三部九候诊法是将头、手、足定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又分天、地、人三候 ,合为九候。上部候头角、耳目、口角之气 ;中部候肺心、胸部之气 ;下部候肝、脾、肾气。笔者在临床应用中除候诊以上九候外 ,还根据患者病情诊察委中、人迎、极泉、阳溪等处动脉以了解各经脉气血情况。在诊察各部脉象时参照寸口脉诊法 ,仍分浮沉虚实弦滑等二十八脉 ,各脉主症亦同于寸口脉。且诊脉应以寸口脉为主 ,余各部作为补充。并非三部九候均诊遍 ,只重点诊察与疾病相关的动脉。例如头痛察寸口、太阳、耳门处脉。颈痛察寸口、人迎处脉。月经不调察寸口…  相似文献   

8.
中医切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里就有详细的记述。《素问·三部九候论》中记载了一种遍诊法。《灵枢·禁服》和《素问·六节脏象论》还提到一种寸口、人迎切脉法。但是,《内经》是以遍诊法为主的。《难经》首创独取寸口  相似文献   

9.
《难经》的功绩之一,是发展了中医脉学理论,创立了完整的寸口脉诊系统。其中某些问题,历代争论很大,迄无定论。近读《难经》,颇有心得,今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就正于同道。一、独取寸口一般认为,“独取寸口”为《难经》所首创。但《内经》也曾提出“气口独为五脏主”、“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是否也可理解为“独取寸口”?若是,则“独取寸口”非《难经》之首创。考《内经》脉法,除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法外,还有寸口、人迎、手少阴以及太溪、神门、趺阳等单一脉位法。而后者可能是某些医家对遍诊法中某一脉位单独运用,并加以发挥的结果。如偏用寸口者,根据“中部天,手太阴也”以  相似文献   

10.
“寸口诊法”是中医最主要的脉诊法。寸口分寸关尺三部 ,两手共有六部脉。历代医家尊《内经》之旨 ,认为寸关尺分候一定的脏腑 ,因而在病理条件下就可以在相应的部位表现出异常脉象 ,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六部脉分候脏腑学说一直是教科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并且被崇为脏腑病定位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1 诊六部 ,知脏腑病位寸关尺分候学说导源于《黄帝内经》。虽然《内经》中没有关于寸关尺的名称和定位 ,但它对于气口切脉以及所候脏腑已有所记载。《素问 .脉要精微论》云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 ,尺里以候…  相似文献   

11.
先父刘茂春,系江西武宁县大桥公社鲁溪村人。自幼爱好医药,故少时学医,手不释卷,及壮学识广博,悬壶济世,屡起沉疴,其医疗经验追忆于下:辨证重脉,尤重三部同参法《内经》采用遍体诊法(三部九候),《难经》采用寸口诊法(桡动脉),仲景采用三部诊法(人迎、寸口、趺阳)。这三种诊法,以第二种比较方便,故后世医家多采用寸口诊法,一、三两种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内经》《难经》《脉经》等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改良型MX-3脉象仪,按《难经》三部十五候的诊法,通过大面积病例测试,证实了五脏标志脉的存在,揭示了它们的形态特征及诊取的方法,对脉学三部九候的诊法,有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三部九候脉诊法属于脉诊中的一种,是古代最早的一种全身遍诊法,然而,这一重要的诊断方法,在中医学发展的早期便已被废弃。笔者认为三部九候脉诊法主要是指诊人迎、诊寸口、诊趺阳,临床中采用三部九候脉诊法有着很大的优势,一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二是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三则克服局限,利于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有望、闻、问、切4种诊病方法,切诊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方法可分为古代脉法和后世脉法。古代脉法采用遍诊法,有十二经、三部九候、人迎寸口和尺寸等诊法。自王叔和著《脉经》始,进入后世脉法时代。《脉经》采用独取寸口桡动脉搏动处诊法,寸口分寸、关、尺三部脉,左右手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经》论脉,内容丰富,然综其大法,总不外“脉合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脉要精微论》又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可见,“脉合阴阳”,乃是切脉诊病最基本的法则。笔者不揣简陋,试浅析其义。切脉部位合阴阳《内经》所述诊脉部位颇多,但不离乎阴阳归类。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谓诊脉有三部九候:“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  相似文献   

16.
《内经》中脉诊法有3种,即寸口脉诊法、寸口人迎对比脉诊法及三部九候脉诊法。如今寸口脉诊法广泛应用于中医教学和临床中。其中三部九候脉诊法由于过于繁琐及许多部位的不方便(如鼠鼷部的触诊),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目前临床较少应用,而寸口人迎对比诊脉法虽然应用起来比较方便,但却为从医者所忽略,临床应用也较少。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该法对众多疾病的的辨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下肢诊法散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多个篇章,属《内经》身形诊法范畴。下肢包含“皮、脉、肉、筋、骨”五体结构,与脏腑气血内外相应,又与生命大数息息相关。诊察下肢是望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辨识患者体质,辨明外邪入侵的部位及浅深,也可作为判断局部或全身疾病的线索和依据。《内经》诊察下肢侧重于望、问、切诊,包括望动静、形态,问疼痛,切动脉,切问寒热等。通过梳理总结《内经》下肢诊法相关内容,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断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难经》承《内经》学术思想之说,系统阐述和发展了《内经》的脉学理论,对脉诊独取寸口、三部九候的诊法及其与五脏的对应关系、生理脉象随四时发生变化的规律和原理,各种病理脉象的描述及其包含的病理信息和意义、脉诊与其它诊断方法的辨证关系等问题的记述奠定了中医学经典脉学理  相似文献   

19.
"独取寸口"脉法的形成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永红  郭遂 《四川中医》2004,22(12):26-28
中医脉诊形成过程最主要的变化是《内经》遍身三部九候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通过研究认为,这种过渡和“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整体观念及其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二是古代元气论和道德观。前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存在与发展的内在依托和动力,而后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0.
1 “望目辨证”是继承中医学传统的诊法在临床医学中 ,有很多诊法。这些诊法中 ,观眼识病诊法已在民间流传多年 ,并有少数医家应用于临床。笔者提出的“望目辨证”诊断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内经·灵枢·根结》 :“命门者目也” ,古文献根据是东汉·华佗 :“目形类丸 ,……故凡发病 ,则有形色丝络显见 ,而可验内之何脏腑受病也”。因为“证候”可体现不同疾病的某些共性 ,所以“望目辨证”可抓住不同疾病处于某一时期的共同性质 ;又因“证候”在同一疾病能揭示某一时期的个性 ,故通过“证候”可深入掌握同一疾病所处不同阶段的内在性质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