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情况。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伤情较重,并发症及合并症多,病死率高。本文通过对5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和救治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根据GCS评分判定疗效:存活40例,经3个月至1年随访,恢复良好20例,中残10例,重残8例,植物状态生存(PVS)2例;死亡10例,病死率20.0%;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两组统计学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关键在于快速和准确,只有对病情的判断准确和实施科学的救治,才能改善预后,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机制、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在治疗后3个月进行GOS评分,比较2组疗效.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 ,探讨减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提高救治的成功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重型颅脑损伤 2 1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 31例 ,发生率为14 .6 % ,其中死亡 8例 ,病死率为 2 5.8%。结论 :正确的防治方法能减少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10年8月收治的1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治疗及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180例中死亡78例,病死率43%。其中,手术治疗98例(54%),死亡35例,手术病死率36%。非手术治疗82例(46%),死亡33例,病死率40%。结论:GCS计分低、昏迷程度深者预后差;及时急救和早期手术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早期手术、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的救治策略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的死亡率进行单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伤、胸部损伤、多发伤、休克的病死率高,P<0.05。结论:颈椎伤、胸部损伤、多发伤、休克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因素,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颈椎损伤及早颈部制动,积极抗休克治疗,尽早手术控制胸腹腔内出血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伤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损伤术后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监测组及对照组.监测组: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情况,调整引流量和脱水剂应用;对照组: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根据医师临床经验进行调整引流量及应用脱水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监测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有效率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有利于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提高疗效,估计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李秀莲 《河北医学》2011,17(3):416-41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很高,据报道可高达60%左右。近年来诊疗技术提高,尤以早期积极手术治疗,病死率有所下降。我院按国内分类标准在1984~1985年对2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施行开颅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测方法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及监护,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并与未使用亚低温治疗的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致残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有效地采用亚低温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对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53例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和20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临床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和感染)的发生和病死率等方面探讨血糖升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时,血糖升高时主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感染)发生率为31.2%和33.6%,病死率为11.2%;血糖正常时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2.6%和21.3%,病死率为4.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高低可作为判断患者主要并发症和预后的简便指标,控制血糖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于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采用40名同龄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及14 d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与红细胞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及14 d神经功能相关血清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 d、3 d、5 d、7 d、10 d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均差于对照组(P<0.05),术后5 d及7 d的红细胞免疫指标差于术前、术后1 d、3 d、10 d及14 d,P<0.05.比较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神经功能与红细胞免疫指标的变化较大,应给予此类患者上述指标以充分的监测及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七氟醚全身麻醉对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颅脑外伤患者,均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40)麻醉药物为七氟醚,观察组(n=40)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分析血清脑损伤标志物、应激反应指标、术后不同时间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清脑损伤标志物以及应激反应指标、MMSE评分相较于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丙泊酚全身麻醉对术后神经损伤程度较小,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辜玉刚  李志立 《西部医学》2010,22(9):1669-1670,1673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的急诊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5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手术治疗342例,非手术治疗210例。治疗效果良好370例(67.0%),中度伤残8例(6.7%),严重伤残16例(2.9%),死亡158例(28.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取决于颅脑损伤的性质及严重程度,并与合并伤密切相关。尽快明确诊断,针对威胁生命的主要原因施治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CT扫描进行诊断,确诊后实施脱水治疗、高压氧治疗、亚低温等治疗,观察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1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经手术治疗,35例(29.2%)死亡,6例(5.0%)植物生存,22例(18.3%)重度残疾,26例(21.7%)轻度残疾,31例(25.8%)恢复良好。结论:弥漫性脑肿胀的CT影像表现主要为第3脑室和基底池变小、闭塞,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手术、脱水、亚低温、大剂量激素等治疗措施,以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则以常规术后治疗加高压氧治疗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脑组织氧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时的上下肢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脑组织氧代谢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较为积极,有助于改善患者各方面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二次脑损伤(SBI)的发病规律、诊断及治疗特点,以期提高SCCI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对我科近4年收治的31例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SB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CCI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合并SBI,发生时间多在伤后1-7天,伤后3天为高峰。结论SBI可以明显加重原发性脑损伤,使SCCI死残率大大提高,应当针对其发生机制积极展开临床研究,加强预防与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及相关的发病机理.为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2年8月入院接受治疗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组(治疗组)45例与兰索拉唑组(对照组)45例,人院后两组均积极接受颅脑外伤对症处理包括开颅手术,脱水,激素,冬眠低温等治疗,并每日给予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预防性应用铝镁加混悬液,由胃管注入,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即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损害严重程度(NN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以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NNS、GC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NNS、GC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铝镁加联合兰索拉唑,对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具有较强的预防性作用,同时对颅脑损伤患者短期内行为学评价及神经功能评价具有明显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的机制、诊断标准和对症处理。方法对NICU收治的158例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CS≤8分)患者的血钠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8例重型颅脑损伤中出现低钠血症(<135 mmol/L)的有96例,其中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外伤性尿崩症2例。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并发低钠血症需根据临床表现、监测结果、化验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诊断进行相应的对症处理,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早期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的临床意义及诊疗经验。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72例,术前检查明确合并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7例为联合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加视神经管减压术;而术前检查未发现视神经管骨折患者35例为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通过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有4例和1例患者术前诊断完全失明,治疗后仍无法恢复;而在其他的患者中,联合治疗组中术后视力大于0.5的人数(18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伴视神经损伤患者,应严密观察和早期诊断,积极把握手术指征,及早行视神经管减压术,从而减轻视力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救治。方法对我院1990年6月~1998年6月收治的136例老年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GOS预后评分判定治疗结果,恢复良好64例(47%),中残15例(11%),重残11例(8%),植物状态0,死亡46例(33%)。结论老年患者伤前多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减弱,颅脑损伤的类型、病理和临床经过与其它年龄组有较明显差异。及时诊断和处理、加强内科疗法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