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因素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生存质量量表(Medical Outcome Study 36-item Short Form,SF-36)对我院40名M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依据SF-36量表计分方法对调查结果评分,再按照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因素对评分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总体体力成分和总体情感成分评分均低于欧美同类研究。女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体能评分较低。就业患者,透析超过一年患者的体力和情感评分较高。教育程度高者在情感功能方面占优。婚姻状况对生存质量未见显著影响。结论:本组患者的总体生存质量较低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透析时间,糖尿病可能对(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提高对(MHD)患者的生存质量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生存质量量表(SF-36)、自评抑郁量表(SDS)、家庭功能问卷(Fam ily APGAR)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61例MHD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MHD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低于一般人群;MHD患者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活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得分也显著低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包括:抑郁状态、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等。结论:MHD患者生存质量较低;抑郁状态及社会支持是影响MH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积极而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指导和社会支持,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冠心病患者因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CABG)而得以生存,但由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继续存在,使得术后再梗和猝死的危险率依然很高。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教科书中心血管疾病章节缺乏有关心脏康复的内容,以至于教师在冠心病教学中,非常重视急性期的治疗和护理,却忽略了缓解期和稳定期的心脏康复。本文旨在探讨在冠心病教学中加强心脏康复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及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90-1991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160例,采取必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生存质量降低更为明显,而护理后生存质量较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降低,加强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徐雪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4,(21):2767-276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8例行介入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对2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生存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这一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1]。在对DN的治疗上目前主要是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的治疗方式,采取这一治疗方式能有效清除患者体内毒性代谢物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唐刘红  张小强 《四川医学》2011,32(9):1387-139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影响因素,为提高MHD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本组72例MH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性别、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抑郁和焦虑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MHD患者SF-36量表8个维度的分值均显著低于四川常模(P〈0.01)。本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的占63.89%,处于焦虑状态的占54.17%。经济状况、文化程度、抑郁和焦虑均显著影响MHD患者的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P〈0.05)。性别因素对生存质量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MHD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降低。经济状况差、文化程度低、抑郁和焦虑均会对MHD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少年血液透析(MHD)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2例青少年MHD患者采用肾脏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1.3版)中文版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透析患者生存质量较一般人群低,性别、有无医保及工作与否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少年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较差,应引起有关部门、医务工作者及其家属对该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余海萍 《中外医疗》2014,(10):146+148-146,148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心脏患者行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年龄分组,对比不同年龄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在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均显著下降,且患者年龄越高,生存质量越低。结论年龄是影响不同年龄段患者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介入术后应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促使其生存质量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笔者医院MHD患者(MHD组)8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MHD患者同时测定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和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等指标。将MHD患者又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结果 MHD组血F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非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组FT3水平明显降低(P<0.01)。冠心病组患者年龄较大,透析龄较长,SCr和TG水平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1),hs 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HD患者血FT3水平与Hb(r=0.529,P<0.01)和ALB(r=0.585,P<0.01)呈正相关,与年龄(r=-0.537,P<0.01)和hs CRP(r=-0.485,P<0.01)呈负相关;4 Logistic回归分析,在校正传统和一些非传统的危险因素后,低FT3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存在相关性(P<0.01),进一步校正hs CRP或ALB后,该相关性不再存在。结论 MHD患者尤其是合并冠心病患者血FT3水平明显降低,低水平的FT3可能通过炎性反应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因合并其他疾病须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可以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围术期的心脏情况令人关注。本文收集老年冠心病患者38例,均行非心脏手术,旨在说明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加重、急性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庆阳市中医医院心内科2008年4月~2010年4月收住的18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开放式护理评估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AQ)进行结果分析评价.结果:180例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开放式护理评估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增强冠心病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MHD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B组采用HFHD治疗,C组采用HFHD+左卡尼汀治疗.比较3组营养状况与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后C组生存质量评分、营养指标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高于A、B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采用HFHD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炎症状态及营养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以导管为基础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治疗在一些大的综合医院或心脏中心已广泛开展。这一新技术的出现结束了以往冠心病患者仅用药物保守治疗的历史。该技术使冠心病治疗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潘美成 《微创医学》2007,2(1):79-79
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冠脉介入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因恐惧或不了解而放弃,失去诊治的适当时机。我科对16例A型行为冠心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相关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佘丽萍  杨金芳  董书娅 《吉林医学》2013,34(23):4802-4803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20例,通过对MHD患者发放自我管理教育处方、开设血液透析患者家庭健康照护学校及随机性教育方式进行心理、内瘘自我护理、饮食、运动、透析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其进行自我管理,观察自我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自我管理教育前220例MHD患者中回归社会、做家务、生活能自理、营养状况达标、心理障碍的例数分别为7例、28例、57例、52例、104例,自我管理教育后220例MHD患者中回归社会、做家务、生活能自理、营养状况达标的人数增加至26例、64例、158例、176例,而心理障碍的人数降低至44例,与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对MHD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郭玲  饶毅峰 《西部医学》2005,17(3):220-220
目的分析老年尿毒症(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原因。以降低尿毒症患者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老年尿毒症MHD患者透析的初始情况、原发病因与透析生存年限,分析其死亡原因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是老年MHD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占35%;严重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占25%,多脏器功能衰竭占15%。为老年MHD患者死亡的第二第三个主要原因。结论老年MHD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护心功能。减轻心脏负荷。及时纠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积极的控制和预防感染。加强营养。努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按时进行透析治疗。可避免死于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介入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09,P<0.05);观察组患者的PL、AS、TS、AF、D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和相应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2013年6月收治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患者78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于术前、术后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同时对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最佳护理对策。结果: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后,不同年龄患者生存质量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且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与生存质量呈反比。结论:年龄是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重要影响因素,在手术完成后,对不同年龄阶段患者展开适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有越来越多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性诊断治疗。但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中青年患者不同,因而采取介入治疗也具有特殊性。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0月对29例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