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叶绿素衍生物对痔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环形痔术后患者124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2组肉芽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前后创面水肿和疼痛程度,血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肉芽形成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创面水肿和疼痛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纤维连接蛋白(FN)、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水平均升高,且治疗后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绿素衍生物可促进痔术后肉芽形成与创面愈合,减轻患者水肿和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患者。治疗组进行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对照组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观察2组术后24h、48h、5d创面出血、局部疼痛及坠胀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分析手术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在术后创面出血、疼痛和局部坠胀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100%,术后无尿潴留,随访6个月,无复发,无肛门狭窄。结论: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能减轻创面出血、疼痛和局部坠胀等症状,具有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自拟消痔汤熏洗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中的疗效。方法 抽选442例本院接收的混合痔患者,抽选时间是2018年1月-2021年12月,所有患者均行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后熏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221例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溶液熏洗,221例观察组,用自拟消痔汤熏洗。详细统计术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各症状消失时间、肛门NRS疼痛评分、坠胀评分、痔核大小变化、表面黏膜改变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80%(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止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坠胀感消失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患者的肛门疼痛NRS评分、坠胀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痔核大小变化评分、黏膜改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42%低于对照组的16.29%(P<0.05)。结论 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自拟消痔汤熏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诊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前列地尔注射液)和观察组(n=40,中药熏洗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纤维蛋白肽A、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熏洗结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能显著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血清VEGF、bFGF、IGF-1水平,改善血浆纤溶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中药熏洗对肛门病术后伤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肛门病手术患者315例,随机分治疗组210例,对照组105例。治疗组于手术后第2 d开始行超声中药熏洗伤口,每次10 min;对照组术后,每次排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0min。两组均予坐浴后创面换药,每日1次,连续7 d。结果 治疗组术后首次排便和第5、7 d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第5、7 d的肛门坠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肛缘水肿平均积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中药熏洗防治肛门病术后并发症安全有效,疗效优于高锰酸钾坐浴。  相似文献   

6.
背景:近年来脂肪干细胞被证实对软组织创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关于其机制的研究中,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脂肪干细胞的旁分泌机制,即脂肪干细胞分泌的各种细胞因子对创伤部位细胞的修复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但脂肪干细胞分泌的因子种类,每种因子的含量,以及对软组织创伤修复,尤其是口腔黏膜的作用,鲜有报道。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分别于1,2,3,4,5d时,采用CCK-8法检测0,1,10,20,50,10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在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上述各因子的中和抗体后,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值均大于300。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且随着因子浓度的变化而呈现峰值性改变,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在50μg/L时达到峰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在1μg/L时达到峰值(P≤0.05),两者的中和抗体均能抑制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促进作用;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提示脂肪干细胞条件培养液可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所含有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因此应注意选择适宜的细胞因子浓度,从而有效地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生长因子作为一种分子信号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与代谢,其表达与调控在慢性创面愈合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创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其促进损伤组织修复的作用途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科。材料:实验用新西兰白兔6只,兔龄48~60个月。纳米微囊包裹的重组质粒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贾宁硕士惠赠。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6在西京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为目的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A-VEGF165,利用纳米微囊包裹制成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复合体。兔经麻醉后,在其耳腹侧制成直径为6mm的3个圆形创面,暴露软骨。以明胶海棉薄片蘸取纳米微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复合体100μL覆于每只兔一侧耳创面,外层覆盖无菌密封薄膜,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对侧每一创面以明胶海棉薄片蘸取100μL纳米微囊-空载质粒覆于创面作为对照组;在环切部位近端的兔耳皮肤作为正常皮肤组。②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观察术后14d损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③术后14d,以创面为中心,切取1cm×1cm正方形组织块(含兔耳全层),制成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新生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指标:创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表达。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创面肉芽生长及上皮爬行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②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损伤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及正常组(P<0.01)。结论: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上调创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作用于其受体,通过与其他细胞因子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其对伤口愈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予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治疗。疗程均为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对照组为70.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肛门病术后肛缘水肿的疗效优于高锰酸钾熏洗。  相似文献   

9.
刘洁 《全科护理》2012,10(22):2072-2072,209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脱垂性痔病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术式具有创伤小的特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肛门坠胀、肛门痛、尿潴留、残便感、早期排便困难、远期吻合口狭窄等;有时还可见因环形切除吻合时吻合钉成形不佳,导致吻合口开裂及术后吻合口大出血、肛旁感染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118-1119
为探讨开环式痔上黏膜切除术治疗非环性重度脱垂痔的应用研究。选择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就诊诊断为Ⅲ、Ⅳ期非环形痔病的患者60例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开环式痔上黏膜切除术)和对照组(PPH组),每组30例,2组治疗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选用肛肠一次性吻合器,进行PPH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选用肛肠一次性吻合器,配合配套单开口、双开口及三开口肛门镜,进行开环式痔上黏膜切除术手术治疗。开环式痔上黏膜切除术组患者手术耗时、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肛门坠胀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非环形重度脱垂痔治疗过程中,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有效缩短术后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痔科洗散对肛漏术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肛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名和对照组30例,手术采取一次性漏管切开引流术,术后分别予以痔科熏洗散和PP粉熏洗患处,观察患者术后肛门疼痛、瘙痒、水肿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疼痛、瘙痒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科熏洗散有减轻术后疼痛、瘙痒及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秦娟  郭秀君  杜媛  赵小寅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4):1845-1847,1851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时机与持续时间中药熏洗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中药熏洗操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中心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干预组(A组,n=58)和晚期干预组(B组,n=57)。其中A组患者按坐浴持续时间的不同分为10min组(A1组,n=17)、20min组(A2组,n=20)、30 min组(A3组,n=21);B组患者同法分为10min组(B1组,n=20)、20 min组(B2组,n=21)、30min组(B3组,n=16)。坐浴7d为一疗程,对肛周水肿面积的消退及患者不适症状的改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组患者在促进水肿面积的消退方面效果最显著,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B1组患者在促进肛门坠胀等不适症状的改善方面效果最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中药熏洗方法应针对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给予个体化指导,以肛周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在术后24 h内予以熏洗(熏10min,洗20min);以疼痛、坠胀等自觉不适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应在术后24 h后予以熏洗(熏10min,洗10min)。  相似文献   

