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我国航空医疗救护体系需要规划和预研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医疗救护是航空救援的重要组成,是构建和推进急救医疗体系和急救医疗网络向现代化和立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无论从现实需要、发展需要,还是供给缺失、供需矛盾等哪个方面讲,加强我国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都势在必行。但开展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科学论证,对有关问题必须及早规划、及早预研。  相似文献   

2.
德军空中 海上医疗后送装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制式空中、海上医疗后送装备,目前已形成救护直升机、卫生飞机、舰载医疗模块3个系列,并在不断改进完善。救护直升机有轻、中、重多种型号,卫生飞机可执行短中远程空运医疗后送任务,舰载医疗模块组成海上方舱式外科医院。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航空救护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目前在我军内外有一些单位和部门已经应用医疗救护直升机实施航空救护,医疗救护直升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飞行高度较低的优点,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草原、沙漠地区都可着落实施救护,在山区必要时直升机还可以在空中悬定施救。特别是在救护路程遭遇交通堵塞、道路塌方等情况时,航空救护的优越性就更加明显。我们多次乘医疗救护直升机参加突发事件的紧急救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驻香港部队面临的形势和担负的任务、封闭式管理特点的分析,探索驻军医院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把医院建成驻军的临床医疗中心、疾病防控中心、应急救护中心、心理服务中心,不断提高卫勤保障能力,促进医院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使用直升机等航空器,通过航空医疗救护手段对伤病员或群体性意外伤害进行抢救转运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态.近年来,我国在应对突发重特大灾害事件中也实时动用和调集空中力量采取航空救援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在我国构建包括航空医疗救护在内的航空救援体系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6.
灾害医学救援需求突出表现在医疗救护任务重、卫生防疫难度大和心理干预时效性强等方面;根据灾害医学救援需求特点,讨论加强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有效应对灾害医学救援需求;提出灾害救援组织模块、装备模块、药品模块标准,基于模块抽组机动卫勤分队分阶段实施医疗救护、结合地区特点做好卫生防疫、针对不同人群及早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质量控制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宜阳县卫生局在加强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工作中,重点抓人才培养,提高医务人员水平;抓医院规程落实,保障医疗安全;抓急诊网络建设,增强救护能力;抓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卫生服务提供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攀钢集团总医院直升机医疗救援案例及其特点,以期为开展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合理配置航空医疗救护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2021年该院直升机医疗救援任务数据,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救护类别、救护区域、救护时间及救护效果等数据的分布特征。结果 2020—2021年该院共开展直升机医疗救援120例,其中院前急救11例(9.2%),院间转运109例(90.8%),位居前三位疾病依次为急性创伤58例(48.3%),心血管系统疾病30例(25.0%),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0例(16.7%)。结论直升机救援对山区高地的急诊救援,尤其是严重创伤的患者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构建救援立体化的必要因素,在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应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牵引努力提高海上医疗救护能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总结了医院开展海上卫勤战备训练的做法,在针对海上医疗救护的使命任务不断增强做好卫勤准备的责任感,紧扣海上医疗救护平台的特殊要求努力提高医院船医疗队救治能力,突破海上医疗救护技术的瓶颈制约积极开展海战伤救治技术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医疗救护分队信息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医疗救护分队的卫勤保障能力,开发了医疗救护分队信息系统,以电子伤票和野战病案为中心,利用PC和PDA双平台,设计了分类后送、医疗救治、医技保障、卫勤指挥的信息化处理模块,实现了伤病员信息采集、录入、存储、传输的自动化、网络化,较好地满足了机动卫勤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综合医院应对群发性灾害事故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的策略。方法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和近年来发生的群发性灾害事故的处理实践,比较不同医院在院前救援、院内组织等方面的经验。结果有比较完善的抢救预案和灾害救护规程,在处理不同的群发性突发灾害事故时,有相关机构和人员能及时地针对事件的性质和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其救护时效和绩效比较好;除了医疗救护外,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建立应急心理干预也已成为综合性医院治疗的主体之一。结论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发展处理群发性灾害的能力,应建立合理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治体系,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有效性;即使是综合性医院平时也应重视救援应急队伍的建设,及时更新急救医疗装备,使灾害事故的应对和救护原则更趋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2.
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上海市的医疗救护工作有了很快的发展。1950年,上海市只有一个医疗救护小组,有救护车2辆。1984年底,上海市除各大、中型医院与企业医院都拥有救护车外,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的现状,从航空救援医务人员配置及培养、航空救援医疗装备配置、技术研究及应用、感染防控、标准化流程和体系建设、救援能力评价、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建设、医疗资源整合等方面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航空医疗救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对策,提高医院感染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应急医疗救护质量与安全。方法对2013年"11.22黄岛输油管路爆燃事件"受伤患者救治工作中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完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体系和各项管理制度,优化急诊救护工作流程,充足的医院感染防护用品供应,严格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程序,对医院感染的严密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和控制、善后处理。结果通过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的有效落实,使突发事件受伤患者的感染风险降至最低,伤口清创效果好,无重大感染和特殊感染发生,有效提高了受伤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质量。结论实施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是医院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自动、准确、实时获取海上训练中战士的地理位置信息,以保证训练中伤病战士的及时救护。方法:基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设计了海上训练嵌入式救护系统。结果:在嵌入式Linux平台上,实现定时GPS模块地理位置信息采集存储,并在突发状况时通过GPRS模块将定位信息及报警信号实时传送至岸基医院或一线救护的监护中心计算机上。结论:系统具有低功耗、智能化等特点,为进一步提升远海救护能力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柯 《中国校医》2013,27(3):175-177
目的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航空救护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资料,分析航空救护教学体系及模式,以探讨航空救护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目前航空救护体系缺乏专业教师队伍和行业培训、教学模式单一,急救意识培训不足、教材陈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机构设置不规范、师资不足,评估标准缺乏。结论航空救护教学应结合民航运输实际,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方法,以促进航空救护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军队医院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野战救护要求,更新设备配置与管理理念,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是普遍关心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医疗设备具有两个属性:一是静态属性———物质,是重要的设备资源;二是动态属性———技术,在医院发展的整体进程中,设备是以某种形式体现,设备的有效利用,实质上是技术的发挥过程。设备管理包括购置、利用等方面。1合理配置配置规划医疗设备,必须一切从现代战争的实际出发,根据本地区部队的状况及医疗设备资源情况,考虑医院目前建设和将来的发展需求而设计,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有特色地规划好医疗设备的建设。规划时,应…  相似文献   

18.
现代战争与医疗卫生保障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福建省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出发,探究了现代战争与医疗卫生保障的对策,把加强国防经济建设与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出建设福建省医疗卫生动员指挥中心、构建平战结合的流动医院、加强医疗救护网络建设力度、实施战备药品和医疗机械的储备等措施,确保战时的医疗卫生保障,这是一项利国、利军、利民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亚洲发达国家日本急救医学的现状和进展,包括危重医疗转运系统的组织和结构、院外救护系统和医院分级、对院外救护提供者进行各种救护水平的训练和教育等。供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事故现场的医疗急救和脱离现场后的医疗运送救护都属于院前救护。运送救护是现场医疗急救的延续,旨在支持伤员的生理功能、控制伤情或防止病情发展,安全迅速地将伤员送达医院。运送救护是在各种交通载体内进行的,由于载体可用空间有限,并受行驶条件及气象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运送救护技术操作相对困难。相对现场急救而言,运送救护的突出特点是“运动中的急救”。病态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呈现的变化可能是迅速而复杂的,以往的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