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针刺为主治疗儿童孤独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慧敏 《中国针灸》2004,24(5):317-318
目的:探寻治疗儿童孤独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对30例患儿进行针刺治疗并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及语言训练.结果: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对缺乏伙伴关系、语调低或语速过快过慢及听而不闻症状的改善明显,改善率为75.0%;其次是对代词用错,伤害自己和别人、攻击性行为的改善,改善率为71.4%.结论:针刺为主治疗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症状,其原理可能与改善脑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治疗孤独症的有效疗法。方法:将60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电针行为疗法组(30例)和行为疗法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行为疗法,电针行为疗法组在此基础上穴取百会、四神聪、神庭、本神、印堂、脑户、脑空、内关及头针语言一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进行电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图片词汇量表(PPVT)、孤独症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电针行为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行为疗法组的56.7%(P<0.05)。电针行为疗法组在感觉、交往、躯体、自理能力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提高(P<0.05),且在感觉、躯体及自理因子方面优于行为疗法组(P<0.05)。两组PPVT治疗后分值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行为疗法组可以明显改善孤独症的临床症状,但对智能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儿童孤独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量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 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infant-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living ability scale,S-M量表)]评分、语言能力各项评分(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和语言沟通)及各项生化指标[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 t-PA)、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水平和全血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两组治疗后CARS评分、ABC...  相似文献   

4.
不同针刺方案对偏瘫早期康复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两种针刺方案对中风偏瘫早期的康复作用.方法:将70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每日2次分别针刺健患侧腧穴,对照组每日1次针刺患侧腧穴.以简式的Fugl-Meyer运动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为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肢肢体运动功能分级达Ⅳ级以上为68.6%,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良好率为74.3%;对照组分别为31.4%和42.8%,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方案相比,每日2次健患侧腧穴交替应用的针刺方案更有利于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并以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康复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康复训练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EP-3)评分、Ge...  相似文献   

6.
针刺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神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最佳疗法。方法:将本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西药(甘露醇、心痛定、罗氏芬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9天加用针刺,取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委中等穴,并合用头针,治疗10天(1次/日),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结果:采用针刺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4.0%,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协同作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曹文胜 《中国针灸》2006,26(1):18-20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患儿早期综合干预的方法。方法:将148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性期后患儿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予以按症取穴针刺加高压氧舱加康复训练的综合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急性期出院后,采用常规育儿措施,于3、6、12、18月龄时均进行智力测验。结果:6、12、18月龄时针刺组平均发育商比对照组分别高14.54分、21.46分、24.06分;18月龄后针刺组伤残率为7.2%,而对照组伤残率高达33.8%,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早期针刺为主综合干预能有效地促进HIBD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经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8例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变化,采用FMA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和ADL评价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明显(P0.05)。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ADL评分及各项血脂检测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TG、TC、LDL值均降低,HDL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后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赵义造 《中国针灸》2006,26(3):180-182
目的:观察钟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后期不同类型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对63例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观察治疗前后听阈值的变化及不同病情和不同类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与结论:总有效率63.5%,其中痊愈4例(6.3%).显效17例(27.0%),有效19例(30.2%),无效23例(36.5%);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情越轻者疗效越好;听力曲线下降型疗效最好,对痰热上扰型和痰浊中阻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高秀领  何立  张雪娟  丁敏 《中国针灸》2007,27(10):738-740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贴压与单纯药物减肥的疗效差异,探讨针刺减肥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5例。针刺组采用电针天枢、关元、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等穴,配合耳穴贴压神门、内分泌、脾、胃、三焦、大肠等穴的方法;药物组采用口服西布曲明10mg,每日1次的方法。观察治疗2个疗程(2个月)。