13.
总结 58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严密监测并存疾病,做好术后肛门出血、尿潴留、肛门坠胀疼痛、排便的观察及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吻合器在环形痔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0-2007年76例环形痔患者应用吻合器行环形痔切除的经验。结果:本组76例,均应用吻合器行环形痔切除。平均术后住院天数3.8d,平均手术时间21min。术后吻合口大出血2例(2.6%),肛旁感染3例(3.9%),肛周轻、中度疼痛39例(51.3%),肛周剧烈疼痛2例(2.6%),手术无效2例(2.6%)。结论: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PH)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手术简单、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复发低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伤口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探讨丹参药膜在消化器官创伤修复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7/11在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择青紫蓝兔48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丹参药膜组、全身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6只。用流涎法制备丹参缓释药膜。丹参药膜组在兔的胃窦部前壁做一切口,长约1.5cm,深达黏膜下,将药膜覆盖于胃壁切口处,四角用1号丝线缝合固定后关闭腹腔。全身用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直接缝合切口,关闭腹腔。全身用药组术后每天予以丹参注射液2mL/只,一次性耳缘静脉注射。空白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分别于术后3,7,14,30d取创伤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纳入动物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3,7,14d丹参药膜组、全身用药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均显著强于同时段空白对照组,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眼以术后14d为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分别为160.0±5.7,143.3±7.0,122.0±8.8,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别为150.0±1.4,149.0±6.8,139.8±12.8,P<0.05或P<0.01演。②术后30d丹参药膜组、全身用药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06.2±5.8,105.3±5.5,108.0±6.6,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强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94.3±8.0,100.5±8.4,114.4±10.2,P<0.05)。③术后30d丹参药膜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全身用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两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参药膜可通过调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而促进创伤修复,且其作用顺应创伤修复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痔病患者术后多有排便疼痛、肛缘水肿等不适[1],中药熏洗对痔术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消除肛缘水肿、加速创口愈合、缩短疗程的作用[2]。临床上一般采用传统的40~50℃温水或1:5000PP粉液坐浴熏洗,条件好的医院亦有使用现代熏蒸仪熏蒸,但均  相似文献   

17.
吕鸿雁  王金铠 《临床荟萃》2011,26(5):450-455
血管生成是指新血管从已存在的血管系统发生,在此过程中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相互作用,从而进行精细的调节。促血管生成因子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肛训练预防重度痔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术后肛门坠胀的效果。[方法]将162例重度痔择期PPH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提肛训练;观察两组术后前3d肛门坠胀积分、切口疼痛评分及急便感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坠胀积分、切口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急便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肛训练能减轻PPH术后肛门坠胀及切口疼痛程度,降低急便感发生率,且训练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9.
背景:支架植入血管后,支架及其附近血液动力学发生了变化。切应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和碱性纤维生长因子的分泌表达与未植入支架时是否不同?目的:观察切应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心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6-04/10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胰蛋白酶(Hyclon公司),M199培养基(高糖,Gibco BRL公司);胎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研究所),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Heparin,Hepes均为Sigma公司产品;胸腺嘧啶(Thymide)、兔抗人Ⅷ因子单克隆抗体、生物素化马抗兔IgG与碘化丙锭为Sigma公司提供;青/链霉素为上海生工公司提供;新生儿脐带由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产房提供;Trizol(Invitrogene公司),RT-PCR试剂盒(Fermentas公司),目的基因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方法:改进传统平行平板流动腔,设计成矩形和具有切应力梯度两种模型的平行平板流动腔,分别作为矩形受力组和梯度受力组(具有切应力),同时设立静止组,前两组分别施加11.37dyne/cm2和5.66 ̄14.38dyne/cm2的剪切力,分别受力3,6,12h。主要观察指标:采用RT-PCR测定各组受力不同时间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与碱性纤维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静止组相比,梯度受力组细胞在受力3h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与碱性纤维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均已达到峰值,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mRNA表达水平延续至12h,矩形受力组上述各生长因子的表达峰值均出现于受力6h。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继发于剪切力改变而导致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B及碱性纤维生长因子诱导增加可能是引起支架内再狭窄过程中血管内膜增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肛瘘术后创面中药湿热敷及中药熏洗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肛瘘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制中药行创面湿热敷,对照组30例采用痔疾洗液熏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创面疼痛减轻、渗出减少且愈合时间缩短.[结论]中药湿热敷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洗坐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