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县级三级公立医院在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开展医保运营效率管理。方法:以2021年和2022年某县三级公立医院出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完善医院医保运营管理组织架构,优化收治病种结构,强化成本管控,对比分析运营效率及运营质量指标。结果:与2021年相比,2022年住院病人次均费用提高了1.99%,住院次均药品费用提高1.20%,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收入提高3.75%,同时手术占比提高0.74个百分点,微创手术占比提高1.12个百分点。结论:DIP支付方式下县级三级公立医院通过完善组织架构、提升医疗内涵、强化成本管控及优化绩效考核,可有效提升运营效率,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淮安市某三甲医院临床科室优势病种的分布状况和特点,为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提取淮安市某医院2019—2021年2月35个临床科室所有病种共239 595份和国家要求单病种19 051份病案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科室中优势病种在疾病系统、各诊疗组间分布情况;建立病种管理指标体系,描述不同优势病种平均住院天数、费用、结余率及DRG系统的CMI指标等,同时建立病种管理效果评价体系。结果 同一病种在同一科室的不同诊疗组间费用、住院天数、结余率、CMI不尽相同、差异较大。结论 各科室应明确定位各诊疗组的优势病种,强化各科室病种优势,规范同一病种的费用结构、效率及效益,将低CMI病种适当转入门诊收治,提高门诊收入占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以DRG和DIP为代表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此引导医院高质量发展方向,提升医保基金运行效能。作者首先分析了DRG和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基于国家政策要求汇总了下一阶段改革方向与时间进度要求。文章提炼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运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包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医院病种结构调整滞后等。在此基础上,从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营管理认识、优化调整病种收治结构、加强药品耗材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推进医院运营管理、积极应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5.
蔡丛青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3,34(5):656-659
目的:探索DIP付费下病种成本管理模式创新,为进一步强化病种成本控制,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淮安市某三甲公立医院作为实践研究对象,运用服务单元叠加法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结果:病种成本的精准核算促进医院降本增效;合理用药管理可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临床路径联合DIP病种分值管理实现了病种成本的有效控制(P<0.05);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利于降低医疗资源消耗等。结论:DIP付费模式促进医院成本管理转型,通过病种盈亏、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了病种成本的有效控制,提高了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7.
8.
9.
为探索如何将国家层面对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与医院内部的管理会计考核机制相结合,从而厘清绩效考评体系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实施路径,文章对公立医院绩效考评指标的框架进行了设计和层次分析,建立了公立医院管理会计在绩效考评模式下的实施路径,并针对绩效考评体系下公立医院实施运营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公立医院DRG-PPS支付方式下绩效管理遇到的问题与对策。方法:以某医院2021年实施DRG-PPS数据为基础,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医院绩效管理面临的压力,探讨适合的绩效管理优化方向。结果:通过组织架构、医疗质量把控、医保政策培训、病案质控、药耗管控、绩效考核、成本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等方式,形成适应公立医院面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绩效管理路径。结论:在DRG-PPS支付方式下,公立医院应加强绩效管理的探索与应用,推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科DIP医保结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优化新生儿科医保结算规则,推进支付方式改革精细化管理。方法:选择国家DIP支付方式试点城市Y市为案例地区,结合定性资料分析与访谈研究,采用描述性分析、四象限气泡图、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Y市新生儿科全样本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Y市2022年有1 372例新生儿,医保结算率为84.82%,其中三级医疗机构为81.10%。未入组718例,占比52.33%。三级医疗机构、未入组、低体重儿、住院天数越高、出生天数越低、结算分值越低的病例,医保结算率越低(P<0.05)。结论:新生儿科医保结算率显著低于全市水平,三级医疗机构亏损程度更高,易引致推诿危重新生儿患者风险;新生儿科存在分组精细化不足、分值失真的问题。建议:完善核心要素管理与调整机制,优化新生儿科DIP病种分组;综合考虑新生儿资源消耗特征、合理动态调整新生儿医疗服务价格、科学设置新生儿科加成系数;做到新生儿科发展与医保协同改进,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内涵式、精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在2020年10月中旬国家医疗保障局颁布了《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既对我国未来的医疗支付体系提出要求,同时也根据时代发展特征提出了相应挑战。DIP主要是指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其中包括了按病种付费和总额预算的管理过程,同时借助模糊数学方式解决支付问题。本文针对DIP分组付费应用原理进行分析,探讨支付改革背景下科室高质量发展路径,并提出作者的精细化管理思考建议,意在为我国的支付发展提供更多角度。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深化,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逐渐成为新医改的焦点。DRG支付不仅是一种医保结付的方式,同时也是公立医院规范医生诊疗行为、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工具,其推广使用对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一系列挑战。分析DRG支付的相关政策背景与时代意义、DRG支付方式改革给公立医院带来的影响,选取某公立医院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以来的40790例病案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在DRG支付背景下医院运营的主要问题,为公立医院更好地落实DRG支付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区域总额预算内的按病种分值付费下医保基金如何结算成为DIP落地的重难点。本研究通过现场调研和政策文献分析建立了DIP医保基金结算的逻辑框架和实施流程。结果显示,以“基金预拨付”“月度预结算”和“年度清算”为核心的结算框架融合了预付制和后付制思想;“月度预结算”作为结算的关键环节,对于分解医保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年终压力、引导合理医疗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年度清算”作为结算的核心环节决定了医疗机构年度医保基金支付金额,其需要依托并整合区域总额预算、病种分值库及校正、医疗机构监管考核等关键技术;通过出台结算及相关配套政策明确结算流程、测算方法及关键参数,为DIP改革的落地实施和见效提供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以A市13家公立医院为调研样本,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走访、交流座谈、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整理2020—2021年DRG支付实施以来的病案数据、病种结构、医疗科室业务运营和绩效考核等情况,分析DRG支付对医院运营管理产生的重要影响,提出公立医院实施DRG支付的改善路径: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开展病种资源消耗分析,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规范诊疗行为。 相似文献
17.
公立医院从缺乏成本意识到重视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和病种成本,主要受国家层面政策推进和DRG/DIP付费方式改革的影响.在实践中,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复杂、病种成本核算受限、实施过程困难和核算结果难以转化,导致公立医院推进成本管理缓慢.DRG/DIP付费下,公立医院应灵活采用多种核算方法,重视数据治理和信息化工作,加强核算结... 相似文献
18.
19.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和控制医疗费用具有引导作用。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视角,从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试性和可观察性5个维度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基于大数据的病种组合(DIP)进行辨析。研究发现,DRG虽然在激励医院控制自身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表现出了优越性,但在数据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方面要求较高,操作难度大。DIP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一种支付方式,其受信息化等的技术要求约束小,更加符合我国的临床实践,但后付费制的特点又决定了其在诱导需求、医疗资源浪费等方面引发的问题。无论是DRG还是DIP,其目的都在于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对医保资金的有效分配。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对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总结了目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的现状及不足,结合某医院内部绩效管理优化的实践,从医院绩效考核管理顶层设计、绩效管理方法、指标体系构建、绩效闭环管理以及绩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几个方面提出关于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优化路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