分别评价减肥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胰岛素的含量。结果: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8.0%,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80.0%,2组的治疗结果相近(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刺组下降水平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加耳穴贴压减肥与西药减肥疗效相当,但针刺加耳穴贴压较西药能有效地改善单纯性肥胖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增智开窍针法,选用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 ATEC),对32例患儿临床症状进行检测评估。结果:针刺治疗后语言交流、人际关系、动作行为、个人能力均有改善,其中语言交流的显效率与其他三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TEC评定结果比较,语言项(P〈0.01)、社交项、感知项、行为项针刺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有效改善儿童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对语言功能的干预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针灸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戚其华 《中国针灸》2007,27(7):533-53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的针灸治疗原理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针刺治疗脊髓损伤的原理进行阐述,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就针灸治疗的方法提出一些个人见解。结论:针灸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林强  胡玉莲  韩崇伟  厉岩 《中国针灸》2007,27(9):663-664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由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输尿管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吗啡组和强痛定组。眼针组90例应用针刺眼穴止痛;吗啡组40例肌肉注射吗啡、阿托品止痛;强痛定组50例肌肉注射强痛定、阿托品止痛。结果:眼针组显效率72.2%,总有效率95.6%;吗啡组显效率45.0%,总有效率77.5%;强痛定组显效率42.0%,总有效率72.0%。眼针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吗啡组与强痛定组(均P<0.01)。结论:眼针疗法治疗由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输尿管绞痛快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欧阳颀  周巍  张春梅 《中国针灸》2007,27(10):773-776
讨论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疗效需注意的5个方面。一是得气:得气是针刺取效的重要因素,头针针感应以医者指下有"如鱼吞钩"般的吸针感为主;二是针刺手法:手法的选择宜以找到适宜的针感、传导方向及强度为准则;三是有效刺激量:只有当腧穴的刺激量强度与患者体内的感应状态相匹配时,才能发生能量共振,出现最佳治疗效果;四是治疗时机:中风偏瘫康复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早期使用头针治疗;五是康复训练:头针治疗中风偏瘫需要与康复训练结合起来,两者结合起了正相干性效应。临证中注意这5方面问题,可以巩固和提高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痉挛性运动障碍配穴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英  于潇 《中国针灸》2007,27(10):735-73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最佳配穴方法。方法:将96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对照组)与平衡阴阳针刺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针刺组按传统取穴方法,主要是阳经取穴,取肩髃、曲池、手三里等;平衡阴阳针刺组根据阴缓阳急的中医理论及偏瘫患者伸屈肌肌张力不平衡的特点,采用阴阳经配穴,取极泉、尺泽、少海等。2组治疗前后分别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修改的Ashworth、日常生活能力(ADL-Barthel指数)及脑卒中脑功能障碍评价表(SIAS)评定。结果:针刺有明显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运动障碍的作用,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56±7.97,ADL-Barthel指数为57.20±12.80,对照组为21.62±7.17、30.66±11.34,2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能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性运动障碍,可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不同配穴组方存在差别,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250μg,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针刺关元、中极、肾俞、次、会阳穴,每日治疗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残余尿量;同时对两组症状改善有效率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等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尿急、尿频、小便淋沥不尽、尿失禁及排尿困难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排尿时间延长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膀胱残余尿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其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弥可保加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神经原性膀胱效果优于单纯弥可保治疗,在治疗的同时注意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吴迎涛  刘立安 《中国针灸》2007,27(8):620-622
牙周炎是多病因慢性炎症,临床上病情易反复,难以根治。针灸治疗牙周炎并发的牙痛、牙龈肿胀临床疗效快速、可靠;针灸结合洁治、药物含漱等牙周常规局部治疗对消除牙龈炎症、减轻牙周袋、降低牙齿松动度效果更佳,但后者相关研究较少,有待更多引入标准牙周临床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的临床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马胜  刘学禹 《中国针灸》2007,27(7):506-508
目的:探寻治疗慢性喉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90例慢性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隔药饼灸,穴取扶突、人迎、水突等,配合涌泉穴隔药饼灸;对照组口服黄氏响声丸。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并将两组辨证分型、病理分型以及疗效与病程的关系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从辨证分型比较,阴虚肺燥型、痰热蕴结型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肺脾气虚型两组疗效相当;从病理分型组间比较看,慢性单纯性喉炎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肥厚性喉炎、萎缩性喉炎疗效两组相当。结论:针刺加隔药饼灸治疗慢性喉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霍焕民  杨学萍 《中国针灸》2007,27(10):729-730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为主与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20例于疱疹最疼痛点采用针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围刺等方法;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膏患处外用,常规口服阿昔洛韦片。观察并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为55.8%,2组疗效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放血为主是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