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明末医家绮石对虚劳病的研究。认为虚劳成因有先天、后天、痘疹、病后、外感、境遇、医药等六因;提出治虚三本(肺、脾、肾)和二统(肺、脾),以及阳虚三夺(夺精、夺气、夺火)统于脾,阴虚之症统于肺;对虚劳的预防,总结为知节、知防、二护、三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罗军 《中医药学刊》2003,21(2):308-308
从脾论治慢性肝病三法,即:慢性肝炎,疏肝健脾解毒,肝脾同治;肝硬化,分广气活血,健脾和络;肝硬化腹水,健脾利水清膨。指出,无论是慢性肝久病体虚或本虚标实,均应重视健脾补脾,健脾培土切不可忘。  相似文献   

3.
“百病多由痰作崇”,杂病也不例外。如:高血压病肝阳挟风痰上扰;心脑血管病痰瘀胶结,引起脑血栓淖中或偏瘫;或心肌梗塞、心包积液而致胸痹心衰;肝胆湿热痞积,出现腹水及阻塞性黄疽;恶性肿瘤常见咯吐痰血及粘液等症。余若痫证、精神病、眩晕、失眠等一系列症候都与疾饮作崇有关。故当从痰论治,现阐述如下。l从痰论治重在肺脾肾(素问·经脉别论篇》说:“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眈,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指出了水液的运行与脾肺肾三脏有关,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即可使水液积聚而…  相似文献   

4.
介绍丁甘仁治肿三法:1.肃运分消,肺脾同治;2.温运分消,脾肾同调;3.治肿之法,匆忘调肝。每法均结合丁氏临床用药经验或医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丁甘仁治肿三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云建 《江苏中医》1995,16(5):37-38
介绍丁甘仁治肿三法:1.肃运分消,肺脾同治;2.温运分消,脾肾同调;3.治肿之法,勿忘调肝。每法均结合丁氏临床用药经验或医案,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杂病治脾四法王澧兰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215500)《笔花医镜》云:“脾入土,中央黄色,后天之本也。下受命门之火。以蒸化谷食;上输谷食之液,以灌溉脏腑。故人生存活之原,独脾土之功为最大。”脾位于中焦,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升清。若饥饱劳倦伤脾,则脾不健运...  相似文献   

7.
小儿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水气病”范畴,其标在肺、其本在肾、其制在脾、本虚而标实。本虚指肺、脾、肾三脏损。肺气不足,宣肃失司,小道不利;脾弱气虚,水湿失运,湿浊内蕴;肾虚不固,封藏失职,精微外泄,是由水湿泛溢肌肤,周身浮肿,蛋白下泄而肾病,故治疗重在脾肾。临床辨证分为肾虚湿滞,脾肾阳虚,肾阴亏虚三类,且常互为因果。患儿正气本虚,简易感受外邪,使病情反复。表邪未解时,必须宣肺祛风行水消肿,祛邪治标为先,而病久缠绵,或失治累及肾本,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即祖国医学称之为水肿病,一般以脾肾功能失调,迁延日久,湿热内蕴,脾虚则运化无力,肾虚则关门不利,精气不藏而出现浮肿、小便不利、尿蛋白难降等症。笔者对慢性肾炎作一些探索,现略述如下:祖国医学并无慢性肾炎之称,一般多从水肿、血尿、虚劳、腰痛等论治。慢性肾炎的病理机制非常复杂,中医一般从水肿论治,认为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张景岳曰:“凡水肿等症,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为气,其标在肺、水惟畏土,其制在脾”。如肾不藏精,气阴两虚;脾虚则运化无力,水湿潴留;肺主…  相似文献   

9.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现代医学目前还未完全明确其病因与发病机制。该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临床上采用针灸疗法,收效甚佳。肝、脾、肾三脏各主膝关节的筋、肉、骨,在生理病理上联系紧密;同时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阴肾经三经承载肝脾肾三脏之气血,循行路线同经过膝,且三经腧穴所在位置或功能主治与膝关节疾患的对症或对证治疗密切相关。针灸治疗KOA从肝脾肾三经着手施为,具有深远的理论基础,亦是中医学标本兼治、内外同调理念与整体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除了先天禀赋不足,家族遗传的糖尿病患者外,其他糖尿病患者的病因,不外乎有三个方面:其一,由于内在精神的刺激,使情志失调;其二,长期过食肥甘,形体肥胖从而诱发;其三,长期饮酒,房劳过度,造成了五脏虚弱,特别是。肾脾两脏亏虚,使外邪趁虚侵入,从而。肾脾功能失调。治疗糖尿病,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方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克强  付江 《国医论坛》1997,12(3):28-30
本文依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脾肾虚三型,应用中医药治疗,其中肝胆湿热型治以清热解毒,理气化湿;肝郁虚型治以疏肝健脾,理气活血兼以桦湿解毒;肝脾肾虚型治以实益肝肾,健脾利水,活血软紧。  相似文献   

