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的伟大祖国医药遗产是极其丰富的 ,《本草拾遗》是唐·陈藏器 (公元 713- 74 1)于公元 739年编成 ,于唐《新修本草》(简称《唐本草》)颁行 80年之后 ,为补《唐本草》遗漏之作 ,现本书早以佚失。但该书在当时流传甚广 ,国内《太平御览》、《开宝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远至日本《名医类聚》、《医心方》,均曾引用过本书的内容。安徽皖南医学院尚志钧教授据《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辑出《本草拾遗》,恢复原貌 ,弥补了馆藏佚书的空白。全书分序例 1卷 ,拾遗 6卷 ,解纷 3卷 ,总曰《本草拾遗》。“序例”相当总论 ,其佚文中…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李当之本草著作佚文,着重分析在《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中李当之本草佚文的取舍标准,同时指出,《说郛》卷106中的《李当之药录》实质陶宗仪等人 《太平御览》伪托,此外,文章还对新辑本《李当之药录》的疏谬作了补正。  相似文献   

3.
谢海洲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0):623-623
我们伟大祖国医药遗产极其丰富 ,《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公光 713~ 74 1)于公元 739年编成 ,于《唐·新修本草》颁行 80年之后 ,为补唐·新修本草遗编工作 ,现本书早佚。但该书在当时流传甚广 ,远至日本和《名医类聚》《医心方》,国内《太平御览》《开宝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均曾引用过本书内容。安徽皖南医学院尚志钧教授据《证类本草》《医心方》等书辑出 ,使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恢复原貌 ,弥补了馆藏佚书的空白。全书分序例 1卷、拾遗 6卷、解纷 3卷、总曰《本草拾遗》。“序例”,佚文论及十剂 (将药物性能分为宣、通…  相似文献   

4.
《中医研究》2014,(8):F0004-F0004
《本草蒙筌》亦名《撮要本草蒙筌》《图象本草蒙荃》,乃明代医家陈嘉谟撰著,成书于公元1565年。书凡十二卷,卷首载历代名医图说及药物总论(其中名医图说为后人所增)。卷一至卷十二,分述诸药,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李当之本草著作佚文,着重分析在《吴普本草》和《本草经集注》中李当之本草佚文的取舍标准,同时指出,《说郛》卷106中的《李当之药录》实系陶宗仪等人据《太平御览》伪托,此外,文章还对新辑本《李当之药录》的疏谬作了补正。  相似文献   

6.
李万庆 《陕西中医》2005,26(8):840-841
本草从新一书,为清代吴仪洛所撰写。全书共十八卷,采录药品七百二十多种。是在清代汪昂所编《本草备要》的基础上加以重订而成的药物学著作。纵观全书,与其它药物学著作比较,有如下特色。  相似文献   

7.
《新修本草》中明确标明文献名的引用文献有30余种,其中引用的本草文献有《名医别录》、《李当之本草》、《药录》、《药对》、《徐仪药图》、《本草音义》和《食经》7种.《名医别录》的编定者为陶弘景;《李当之本草》在唐时仍有存留,属《神农本草经》传本之一;《药录》应非《李当之药录》;《新修本草》所引之《药对》非徐之才《雷公药对》,而可能是《旧唐书·经籍志》所录之古本《雷公药对》.  相似文献   

8.
《矿物本草》简评范崔生(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矿物本草书评《矿物本草》由江西中医学院郭兰忠教授主编,1995年10月江西科技出版社出版。本书收载矿物药108种,按主要无机化合物的阳离子分离,各篇中每一味矿物药依次按别名、基原、原矿物、产...  相似文献   

9.
《开宝本草》研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开宝本草》是以宋太祖赵匡胤第三个年号“开宝”命名的中药文献。据《嘉祐本草补注》所引书传记载,《开宝本草》共修两次,第一次在开宝六年(973),定名《开宝新祥定本草》,次年(974)又予重修名之曰《开宝重定本草》。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北宋初由国家组织人员编修的。参加人员有: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张素、王从蕴、吴復圭、王光祐、陈昭遇、安自良等九人。主要由刘翰负责。本书的编修,是以《唐本草》为蓝本,参考陈藏器《本草拾遗》、李含光《本草音义》、《蜀本草》及其他诸书,并增加一些新药,刊正一些别名,马志作了一些注释而成。清本完成后,经扈蒙、卢迻逊审阅,由国子监出版,所以宋代书志多题卢多逊定。 《开宝新祥定本草》是第一次用雕版印刷的(按以  相似文献   

