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与阻断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启镕 《上海预防医学》2005,17(9):419-419,42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垂直传播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据估计美国每年约有1.9~2.2万婴儿生于母亲是HBsAg阳性者。在亚洲,估计30%。50%的HBV感染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筱雯  郑九生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30-353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关注的卫生问题,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据流行病学调查,在人群中HBV携带率高达10%~15%。母婴垂直传播是人群中HBV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阻断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重要措施。HBV母婴传播主要通过三条途径造成:产前经胎盘引起胎儿宫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重要的传染性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3.5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约1.2亿,表面抗原携带者是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主要来源,因而HBV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国内外的文献中曾有报道,渔民的HBV感染率较其他人群高,本次研究渔民HBV感染情况及其流行因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人群感染率高达60%,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亦高达10%-15%。一般来说, 乙型肝炎高流行区孕妇HBsAg的阳性率为5%- 10%,其中约三分之一者HBeAg阳性。乙肝病毒 (HBV)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故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是减少乙肝发病率的关键。因此,研究母婴垂直传播的可能途径,特别是母婴垂  相似文献   

5.
王建丽  沈亚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65-266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约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属HBV感染的高流行区,新生儿HBV感染主要通过HBsAg阳性的母亲经母婴宫内传播及围产期传播。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本文就HBV的母婴传播途径、可能的机制、母婴传播诊断的确定、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方法以及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的原因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亲,母婴传播应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常规免疫预防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分娩与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医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899名,到院参与的母亲230名,儿童250名,检测其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0名母亲注射与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或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儿童均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HBs阳性率为65.63%、78.29%;250名儿童中母亲行剖宫产与自然分娩均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抗-HBs阳性率77.14%、7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不同喂养方式的儿童均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sAg阳性但HBeAg阴性的产妇婴儿经免疫预防后几乎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产妇孕晚期使用HBIG,分娩及喂养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和新生儿对乙型肝炎疫苗的抗体无关联。  相似文献   

8.
王健  高克发  侯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0):2878-2880
母婴垂直传播指患有乙型肝炎或者携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母亲于产前(宫内)、产程中(产道内)或产后母乳喂养等途径将乙型肝炎病毒(HBV)传给胎儿/新生儿/婴儿,并引起相应感染的过程。目前全世界HBV感染者约20亿,HBV慢性携带者约3.5亿,其中40%-50%是由母婴垂直传播所致。Komatsu等通过测序分析发现感染HBV婴幼儿的一段包括部分X和pre—C/C基因序列,与其母亲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1%-99.9%,  相似文献   

9.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婴幼儿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易感人群,而母婴传播是一条重要的感染途径[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孕妇血清HBV标志物,同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不同HBV感染状态的孕妇血清和脐血中的HBV-DNA进行检测,结合上述二者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孕妇HBV感染状态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母婴传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从本市一所省级附属医院和一所市级妇幼保健院1997年5月1日~1997年10月30日入院分娩397例产妇中随机对妊娠37~43周产妇200人及其新生儿脐血200份进行HBV检测.200例产妇孕期保健卡中HBV正常120人,HBV异常8人,其中HBsAg(+)4人,HBsAg+HBcAb+HBeAg(+)4人,未检测HBV者72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以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与病毒数量的关系。方法将320例HBsAg阳性孕妇随机分成治疗组(163例)和对照组(157例),均在妊娠28周时检测HBV-DNA数量和HBsAg,治疗组自28周开始每4周肌肉注射1次HBIg200U直至分娩,对照组不给予上述药物,新生儿出生后检测HBsAg。结果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6.75%)明显低于对照组(34.39%),HBV-DNA含量高的孕妇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含量低者。结论HBIg能有效降低HBsAg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率,HBV-DNA含量直接影响HBsAg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产妇血清学模式及血清HBV病毒载量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为HBV母婴传播阻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468例HBV感染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血清学模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病毒定量检测情况及主被动联合免疫1年后新生儿血清HBV DNA阳性率;比较不同HBV DNA病毒载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病毒定量检测情况。结果 468例HBV感染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共53例,宫内感染发生率11.32%。不同血清学模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率比较(1、3、5组与1、4、5组比较,1、3、5组与1、5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4、5组与1、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12个月后新生儿HBV DNA定量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BV DNA病毒载量孕产妇新生儿脐带血HBV DNA阳性率比较,≥105组与103~105组比较、≥105组与10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3~105组与10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组及103~105组平均log病毒载量经t检验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e抗体(HBe Ag)阳性及HBV DNA高病毒载量孕产妇发生母婴传播的几率较高,对新生儿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有利于HBV母婴传播的阻断。  相似文献   

