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雄飞  孙璇  林海清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12+1659
目的评价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双诱导治疗初诊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1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例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均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全反式维甲酸方案双诱导治疗的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缓解情况及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双诱导治疗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完全缓解率达87.5%,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死于颅内出血,3例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且经治疗后好转。结论在诱导缓解阶段应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方案双诱导治疗初诊高白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诱导治疗后采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49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5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照组接受DA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70例患者中,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94.29%,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为85.71%。经x2检验两两比较,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P值为0.017。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诱导治疗后,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抽样,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推行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国产培门冬酶+泼尼松),对照组应用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vs 91.89%)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且静脉栓塞、脱发、黏膜出血、排肠肌疼痛、巩膜黄染、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及乏力、精神差发生率亦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似,但较后者作用时间长、使用便捷,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周丽云  杨梓梅 《吉林医学》2002,23(2):102-102
我们应用法玛西亚普强有限公司生产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对 2 3例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进行治疗。观察一个疗程疗效及其毒副作用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们自 1998年~ 2 0 0 0年应用法玛西亚普强有限公司生产的去甲氧柔红霉素治疗 2 3例难治  相似文献   

5.
总结我院自 1995年以来 ,可列入疗效评定的用去甲氧柔红霉素 (idarubicin,Idr)方案诱导治疗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 ) 19例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本文 19例难治性 AL 病例均按德国 AML CG标准及第六届全国白血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9例中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 L ) 11例 (M1 、M2 各 5例 ,M31例 ) ,难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8例。男 11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6岁 ,平均 39岁 ,<5 0岁 13例 ,≥ 5 0岁 6例。有其他蒽环类药物 (如柔红霉素、米托蒽醌 )应用史 13例 ,无其他蒽环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60例初发ALL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含培门冬酶注射液的VDPA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培门冬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照组采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诱导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93.3%、76.7%、86.7%,而对照组分别为90.0%、73.3%、83.3%,2组在完全缓解率、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门冬酶诱导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具有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相当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DA)与以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1999年7月至2005年1月住院的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M3除外)共56例,随机分为34例及22例两组,其中34例组采用以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DA)治疗,22例组采用以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HA)治疗.结果两组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67.6%和63.6%;部分缓解(PR)为20.6%和22.7%;早期死亡分别为2例和1例.柔红霉素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非骨髓系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损害及心脏的毒副作用.高三尖杉酯碱的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结论对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与高三尖杉酯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相比,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对初治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一般状况较差,不适强烈化疗,老年或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诱导缓解期治疗最好采用HA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和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2000年2月~2007年11月住院的60例患者,分别采用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DA组,n=32)或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IA组,n=28),疗程3-7d(根据血常规及骨髓检查结果决定用药时间),观察DA组和IA组骨髓相,对比疗效。结果DA组和IA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4%和75.0%,临床感染率分别为34.2%和32.5%,两组完全缓解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而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时,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组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联合化疗组,而两组骨髓抑制及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证实去甲氧柔红霉素是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的抗白血病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对化疗药物及方案的深入研究已明显提高了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我科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arubicin Idr)方案诱导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1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和柔红霉素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对78例分别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和柔红霉素治疗的初诊AML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分析.