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研究了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对水合氯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证明,β-CD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水合氯醛含量测定无明显影响。而且还证明β-CD对水合氯醛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并随β-CD浓度的提高而增强。提示β-CD可作为水合氯醛制剂的稳定剂及矫味剂。  相似文献   

2.
β-环糊精与萘普生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萘普生(naproxen,Nap)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其热力学参数,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变化值(△A),用连续递变法测定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实验证明,蔡普生在β-CD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呈AL型,包合物组成摩尔比为1:1.温度升高,Nap·β-CD包合物的结合常数(Kc)减小,包合物生成能(△G)J曾大,反应热(△H)为-2.92(KJ/mol),包合过程为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β-环糊精与萘普生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萘普生(naproxen,Nap)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及其热力学参数,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变化值(△A),用连续递变法测定包合物组成的摩尔比.实验证明,蔡普生在β-CD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曲线呈AL型,包合物组成摩尔比为1:1.温度升高,Nap·β-CD包合物的结合常数(Kc)减小,包合物生成能(△G)J曾大,反应热(△H)为-2.92(KJ/mol),包合过程为放热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吲哚美辛-β-环糊精包合物(筒称包合物)。经X-射线衍射法,差热分析法以及NMR法进行鉴定,证明吲哚美辛与β-环糊精(简称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吲哚美辛的苯环部分被β-CD包合;含量测定证明主,客分子比为1:1;经溶出度测定,包合物可明显提高吲哚美辛的溶解度及溶解速度。  相似文献   

5.
对β-CD包结尿塞通片剂挥发性成分后,考查其硬度、崩解度、稳定性等;加速实验表明:实行β-CD包结后,其稳定性明显增加,而硬度和崩解度无变化。因此,β-CD包结是改善外观和增加稳定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β—CD包结尿塞通挥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β-CD包结尿塞通片剂挥发性成分后,考查其硬度,崩解度,稳定性等;加速实验表明:实行β-CD包结后,其稳定性明显增加,而硬度和崩解度无变化。因此,β-CD包结是改善外观和增加稳定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n—3多烯脂肪酸对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观察了来自国产马面鱼油的n-3多烯脂肪酸(n-3PUFAs)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n-3PUFAs能够降低正常膳食大、小鼠血清TC含量,不影响HDL-含量,而相对升高HDL-C/CT比值;此外,还能够降低高脂膳食小鼠血清TC含量,升高HDL-C含量及HDL-C/TC比值,对高脂膳食大鼠血清TC、HDL-C含量的影响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降低其血清TC含量,升高HDL-C/TC比值的趋势。说明来自国产马面鱼油的n-3PUFAs能够调节血脂,对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艾灸关元、中脘和大椎穴调节β-END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荷移植癌小鼠为模型,通过小艾炷直接灸关元穴、大椎穴和中脘穴,观察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血浆β-END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疗程结束后第2天,各组小鼠垂体β-END含量均显著正常组,余组织变化不明显。而即刻灸后2分钟所测结果显示,3组艾灸组垂体β-END含量进一步显著下降,而血浆β-END浓度显著升高,以艾灸关元穴组最为显著,艾灸大椎穴似较艾灸中脘穴作用明显,提示艾灸治疗可能通过促进垂体β-END的释放,提高血浆β-END浓度,以发挥免疫调节等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抱茎獐牙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农  侯翠英 《中草药》1994,25(8):401-403
自抱茎獐牙菜中分得2个黄酮甙,3个san酮甙,一个san酮甙元和一个三萜酸。经光谱和理化分析并与现有文献对照,确定其结构为:1,5,8-三羟基-3-甲氧基san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I)、4',5-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6-C-β-D-吡喃葡萄甙(Ⅳ)、3',4',5,7-四羟基黄酮6-C-β-D-吡喃葡萄糖甙(V)、1,3,6,7-四羟基san酮-2-C-β-D-吡喃葡萄糖甙(Ⅵ)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少腹逐瘀胶囊中β-CD挥发油包结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β-CD=1∶8(g∶ml),包结时间2h,包结温度30℃。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一明  靳瑞 《新中医》1993,25(11):33-34
本文对82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表明:针刺对血清脂质及脂蛋白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有效地降低致AS样变的TC、TG、β-脂蛋白、LDL-C;同时能有效地升高抗AS样变的HDL-C及HDL-2C。针刺降血脂的总有效率为84.34%。  相似文献   

12.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 出少腹逐瘀胶囊中β-CD挥发油包结的最佳条件为挥发油:β-CD=1:8(g:ml)包结时间2h,包结温度30℃。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双盲法随机分组,对40例实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和β-内啡肽(μ-EP)含量进行了同步检测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具有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针刺治疗可增加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提高CD4+/CD8+的比值(p<0.01);降低患者的SIL2R含量(P<0.01);提高其β-EP水平(P<0.01)。并对3项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β-EP与T细胞亚群之间呈正相关,与SIL-2R之间呈负相关,T细胞亚群与SIL-2R之间亦存在负相关。并以此为依据。对针刺──免疫调节网络进行了探讨,以阐明针刺调节免疫功能的可能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14.
β-环糊精包合白术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宇环  居明乔  王红  丰衍增 《中药材》2000,23(12):767-768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β-环糊精(简称β-CD)包合白术挥发油的工艺。通过对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两个指标的考察,优选出包合工艺为A2B3C1,即β-环糊精:挥发油为8∶1,蒸馏水∶β-CD为4∶1,包合时间为2小时。  相似文献   

15.
复方红蓼果片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优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秀奎  申玉华 《中成药》1999,21(6):281-283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红蓼果片中挥发油β-环糊精的包合工艺。用气相色谱法,以醋酸龙脑酯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以挥发油为对照品,分别测定包合率,结果表明,以6倍量的20%乙醇溶液使β-CD溶解,挥发油与β-CD的比例为1:10,搅拌时间为30min,包合温度为55℃的包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对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我们采用丹参注射液注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半隆”和“足三里”,观察其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 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发现:模型组寞后血清TC、TG、LDL-C明显升高,HDL-C含量明显下降,证明造百成功的。穴位注射可使血清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毫毛地刺组也有类似效应,但作用较弱。而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平安胶囊处方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平安丸处方制备平安胶囊。制备工艺中将檀香,丁香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采用效成分双提取法,其挥发油采用β-CD包结工艺进行包结;甘草等水提,提取液浓缩成膏;焦三仙成细粉,兑入浸膏干燥,粉碎后兑入β-CD包结物混合制成胶囊。  相似文献   

18.
巴豆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徐乃焕 《中药材》1995,18(6):308-310
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巴豆油-β-环糊清包合物(下称包合物),以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包合效果的因素。包合物中巴豆油含量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经紫外吸收光谱、薄层层析、粉末X射线衍射法鉴定,巴豆油与β-环糊精(下称β-CD)确已形成包合物。  相似文献   

19.
辽东Cong木叶中甙类成分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宏  周建 《中草药》1995,26(10):514-517
从辽东Cong木Aralia elata叶中分得6个化合物,经理化鉴别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Ⅰ: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半乳糖甙Ⅱ: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a-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Ⅲ: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Ⅳ: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中医辨证与血脂脂蛋白关系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首先对90例冠心病和55例正常人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比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TG、LDL-C、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均升高,而HDL-C则降低。接着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表明,血TG、TC/HDL-C、LDL-C/HDL-C、TC-HDL-C/HDL-C在本虚证型之间及标实证型之间,分别按气虚、阳虚、阴虚、血瘀、痰浊、痰瘀型排列依次升高,而HDL-C则依次降低。其中以痰瘀型血脂异常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