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38例均为胆道术后,置有T管病人。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18-79岁,平均43.2岁。术式有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2例;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8例;肝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T管引流5例;肝门部肝管成形胆肠内引流3例;2次以上胆道手术史7例,合并不同程度胆管狭窄5例。术中均用olympus T20纤维胆道镜探查,证实结石广泛分布于胆总管、左右肝管等,并尽量术中取净  相似文献   

2.
T管引流是胆管手术中最常见的引流方法 ,但拔除T管后胆漏时有发生。现将本院 199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8例T管拔出后发生胆漏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5 9岁。均因胆总管结石而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术后 2~ 3周常规行T管造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其微创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6 例,其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43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T 管引流33例; 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2 例.结果:78例患者均有胆囊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8 例,合并有肝胆管结石4例.71例获得电话随访,均恢复良好手术后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是治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其微创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下完成手术76 例,其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43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T 管引流33例; 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2 例.结果:78例患者均有胆囊结石,其中合并胆总管结石66例,胆总管扩张未见结石8 例,合并有肝胆管结石4例.71例获得电话随访,均恢复良好手术后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是治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1~1997年共收治院内外胆道术后胆漏患者11例,现总结我科诊治此症病例的经验和教训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30~81岁,平均55.5岁;其中,胆囊结石、胆囊炎3例,胆囊息肉1例;胆总管结石伴梗阻1例;胆囊并总胆管结石4例;重症胆管炎2例。施行手术为:单纯胆囊切除4例(其中逆行切除1例,顺行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4例,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3例。胆漏除术中即时发现外,主要表现为手术后腹痛、腹胀、发热及腹膜炎体征。部分病人腹腔引流物为胆汁。其中2例因外院发现病人有…  相似文献   

6.
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专业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是手术治疗胆管结石、胆管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具有减轻胆管压力、促进胆总管愈合的作用。然而术前准备、术中拔管的众多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可发生拔管后胆瘘。而胆瘘的早期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又能让患者转危为安。本院收治胆管结石患者208例,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其中6例T管拔除后出现胆瘘,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2岁,平均46岁。胆总管结石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结石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胆囊炎胆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取石,对照组予以胆总管切开取石置T管引流。结果观察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2组手术时间和术后腹腔引流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6%),对照组9例(26%),2组并发症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中纤胆镜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及取石手术具有简便、微创、降低胆管盲目切开率、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了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常规办法取净21例,胆道镜检查发现结石残留者7例,占25%;胆道镜取石后,经T管造影发现残余结石2例,后经T管窦道1~3次纤维胆道镜取净;未发生胆道出血、胆漏、腹腔出血、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中使用纤维胆道镜,能提高结石的取净率,降低胆管结石残留率和再手术率,并已成为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在术中协助胆道疾病的诊断;并为术中确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胆总管结石是肝胆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常规的方法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字管引流。近年来 ,随着胆道缝合技术的不断提高和优质缝合材料的使用 ,我院对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了胆总管切开取石胆道探查后肝圆韧带加强胆总管Ⅰ期缝合术。配合新术式的开展 ,护理上除做好肝胆外科常规护理外 ,重点加强了术前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术后腹腔引流管护理、引流液观察、腹部症状体征的观察。 4 8例Ⅰ期缝合患者无护理观察上的失误 ,无护理并发症出现 ,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8例患者 ,其中男 11例 ,女 3…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探查术是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大部分胆管切开取石患者仍需留置T管,T管是引流胆汁、消除胆道感染、支撑胆道、预防胆道狭窄、防止胆道切口渗漏以及冲洗胆道及残留胆道结石的重要通道,因留置T管时间较长,不恰当的护理有可能导致胆道感染、T管脱落而致胆汁性腹膜炎,因此,T管护理指导十分必要,现总结如下。目的:总结我科2012年9月~2013年10月78例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后放置T管引流的护理流程,预防因护理不当导致引流管堵塞及感染。方法:系统性分析总结78例开腹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病例。结果:78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及T管堵塞,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1.
笔者总结我院自 1993年 8月~ 1999年 10月胆管手术后近期再手术 14例资料 ,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女 8例 ,男 6例 ;年龄32~ 71岁。1.2 首次手术疾病 :单纯胆囊结石 1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6例 ,胆囊结石并肝管结石2例。1.3 首次手术方式 :胆囊切除 1例 ,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 T字管引流 13例。1.4 再手术原因 :胆总管损伤 1例 ,误拔 T字管 2例 ,常规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 4例 ,并发重症胰腺炎 1例 ,胆管结石残留 2例 ,T字管脱落 3例 ,创口裂开致腹腔出血 1例。1.5 再手术距首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不置T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胆总管切开组58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Ⅰ期缝合,经胆囊管组60例行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2组均行双J管内引流,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经胆囊管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胆漏、胆道狭窄少于胆总管切开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不置T管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正> 例1:女,36岁。右上腹痛10年。B超探查见胆囊壁增厚,胆总管轻度扩张,胆总管下段强回声团10×9mm大小,后有声影。诊断: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手术探查:胆囊呈炎性改变。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下方近十二指肠处有一约大1×0.8cm的淋巴结,扪触酷似胆总管内结石。切开胆总管只发现0.2×0.3cm大小结石一枚。取石行“T”管引流,同时作胆囊切除手术。显然,术前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胆总管下段1×0.9cm大小的强回声团实际上是胆总管旁淋巴结的声影。 例2:女,65岁。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八个月,术后经常上腹痛。B超探查: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中段强回声团16×16mm,未见声影。外院B超  相似文献   

