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 10年期间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白血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调集 10年间所有安徽籍儿童的白血病档案 ,EPIinfo 6 0 4建数据库 ,采用SPSS 10 0进行分析。结果 :13 2例病例中 ,1~ 5岁最多 ,占 5 6 1%。型别最多为ALL L1型 ( 5 0 76% ) ,其次为AML( 15 9% )。儿童白血病入院病例数呈总体上升趋势 ,年均上升 2 42 % ,P >0 0 5 ,其中ALL病例上升趋势明显 ,年均上升 9 1% ,P <0 0 1;AML呈下降趋势 ,年均下降 10 5 % ,P <0 0 5。血型的构成依次为A型 3 2 %、B型 2 5 %、O型 3 8%和AB型 5 %与安徽省自然人群的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季节分布为春季 3 6例、夏季 2 3例、秋季 3 4例和冬季 3 9例 ,无明显的季节波动。预后情况分别为好转占 15 90 %、医院内死亡占11 3 6%和自动出院占 72 74%。结论 :安徽省儿童ALL发病趋势不断上升及儿童白血病治疗状况低下  相似文献   

3.
钱巍  俞国培 《肿瘤》1996,16(3):439-443
儿童白血病是1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估计欧洲儿童年发病率在3.1/10万到毛.9/10万之间,美国白人儿童年发病率为4.0/10万左右[‘]。在上海的调查显示L·”:白血病居上海市各类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年发病率达3.7/10万,其中,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的发病率分别为《.5/10万和3·3/10万。虽然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改进而使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得以改善,但其病因仍然不明,一般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入80年代以来,病毒在儿童白血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仅就这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于白血病研究取血方便,观察指标明确,还有各种动物白血病模型可供实验研究;所以,白血病研究一直受到全世界肿瘤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希望癌症研究从白血病打开一个突破口。中国白血病死亡率为2.53/10万,调整死亡率为2.52/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之3.77%,列恶性肿瘤死亡第七位;是世界各国白血病死亡偏低的国家。山西白血病死亡率为2.67/10万,调整率为2.65/10万,占恶性肿瘤死亡的3.08%,居恶性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血病肿瘤疫苗(简称瘤苗)主动免疫治疗及联合吲哚2,3双加氧酶(IDO)的抑制剂1-甲基色氨酸(1-MT),在白血病荷瘤小鼠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FBL-3细胞皮下注射建立荷瘤白血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环磷酰胺(CTX)化疗组、单用瘤苗治疗组和瘤苗联合1-MT治疗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肿瘤缓解率、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及生存期。结果 PBS对照组小鼠活动迟缓,体质量(含瘤结节质量)比其余各组均高;单用瘤苗组和瘤苗联合1-MT组小鼠活动、进食正常,体质量与正常小鼠差异不大;化疗组体质量明显减轻,出现脱毛、弓背、活动减少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71,P=000);单用瘤苗组和瘤苗联合1-MT组治疗相关死亡率明显低于化疗组(0,0,40 %)。瘤苗联合1-MT组完全缓解率与单用瘤苗组(61.1 %、7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05),但瘤苗联合1-MT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用瘤苗组(0,36.36 %);复发小鼠再应用1-MT,能明显抑制瘤结节的生长。单用瘤苗组和瘤苗联合1-MT组小鼠中位存活期明显高于化疗组和PBS对照组(χ2=52.13,P<0.01)。各组小鼠整体瘤结节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966,P=0.000)。结论 白血病瘤苗在动物实验具有肯定的疗效,能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时间,且副作用小。免疫治疗联合1-MT对白血病进行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肿瘤的复发率;而免疫治疗有效后复发时应用1-MT,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袁剑敏 《肿瘤》2005,25(5):409-412
自从1981年Doll和Peto在<癌症的原因>一书中对食物、营养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提出膳食相关因素可以解释35%的肿瘤发生这一论点以来,食物、营养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逐渐成为颇受学术界、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全球范围内对食物、营养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由于膳食模式的复杂性、膳食成分的多样性和膳食摄入量难以准确测量等方面的问题,膳食与肿瘤之间的关系还不完全清楚.随着肿瘤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发展,使我们有可能从分子和基因水平更加深入地探讨和评价膳食因素与肿瘤的关系,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桂西地区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的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 对广西桂西地区恶性淋巴瘤患者452例中46例LMCL患病情况、实验室检查特点、疗效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广西桂西地区恶性淋巴瘤患者452例中LMCL占10.18 %,骨髓涂片淋巴瘤细胞比例高,平均81.2 %,91.3 % LMC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值高,化疗缓解率低(21.7 %),生存期短。结论 广西桂西地区LMCL患者明确诊断时分期比较晚,肿瘤负荷重,治疗疗效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8.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自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于1845年首先报道:这是一种独特的疾病,并命名为“白血病”,迄今已150多年。目前世界各地对该病的流行病学都做过调查,其发病率为2~9/10万人口,我国于1986~1988年在22个省、市(区)共调查61,576,044人群,发现白血病新病例1668例,年发病率为2.71/10万人口,估计每年有三万人新发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9.
白血病在儿童恶性肿瘤中居首位,约占其半数。为了进一步开展白血病的防治工作,研究其流行病学与病因学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流行病学一、白血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1)我国各地白血病发病率最低为1。8/10万,最高为10.79/10万,大多数地区为2/13万左右。死亡率为2~4/10万,以此推算。  相似文献   

