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表现,探讨2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在鉴别ccRCC与RAM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学确诊或增强CT或MRI检查及随访确诊的86例ccRCC患者88枚病灶和31例RAML患者38枚病灶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肢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特点,研究其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特点,提高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回顾分析21例下肢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下肢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特征性改变.结论 下肢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非常明确的临床意义,应该提倡为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霞  周建千 《右江医学》2011,39(4):451-452,54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声像图及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瘤体内涡流状或旋转血流信号及破口处"双期双向"血流频谱是假性动脉瘤的特征性表现;8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均获治愈。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准确性高,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报告了一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的诊疗经过。1例男性老年患者因发热伴消瘦入院就诊,胸部CT平扫示主动脉弓多发钙化斑块形成,治疗两周后患者发热症状无明显改善,胸部CT平扫复查提示主动脉弓上软组织密度影,进一步主动脉CTA检查考虑为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结合患者病史及血培养阳性结果,考虑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行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后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对假性动脉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假性动脉瘤有明显特征性声像图表现,所有患者均经血管造影及手术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假性动脉瘤准确、无创、简捷为首选检查方法,并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随访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种动脉瘤的超声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正确,其中其中真性动脉瘤38例,假性动脉瘤35,夹层动脉瘤11例.结论 超声是诊断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例散发型杂合性嗜酸细胞/嫌色细胞肾肿瘤超声造影表现。患者女, 52岁, 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个月"入院, 术前超声造影表现为慢进、慢退、均匀高增强, 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 而增强CT提示为恶性肿瘤。患者行左肾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一般情况良好, 定期复查肾脏CT平扫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诊治研究(附48例病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B超37例提示为错构瘤(37/48),CT38例提示为错构瘤(3895),7例行MRI检查者6例提示肾错构瘤(6/7)。45例RAML患者行保肾手术,其中10例继发破裂出血者行血肿清除瘤体剜除术;29例瘤体直径大于2cm者行肿瘤切除或肾部分切除术;6例直径小于2cm者行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术。3例患者行肾切除术。所有病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错构瘤。结论:B超,CT和MRI为肾错构瘤的最佳诊断方法。对已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单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创伤性假性动脉瘤(PPA)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32例PPA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其声像图及治疗方法 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检出32个PPA,其中9例行血管造影检查或手术病理结果 与超声诊断完全符合.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受损动脉附近有肿块出现,肿块内有彩色涡流信号,假性动脉瘤颈部处探及双期双向湍流信号.23例穿刺造影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经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UGCR)获得治愈.结论 本组病例中PPA的主要病因为导管介入性操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PPA可靠的首选方法 .动脉穿刺所致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患者,UGCR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不适宜作UGCR的PPA建议选择手术或弹簧圈封堵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对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1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在这13例腹主动脉动脉瘤患者中,有11例患者发生真性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夹层动脉瘤,有1例患者发生假性动脉瘤。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CT、MRA检查得到确诊。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准确地诊断腹主动脉瘤,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体肌层囊性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子宫全切术的子宫体肌层囊性病变的病例25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病理诊断。术前均经腹部或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25例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子宫体肌层内液性暗区,或在子宫体肌层内中低回声或回声紊乱区内的液性暗区,或者表现子宫体肌壁间弥漫性囊性病变。病理类型包括子宫肌瘤囊性变、内膜囊肿、中肾管囊肿、血管瘤、平滑肌肉瘤、植入性胎盘、子宫壁输卵管内膜异位伴囊肿。结论:子宫体肌层的囊性病变较少见,病理类型较多,易误诊,应结合病史尽量作出正确的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假性肿瘤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肾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分析肾假性肿瘤的成因以及误诊因素。方法:对23例肾肿块患者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观察其类似肾肿瘤的肿块性病变的CT特征。