14.
胆管结石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取尽结石,解除梗阻。但在临床实践中残石率较高,现将我院外科经胆总管切开取石加术中置管胆管造影的6 3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3例均为2 0 0 1—2 0 0 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其中男2 0例,女4 3例;年龄2 4~82岁,平均4 5 .7岁。1 2 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切开胆总管,尽可能取尽结石,置T管,行术中胆管造影,造影剂的配方:76 %复方泛影葡胺10mL 生理盐水10mL 山莨菪碱2 5mg。T管沿右侧肋缘放置,以免覆盖胆管。应注意造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胆管术后结石残留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4例胆管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胆囊切除5例发生残石;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9例发生残石,其中8例放置T管,1例因胆总管下端不通同时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未放置T管)。6例曾行术中胆管造影术。所有病例均未行术中纤维胆管镜检查。术后1个月内行T管造影8例,其中7例发现残石;术后3周~1 a重新出现症状4例,其中B超检查发现残石1例;CT及MRCP发现残石3例;2例无症状,B超复查发现肝内胆管残石。结论术前检查不完整,术中探查不够彻底及缺乏术中造影及胆管镜检查或应用不当是残石发生的主要原因。术前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术中系统探查、常规应用胆管造影、胆管镜、B超是预防残石发生的有效方法。可根据残石的部位、大小、治疗条件、有无T管及并发症选择残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重症胆管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33例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中非手术治疗3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24例,胆总管取石(取蛔虫)+T管引流术5例,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1例。结果非手术组死亡2例,手术组治愈28例,死亡2例。结论积极进行快速有效的抗休克治疗、适时的手术时机和恰当的手术方式是提高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治疗效果的关键,手术方式以充分引流和解除胆管梗阻为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3年2月应用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术中完全取净结石,成功率90.6%.3例残留结石1-2枚,残石率9.3%.全部病例术后T管造影,3例残留结石患者有两例发现结石,用胆道镜取出,1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未发生胆道出血、发热、腹泻、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瘘等并发症.结论:纤维胆道镜用于胆总管探查较传统胆总管探查取石成功率高,结石残留率低,能避免盲探所致胆总管下段损伤,是此类患者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纤维胆道镜在胆囊结石术中应用价值,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8年4月-2009年9月术中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行小结石取出术病人12例,术前经临床、彩超、cT检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后,应用OlympusHPF20型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行小结石取出术。胆囊管残端(或胆总管)一期缝扎,腹腔置放引流。结果:全组12例,经胆道镜检测,结石取净11例,结石取净率91.7%,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半年~1年,期间无1例患者结石复发。结论:常规术式配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等优点,术中胆囊管残端(或胆总管)一期缝扎,避免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置放T管引流诸多并发症,减少胆总管狭窄的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管镜辅助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腹腔镜结合胆管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76例患者资料。结果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放置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0 min,术后T管造影均示无结石残留。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清除胆总管结石,术中胆管镜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保障,有望成为外科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外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不置T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我院1999~2010年间开展的胆总管探查术256例,其中一期缝合86例,常规放置T管引流1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一期缝合患者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T管引流组减少;随访6个月~5年,无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T管引流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外胆管结石病人在胆总管探查后不应强调一律放置T管,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且正确掌握手术技巧,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