13.
胎儿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指标阳性孕妇的胎儿宫内HBV感染情况,我们于1997年 7月至1999年 3月对648例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了重点监测.由于HBV-DNA是基因组成及复制的模板,作为 H BV复制的生物活性标志和传染性的客观指标,故被认为是胎儿宫内HBV感染的较脐血HBsAg和外周血抗HBc-IgM更可靠的诊断依据.鉴于此,我们对HBVM阳性者进一步用PCR法进行了HBV -DNA检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在本院产前检查、分娩者648例,其中1例孕前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史.孕期进行乙肝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markers,HBVM)5项指标(HBs 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有1项指标阳性者即判为HBVM阳性,对阳性者再进行HBV-DNA检测.同法对648例新生儿脐血及出生3天内的外周血分别进行上述两项试验. 1.2 方法孕妇血及新生儿脐血HBV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标仪系芬兰Lab systems Dragou产品,型号为Wellscan MK-3,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孕妇血及新生儿外周血HBV-DNA扩增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PCR扩增仪系英国基因公司产品,型号为PTC-150型,PCR试剂由上海复华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两项试验均按仪器及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并判定结果. 2 结果 2.1 HBVM检测 648例孕妇HBVM阳性者为404 例(其中接种乙肝疫苗者127例),占受检者的62.35%,其中HBsAg和/或HbeAg阳性者27例,占4.16%.新生儿脐血HBVM阳性者353例 ,占受检者的54.48%,其中抗原阳性者23例,占3.55%.脐血HBVM与母血呈87.38%阳性配对 .  相似文献   

14.
刘玉香  张勇  徐红 《工企医刊》2005,18(4):98-9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流行传染病,HBV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根据世界各地区人群HBsAg阳性率不同分为高(78%)中(2%~8%)低发区(〈2%)我国属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流行病学已证实人群中HBsAg携带者来自于母婴传播,妊娠后期患有乙肝或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母亲,所生婴儿90%以上被感染,并易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居民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况。方法 用HBsAg金标快速检测试纸条选择户口属于某行政村的所有居民进行HBsAg筛查,用EPI info录入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 有64.7%的居民共1513人参加了筛查,总阳性率为9.1%,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0~5岁年龄组和50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较低,阳性率高峰在10~15岁年龄组,20岁以上年龄组有所下降。20岁以上年龄组中有献血史居民HBsAg阳性率是无献血史居民的两倍,2者差异显著。结论 5岁是儿童感染HBV的开始年龄,HBsAg阳性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性明显,有偿献血行为是感染HB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机理初探上海市传染病医院200083翁福如,邱申熊,巫善明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途径较为复杂,了解母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婴儿的途径,对于预防婴儿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国内外学者都报道绝大多数的母婴传播...  相似文献   

17.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是临床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主要标志物.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在一些HBsAg阴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或肝组织中,却发现了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专家们将这类HBV感染称为HBsAg阴性乙型肝炎,也称为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流行病学证实HBV存在着母婴间传播,在我国患乙肝或携带HBsAg母亲的婴儿,1年内HBV感染率为51.8%-85.3%,了解其传播途径,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阻断母婴间的乙肝病毒传播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孕晚期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阻断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将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孕晚期HBV感染24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研究组每日口服一次替比夫定600 mg,每月一次肌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至分娩后停药,对照组每月一次肌注HBIG 200 IU,所有孕妇治疗前均接受HBV两对半及HBV DNA检测,所有新生儿出生后马上取静脉血行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查及乙肝病毒DNA定量。对新生儿的畸形、窒息、早产、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记录。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HBV DNA研究组平均下降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HBV DNA阳性58例,宫内感染4例,占6.90%;阴性62例,宫内感染0例。对照组HBV DNA阳性59例,宫内感染18例,占30.51%;阴性61例,宫内感染0例。HBV阳性患者中,研究组宫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的畸形率、窒息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出生体质量、身长、阿氏评分(Apgar评分)及胎龄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晚期孕妇进行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HBV感染率,且抗病毒治疗药物替比夫定的安全性高,不会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我国为高度流行区。成为我国危害极为严重的传染病。各型急、慢性肝炎病人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是乙型肝炎的传染源及宿主。其传播途径复杂,而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