结果:早期诱导失败两组相似(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组分别为8.82%和11.36%;P>0.01),但40天后的晚期诱导失败,去甲氧柔红组较少(11.76".73%;P<0.01),同时完全缓解率(CR)较高(73.53%和56.82%;P<0.01).结论:含去甲氧柔红霉素的诱导方案比用柔红霉素的方案具有更高的CR,可以作为临床治疗AML,的首选蒽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ID)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远期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初始诱导缓解方案用VCILP(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去甲氧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完全缓解(CR)后作巩固治疗及庇护所治疗,然后再用VCILP、HDMTX、EA作早期强化治疗。复发诱导治疗用I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CR后巩固和早期强化治疗用初治同样方案。结果:9例初治患8例获CR,8例复治患4例获CR,总CR率为70%(12/17)。CR的12例中持续CR(CCR)>3年3例,>2年4例,>1年1例。结论: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为主的联合方案是治疗成人难治性ALL有效的方法。对初治患作为一线药物其远期疗效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M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 1 998年 6月以来应用米托恩醌 (四川升和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足叶乙甙、阿糖胞苷联合方案 ( MEA)治疗 1 6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AL 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 病例选择  1 6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 6~ 64岁 ,难治性 AL L的诊断标准为具备下列诸项中之一项以上者 :1高白细胞性 ALL,细胞计数 >1 0 0× 1 0 9/ L者 ;2染色体异常核型者 ;3用VCDPL(长春新碱 环磷酰胺 柔红霉素 强的松 左旋门冬酰胺酶 )标准方案 2疗程未见完全缓解者 ;4高危 ALL2次骨髓复…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 1 998年 8月~ 2 0 0 1年 1 0月应用VDP (V -长春新碱 ,D -柔红霉素 ,P -泼尼松 )及VDLP (L -门冬酰胺酶)方案治疗成人ALL 3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依据 1 980年 9月江苏苏州全国白血病分类分型经验交流讨  相似文献   

14.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是柔红霉素的衍生物,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对心脏毒性低的优点。我院近年来联合应用IDA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14例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阿糖胞苷(AraC)是目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之一,也可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初发的AML患者通常应用联合化疗方案即AraC加蒽环类抗生素(如柔红霉素或去甲氧柔红霉素),其缓解率可达50%~80%.但AraC耐药仍是治疗中的一大问题,可能的耐药机制是多方面的,而最有可能的原因与AraC的细胞内代谢酶密切相关.现就AraC代谢途径中的3个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及三磷酸AraC(Ara-CTP)的含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白血病患者多重耐药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结合临床化疗效果探讨白血病多重耐药 ( mdr)的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内药物浓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白血病 mdr基因的表达。结果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柔红霉素 ( DNR)的平均浓度为 ( 4 4.80± 7.74)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DNR的浓度为( 80 .0 1± 2 .1 0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且 1 2例难治及复发患者 mdr1基因表达结果除 4名阴性外 ,其他均为阳性 ,而 1 0例初治完全缓解患者 mdr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白血病 mdr,能初步筛选急性白血病 mdr的类型 ,对临床化疗方案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分别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2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治疗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均持续治疗3周。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随访1年观察生存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5.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53.65%(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半年和1年的生存率为的87.80%和60.97%,与对照组治疗的70.73%和51.21%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年的复发率为17.07%,明显高于低于对照组的36.58%(P<0.05)。结论 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联合米托蒽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米托蒽醌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 5 7例 (初发 40例、复发 17例 )急性白血病。结果 :总有效率 82 .5 %。其中初治的 40例 ,完全缓解(CR) 2 7例 ,部分缓解 (PR) 8例 ,有效率 87.5 % ;对照组 35例初治的急性白血病 ,CR 14例 ,PR 7例 ,有效率 6 0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复发 17例中CR 8例 ,PR 4例。米托蒽醌主要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结论 :以米托蒽醌为主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发和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DVAP方案治疗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红霉素 (DNR)是由StreptomycespeucetinsVar. cacsius提出的一种抗肿瘤抗生素。我院近 5年用柔红霉素 (DNR)、长春新碱 (VcR)、阿糖胞苷(Ara c)及强的松(Prednisone)治疗中老年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2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选择 1997年 1月 ~2003年 2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培门冬酶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白血病(ALL)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将83例初发ALL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2例及对照组41例,试验组给予培门冬酶+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酰胺酶+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骨髓状态、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第15天、第33天时,两组处于骨髓M1、M2、M3状态的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1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过敏反应、血细胞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胃肠道反应、血生化指标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门冬酶与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初发ALL的近期临床效果相当,可作为门冬酰胺酶的替代药物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