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铅对精液质量产生的影响,提出加强男性生殖保健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和精子全自动分析仪相结合的方法,对铅接触组和未接触铅的对照组男性的精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接触组与对照组精液全自动分析各项指标均无异常,但单细胞凝胶电泳中接触组Ⅰ级彗星率即DNA链断裂数量(4.28±2.73)%明显高于对照组(2.73±1.89)%(P<0.05)。[结论]彗星试验可用于评价职业性铅接触对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 为临床和卫生防护部门能够早期发现精子亚临床损伤提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将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接触铅职业体检及住院患者分为健康对照组、接铅对照组、高铅血症组、铅中毒组,每组20人。研究对象均填写《健康影响调查表》,检测血铅(BPb)、血常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碱酯酶(ChE)等指标水平。结果显示,铅中毒组ALT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接铅对照组,铅中毒组、接铅对照组、高铅血症组AS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铅中毒组血清ChE水平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中毒可致消化系统损害,即使BPb水平未达职业接触限值时也可对肝功能ALT、AST及ChE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职业性铅接触对工人的肝脏毒性,探讨血铅浓度变化和肝脏损害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寻找铅对肝毒性的早期敏感指标。[方法]以蓄电池制造企业108名铅作业工人作为接触组,以同一企业非铅接触的76名工人和行政人员作为对照组。车间空气中铅烟、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选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作为肝毒性的效应指标,分析不同血铅水平和肝损害效应指标的变化。[结果]①车间空气中铅烟和铅尘的短时接触浓度分别为0.89mg/m3和0.25mg/m3,超标率分别为50.00%和60.00%。②随着环境铅接触水平的增加,ALT和TBIL的异常率增加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平均浓度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超职业限值组存在血铅超标现象,异常率为31.03%。超职业限值组和职业限值组血铅平均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铅作业工龄的增加,血铅、ALT和TBIL的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血铅水平的变化和ALT、TBIL异常率的变化不存在相关关系。[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引起血铅明显升高,肝功能效应指标ALT和TBIL不能敏感的反映铅对肝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职业接触汽车漆对作业工人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汽车制造厂工作中接触汽车漆的121名工人为接触组,以该厂不接触汽车漆的125名岗前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体检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和8项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触汽车漆工人的血常规中WBC、嗜酸粒细胞(EO)、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中性粒细胞(NE)、单核细胞(MO)、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计数升高(P0.01和P0.05),RBC、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计数减少(P0.01);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力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升高(P0.01),而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水平下降、收缩压降低(P0.05和P0.01)。结论职业接触汽车漆对作业工人血常规和肝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苏省患高脂血症老年人群的肝功能酶学指标变化特点及患脂肪肝几率,为研究老年人疾病变化特点、实现老年人易患病的经济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高脂血症和健康老年人组,分别进行血清学肝功能酶学项目、患脂肪肝情况的检验分析。结果实验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脂肪肝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肝功能酶学指标异常率高于女性。结论高血脂症老年人更易患脂肪肝,可首选AST、ALT、GGT作为肝功能监测指标,患高脂血症的男性老人肝功能酶学指标变化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职业接触低浓度苯同系物人群血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接触苯的同系物作业工人78人作为接触组,31名饮食行业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进行外周血细胞DNA损伤的检测.在校正了年龄、吸烟水平后,接触组外周血细胞的彗星率、彗星尾长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接触工龄看,以1年为界,外周血细胞的彗星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职业性接触低浓度苯的同系物工人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时,可采用外周血彗星细胞率作为健康监护的生物监测指标,用于早期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常州市武进区苯接触在岗职工血常规异常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苯所致的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9年苯接触工人健康体检资料,并对其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3 552名苯接触在岗职工纳入分析,共检出血常规异常417人,异常率11.74%.其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异常分别为143人(4.03%)、144人(4.05%)、9人(0.25%)、168人(4.73%)和102人(2.87%).女性的血常规异常率(19.54%)高于男性(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34,P<0.01);随着年龄增加血常规异常率逐渐增加(x2趋势=15.73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女性、工龄和行业是苯接触作业在岗工人血常规异常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苯接触作业在岗职工的血常规异常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女性、工龄长、年龄大以及制造业岗位工人的血常规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职业病危害因素联合作用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为制定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接触噪声、噪声+粉尘、噪声+粉尘+毒物的劳动者各200人作为研究组,选取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条件相近的劳动者200人作为对照组,收集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比较其检查异常发生情况,并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噪声+粉尘+毒物组除尿常规外各项指标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噪声组、噪声+粉尘组、噪声+粉尘+毒物组电测听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噪声+粉尘组和噪声+粉尘+毒物组胸片异常率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P<0.01).噪声组、噪声+粉尘组和噪声+粉尘+毒物组血压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噪声+粉尘组和噪声+粉尘+毒物组肺功能异常率高于噪声组和对照组(P<0.01).血常规、电测听、心电图、血压、胸片和肺功能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呈正相关.结论 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可能存在协同加强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鹏 《职业与健康》2013,29(4):432-434
目的 探讨制鞋业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作用为制定苯中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2年南通市某制鞋企业接触苯作业的工人246人作为接触组,不接触苯作业的行政人员16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神经衰弱症状、血常规、心电图、B超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苯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头晕、头痛,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人数分别为9.3%、7.7%、8.5%、6.9%,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为40.2%,显著高于对照组为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B超异常率为4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检出率为13.8%,显著高于对照组(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鞋业苯作业工人多个系统均可出现比较明显的职业危害,需要加强职业危害健康教育和职业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布鲁菌病感染者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变化。方法选取2012—2017年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诊为布鲁菌病的110例感染者为病例组,125例同期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检测血常规和肝功8项指标。结果病例组血常规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和血红蛋白(Hb)水平分别为(5.47±1.49)×10~9/L、(4.90±0.49)×10~(12)/L、(174.35±50.75)×10~9/L、(57.80±8.29)%和(147.09±15.16)g/L,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淋巴细胞百分率(L%)和单核细胞百分率(MO%)分别为(32.45±7.38)%和(7.27±1.78)%,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病例组总异常率(44.5%)及WBC异常率(17.2%)、RBC异常率(13.6%)、PLT异常率(14.5%)、NE%异常率(20.9%)、Hb异常率(16.3%)、L%异常率(33.6%)和MO%异常率(3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和球蛋白(GLB)水平分别为(38.34±25.11)U/L、(30.92±18.23)U/L、(77.07±22.17)U/L、(42.58±48.14)U/L、(17.85±12.39)μmol/L和(26.03±4.52)g/L,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均P0.05),白蛋白(ALB)水平为(44.45±4.47)g/L,与对照组比较,则降低(P0.01);病例组总异常率(47.2%)及ALT异常率(30.0%)、AST异常率(20.9%)、ALP异常率(13.6%)、GGT异常率(25.4%)、TBIL异常率(21.8%)、GLB异常率(14.5%)和ALB异常率(7.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布鲁菌病感染者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的改变,提示血液及肝脏系统受到损害,为保护接触人群健康,应加强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