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45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和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而肝功能和脑病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50例前瞻性随访20年的疗效。对其中部分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B超(DCF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术中PVP动态测量,综合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2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近期无1例出血,再出血率为7.7%,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手术死亡率为3.3%,术后3,5.10和15年生存率为93.6%,83.6%,64.5%和54.5%。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联合术后门静脉直径(DPV)和门静脉压(PVP)较断流术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术后让静脉头向侧支消失,肝脏门静脉灌注良好。结论:本联合术即切断了门奇静脉间反常血流侧支,又降低了PVP和缓解了门静脉高动力血流状态,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合理,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45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和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而肝功能和脑病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对1978年4月至1996年5月施行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128例患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其中35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观察了手术前后门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10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就15例门奇断流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术既保留了断流术的优点。同时又可适当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和血流量。改善门脉系高血流瘀血状态,且维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手求死亡率为3.9%.术后近期无l例出血。远期出血率为8.1%.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6%,5、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9,1%和58.5%。作认为该联合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合理而可取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择期联合断流术和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方法一直存在着争论。作者联合应用断流术和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收到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流加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分流和断流联合术(脾肾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5年入院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施行分断流联合术(300例)和断流术(10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部分患者手术前后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测量。结果本组分断流联合术再出血率为5.9%,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1%,术后1、3、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91.9%、84.9%、69.2%和45.1%。断流术后近期出血率为5.5%,远期再出血率为21.6%,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5%。分断流联合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为(30.5±2.6)cm H2O,门静脉血流量为908 ml/min,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较断流术组显著降低和减少(P<0.05),但联合术与断流术后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后门静脉头向侧支消失。结论从临床效果和血流动力学证实分断流联合术是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而实用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脾肾分流加让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Gao D  He Z  Wu J  Ma Q  Song H  Mei L  W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6):327-329
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19例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色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
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0年1月-2003年7月期间采用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4例及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14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中部分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术中自由门静脉压测量,观察手术前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联合手术组无近期再出血,手术死亡率4.5%,远期再出血率8.3%,肝性脑病发生率5.5%,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2%、91.2%、76.0%、64.3%;断流术组无近期再出血,手术死亡率4.3%,远期再出血率13.0%,肝性脑病发生率4.4%,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7%、86.7%、71.8%、56.3%。联合手术组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分别下降(8±4)cmH2O和(511±152)ml/min,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接近和保持正常高限及一定向肝血流;断流术组自由门静脉压及门静血流量虽有一定降低与减少,但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具有血流动力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分流加断流联合手术和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徐庆  花荣  曹晖  吴志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4):286-288,291
目的评价近端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门静脉系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联合手术组20例,断流组18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及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于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的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于断流组,术后较术前的门静脉直径、流量及自由门静脉压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均有显著差异(P<0.05),肠系膜上静脉直径增加非常显著(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两种手术皆可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而联合手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效果明显优于断流手术,两组间的门静脉向肝血流的减少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不破坏肝门部解剖,理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与单纯断流术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单纯门奇断流术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近10年采用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单纯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84例,从术后再出血、脑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三方面总结临床疗效;于术前1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和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而肝功能和脑病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手术组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手术组和断流组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明显降低出血率,而且不增加脑病和肝衰竭发生率,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36例PHT患者依据断流术后门静脉压力(FPP)的变化,选择FPP<32cm H2O的患者22例只施行断流术(断流组),FPP≥32cm H2O的患者14例加行近端脾肾分流联合术(断分流组),并结合术前、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断流及断分流后FPP变化及术后随访等,评价两组不同手术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近、远期效果.结果 断流组断流前后FPP分别为(38.01±1.57)cm H2O和(27.41±1.90)cm H2O,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断分流组断流前后FPP分别为(37.68±1.98)cm H2O和(35.11±2.67)cm 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分流后FPP降低为(22.86±3.74)cm 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再出血率:断流组10.53%,断分流组8.33%.结论 根据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状况和断流术前后的FPP的变化,可以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如果断流术后FPP下降不明显,或FPP仍≥32cm H2O,则加做分流手术,通过术中FPP监测选择正确的术式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式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采用改良式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联合组),并与20例改良式断流术(断流组)比较术前肝功能、术中测定自由门静脉压、术后14~21 d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速度、吻合口情况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组无手术死亡、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联合组术后18个月因肺炎死亡1例,断流组术后35个月出血3例,术后1,3年生存率100%及95.5%。结论改良式断流术加脾肾分流术,既保留了幽门收缩功能及断流术的优点,又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并能保持一定量的向肝血流量,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及腹水的消失。  相似文献   

14.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大部切除及远端脾肾静脉吻合术治疗13例门静脉高压症。13例中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1例,B级9例,C级3例.术后发热发生率、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于手术前后变化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严重.有上消化道出血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腹水经内科治疗易于消退者可以此术式作为治疗性或预防性手术,更适合于儿童期门脉高压症的治疗,但不作为急性食管曲张静脉大出血的抢救手术。  相似文献   

15.
