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9,(8):1045-1048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是否增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16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宫腔镜分段诊刮组75例和单纯分段诊刮组93例,比较两组术前病理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判断宫颈受累的可靠性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阳性率,并同时分析病灶面积、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等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关系。结果:宫腔镜组术前病理诊断的准确率为96%(72/75),单纯诊刮组为84.9%(79/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宫颈受累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97.3%、100%和92%;单纯诊刮组分别为56%、82.8%、73.7%和85.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组腹腔冲洗液阳性率为18.67%(14/75),单纯诊刮组为18.27%(1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与宫腔病灶面积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宫腔镜下分段诊刮可提高术前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准确率,可准确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情况,并且不增加腹腔冲洗液阳性率。腹腔冲洗液阳性率与宫腔病灶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段诊刮术联合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所有受检者均接受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检查,统计对比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分段诊刮术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结果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准确率较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分段诊刮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分段诊刮术及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可提高子宫内膜癌术前病理分级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可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芸  王健敏  冯国芳 《浙江医学》2004,26(8):596-597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分段诊断性刮宫术(分段诊刮术)是确定子宫内膜癌诊断的主要手段.同时通过分段诊刮的组织学诊断结果可在术前协助判断是否存在一些高危因素.但目前对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初次治疗中的作用探讨较少,我们对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本院初次就诊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332例患者进行分段诊刮组织学检查,以探讨分段诊刮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和治疗前高危因素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宫腔镜检查及分段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对腹腔冲洗液阳性率的影响。方法:有腹腔冲洗液结果和完整病理检查资料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其中宫腔镜组29例,分段诊刮组43例,在我院手术治疗,开腹后收集冲洗液后即送病理科找癌细胞。结果:腹腔冲洗液阳性者宫腔镜组有10例(34.5%),高于分段诊刮组14例(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冲洗液阳性与病灶大小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及转移等无关(P<0.05)。结论:宫腔镜有其独特优势,但仍有引起癌细胞进入腹腔的可能,若行宫腔镜检查明确子宫内膜病变时,建议膨宫压力<70mmHg,并尽量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5.
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探讨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诊断意义。(2)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0~1995年间住院行子宫切除的子宫内膜癌病人63例,对每个病人的术前分段诊刮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3)结果 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诊断的敏感性为85.7%,特异性为72.7%,其阴性预测值为97.6%,而阳性预测值只有31.8%。(4)结论 分段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癌宫颈受累的阴性诊断结果较阳性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段诊刮与核磁共振对手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九江市都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核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分段诊刮进行诊断,两组患者手术后均做病理诊断,分析两种方法诊断的准备性。结果手术后确诊,通过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分段诊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核磁共振成像对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明显优于分段诊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宫颈浸润手术前采用核磁共振检查作为首选,准确率高,对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提高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下诊断性刮宫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癌细胞播散以及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117例术后确诊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行宫腔镜辅助诊刮术分为观察组(n =54)与对照组(n =63),观察组术前给予宫腔镜辅助诊刮术,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诊刮术。两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比术后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率、术后3年复发率、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率为7.4%,术后3年复发率为9.3%,3年存活率为100.0%,5年存活率为96.3%;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9%、12.7%、100.0%、93.7%,两组术后腹腔冲洗液癌细胞阳性率、3年复发率、3年存活率、5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辅助诊刮术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对癌细胞腹腔播散以及患者术后的生存预后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断性刮宫(诊刮)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单纯的分段诊刮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分期符合率和诊断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符合率为91.11%,明显较对照组(51.11%)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分期的诊断符合率为92.00%和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4.16%、3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对诊断子宫内膜癌有很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 ,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 2组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组 (A组 ) 3 1例 ;单纯分段诊刮组 (B组 ) 3 9例。比较 2组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及开腹手术时腹水细胞学的检查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差异无显著性。A组诊断宫颈受累的准确率为 96.77% (3 0 / 3 1 ) ,假阳性率为 3 .2 3 % (1 / 3 1 ) ;B组分别为 79.49%(3 1 / 3 9) ,1 5 .3 8% (6/ 3 9)。 2组准确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取腹水或腹腔冲洗液行细胞学检查。A组细胞学阳性率为 6.45 % (2 / 3 1 ) ,B组为 1 4.2 9% (3 / 2 1 ) ,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 :宫腔镜辅助下分段诊刮术可提高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 ,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扩大手术范围 ,而且不增加腹腔内播散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分段诊刮、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对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段诊刮及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从而探讨分段诊刮及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分段诊刮是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可在术前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性质及分化程度,但不能判断是否有肌层的浸润、浸润的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而MR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具有较高术前评估的价值,并且可以较为准确的在术前评估宫颈有无受累.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 分段诊刮可在术前了解子宫内膜癌的性质及分化程度.对于可疑子宫内膜癌或经诊刮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MRI能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范围及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对术前分期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贤红 《当代医学》2013,(14):73-7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病理指标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1例患者中,3例患者的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呈阳性。腹腔细胞学阳性与大网膜转移、附件转移、宫颈受累、子宫浆膜层侵犯,以及脉管浸润、基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等因素存在直接联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等因素则无显著联系(P>0.05)。讨论腹腔细胞学阳性与子宫外转移危险因素和子宫内高危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会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分段诊刮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比较分析患者术前的诊刮和术后子宫病理诊断符合率及肿瘤细胞分级的符合率.结果 术前37例患者分段诊刮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而24例术后子宫病理均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术后病理升级.11例术后病检仍与前相符,术前组织学分级仅47例,G1、G2级例数极少,G3级6例术后4例符合.结论 分段诊刮对子宫内膜癌诊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分段诊刮病理诊断中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组织学级别被降低,临床上应重视分段诊刮的内膜癌病理报告.  相似文献   

13.