13例行肿块切除,其中炎性假瘤5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2例,脂肪瘤样增生1例,纤维血管脂肪瘤样增生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肉芽肿性炎1例,肾盂血肿2例。另10例尿脱落细胞阴性,经动脉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A—DSA)确诊或经治疗后观察病变明显好转。结果:大多数炎性或增殖性病变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与正常肾实质的分界多不清楚,密度不均,可合并有钙化、脂肪等成分。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其中有囊变区:病灶周同可见多发条索状浸润影,以及肾周筋膜受累征象。血肿及动脉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略高密度肿块。动脉瘤明显强化,其增强的方式、程度与腹主动脉相同;急性血肿可有轻度强化。结论:CT对肾假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 例肾出血患者均行肾动脉造影检查.并均采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术中使用明胶海绵颗粒和(或)弹簧圈对病灶进行栓塞.结果 ①肾动脉造影示:6例医源性肾损伤中,有3 例为单一肾上极或下极动脉分支弓状动脉受累,显示造影剂外溢并滞留,呈囊状或条状,提示假性动脉瘤;有2例表现为2个分支以上受累者,为弓状动脉、叶间动脉或其分支等的损伤,局部造影剂浓染,滞留时间延长,伴有假性动脉瘤;1例肾切除术后残余肾动脉出血,并于后腹膜形成巨大血肿,伴假性动脉瘤形成.5例闭合性损伤表现为肾上极或下极动脉肾盂旁小分支造影剂局部浓染.1例肾脏错构瘤表现为供血动脉失去正常的血管形态,呈粗细不均、纡曲成团状.②12例患者中,采用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7 例,单纯弹簧圈3 例,明胶海绵联合弹簧圈2例.12例患者栓塞后尿液颜色转淡,均止血彻底.12例患者随访1~3个月,均无复发及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临床病理特征、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患者(排除小于1 cm的微小癌)的临床病理和超声声像图资料。以同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295例、甲状腺滤泡状癌患者21例作为对照纳入本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共74例,根据超声声像图不同滤泡亚型分为类经典型亚组55例(74.3%),类腺瘤样亚组19例(25.7%)。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的淋巴结转移率较甲状腺滤泡状癌常见,但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少见(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和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4%、2.7%和4.8%。两亚组肿瘤大小、多灶癌的概率、甲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率及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拥有超声恶性征象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比无恶性征象的更具侵袭性,超声可以帮助预测其临床生物学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管动、静脉瘤的超声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血管动、静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本组超声诊断正确,其中9例腹主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大隐静脉瘤合并血栓形成、1例大隐静脉假性静脉瘤.结论 超声是诊断血管动、静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颈部外伤所致的颈总动脉破裂形成巨大假性动脉瘤较为少见,在国内未见报导,国外报告例数不多。现将利用介入放射方法行假性动脉瘤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男性患者,19岁,于1989年颈部受枪伤,当即昏迷收入某医院,诊断为颈部外伤伴血气胸、腹部脏器损伤,行颈部清创缝合开胸开腹探查。术后第二天患者发现左颈部有胀痛性肿块,肿块逐渐长大,于6月19日来我院检查时所见:左颈部有约10×10cm搏动性肿块,拟诊左颈总动脉假性动脉瘤入院。  相似文献   

17.
蔡熹  赵新美  刘波  吴鹏西  钱斌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968-1969
目的:探讨1例肾嗜酸性细胞腺瘤(RO)的超声及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RO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对该RO的超声及CT表现进行讨论分析。结果:RO的二维声像图和CT平扫相仿,均为肾实质内圆形肿物,呈稍低回声/稍低密度,挤压肾实质并向肾表面隆起,其内部见一不规则低回声/低密度的中央疤,似"星芒"状。彩色血流图可见抱球样血流。CT增强扫描皮质期病灶边缘明显强化,中央呈片状轻度强化;实质期病灶边缘密度减低,中央部位强化伴低密度无强化区;肾盂期对比剂逐渐向中央充填,并见轻度强化伴缩小的低密度区,呈"轮辐状"强化。结论:RO瘤体中央区"星芒"状低回声/低密度疤痕是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如在肾肿瘤超声或CT检查中出现此征象可提示RO,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诊治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患者超声诊断特点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RAML患者多普勒超声影像特征,患者俯卧位和侧卧位,行双肾扫描,二维超声观察和记录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轮廓、回声、肿瘤与周围脏器关系等,彩色多普勒观察肿瘤血供、肾动脉、肾静脉情况和分析相关参数。结果:36例患者共检查出RAML 46枚,二维声像图显示高回声36枚,低回声5枚,混合回声5枚;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最大直径<4.0 cm的27枚肿瘤病灶内及周边均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瘤体最大直径>4.0cm的19枚肿瘤,2枚病灶内及周边未见明显血液信号,17枚病灶内可见少许条状或星点状的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测RAML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主要依据RAML的病理类型产生不同的影像学结果,临床诊断还应注意与肾癌的声像结果区分。  相似文献   

19.
王红芳  潘君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0):4172-4173
目的:探讨静脉瘤的彩色超声诊断及声像图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静脉瘤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资料。结果:静脉瘤可分三型:瘤样扩张型、假性静脉瘤型、内膜剥离型,以假性静脉瘤多见,假性静脉瘤的诊断要点是:静脉壁连续中断,向外延续形成一个囊性肿块,缺口处见往返血流信号,为双向频谱。结论:超声对静脉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肾细胞癌(RCC)与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影像学分析,以期提高肾细胞癌与肾平滑肌瘤的CT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双期增强CT病例47例,RAML63例,对其CT表现及鉴别特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密度的均匀性,肿瘤的强化模式,病灶突出比及皮质掀起征4项观察指标对不典型RAML与RCC的鉴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对肿瘤密度的均匀性,肿瘤的强化模式,病灶突出比及皮质掀起征的测定,对肾细胞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