10.
骨髓净化是预防自身骨髓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有效手段之一。自身骨髓移植患者在移植前往往接受了多疗程化疗,缓解期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多具耐药性。因此选择新型的抗白血病药物作为体外净化剂,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清除耐药白血病细胞的效果。本研究对4-去甲基柔红霉素(idarubicin,IDA)体外抗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对正常造血祖细胞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益气养阴方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诱导急性白血病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以L7212白血病小鼠为研究对象,用益气养阴方浓缩液给小鼠灌胃8d后处死,利用光学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手段观察益气养阴方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凋亡特征,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显示细胞凋亡现象。结论:本研究提示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益气养阴方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祛毒化瘀中药复方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血清药理学和细胞培养的方法,以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祛毒化瘀中药复方对其的影响。结果祛毒化瘀中药复方具有抑制K562细胞生长,促进K562细胞凋亡,下调特征性的bcr/abl融合基因的mRNA表达的作用。结论祛毒化瘀中药复方具有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方诱导急性白血病模型小鼠细胞凋亡的作用 ,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L72 12 白血病小鼠为研究对象 ,用益气养阴方浓缩液给小鼠灌胃 8d后处死 ,利用光学显微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手段观察益气养阴方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结果 :形态学观察可见细胞凋亡特征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显示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本研究提示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益气养阴方治疗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ATRA)、砷剂等化疗药物以及免疫、肿瘤疫苗,骨髓移植等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使白血病的缓解率和生存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白血病仍有较高的复发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钟晓妮 《中国肿瘤》1999,8(3):105-107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很多学者在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危险因素的探索、预后状况的分析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就流行病学研究而论,既有乳腺癌的观察性研究,又有实验性研究与理论流行病学研究;既有病例对照设计研究,又有定群研究。在研究中无论是描述性分析还是分析性分析都必须借助于一些指标与分析方法。现就近年来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统计指标与分析方法综述如下;l统计指标工.王描述疾病分布的主要指标l.l.l率与比流行病学研究首先是观察疾病的分布。常用的指标有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探讨不同性别胃癌发病情况。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诊治的24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每位患者由专业工作人员帮助填写胃癌流行病学调查表,获取个人特点、饮食生活习惯、肿瘤家族史等信息。结果男性患者平均年龄比女性患者大6岁;溃疡型胃癌男性多于女性(120例、38例,P〈0.01),在细胞类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中,男女无区别;男性饮酒、饮茶及吸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生活饮水、热食习惯、进食酸菜、新鲜蔬菜和水果、肉蛋奶摄入量等饮食习惯及肿瘤家族史,无性别差异。结论不同性别胃癌患者流行病学的表现不同,该结果不仅有益于胃癌病因的研究,而且对该病的预防和干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遗传因素在武威市食管癌发病中的作用及食管癌的遗传模式。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一对照家系研究。收集225例武威籍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及其对照的家系资料,调查这些家系所有亲属的食管癌发病情况。食管癌家族聚集用二项分布(P+q)“数学模型拟合,用χ2进行配合适度检验。分别按Li—Mantel—Gart法计算食管癌的分离比、Penrose法估计遗传模式、Falconer法计算遗传度。结果武威市225例食管癌家族中的食管癌分布超过了二项分布的概率范围(χ2=50.36,P〈0.01);食管癌的分离比为0.0643,显著〈0.25;单基因显性简单分离分析(分离比0.50),χ2=645.97,P〈0.ol;单基因隐性简单分离分析(分离比0.25),χ2=193.20,P〈0.01;先证者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24.29±0.46)%。结论武威市食管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先证者食管癌遗传不符合单基因显性和隐性遗传而是属于多基因遗传。遗传因素对食管癌的发病约占整个危险因素的1/4。  相似文献   

18.
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娟  浦跃朴  尹立红  朱方艳  郭吉 《肿瘤》2005,25(4):346-350
目的研究我国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与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方法采集江苏汉族人群成人急性白血病病例与对照的外周血,应用PCR-RFLP技术,从代谢酶、受体、DNA修复基因三个层面检测CYP1A1(C6235T)、GSTT1、GSTM1、NQO1(C609T)、P2X7(A1513C)、XRCC1(Arg399Gln)、XPD(Lys751Gln)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分析上述基因位点多态性和成人急性白血病易感性的关系,以及基因与基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的X2检验分析得出CYP1A1、P2X7、XPD突变型和GSTT1缺失基因型在病例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CYP1A1、GSTT1、P2X7、XPD基因可能是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其OR值分别为3.1957、1.9008、1.9983和2.1842;按病理类型分析,CYP1A1可能是急性髓性白血病、CYP1A1与XPD可能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易感基因.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CYP1A1(6235T)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之间,P2X7(1513C)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其OR值分别为5.720和5.0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YP1A1、P2X7、XPD突变等位基因者,携带GSTT1缺失型基因者患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其中携带CYP1A1突变等位基因者患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携带CYP1A1与XPD突变等位基因者患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性可能增加;同时携带CYP1A1(6235T)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或P2X7(1513C)与XRCC1(399Gln)突变基因型患成人急性白血病的危险性比单独携带其中一个突变基因型者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IL -10在儿童AL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47例初治ALL及 2 0例完全缓解患儿血清中IL -10的水平。结果 ①MIC分型 47例ALL患儿中B -ALL 3 9例 ,T -ALL 8例。②ALL患儿血清中IL -10浓度较对照组和CR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B -ALL和T -ALL ,正常对照和CR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ALL患儿存在TH1/TH2细胞免疫功能的失衡 ,血清IL -10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状态的免疫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03-2007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与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白血病的发病与死亡水平,并进行国际间比较.方法:对全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进行汇总,计算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果:全国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发病率为5.17/10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构成中位居第13位,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94%;髓样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淋巴样白血病.32个肿瘤登记地区白血病死亡率为3.94/10万,白血病死亡位于死因的第9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9%.与1970年和1990年的数据比较,白血病死亡位次有明显下降,但粗死亡率仍然呈上升趋势.中国男、女性白血病发病率在统计的184个国家中均位居第87位.结论:白血病是危害中国居民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