12.
阐述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疏调气机”学说,指导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该学说以疏肝为主体,兼顾先后天之本,肝脾肾三脏同治以达人体气机条畅。认为桥本甲状腺炎核心病机为以肝郁、脾虚、肾虚为本,气、痰、瘀为标。其中肝郁气滞为其发病的使动因素,气滞则痰瘀内生,影响脾肾功能;亦或肝病及脾,久则及肾,而致三脏同病,气痰瘀结于颈前而病。范源教授运用“一体两翼,疏调气机”学说论治桥本甲状腺炎,疏肝不忘脾肾,理气不忘活血、化痰。肝脾肾三脏同调、气痰瘀三者共治可达“未病先治,既病防变”的效果。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其从脾论治的学术思想贯穿抑郁症的因机、选穴及刺灸法三个方面。《针灸甲乙经》认为,抑郁症以“脾虚”为基本病机:脾虚土衰,则意伤神疲;土虚木郁,则脏气失达;子病及母,则积思成疾;土不制水,则命火微之、如堕深渊。治疗抑郁症选穴时应注意以脾为要、实土通阳,且宜与脾相应、和调五脏。在选择刺灸法方面,治疗抑郁症多用缪刺法和刺血法,可起到祛瘀生新、助脾统血之功,同时也宜用灸法,以达温阳举陷、扶土升清之效。深入挖掘《针灸甲乙经》从脾论治抑郁症学术思想,对临床诊治抑郁症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肾病综合症属中医水肿的一种,以蛋白尿、浮肿反复出现为主症。它的病因病机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为水之上源,外邪伤肺,肺气不宣,气机雍塞,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致水肿;脾阳不足,湿困中焦,水湿停滞;肾阳虚亏,不能化气行水,使水液泛滥横溢而肿。关于水肿的洽疗.笔者分肺脾肾施治,  相似文献   

15.
廖志香  潘娟 《四川中医》1998,16(10):28-28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还伴有胸水、腹水等。水肿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景岳全书肿胀》篇云:“凡水肿等证,乃肺牌肾三脏相干之病”。此病往往有反复发作之趋势,尤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水热穴论》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从其类也”。说明脾肾两胜在此病中的作用。脾主运化,主精微的摄取及水液的输市;肾司开阅,主精气的藏蓄与湿浊的排泄。太阴虚则运化无权,难以摄取精微,又致水液输布失常;…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把黄疸分为阳黄、阴黄两类。阴黄病机复杂,诊断、治疗较为困难。多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现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探讨1.1多因说潘雪飞等[1]将古代医家对阴黄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为:①寒湿说;②热毒说;③脾阳虚说;④脾肾虚寒说;⑤肾衰说;⑥气血衰败说;⑦瘀血说。根据上述分析,认为阴黄的病机可归纳为:肝体虚损,或邪被困,肝用失职。胆汁不循常道,溢而为黄。病位在肝、胆、脾、肾,并且以虚为主,常为虚实夹杂。1.2脾肾阳虚,湿从寒化持此见解者颇多,如关幼波[2]认为,阴黄的发生,有三种…  相似文献   

17.
李彦民教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将股骨头坏死分为肝肾不足型、脾肾亏虚型、痰瘀阻络型、气滞血瘀型进行辨证论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激素伤肾阳,继而引起肝脾肾三脏亏虚,生髓无源。治疗上强调益气温阳、健脾祛痰、活血化瘀,注重细节,防止漏诊;注重治未病,关注患者心理健康,配合功能锻炼;注重内外合治,突出整体观念。自拟二鹿汤,并且强调临床加减。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肾主四肢之骨;脾主四肢之肉;肝主四肢之筋;心主四肢之脉。故四肢之病在脏,多责于脾、肝、肾、心。人体十四经络,遍布周身,其中十二正经循行于手足,有六条经络是经过手指端,即手三阴(肺、心包、心)经,从胸走手,行于手臂内侧;手三阳(大、小肠、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手臂外侧。还有六条经络循行于足,即足三阴(脾、肝、肾)经,从足走腹,行于下肢内侧;足三阳(胆、膀胱、胃)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外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衔接的,与内脏存在着密切关系,反映全身的血管、神经功能,故手、足都有全身各部反射区,足底又有人体“第二心脏”之称。因此,经常按摩四肢,可疏通十二经脉,活动四肢关节,促进周身血液循环,活血化瘀,对防治全身关节炎及其各种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其具体自我按摩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赵献可为明末温补学派的中坚人物之一,其倡扬肾水命火学说,认为命门为人身之真君真主,内藏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水火,是人体生成、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基础,而尤以先天之火为重要。人体罹疾就是因为先天水火失调所致,赵氏将这一理论用于血证论治,认为血证治疗要先辨阴阳,阳统乎阴,血随乎气;阳虚补阳,阴虚补阴;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假治假。注重心肝脾三经调理,尤其重脾。亦要分辨寒热虚实而治。  相似文献   

20.
丁雪冰 《中医研究》1999,12(4):18-19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笔者认为脑动脉硬化病在于脏腑功能失调,尤以肝、脾、肾三脏为主,肝肾虚,脾运失健,导致痰瘀互阻,脑络失养。因此,采用滋养肝肾,和中健脾,化痰祛瘀法治疗本病,并加强饮食护理,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均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所选病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第三届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动脉硬化症”诊断标准。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45~72岁,平均651±69岁;有高血压病史者36例;高血脂症病史者32例;中风病史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