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观察改良的丙炔苯丙胺与维生素E抗氧化治疗帕金森病(DATATOP)方案对帕金森病(PD)治疗.方法科学性地使用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爱维治、维生素E治疗PD.结果38例PD中脑电地形图(BEAM)明显异常30例,用药后BEAM主频分布明显改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语言部分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VRT)多种选择回忆部分得分提高.结论本方法可治疗PD,并使BEAM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经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疗效减退、运动波动者,合用司来吉兰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分组,复方左旋多巴组36例,司来吉兰合用复方左旋多巴组25例。临床疗效采用帕金森运动功能量表(MDRSPD)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同时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复方左旋多巴组和司来吉兰合用复方左旋多巴组MDRSPD量表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47%,8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司来吉兰组治疗后使“开”期潜伏期缩短13min,“开”期持续时间延长0.7h,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司来吉兰合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经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疗效减退、运动波动者,合用司来吉兰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分组,复方左旋多巴组36例,司来吉兰合用复方左旋多巴组25例。临床疗效采用帕金森运动功能量表(MDRSPD)评分标准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同时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结果:复方左旋多巴组和司来吉兰合用复方左旋多巴组MDRSPD量表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47%,8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司来吉兰组治疗后使“开”期潜伏期缩短13 min,“开”期持续时间延长0.7h,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司来吉兰合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改良的丙炔苯丙胺与维生素E抗氧化治疗帕金森病(DATATOP)方案对帕金森病(PD)治疗。方法科学性地使用左旋多巴、金刚烷胺、爱维治、维生素E治疗PD。结果38例PD中脑电地形图(BEAM)明显异常30例,用药后BEAM主频分布明显改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语言部分和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 VRT)多种选择回忆部分得分提高。结论本方法可治疗PD,并使BEAM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拉克索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早期帕金森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普拉克索组35例,金刚烷胺组35例,治疗12周。治疗前后进行改良的威伯斯特(Webster)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Web-ster量表评分显示普拉克索组有效率74.3%,金刚烷胺组有效率51.4%,HAMD量表评分比较,普拉克索组有效率69.2%,金刚烷胺组有效率20.0%。结论:普拉克索对早期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及抑郁状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389-2391
目的探讨苯海索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PD患者9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苯海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比较治疗前、治疗15d后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帕金森症状量表(Webster)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d后,观察组UPDRS、Webst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2%,与对照组的(12.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海索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采用美多巴单用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效果,并分析用药安全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本研究共选择112例PD患者纳入研究领域,患者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单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UPDRS(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评分、TESS(副作用量表)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4、8周两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PD采用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较单用美多巴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电针结合美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PD患者随机数法分配到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电针(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结合口服美多巴,对照组单纯口服美多巴。分别于治疗前1日及治疗后第30日采用韦氏帕金森(Webster)量表评测运动症状,帕金森睡眠(PDSS)量表评测非运动症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组Webst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PDSS评分均得到改善(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电针可以增强美多巴的应用效果,头电针结合美多巴的综合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PD睡眠障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伴抑郁和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 将66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均同时进行帕金森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20 mg,口服,1次·d-1.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物.2组均8周为1个疗程.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改良的Webster帕金森病十大症状评分法(Webster评分)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2组HAMD评分:经过4、8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8.5%及81.8%,对照组有效率为3.0%及27.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帕金森病神经症状缓解:经4周治疗后,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8周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69.7%,对照组有效率为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有明显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其神经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盐酸司来吉兰联合美多芭治疗中晚期老年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盐酸司来吉兰联合美多芭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MDRSPD评分、Webster评分、UPDRS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的MDRSPD评分和Webste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 :盐酸司来吉兰联合美多芭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MDRSPD评分,Webster评分,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活动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静注治疗,并与同期单纯应用西药(病毒唑、能量合剂等)治疗的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显效率7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显效率46.15%。2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静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麝香保心丸与复方丹参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其中32例(治疗组)采用麝香保心丸口服治疗,并与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的32例(对照组)作疗效比较,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7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43.8%,P均<0.01);治疗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及降低LPO含量及提高SOD活性等方面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优于复方丹参片  相似文献   

13.
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16 0例 )静滴丹参注射液 ,每日1次 ,共 2 1日 ;对照组 (15 3例 )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比较 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0 .0 5或 P<0 .0 1)。结论 :丹参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花、丹参、苦参碱腹腔注射对家犬实验性胆管狭窄的干预作用。方法家犬32只建立胆管狭窄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3组为药物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红花、丹参、苦参碱,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检测4组胆管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情况及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各药物处理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各药物处理组间基质金属蛋白酶-1,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药物处理组肌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红花、丹参、苦参碱对胆道瘢痕组织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有抗胆道瘢痕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脉络宁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给药时间、药物剂量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502例随机分为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组377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125例,连续治疗14日~28日。结果:脉络宁注射液的基本显效率(70.03%)及总有效率(95.7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6.40%和81.60%),P均<0.01。时效关系:脉络宁注射液的起效时间在7日,持续作用到14日;量效关系:脉络宁注射液每日40ml为治疗的最佳剂量;证效关系:脉络宁注射液可广泛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各个中医证型。结论:脉络宁注射液更适合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们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60例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一般的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对脑血栓症状的缓解效果非常明显,总有效率达到了90.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只有78.6%。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改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骐  赵丽  夏小红  刘江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160-2162
目的 研究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已用安坦、金刚烷胺、维生素E联合治疗的早期PD患者随机分为司来吉兰组和艾司唑仑组,前者在原用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添加司来吉兰片,5 mg/d ,后者添加艾司唑仑1 mg/d。疗程均为4周。9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同时在加药前后进行常规实验室指标检测,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PS Q I评分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司来吉兰组和艾司唑仑组治疗后的 PSQI评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在PSQI中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催眠药物三个因子的评分,两组在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司来吉兰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8%,艾司唑仑组为36.9%,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其中治疗后嗜睡和直立性低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司来吉兰组显著低于艾司唑仑组( P <0.01)。结论 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安全、有效,并且在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以及改善PD患者睡眠质量和日间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艾司唑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VMC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ECG总有效率96.6%,心肌酶改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分别为67.9%、64.3%和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VMC具有确切效果,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VMC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2例加用灯盏花注射液,对照组62例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 选择 12 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静脉使用东菱克栓酶 10BU ,qd ,连用 5日。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低分子右旋糖酐、维脑路通、丹参治疗 1周 ,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87.0 9% ,总有效率 93 .5 % ;对照组治愈率 5 8.0 4% ,总有效率 74.2 % ,两组比较治愈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东菱克栓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确切 ,使用简便、安全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