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门静脉高压症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9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0例,并通过手术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术中测FPP观察门静脉系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满意。手术病死率为36%,术后近期无1例出血,远期再出血率为83%,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为50%,术后5、10和1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645%和545%。术后FPP和PVF降低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FPP平均保持在32±04kPa。结论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二者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一种合理而可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The distal splenorenal end-to-side anastomosis (Warren shunt) decompresses esophageal varices while maintaining high portal hypertension and avoiding reduction of portal venous blood inflow to the liver. The Warren shunt was performed in 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including post-necrotic cirrhosis, portal thrombosis, and schistosomiasis, all with recurrent esophageal bleeding. Five shunts remained patent and two thrombosed. There was no mortality. If long-term follow-up evaluations indicate its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esophageal hemorrhage, the distal selective splenorenal shunt would be the more physiologic and safer procedure in children with portal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例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10min,术中出血100ml,术后48h肛门排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且有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脾腔静脉分流联合贲门周围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至2007年陕西省人民医院采用改良脾腔静脉分流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90例,联合组)及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78例,断流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术中门静脉压力监测等观察开腹后和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方差分析及配对t检验和x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联合组和断流组患者手术死亡率分别为3%(3/90)和5%(4/78),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8,P>0.05);术后远期出血率分别为6%(5/79)和13%(8/6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4,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分别为6%(5/79)和7%(4/6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2,P>0.05);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7%(77/79)、92%(55/60)、80%(16/20)、60%(3/5)和97%(58/60)、83%(40/48)、73%(22/30)、53%(8/1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1,P>0.05).联合组开腹后和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8.8±4.2)、(33.1±1.5)cm H2O(1 cm H2O=0.098 kPa),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74,P<0.05);断流组开腹后和术后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8.9±2.5)、(34.6±2.6)cm H2O,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30,P<0.05);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压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9,P<0.05).联合组开腹后和术后门静脉直径分别为(1.40±0.41)、(1.22±0.15)cm,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8,P<0.05);血流量分别为(1280±350)、(830±360)ml/mi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8,P<0.05).断流组开腹后和术后门静脉直径分别为(1.41±0.32)、(1.27±0.32)cm,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7,P>0.05);血流量分别为(1350±380)、(980±290)ml/mi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96,P<0.05).两组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71,P>0.05).结论 改良脾腔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止血效果确切、再出血率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合理,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较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34例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手术获成功,其中6例患者合并胆囊结石,术中加行胆囊切除术,应用旋切器进行旋切取脾。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腹。术后无出血,平均手术时间(232±5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03±18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5±2.2)d。结论 改良的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无需扩大腹壁切口,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丰富的经验与娴熟的手术操作技术是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1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无肝性脑病发生。术后腹腔出血7例(占6.3%),再手术止血5例,2例保守治疗出血停止。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占2.7%),经抗凝溶栓治疗后血栓溶解吸收。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处理主要措施是术前肝功能评估、术前术后肝功的改善和维护;纠正和处理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血小板减少;术后门静脉血栓的有效防治在于方法早期诊断以及抗凝处理;合并胆囊结石肝功能Child-Pugh A级,可行断流术加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