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分析与探讨心房纤颤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后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心房纤颤患者共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心房纤颤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的临床表现.结果?50例患者绝大多数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均为突然发病;②患者症状多种多样,且主要以神经系统损害为具体表现;③通过CT检查可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多发性脑梗死.结论?心房纤颤对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而言是高危因素,且一旦心房纤颤患者发生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栓塞,其预后情况普遍较差.临床上医生应对此类患者具有预见性,以防止器病情恶化,影响其生活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20例老年人心房纤颤,发现冠心病占本病首位。工作紧张,休息欠佳,情绪波动是此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心脏原发性肿瘤(Cardiac tumors)极少见,据Sirauss报告480331例尸检中心脏肿瘤有8例,发病率为1.7/10万。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s)占心脏原发性肿瘤的30%-50%,其中良性者占75%[1],但心脏黏液瘤致房颤的病例更少有报告,我科收治一例巨大左房黏液瘤致房颤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气急10年,心悸3年,呼吸困难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急,未就诊治疗。3年前出现反复心悸,在我院行心电图检查提示:心房纤 相似文献
5.
6.
1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77岁。因胸闷、气短、失眠半年,伴心悸加重一周而入院。体检:神志清,慢性病容,口唇指端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左界大,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率84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规律,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入院时心电图(A)显示:P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在对60岁以上出国人员旅行前心电图检查中共检查出心电图示心房纤颤18例,占受检人数的2.04%。合并临床6种疾病17例,占心房纤颤人数的94.4%,并对合并心律失常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陈劲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49-50
目的:总结临床心房纤颤药物治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对30例合并不同心血管疾病的快速室率性房颤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洋地黄制剂及抗凝等药物治疗后的心律转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于24小时内将心室率控制在60~90次/分,出院时其中8人转复窦性心律。结论:对于无条件或不能行电复律的房颤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且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纤颤6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房纤颤,收到了满意临床疗效,现将自1990年10月至2000年10月期间治疗的67例及单用西药治疗的67例情况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中男36例,女31例;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9年;年龄9岁~14岁14例,15岁~40岁者28例,41岁以上者25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心肌炎35例,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386例房颤患者发病,以胺碘酮控制心率和华法令抗凝临床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386例房颤患者根据临床表现,使用胺碘酮控制心率和华法令抗凝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总结临床治疗情况。结果360例多数患者经治疗症状缓解,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3.3%(360/386);26例因心衰死亡,死亡率为6.7%(26/386)。结论房颤患者通过胺碘酮控制心率和华法令抗凝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心房纤颤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老年心房纤颤(AF)患者106例,现就AF的病因、类型、病程及治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经心电图检查确诊的AF患者106例,男65例,女41例;年龄61~76岁,平均(64.5±1.4)岁。106例患者均有心悸、心慌、气短、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6岁,农民。因胸闷气促1 5年、加重3天,经检查诊为心房纤颤冠心病收入院。心脏彩超示左房43mm、左室49mm、右房21mm ,室壁厚度及活动度正常,左心室射血分数0 63。来诊之前,病人在多家市级医院住院治疗,曾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经控制心室率后出院。根据该病人年龄较小、冠脉造影正常、左心房不很大,故给予病人试行复律治疗。华发林口服3~9mg/d ,使达正常的1 5倍后3周给予胺碘酮0 2g,3次/d口服;1周后复律未成功而加至0 3g,3次/d口服。在增加剂量后第3天,复律成功。然后改为0 2g,1次/d口服,维持1个月后改0 1g,1次/d维持。复律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探讨典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13例预激综合症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的心室率、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以及QRS波的表现.结果 13例心室率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化范围为0.18~0.76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少数为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图形.结论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纤颤的心电图特征是:极快速的心室率,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增宽呈delta波,QRS波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典型预激图形及正常QRS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15.
正心房纤颤是临床工作中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很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相比于非心房纤颤患者,心房纤颤患者有4~5倍的卒中风险、2倍左右的痴呆风险、3倍左右的心力衰竭风险,全因死亡可升高40%~90%[1-3]。心房纤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房纤颤患病率为0.77%,根据标准人口构成校正后为0.61%,若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我国心房纤颤人数接近800万[4]。心房纤颤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相似文献
16.
电复律系用高能量短时限的脉冲电流电击心脏,使所有心肌细胞在同一瞬间除极,从而消除折返激动,恢复窦性心律。此法虽较安全,但也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动脉栓塞、低血压、皮肤灼伤及肺水肿等。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af)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主要使心房失去了协调一致的有效收缩,从而导致心房及心室的排血功能减退。现将我院200例af临床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无瓣膜病变的心房纤颤患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及原因。方法 整理130例(50~102岁)此类患发生脑卒中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0例中46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约占35.4%;其中因缺血性脑卒中死亡10例,占卒中的21.7%。另146例同年龄组无此心律失常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9例,占19.9%;其中因缺血性脑卒中死亡2例,占卒中的6.9%。结论 老年无瓣膜病变患的心房纤颤的存在提高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上应对这一组患采用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l)后不同时间发生房颤(Af)的临床特点,探讨AMI后不同时间发生Af的临床意义。方法比较AMI后Af早期组和后期组临床特征。结果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及吸烟史、左房内径均无差异。后期组溶栓再通率低,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室传导阻滞、30天内死亡率,均较早期组高,左室射血分数较早期组低。结论早期组再通率高,Af的发生可能主要由灌注损伤所致;而后期组Af的发生可能与心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