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极为常见的症状,若有高危因素存在而延误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我院自1999—2002年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86例,其中并发胆红素脑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凤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63-1964
目的:观察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7例,对其采取换血疗法。换血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胆红素、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气分析。结果:经过换血治疗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分别为(209.8±79.2)μmol/L、(8.8±3.9)μmol/L和(201.6±80.3)μmol/L,均显著低于换血治疗前。换血后患儿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低于换血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血生化及血气分析各指标与换血前相比无显著改变。结论:换血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袁玉瑛 《中原医刊》2000,27(5):23-24
我院于1995年6月~1999年8月共收治各种原因住院的新生儿190例,其中96例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5052%。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按文献标准,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1.2 一般资料:96例中,足月儿86例,早产儿10例,双胎4例,其中男52例,女44例,发生核黄疸1例。1.3 病因分析:感染因素46例,占高胆总数479%;围产因素36例,占高胆总数375%;感染与围产因素35例,占高胆总数375%;酶活力不足或缺乏8例,占高胆总数83%;溶血病4例,占高胆总数41%;母乳性黄疸2例,占高胆总数208%。感染因素中肺炎16例,上呼…  相似文献   

4.
余明杰 《广州医药》2001,32(1):48-49
正常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 ,此时若伴有其他可使黄疸加重的疾病或致病因素则可造成高胆红素血症 (下称高胆 )。其中部分发病原因不明[1] ,但因其严重的并发症—胆红素脑病而为临床医师所重视。本文收集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胆新生儿 ,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素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生后 2 4小时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浓度 >10 2 6 μmol/L ,生后 72小时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 2 0 6μmol/L ,早产儿 >2 5 6 5 μmol/L ,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1 2 一般资料 :从 1994年 1月~ 2 0 0 0年 1月收集以高…  相似文献   

5.
《吉林医学》2010,(30):5293-5294
目的:分析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经验,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对比换血治疗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各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住院换血治疗,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血清K+、红细胞计数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黄疸症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绮虹 《广西医学》2002,24(12):2084-2086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 ,当胆红素异常增高时可并发核黄疸及听力异常等损害 ,笔者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住院的新生儿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的 1 71例患儿进行病因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共收治新生儿 2 0 4例 ,其中新生儿高胆 1 71例 ,占86.8% ,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 ( 1)。1 71例中男98例 ,女 73例 ;足月儿 1 36例 ,早产儿 1 3例 ,过期产儿 2例 ;入院日龄从产后 30分钟至生后 2 8天 ,顺产 1 32例 ,剖宫产 2 6例 ,胎头吸引 1 3例 ,体重<2 5 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病因、相关因素及治疗原则。方法:对628例高胆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男高于女,多在1周内发病,感染因素为病因首位。光疗效果明显优于非光疗(P<0.01)。结论:加强图生期保健,减少并发症,预防感染是预防高胆的主要途径,治疗以光疗为主。  相似文献   

8.
34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感染因素首位,以58.90%,其次为母乳性黄疸12.60%,新生儿溶血症10.05%等。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白蛋白静滴,其血清未结合胆械素浓度下降幅度优于综合疗法组。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和诱因较多 ,且往往不是单一的 ,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我院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72例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4 8例 ,女 2 4例。男女之比为 2∶1。入院年龄最小为生后 4 0min ,最大为 4 4d。胎龄 <37周的 15例 ,胎龄 37~ 4 2周 5 7例。出生体重最小 185 0 g 1例 ,2 0 0 0~ 2 5 0 0 g 10例 ,2 5 0 0~ 30 0 0 g 4例 ,>30 0 0g 5 7例。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学病理性黄疸诊断…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昆成 《广西医学》2008,30(9):1426-142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早期(1周内)新生儿更为多见,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从而导致患儿死亡或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故及时查找新生儿高胆的病因,早期治疗,对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尤为重要.我院儿科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81例新生儿高胆,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进行蓝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值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5%,治愈率61.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治愈率38.7%,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均较治疗后第1天及第2天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值分别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蓝光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方瑜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56-157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4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治愈,2例转院,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探讨NSE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意义。方法 36名健康新生儿和96名本院新生儿室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静脉采血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水平,同时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 NSE异常患儿BAEP异常率在观察组与轻度升高、中度升高与重度升高各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轻度升高组与中度升高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E检测较BAEP测定能更早期诊断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多种方法可建立新生儿高胆红素动物模型,如通过腹腔或静脉注射胆红素方法、利用基因缺陷动物模型、利用注射化学药物特殊的作用,以及延髓直接注射胆红素的方法等,为更好的利用动物模型进行高胆红素血症及所导致的核黄疸、听觉障碍等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本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各类动物模型构建方法、应用和优缺点进行综述,以期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培匪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培菲康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下,治疗组加用培菲康口服,每次0.5g,每日2次,连续5d为1疗程;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菲康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降低胆红素水平,降低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防撞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防撞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每日睡眠时间、每日哭闹时间和箱外时间,总体质量增长水平、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每日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每日哭闹时间、出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体质量增长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防撞鸟巢式护理可延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中每日睡眠时间,缩短每日哭闹时间、出箱时间,增高总体质量增长水平,以及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和皮肤损伤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价值及加用鲁米那或茵桅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价值。方法 1998—2001年我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4组(蓝光治疗组、蓝光 鲁米那组、蓝光 茵桅黄组、蓝光 鲁米那 茵桅黄组),比较4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每天血清胆红素下降值。结果 4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每天血清胆红素下降值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有效的,加用鲁米那或茵桅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无明确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苍白球(globus pallidum,GP)与额叶白质(frontal white matter,FWM) T1、T2比值在足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75例临床确诊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HB)的新生儿,根据苍白球T1WI信号分为46例信号正常组(HBn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5—2017 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胆红素吸附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共 10 例。其中,男性 8 例,女性 2 例 ; 平均年龄(57±18)岁。结果??10 例患者共行 18 次胆红素吸附治疗,其中显效 1 例,有效 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80%。治疗后胆红素降低( P <0.05) , 对转氨酶、肌酐、尿素、尿酸的清除无作用( P >0.05) , 对白蛋白、血常规、凝血常规、 E7A 无影响 ( P >0.05) 。结论??胆红素吸附在治疗以血清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效果较好,安全性高。若合并有自发性腹膜炎、 肝肾综合征、 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危重患者, 则应联合多种人工肝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惊厥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惊厥相关病因,为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日龄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惊厥发作形式以及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由围产因素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其中HIE 31例(55.36%),ICH 8例(14.29%);其次为低钙血症和感染因素,各6例(10.71%)。3 d内发病占大多数,为69.64%。结论:多种病因可导致新生儿惊厥,以围产期因素最多见;而微小型发作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表现形式,且易被临床忽略。应建立完善的围生期保健制度,加强高危新生儿监护,提高产科技术,有助于降低发病率、后遗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