石素兰  马刚  韦芳秀 《广西医学》2013,(9):1220-1221
目的比较宫腔镜直视下活检与单纯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绝经期子宫出血患者229例,分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A组)116例,单纯分段诊刮(B组)113例。结果 A组116例(100.0%)取出送检组织,B组仅90例(79.6%)取出送检组织。A组子宫黏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率高于B组(P<0.05)。B组未取出送检组织23例(20.36%),于诊断性刮宫术后14d内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宫腔镜直视下检查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2.0%,诊刮术为72.2%,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宫腔镜可直视观察子宫内膜及宫内占位病变,定位活检,取材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PPC)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分析2010 ~ 2015 年山东省高密市中医院接受手术病理分期的294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10 例患者(3.4%)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呈阳性(PPC 组),284 例患者呈阴性(NPC 组)。结果 两组病理类型和肿瘤分级比较有差异(P <0.05)。调整多变量模型中其他影响因素,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仍然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提示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高且预后不良。虽然腹腔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不再是子宫内膜癌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标准之一,但是在临床决策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国外采用多种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其中包括宫腔吸引涂片法、内膜刮擦法及宫腔灌洗法等。本文对各种宫腔细胞学检查方法的取材办法、取材满意率、与组织病理对照后的诊断符合率等进行了介绍。对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妇女施行宫腔细胞学检查,对细胞学检查可疑者再进行分段诊刮作病理学检查以确诊,可避免不必要的刮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及该指标对患者预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子宫内膜癌疾病的患者62例,对抽样研究对象进行腹腔细胞学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研究对象不同病理学指标间的腹腔细胞学阳性率情况和两组研究对象在3年以内的存活率。结果在62例抽样研究对象中,有8例研究对象的腹腔细胞学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阳性率水平达到13.3%。有子功能高危因素和子宫外转移危险因素的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率明显高于无上述因素的患者;研究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后3年内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子宫内膜癌疾病患者的腹腔细胞学检测结果阳性,与子宫内高危因素和子宫外转移因素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该项检查阳性会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杜非合剂半量静脉注入施行分段诊刮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有分段诊刮指征的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缓慢静脉注入杜非合剂半量,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观察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出血量和副反应。结果实验组镇痛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出血量和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杜非合剂半量用于分段诊刮术的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使用诊断性宫腔镜的安全性,是否增加腹水细胞学的阳性率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2例术前官腔镜诊断为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术中腹水细胞学检查、手术方式、手术病理分期等,随访预后.结果:宫腔镜距离开腹手术的平均时间间隔是36天(5~82天),腹水细胞学阳性率2/52(3.8%),平均生存时间81个月(9~130个月),5年生存率91.5%.结论:诊断性宫腔镜未增加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阳性腹水细胞学的风险,亦未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益静 《吉林医学》2014,(35):7859-7860
目的:研究比较诊刮与宫腔镜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疑似病例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采取诊刮术诊治的诊刮组(60例)与采取宫腔镜诊治的宫腔镜组(60例),两组均进行病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两组各自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术后两组均进行为期3~6个月的孕激素治疗。结果:诊刮组与病理检测的子宫内膜息肉符合率为74.47%,宫腔镜组与病理诊断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55%,两组诊断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刮作为传统子宫内膜及息肉获取方法,由于操作盲目,时常出现漏诊等情况,相比之下宫腔镜检测则更为直观、准确,是当今临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首选方式,同时配合孕激素治疗可有效减少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16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检查,对照组采用诊断性刮宫检查。观察两种方法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总符合率及各自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总诊断符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361,P=0.0223);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6.8%、94.8%和95.0%,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4.3%、78.1%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性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