10.
一部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集数千年来中国海洋本草整理研究成果的9卷本《中华海洋本草》已全部编纂完成,并陆续付梓。这部历时5年辛勤编纂的巨著,是我国本草学发展与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上海出版界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一份厚礼,成为10年前出版的煌煌巨著《中华本草》的姐妹篇。《中华海洋本草》共1500万字,计9卷,由体现继承发展传统医药精华的主卷本5卷、汇集现代海洋生物研究获得的化合物与生理活性信息的《海洋天然产物》和探索未来药源的《海洋药源微生物》两个副卷本4卷组成。全书共遴选收录海洋药用生物物种和药源微生物2000余种(株),配有各类彩图和描绘图2500余幅,  相似文献   

11.
《得配本草》是由清代严洁(字西亭)、施雯(字詹宁)、洪炜(字缉庵)三人共同纂写的一部本草学著作,是一本学习和研究中药不可多得参考书,笔者通过对《得配本草》的学习,对该书的学术特点有所理解。在此谈谈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12.
罗琼  柳长华 《光明中医》2011,26(3):614-616
主流本草是指在各个朝代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本草文献,通常为官修或者被官方认可的私修综合性本草文献。本综述包括的主流本草有《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嘉裙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品汇精要》。近年来,关于主流本草研究的论文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收集了近10年来较为优秀的文献。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孟诜和《食疗本草》河南浙川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张志,李艳青(474470)河南中医学院陈金秀(450003)孟诜生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卒于唐先天二年(713年)。汝州梁(今河南临汝县)人。为进土,垂拱初(685年),任凤阁舍人。曾于凤阁侍郎刘伟之家...  相似文献   

14.
<正>1汉代本草概况汉代本草,见存者极少,仅见古代书志和古籍引其名,今将书志·古籍援引书名列举如下:1.1综合性本草类《药论》,西汉·公乘阳庆传,见《史记·仓公列传》。《神农本草经》3卷,见《隋志》,张华《博物志》。《神农本草经》4卷,见陶弘景《集注序》。《神农本草经》4卷,《雷公集注》,见《隋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修本草》的成书概要及其学术价值。方法:从《新修本草》的成书背景、内容、学术价值和版本流传等方面探讨《新修本草》的学术价值。结果与结论:《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我国及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  相似文献   

16.
由跋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搞清古本草中由跋的植物基原,经本草考证,认为唐代《新修本草》与明代《本草纲目》的由跋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掌叶半夏)Pineliapedatisecta的幼小块茎(四周无子块茎),而清代《植物名实图考》的由跋则为同科植物的滇南星Arisaemayunnanense。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本草学传入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考证,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去日本时,随行的医家就带去了中国的本草典籍。齐陶弘景(公元452—536年)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在七世纪初传到日本。尔后,唐代苏敬在陶氏集注的基础上增修《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公元713年(天平3年)日本就有了此书的抄本,这是由当时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本草学传入日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考证,应神天皇16年(公元285年)王仁携(论语)、(千字文)去日本时,随行的医家就带去了中国的本草典籍[1]。齐陶弘景(公元452-536年)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在七世纪初传到日本。尔后,唐代苏敬在陶氏集注的基础上增修(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公元713年(天平3年)日本就有了此书的抄本,这是由当时的遣唐使从中国带回日本的。可以说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以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本草典籍通过各种途径几乎都传到了日本[2]。中国本草典籍的传入与流布促进了日本…  相似文献   

19.
苍耳、卷耳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德才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12):710-712
苍耳、卷耳的本草考证唐德才(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南京210029)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sibiricumPatr.etWidd.的茎叶及带总苞的果实,为运用历史很长的两味中药,药材名分别为苍耳及苍耳子。笔者通过文献考察发现,尽管二药品种来源单一,古本草对二者功用认识趋于一致,但苍耳原植物形态描述互有出入,主要原因是将《诗经》中卷耳当作苍耳,以致造成一定程度的名实错乱。为此,本文试就苍耳、卷耳的原植物考证如下。1苍耳的原植物  相似文献   

20.
两宋金元的药学继隋唐五代之后,又有新的发展。公元973年(宋开宝六年)刘翰、马志等奉命把唐苏敬的《新修本草》和五代韩保升的《蜀本草》两书修订而成,增药132种,叫做《开宝本草》;974年李昉又加重定,叫做《开宝重定(订)本草》。到了公元1061年(宋嘉祜五年)掌禹锡、林亿、苏颂等奉命增修,又增药82种,共为1118种,叫做《嘉祐补注本草》,其间又经过1062年(宋嘉祐6年)和1072年(宋元祐七年)的修订。1062年又令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